• 实时天气:多伦多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6°
    温度感觉: 15°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1°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4°
    温度感觉: 14°
楼主: 头发乱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91#
发表于 2011-10-5 20:0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蒙城阿魁


     您想当然的假设太多了。

张在西安事变中,受中共的蛊惑,以为干掉蒋,毛和斯大林会支持他做中国的领袖。毛的如意算盘是,一旦蒋玩完了,中国必然四分五裂,日本人会乘机进攻,中日开战,斯大林出于战略纵深和共产国际意识形态的考虑,必然支持中共的武装与日本人周旋。而斯大林当时认为蒋的继续统治会加强中国国力,从而能更有力地阻挡日本的扩张,给苏联对付希特勒提供战略缓冲 ,斯大林当时不希望和日本摊牌,造成两线作战,所以他反对中国立即和日本开打,这一点上和蒋的见识相同。而破落户毛泽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浑水才能摸鱼,除了一飞机马列著作,他当时得不到斯大林的任何实质支持,就想掀起中国内乱,拖斯大林进入中日战争是他的算盘,干掉蒋,造成中国群龙无首就是一个好办法。结果张学良上当,以为斯大林会支持自己干掉蒋,可是扣住蒋后,苏联立即发表声明,断然反对,而且下金牌命令毛,毛一看不妙,赶紧派周再去西安,希望抢先借张的手干掉蒋,造成既成事实,结果这次张学良没上当,他这时已意识到之前他被毛周骗了,他的行动没有得到斯大林的同意,而毛骗他说,苏联支持张当中国的领袖。

毛是个混世魔王,从来就不是个爱国者。以上说的事,有苏联解密的档案为证。

中国人被洗脑洗的,一直不知道,中共的所谓革命,其实一直就要看斯大林沙皇的脸色的。毛在过草地的时候,使诡计,让张国焘来回走了两回,目的就是让自己抢先道的陕北,直接接触苏联人,获得斯大林对他个人的认可。长征北上“抗日”?鬼话!实际是北上见圣,抢皇位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1-10-5 20:1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蒙城阿魁 于 2011-10-5 21:28 编辑
回复  蒙城阿魁
您想当然的假设太多了。

张在西安事变中,受中共的蛊惑,以为干掉蒋,毛和斯大林会支持他做中国的领袖。毛的如意算盘是,一旦蒋玩完了,中国必然四分五裂,日本人会乘机进攻,中日开战,斯大林出于战略纵深和共产国际意识形态的考虑,必然支持中共的武装与日本人周旋。而斯大林当时认为蒋的继续统治会加强中国国力,从而能更有力地阻挡日本的扩张,给苏联对付希特勒提供战略缓冲 ,斯大林当时不希望和日本摊牌,造成两线作战,所以他反对中国立即和日本开打,这一点上和蒋的见识相同。而破落户毛泽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浑水才能摸鱼,除了一飞机马列著作,他当时得不到斯大林的任何实质支持,就想掀起中国内乱,拖斯大林进入中日战争是他的算盘,干掉蒋,造成中国群龙无首就是一个好办法。结果张学良上当,以为斯大林会支持自己干掉蒋,可是扣住蒋后,苏联立即发表声明,断然反对,而且下金牌命令毛,毛一看不妙,赶紧派周再去西安,希望抢先借张的手干掉蒋,造成既成事实,结果这次张学良没上当,他这时已意识到之前他被毛周骗了,他的行动没有得到斯大林的同意,而毛骗他说,苏联支持张当中国的领袖。

毛是个混世魔王,从来就不是个爱国者。以上说的事,有苏联解密的档案为证。

中国人被洗脑洗的,一直不知道,中共的所谓革命,其实一直就要看斯大林沙皇的脸色的。毛在过草地的时候,使诡计,让张国焘来回走了两回,目的就是让自己抢先道的陕北,直接接触苏联人,获得斯大林对他个人的认可。长征北上“抗日”?鬼话!实际是北上见圣,抢皇位去了。
说与西风一任秋 发表于 2011-10-5 21:07

张在西安事变中,受中共的蛊惑,以为干掉蒋,毛和斯大林会支持他做中国的领袖。
这才是幼儿园水平的想当然,怎么说张学良也是个成年人,其他问题就很难有探讨价值。

不过后面关于洗脑的话题,我很有兴趣,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不成了反洗脑嘛。
五彩纷呈是正常世界,都染红了不对,都抹黑或都漂白,我认为也不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1-10-5 20:18:0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老乱阿魁经过一夜的平静后,重拾唇枪舌剑。。。
开始俩人都挺平和的,问题和观点也比昨晚阐述的清晰。。。可惜最后几贴又冒出点情绪化的语言,破坏了争论的气氛。。。
我觉得这次讨论是有意义的,起码对我是有启迪和裨益的,我愿意看、学习,和参加讨论。您俩其实也意犹未尽。那么,我想,我来规范、明确你俩的论题(也是我最关心的),我也不时插话发表见解,如何?
也许上面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下面我发一个帖子示意,您俩看看是否愿意围绕我缕出的论题发表观点?
(请你俩先休息片刻,待我整理发帖后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1-10-5 20:3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蒙城阿魁 于 2011-10-10 03:54 编辑
哈哈哈~,老乱阿魁经过一夜的平静后,重拾唇枪舌剑。。。
开始俩人都挺平和的,问题和观点也比昨晚阐述的清晰。。。可惜最后几贴又冒出点情绪化的语言,破坏了争论的气氛。。。
我觉得这次讨论是有意义的,起码对我是有启迪和裨益的,我愿意看、学习,和参加讨论。您俩其实也意犹未尽。那么,我想,我来规范、明确你俩的论题(也是我最关心的),我也不时插话发表见解,如何?
也许上面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下面我发一个帖子示意,您俩看看是否愿意围绕我缕出的论题发表观点?
(请你俩先休息片刻,待我整理发帖后再说)
野山 发表于 2011-10-5 21:18

我只是受老乱贴子启发,由感而发说些零星观点,对不对还难说,旨在探讨。
同意老乱的观点我就不重复,感觉雷人的就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看法。
辩论的结果,我与老乱观点有冲突的地方,我更坚信我的观点正确。
因为到目前为止,老乱对我认为他雷人的观点,没有补充一条可靠证据。
你的贴子还是早点发出来吧。

另外所有人都没提到西安事变中另一个人物,杨虎城。
我认为这小子最不是东西,最后结果也最惨。
希望能看到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1-10-5 20:39:40 | 只看该作者
。。。。。。

中国人被洗脑洗的,一直不知道,中共的所谓革命,其实一直就要看斯大林沙皇的脸色的。毛在过草地的时候,使诡计,让张国焘来回走了两回,目的就是让自己抢先道的陕北,直接接触苏联人,获得斯大林对他个人的认可。长征北上“抗日”?鬼话!实际是北上见圣,抢皇位去了。
说与西风一任秋 发表于 2011-10-5 21:07


这位台兄,当时陕北没有苏联人。陕北离中苏边境还有很远很远距离。你的鬼话拿出来现世,很雷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0:47:3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老乱阿魁经过一夜的平静后,重拾唇枪舌剑。。。
开始俩人都挺平和的,问题和观点也比昨晚阐述的清晰。。。可惜最后几贴又冒出点情绪化的语言,破坏了争论的气氛。。。
我觉得这次讨论是有意义的,起码对我是有启迪和裨益的,我愿意看、学习,和参加讨论。您俩其实也意犹未尽。那么,我想,我来规范、明确你俩的论题(也是我最关心的),我也不时插话发表见解,如何?
也许上面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下面我发一个帖子示意,您俩看看是否愿意围绕我缕出的论题发表观点?
(请你俩先休息片刻,待我整理发帖后再说)
野山 发表于 2011-10-5 21:18



    其实我一直很心平气和,我也并不是所有提问都必回,其实有很多提问我都没有回答,我只是借别人的提问尽量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以让旁观的人有所启发。如果和一个傻瓜对话能启迪旁观的聪明人,那就达到目的,说服傻瓜从来就是不可能的任务,也不是目的,虽然如果对手是个有足够智商,理性探讨的人会使讨论的程会更快乐,但是这样的辩友这并不是强求的来的。所以这个问题既然已经摆碎到1+1的程度,也就无法再辩下去了,至于傻瓜突然想去做乘法,那是他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1-10-5 21:06:59 | 只看该作者
“发乱”和“阿魁”为这一观点:“致于东北易帜,其实并不影响什么,如果张作霖不被日本人炸死,也必然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进入东北,必然挑动日本人也进入东北,最后东北还是一样丢掉,所以易帜不易帜结果都一样”不断的争论,且又都有些不耐烦而产生急躁语言。。。
愚以为发乱和阿魁都认可日本进入东北是由日本的侵略本性决定的,但他俩在内部责任和策略(蒋和张)的看法不同,且有点拘泥表面文字,没有摊明白论述。
我发现在争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综合以上我问老乱一个问题,你主张先打内战还是先枪口一致对外。
蒙城阿魁 发表于 2011-10-5 14:55
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

我觉得这段对话非常好,它把前面复杂扑朔的问题简单明了化了。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再简单明了一下,把“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这一观点,归为蒋公的思想表达“攘外必先安内

这样,我们围绕《“攘外必先安内”在当时是否正确?》这一论题来发表个人看法如何?

(我先坦承,以前一直认为“攘外必先安内”错,现在看了发乱的论述,我有了犹豫和重新思考,但还没彻底改变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1:18:25 | 只看该作者
“发乱”和“阿魁”为这一观点:“致于东北易帜,其实并不影响什么,如果张作霖不被日本人炸死,也必然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进入东北,必然挑动日本人也进入东北,最后东北还是一样丢掉,所以易帜不易帜结果都一样”不断的争论,且又都有些不耐烦而产生急躁语言。。。
愚以为发乱和阿魁都认可日本进入东北是由日本的侵略本性决定的,但他俩在内部责任和策略(蒋和张)的看法不同,且有点拘泥表面文字,没有摊明白论述。
我发现在争论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综合以上我问老乱一个问题,你主张先打内战还是先枪口一致对外。
蒙城阿魁 发表于 2011-10-5 14:55
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

我觉得这段对话非常好,它把前面复杂扑朔的问题简单明了化了。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再简单明了一下,把“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这一观点,归为蒋公的思想表达“攘外必先安内”

这样,我们围绕《“攘外必先安内”在当时是否正确?》这一论题来发表个人看法如何?

(我先坦承,以前一直认为“攘外必先安内”错,现在看了发乱的论述,我有了犹豫和重新思考,但还没彻底改变初衷)
野山 发表于 2011-10-5 22:06



    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你就明白了,邓公在世的时候一直提倡“韬光养晦”,所有的“攘外”问题几乎都搁置起来,在联合国打酱油般地存在了将近20年,你以为邓公和蒋公谁更容易?即便到今天,也只不过做到“有所做为”,而不是全面出击。意气的话容易说出口,可是战略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1-10-5 21:2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黄 于 2011-10-5 22:23 编辑

回复 97# 头发乱了

老乱,其实你在传播一个重大的误会,好像说张学良西安兵变“救了共产党”,特别提到张所谓的“我是历史罪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蒋与共产党有死仇,要千方百计灭之,这没错。但张在西北剿共,根本无望成功,他与共军交战几个月,共军虽伤亡不小,但东北军损失更大更惨!几次仗打下来,东北军消耗了几万人马,如果不是张人数占优,早就败下阵来了。我不认为张的军事能力要比薛岳、胡宗南、马步芳及蒋本人强多少,他们及更强的军力时,也没灭了共军。

张学良不象国民党许多大员那样,早年与共产党有来往,张与共产党没有什么交情,能打下共产党,他不会手软,实在是东北军没有这个实力。何况在冯玉祥的地面上作战,当年中原大战关键时刻,是张学良选边站,才导致冯-阎(锡山)联军败北。西北军与东北军间隙甚重,张根本看不到与共军作战有获胜的希望。同时张知道,蒋一向有消耗杂牌军实力的先例,张不能不自保。

还有关键一点,东北军一心想打回东北去,为了老家,为了面子,所以与共军作战时士气很低落,张也是走投无路,这才发了公子哥脾气,把老蒋拿下。

我前面已经跟贴过,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张学良只不过一个普通军头,那晚的冲动造就了他,成全了蒋介石,也对中华民族有利,他何来“我是历史罪人”感慨?他应该为自己的行动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1:23:0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了,蒋介石虽然战略眼观过人,但是实践和变通能力却比毛泽东差的太远,毛泽东在延安搞大生产、搞整风运动、排除异己巩固地位,而不是主动出击,其实也是他的“攘外必先安内”,只不过他更厉害,知道有些事情永远只能偷偷地做,而不能大声地说,哪怕 它确实是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1:2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头发乱了 于 2011-10-5 22:36 编辑
回复  头发乱了

老乱,其实你在传播一个重大的误会,好像说张学良西安兵变“救了共产党”,特别提到张所谓的“我是历史罪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蒋与共产党有死仇,要千方百计灭之,这没错。但张在西北剿共,根本无望成功,他与共军交战几个月,共军虽伤亡不小,但东北军损失更大更惨!几次仗打下来,东北军消耗了几万人马,如果不是张人数占优,早就败下阵来了。我不认为张的军事能力要比薛岳、胡宗南、马步芳及蒋本人强多少,他们及更强的军力时,也没灭了共军。

张学良不象国民党许多大员那样,早年与共产党有来往,张与共产党没有什么交情,能打下共产党,他不会手软,实在是东北军没有这个实力。何况在冯玉祥的地面上作战,当年中原大战关键时刻,是张学良选边站,才导致冯-阎(锡山)联军败北。西北军与东北军间隙甚重,张根本看不到与共军作战有获胜的希望。同时张知道,蒋一向有消耗杂牌军实力的先例,张不能不自保。

还有关键一点,东北军一心想打回东北去,为了老家,为了面子,所以与共军作战时士气很低落,张也是走投无路,这才发了公子哥脾气,把老蒋拿下。

我前面已经跟贴过,如果不是西安事变,张学良只不过一个普通军头,那晚的冲动造就了他,成全了蒋介石,也对中华民族有利,他何来“我是历史罪人”感慨?他应该为自己的行动骄傲!
紫黄 发表于 2011-10-5 22:21



    张学良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杂牌军,只负责砍前三板斧,最终胜负都不由他的实力决定,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蒋介石的意志,前四次围剿失败最终还是换来的第五次的成功,所以张学良的无功而返根本不能证明什么,最终还是实力决定一切,中共缺衣少粮,而蒋介石握有全部资源,只要坚持下去,即便再失败四次,还是会迎来成功的一次,这和蜀魏相争一样,蜀国哪怕主动进攻,臣谋将勇,但是最终也还是逃不了第一个灭亡,如果历史没有意外的话。所以当一个旁注人物突然主宰了历史的时候,才更让人动容,和惋惜,才更值得回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1-10-5 21:3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山 于 2011-10-5 22:41 编辑
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你就明白了,邓公在世的时候一直提倡“韬光养晦”,所有的“攘外”问题几乎都搁置起来,在联合国打酱油般地存在了将近20年,你以为邓公和蒋公谁更容易?即便到今天,也只不过做到“有所做为”,而不是全面出击。意气的话容易说出口,可是战略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头发乱了 发表于 2011-10-5 22:18


如果说“攘外必先安内”我只有置身事外、时过境迁的不舒服,那么“韬光养晦”我是切肤的憋屈和无奈。。。而这两个策略确实“似曾相似”。
如果发乱友不反对我把您“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的观点归化为“攘外必先安内”,那么,您是否多花点时间,再展开论述一下,我确实是本着学习和思考的态度请教。间或我有反对意见,我也会提出,但绝不会扣帽子(我觉得阿魁也没有成心给您扣帽子,只是个别用词大了一点,但是,你也不许说我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1-10-5 21:5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紫黄 于 2011-10-5 22:56 编辑
张学良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杂牌军,只负责砍前三板斧,最终胜负都不由他的实力决定,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蒋介石的意志,前四次围剿失败最终还是换来的第五次的成功,所以张学良的无功而返根本不能证明什么,最终还是实力决定一切,中共缺衣少粮,而蒋介石握有全部资源,只要坚持下去,即便再失败四次,还是会迎来成功的一次,这和蜀汉相争一样,蜀国哪怕主动进攻,臣谋将勇,但是最终也还是逃不了第一个灭亡,如果历史没有意外的话。所以当一个旁注人物突然主宰了历史的时候,才更让人动容,和惋惜,才更值得回味。
头发乱了 发表于 2011-10-5 22:29


是的,如果没有日本人入侵,国共还要打下去,而且也看不到共产党有扳回局面的迹象。但事实上日寇确实侵略进来了!对中华民族而言,哪个更要紧?

之后,蒋介石也不是没有机会:

1、汪伪政府的几十万皇协军只打共产党,不打国民党,这难道不是日寇进来以后对蒋介石有利因素吗?要知道伪军也是很会杀人的,但他们与国民党军队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交战;

2、日寇横扫大半个中国,国民党有地方退,共产党能退到哪里去?蒋有外援,土共有吗?只能硬着头皮抵抗。在日寇囚笼、三光政策下,在反法西斯联盟里,蒋先生应该不会否认自己机会更好吧?

3、八年抗战后,共产党逆境中发展,人员扩编,国民党也是兵强马壮,装备优化。此时的蒋介石占上风的机会更是一览无遗。

4、随后的正面拼杀,完全是摊开来硬碰硬打的,蒋介石就没有机会了吗?

把自己所有的有利机会消耗殆尽不反思,却怪一个公子哥的冲动,太小家子气了吧?何况当年老蒋西安被困时,共产党并没有乘机下黑手,而是恭请他出来当抗战领袖,比之412在共产党背后挥起大砍刀,共产党气量要比蒋介石大,何况是在民族危亡之时,老蒋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2:09:1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攘外必先安内”我只有置身事外、时过境迁的不舒服,那么“韬光养晦”我是切肤的憋屈和无奈。。。而这两个策略确实“似曾相似”。
如果发乱友不反对我把您“先统一国家,再“一致”枪口,才有抗战胜利可言。”的观点归化为“攘外必先安内”,那么,您是否多花点时间,再展开论述一下,我确实是本着学习和思考的态度请教。间或我有反对意见,我也会提出,但绝不会扣帽子(我觉得阿魁也没有成心给您扣帽子,只是个别用词大了一点,但是,你也不许说我傻 )
野山 发表于 2011-10-5 22:39



    其实历史上几乎所有有所做为的君王都是从先安内做起的,没有文景治下,年年对匈奴纳贡称臣,割地赔款,怎么会有后来的汉武大帝?其实蒋介石有后来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靠“安内”达成的,积极在党内排除异己,巩固军权,否则他自己都成为被人排除的对象,就不要说后来领导抗日了。还有毛泽东,管他外面大水滔天,自己内部整顿都是最最重要的,到死都在整。如果说“攘外必先安内”有什么错,那就是错在做的太直白了,当时的全国的形式是日寇步步紧逼,民心向抗日,蒋介石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迎合,这点在他的军事指挥上也可以看出来,只擅长阵地作战,不懂游击,不懂发动群众,所以说这个人是有缺陷的,但是他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他的做法是错的,只能说明毛泽东更厉害,和张学良太愚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1-10-5 22:10:44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混淆视听,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无中生有,自以为是,装腔作势,凶神恶刹,颠倒黑白。。。

害得姑娘我头晕眼花,哑口无言,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夜长梦多,迷失方向,颠三倒四。神志不清。。。。我要你们赔偿损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