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
发表于 2015-1-14 16:50:34
替这自慰楼主顶顶其自慰贴,自慰楼主自己顶自己嗨, 整个一振振二世;-)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16 01:07:48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5-1-16 01:12 编辑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18 23:17:01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5-1-18 23:53 编辑
梁振英向中央控诉香港人受外国势力入侵搞黄伞运动,搞港独,经他尽力搜索证据,结果却令人喷饭!原来所谓外国势力,是黎智英捐款给民主人士是用滙丰的支票,而不是用中国银行支票,滙丰银行是英资银行,这样就证明了是外国势力啦!原来所有在香港滙丰存款和开支票的都是外国势力的帮凶哪!:laugh:
而港独的铁证,是中大学生会的月刊《学苑》有提到香港民族自决的言论,吓!自决之后就跟着会自治!还不是想搞独立? 为了杜渐防微,这问题想下也有罪,难道还等到有证据?不是太迟吗?所以就“预先”证明中大的学生在搞独立啦!还不把他们连根铲除?以绝后患?
梁振英为连任特首,的确下了不少功夫!:thumbu: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19 13:22:25
五毛们不要七窍生烟,就是香港这样的法治精神,避过了一场“六四第二”!请领导三思!
费事傾
发表于 2015-1-21 13:57:48
五毛们不要七窍生烟,就是香港这样的法治精神,避过了一场“六四第二”!请领导三思!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19 13:2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此事發生在香港 (以及一切民主自由的地區), 是人民有表達意見的自由, 若發生在中國大陸, 則是阴謀顛覆國家政权。不同的。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23 23:24:59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5-1-23 23:31 编辑
鬧独立这玩意,许多国家都有,可美国却从未听过!为什么?因为它又民主又富强,人人趋之若鹜,盼以美国藉为荣,赶也赶不走,独什么立!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国裔,由於他們的種族、語言、文化,都和其他九省完全不同,一向都鬧獨立,在1980和1995年代,曾經兩次舉行過獨立公投,但都沒有超過半數,不能達標。
有見及此,1998年,加拿大的最高法院判決魁省無權單方面獨立,必須通過由加拿大國會的確認。就是說就算公投成功了,還要通過加拿大國會的允許,才能獨立!
至2007年,搞魁獨的魁人黨已不獲法裔選民支持,省選一敗塗地。連反對黨的地位也失去,獨立幻想破滅了。究其原因,魁人党执政时大搞去英文化。一切商店招牌,政府機關,學校,都以法文為主。说英语的外资及商人纷纷撤去多伦多市,省会蒙地可由全国第一大城跌落第二,经济一厥不振(就像占中一样),而年轻的人只追求民主和经济,对民族主义并不狂热!他们高瞻远瞩,看不到独立之后有何好处?不愿放弃加拿大另谋独立,由大国变成小国。
中美有个英属岛国叫千里达,全是黑人,二战后要求独立,英国立刻答允,未独立之前货币比美元还高,独立之后黑人管治不善,到了现在,美金一元兑一万千里达帀,人们后悔得要死!
我们中国泱泱大国,一向又文明又富强,哪个国家不钦羡?港独简直是笑话,邓小平说只要抓住外交和军事,这只小鸡搞得出什么花样?人大常委如此害怕香港人造反,简直侮辱邓小平的智慧!
台湾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的确在搞独立,如果美国答应,当时独立易如反掌。可是美国是想透过台湾引导中国放弃共产主义,化敌为友,就严厉制止陈水扁闹事,小布殊还曾拍桌子骂粗话,把陈水扁恨的牙痒痒的,连飞过境也不许!
到马英九执政,都赞成统一了,只在等待中国的民主进程赶上了,台湾人民都认为统一会水到渠成。连民进党也预备放弃台独党纲了!
可人大常委的8.31白皮书一出,原来世上还有这么落后的“普选”?就像现代的父母竟然不准儿女自由谈恋爱,婚姻大事必须由父母筛选两三个人让儿女去挑一样,这是什么时代了?谁不吓怕呢?咋不离家出走?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45:31
华盛顿—
台湾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举行的“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揭晓,蓝绿政版图为之大幅移动,国民党执政版图大为缩小。分析人士认为,国民党的惨败显示台湾选民通过选举,对马政府的执政投下不信任票,自然也包括其两岸政策在内,选举结果不但对北京发出信息,使习近平的对台政策面临重大挑战,同时民进党的大胜也会牵动美、中、台之间的敏感神经。
台湾选举结果牵动美中台关系
播放
下载
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揭晓,主张与中国保持距离的反对派民进党大胜,执政以来即快速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国民党却溃不成军,这个结果出乎许多人意料之外,不但为2016年台湾总统选举和两岸关系带来许多未知数,同时也将牵动美、中、台三方的互动。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萨琪(资料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萨琪(资料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萨琪(资料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莎琪星期一在例行记者会上对于台湾选举结果表示,美国在台协会已经在星期天发出声明,对台湾选民、候选人和官员成功地完成选举表示祝贺。
莎琪说:“我们祝贺所有选民、候选人和官员在11月29日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选举。这个选举展现了台湾民主制度的力量与活力,我们期待与当选的候选人合作,进一步深化美台关系。”
美国政府过去对民进党的中国政策可能引发两岸紧张感到担忧,民进党在选举后扩大地方执政版图,也让一些分析人士看好民进党在2016年台湾总统选举的前景,不过这是否也加深美国对两岸关系可能停滞或倒退的忧虑?
莎琪说:“我们对台海两岸关系的看法不会因为这次选举结果有所改变。我们持续欢迎台海两岸为降低紧张、改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也鼓励北京当局和台北进行建设性对话,这种对话让两岸关系有显著改善。台湾的选举,包括2016年台湾总统选举在内,必须由台湾人民来作决定。”
至于选举结果是否影响美台关系,台湾驻美代表沈吕巡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选举结果对美台关系只有正面意义。
沈吕巡说: “现在中央执政没有变,所以对美台关系不会有影响。美台关系也许要说有影响,那就是美国人看台湾更是一个成熟的民主,这也使他们更支持台湾、或觉得更欣赏台湾的成就。”
为缓解美国的担忧,民进党秘书长兼驻美代表吴钊燮这个星期将在华盛顿和奥巴马政府官员会面,并且到国会山及重要智库拜访,向美方人士说明这次选举结果对美台关系和两岸关系的意涵,以及民进党为2016年总统选举所做的准备。
对于台湾选举结果,中国官方反应显得相对低调。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月29日的声明说,“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华尔街日报30日的报道说,国民党在台湾地方选举中受到重大挫败,未来几年两岸政治、经济关系将更为复杂,两岸协商议程也会随之放缓。
另外,金融时报30日关于台湾选举的报道说,这次戏剧性的结果可能迫使国民党重新检视它的中国政策,而对一向与北京保持距离的民进党来说,却是一大鼓励。报道援引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丁树范的话说,国民党如果担心2016年总统选举再承受一次巨大挫败,或许可能不会再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不过丁树范也说,北京当局对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仍然有所担忧,不太可能对台湾做出更多让步或实质上的经济让利。
打印
评论 (24)
分享
--------------------------------------------------------------------------------
评论期已过。
评论排序最新到最旧按时间顺序
评论第12页,总共2页
下一页
作者: hello 发自: TAIWAN
04.12.2014 14:06
举报
台灣屬於台灣全體人民,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更不是國民黨的台灣。。可惡來台灣做亂的流亡政府。
作者: 小明 发自: 北京
03.12.2014 13:55
举报
台湾人民的觉醒,希望可以鼓舞继续奋战在香港第一线的普通人,对抗中国共匪的斗争虽然艰难并且时有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迎 来希望。
跟贴
--------------------------------------------------------------------------------
作者: hello 发自: TAIWAN
04.12.2014 14:12
举报
台灣跟香港的情況不相同,台灣是中國割讓給日本,美國擊敗日本。而香港是屬於回歸關係。這會使得香港要爭取民主有很大的困難。這點台灣人真的很難過,都希望你們能平安。因為被壓迫的感受,台灣有多次體會。台灣經過六次的殖民。對台灣人傷害很大。所以我們反應才會時常那麼激烈。不容許別人輕易傷害我們的主權。天佑香港。
作者: 不具名
03.12.2014 06:21
举报
马英九为了讨好共产党不惜损害台湾民众的利益,下场可悲啊,所谓众叛亲离就是这样的吧。
作者: 152 发自: 大陆
02.12.2014 18:49
举报
台湾民主来之不易,马英九过分与大陆中共亲密不是好事,危及中华民国安全。为避免台湾沦为下一个香港,马英九及其亲共人士应该下台。
作者: SDLF 发自: 大陆
02.12.2014 18:44
举报
马英九过分亲密大陆,确实应该下台。我支持台湾民进党。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7:15
举报
台湾选举结果證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一個錯誤的政策,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共同签署的三个外交公报,包括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这三个公报是中美在冷战时期开启对话和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基础,其中有关台湾问题的部分在今天的重要性则更为显现,美国政府一直声称其两岸政策是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制订的。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2:39
举报
台湾同胞手中拥有的这种民主权力,对大陆来说是多么的可怕啊!五毛君总是说台湾人手中的民主权力是假的,现在还要狡辩吗?什么叫“人民当家作主”?台湾的“人民当家作主”才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台湾同胞值得骄傲啊!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1:10
举报
放眼全世界,现在还有没有一块土地上做一个共产党员是光荣的,包括神州大地?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0:02
举报
民进党的目标是什么? 是中国民进党还是台湾地区的一个政党? 如果, 民进党有抱负,就要旗帜鲜明地打出中国民进党的旗帜, 有与中共争天下抱负和勇气。二十年后, 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后, 民进党再想到大陆可就毫无希望, 台湾也早晚统一于中国。
跟贴
--------------------------------------------------------------------------------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3:08
举报
由於中共多年來的洗腦,絕大部分大陸人對於民主的觀念相當薄弱。即便是中共在習的任內瓦解,二十年後,大陸要到達真正的民主,可能還需要加把勁。。。更何況習正加大力度走回頭路。
跟贴
--------------------------------------------------------------------------------
作者: 不具名
02.12.2014 10:57
举报
中共什么玩意,有啥资格竞选,对这种东西不赶尽杀绝就不错了。
跟贴
--------------------------------------------------------------------------------
作者: 不具名
06.12.2014 10:29
举报
你行吗?你的肺结核小身体玩什么行?
作者: 维基揭秘 发自: CHINA
02.12.2014 09:50
举报
台湾此次九合一选举结果应该是美国所乐见的,一方面展现了台湾的民主日臻成熟,一方面台湾不会与中共北京走得太近以致于落入中共北京“以经促政、以经促统”的陷阱中。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47:09
台湾“九合一”选举围观指南:旅游好时机
2014年11月19日16:15 第19期 我有话说(25人参与)
作者信息
微天下
24小时播报全球资讯,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
美国中期选举刚过,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就要来了……等等!“九合一”选举又是什么?
“九合一”选举,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台湾的“中期选举”,是一次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在今年的11月29日举行。下至里长(类似村长或居委会主任)上至“直辖市长”,今年有多达1万余名公职人员都要从中选出,也是台湾政治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选举。
而由于“九合一”选举是马英九连任后首次涵盖整个台湾地区的选举,也被认为是对马英九的信任投票,甚至可以看作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
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你可以围观呀!
..
一场热闹的“选举秀”.
为了选票也是蛮拼,候选人请乡亲们看歌仔戏。
“贿选、赌博与黑道”听起来像电影
台湾有着独特的选举文化,而旅行则是窥视其中奥妙最好机会。
在台湾,每逢选举,候选人都会上门给选民送小礼物,多半是帽子、圆珠笔和本子等。此外,他们也会通过花车游街和招待餐会等四处拜票,激动时候选人甚至会当众下跪,是为“跪票”。从社会名流到演艺界明星,许多名人也会到场为候选人助威站台。
当然,“贿选”的传闻也是层出不穷。单今年就有5名县市议员及乡(镇、市)民意代表候选人涉嫌以每票1000至5000元新台币向选民买票被羁押,甚至有赌盘和黑道介入选举。候选人祈求神佛保佑也成一大奇观。
由于“九合一”选举是全台湾性的从下到上的选举,所以偶遇上街拜票的候选人概率也是大大的有。如果有特别想见到的政治明星,就可以去他或者她在当地的“竞选总部”,这里会提供候选人行程的详细信息,没准儿也可以在这里偶遇到那位候选人,握手拥抱都不是梦。
..
精彩都在本周末.
没准能看到马英九来给连胜文站台。
造势晚会宛如演唱会、还有夜市小吃
由于下周(11月29日)就进入选举投票阶段,这个周末的竞选造势活动会达到高潮。台湾“六大都”台北、台南、台中、新北、桃园和高雄都会有热闹的造势晚会。打开电视,所有的新闻电视台也都在狂轰滥炸这次选举的大小事情。
在台湾,最大的造势晚会叫选前之夜,在主要的“大都会”都会有,通常是从晚上7点开始,到9、10点结束。运作方式也和演唱会类似,会有一些地方性的明星出席,但通常不会有主流明星。晚会开始后,先有里长和市议员上台演讲,到最高潮处才是候选人上台。如果你参加的是连胜文的造势晚会,很可能还会看到马英九为他站台。
晚会现场更像嘉年华,有夜市和各种各样的小吃。候选人也会给选民发小礼品,如面纸、口哨、帽子和印有候选人号码的衣服等。
一般选情最紧绷的选区,造势晚会也会越隆重。“今年的重点会是台北市。如果国民党没有拿下台北市的话,算是输得很惨的象征。尤其是现在台湾地区是国民党执政,所以从马英九到国民党高官,几乎都会到现场帮连胜文站台。” 在台湾长大的新浪特约观察员唐家婕介绍道。
而南部的晚会,虽然规模也是一样大,但会更有乡土风味,通常也会全程使用闽南语造势。
..
建议安静围观就好.
阵仗搞得这么大,那……选举期间会限制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吗?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简称台旅会)北京办事处副组长林蔚对新浪表示,选举对赴台旅游没有影响。“这只是一次例行性的选举,不会影响普通人生活,也不会对赴台游客的旅游线路或行程造成什么影响”,林蔚说,有关部门也不会因此减少入台证发行和往返两岸的航班。
中国青年旅行社(中青旅)工作人员也说,暂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在选举期间限制赴台旅游人数的消息。
“如果想要围观选举的话,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就好了。”林蔚建议在选举期间赴台的游客不要参与到当地的政治活动中。而中青旅给出的建议则更为谨慎些,“最好不要参与、甚至避开当地的政治活动。”
根据台湾“移民署”2011年7月发布的《陆客来台自由行不得从事活动一览表》,“不得从事活动”包括不得参加选举造势活动、不得参加政治性质公众活动、不得进入军事防务地区、不得接受媒体邀请上电视节目发表意见、不得接受邀请发表演说或授课等行为共11项。
时任台湾“内政部长”的江宜桦曾在2011年10月26日表示,有明确规定,大陆游客在台湾不能发传单、不能拿候选人旗帜、不能帮特定候选人高喊。如果介入到选举活动,依照相关法令,最高甚至可被立即“遣送出境”……
唐家婕则表示,其实造势晚会现场“气氛还蛮轻松”。不过,虽然没有恐怖到穿错了衣服就完全不能进场,“但还是要尽量避免在国民党的场子穿绿衣服,在民进党的场子穿蓝衣服”。
..
选举搞成了旅游资源?.
“影响还不如五月天呢!”
法兰西国际广播电台2012年的一篇文章曾称,“选举成为了台湾的一大旅游资源”。
但选举真的会为台湾带来大量游客吗?中青旅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数据显示赴台自由行的需求并没有因选举产生太大的波动。尽管目前游客数量有所攀升,也主要是因为年关将至,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期休假。
“我觉得这个的影响还没五月天大呢!”这位工作人员操着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往常每逢五月天开演唱会,会有不少粉丝为此赴台旅游,一睹偶像真容。
林蔚也说,有没有选举,对赴台游客的数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们每天发下的入台证限额是固定的,也不会因为有选举就增加或减少。”如果游客想要在旅行中围观一下选举,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政策都一切如常,林蔚说。
总而言之,选举算是台湾的一场“全民狂欢”。作为旁观者,有机会可以通过媒体、甚至亲自赴台游览,去感受一番这场具有台湾特色的“选举秀”吧!
..
大陆游客围观小贴士(纯干货).
1、有特别想见的政治明星?那就去他/她的“竞选总部”,里面会有详细行程,没准还能偶遇。
2、选前之夜会有造势晚会,晚7点左右开始,夜市小吃喂饱你!
3、想近距离看看马英九?他很可能出现在连胜文竞选台北市长的造势晚会上哦!
4、别介入选举活动,否则可能被台湾方面“遣送出境”!发传单、拿候选人旗帜、给候选人喊口号都是不行哒!
5、还有要注意了,尽量别在国民党的场子里穿绿衣服,也别在民进党场子里穿蓝衣服,不然你自己可能就要被围观,甚至被围攻哦!
..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已有1条评论,共25人参与
分享到:
. .
已有1条评论,共25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
下次自动登录注册 | 忘记密码?
发布
weibo
.
最新评论刷新
ThomasChen[台湾]
新浪新闻中心微天下上星期做了这小专题,今天突然成为台北中国时报的重大报导(旺报也有),标题的制作,好像是大陸百姓對於台灣大選非常關注,瘋著要來台圍觀一樣。這一則專題新聞中心的同事做得相當用心,僅少數部份略有誇大;只是,這一則似乎沒有引起較多關注與互動。
2014-11-24 09:29举报
支持(9) 回复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48:24
台湾“九合一”选举围观指南:旅游好时机
2014年11月19日16:15 第19期 我有话说(25人参与)
作者信息
微天下
24小时播报全球资讯,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
美国中期选举刚过,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就要来了……等等!“九合一”选举又是什么?
“九合一”选举,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台湾的“中期选举”,是一次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在今年的11月29日举行。下至里长(类似村长或居委会主任)上至“直辖市长”,今年有多达1万余名公职人员都要从中选出,也是台湾政治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选举。
而由于“九合一”选举是马英九连任后首次涵盖整个台湾地区的选举,也被认为是对马英九的信任投票,甚至可以看作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
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你可以围观呀!
..
一场热闹的“选举秀”.
为了选票也是蛮拼,候选人请乡亲们看歌仔戏。
“贿选、赌博与黑道”听起来像电影
台湾有着独特的选举文化,而旅行则是窥视其中奥妙最好机会。
在台湾,每逢选举,候选人都会上门给选民送小礼物,多半是帽子、圆珠笔和本子等。此外,他们也会通过花车游街和招待餐会等四处拜票,激动时候选人甚至会当众下跪,是为“跪票”。从社会名流到演艺界明星,许多名人也会到场为候选人助威站台。
当然,“贿选”的传闻也是层出不穷。单今年就有5名县市议员及乡(镇、市)民意代表候选人涉嫌以每票1000至5000元新台币向选民买票被羁押,甚至有赌盘和黑道介入选举。候选人祈求神佛保佑也成一大奇观。
由于“九合一”选举是全台湾性的从下到上的选举,所以偶遇上街拜票的候选人概率也是大大的有。如果有特别想见到的政治明星,就可以去他或者她在当地的“竞选总部”,这里会提供候选人行程的详细信息,没准儿也可以在这里偶遇到那位候选人,握手拥抱都不是梦。
..
精彩都在本周末.
没准能看到马英九来给连胜文站台。
造势晚会宛如演唱会、还有夜市小吃
由于下周(11月29日)就进入选举投票阶段,这个周末的竞选造势活动会达到高潮。台湾“六大都”台北、台南、台中、新北、桃园和高雄都会有热闹的造势晚会。打开电视,所有的新闻电视台也都在狂轰滥炸这次选举的大小事情。
在台湾,最大的造势晚会叫选前之夜,在主要的“大都会”都会有,通常是从晚上7点开始,到9、10点结束。运作方式也和演唱会类似,会有一些地方性的明星出席,但通常不会有主流明星。晚会开始后,先有里长和市议员上台演讲,到最高潮处才是候选人上台。如果你参加的是连胜文的造势晚会,很可能还会看到马英九为他站台。
晚会现场更像嘉年华,有夜市和各种各样的小吃。候选人也会给选民发小礼品,如面纸、口哨、帽子和印有候选人号码的衣服等。
一般选情最紧绷的选区,造势晚会也会越隆重。“今年的重点会是台北市。如果国民党没有拿下台北市的话,算是输得很惨的象征。尤其是现在台湾地区是国民党执政,所以从马英九到国民党高官,几乎都会到现场帮连胜文站台。” 在台湾长大的新浪特约观察员唐家婕介绍道。
而南部的晚会,虽然规模也是一样大,但会更有乡土风味,通常也会全程使用闽南语造势。
..
建议安静围观就好.
阵仗搞得这么大,那……选举期间会限制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吗?
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简称台旅会)北京办事处副组长林蔚对新浪表示,选举对赴台旅游没有影响。“这只是一次例行性的选举,不会影响普通人生活,也不会对赴台游客的旅游线路或行程造成什么影响”,林蔚说,有关部门也不会因此减少入台证发行和往返两岸的航班。
中国青年旅行社(中青旅)工作人员也说,暂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在选举期间限制赴台旅游人数的消息。
“如果想要围观选举的话,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就好了。”林蔚建议在选举期间赴台的游客不要参与到当地的政治活动中。而中青旅给出的建议则更为谨慎些,“最好不要参与、甚至避开当地的政治活动。”
根据台湾“移民署”2011年7月发布的《陆客来台自由行不得从事活动一览表》,“不得从事活动”包括不得参加选举造势活动、不得参加政治性质公众活动、不得进入军事防务地区、不得接受媒体邀请上电视节目发表意见、不得接受邀请发表演说或授课等行为共11项。
时任台湾“内政部长”的江宜桦曾在2011年10月26日表示,有明确规定,大陆游客在台湾不能发传单、不能拿候选人旗帜、不能帮特定候选人高喊。如果介入到选举活动,依照相关法令,最高甚至可被立即“遣送出境”……
唐家婕则表示,其实造势晚会现场“气氛还蛮轻松”。不过,虽然没有恐怖到穿错了衣服就完全不能进场,“但还是要尽量避免在国民党的场子穿绿衣服,在民进党的场子穿蓝衣服”。
..
选举搞成了旅游资源?.
“影响还不如五月天呢!”
法兰西国际广播电台2012年的一篇文章曾称,“选举成为了台湾的一大旅游资源”。
但选举真的会为台湾带来大量游客吗?中青旅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数据显示赴台自由行的需求并没有因选举产生太大的波动。尽管目前游客数量有所攀升,也主要是因为年关将至,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期休假。
“我觉得这个的影响还没五月天大呢!”这位工作人员操着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往常每逢五月天开演唱会,会有不少粉丝为此赴台旅游,一睹偶像真容。
林蔚也说,有没有选举,对赴台游客的数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们每天发下的入台证限额是固定的,也不会因为有选举就增加或减少。”如果游客想要在旅行中围观一下选举,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政策都一切如常,林蔚说。
总而言之,选举算是台湾的一场“全民狂欢”。作为旁观者,有机会可以通过媒体、甚至亲自赴台游览,去感受一番这场具有台湾特色的“选举秀”吧!
..
大陆游客围观小贴士(纯干货).
1、有特别想见的政治明星?那就去他/她的“竞选总部”,里面会有详细行程,没准还能偶遇。
2、选前之夜会有造势晚会,晚7点左右开始,夜市小吃喂饱你!
3、想近距离看看马英九?他很可能出现在连胜文竞选台北市长的造势晚会上哦!
4、别介入选举活动,否则可能被台湾方面“遣送出境”!发传单、拿候选人旗帜、给候选人喊口号都是不行哒!
5、还有要注意了,尽量别在国民党的场子里穿绿衣服,也别在民进党场子里穿蓝衣服,不然你自己可能就要被围观,甚至被围攻哦!
..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已有1条评论,共25人参与
分享到:
. .
已有1条评论,共25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
下次自动登录注册 | 忘记密码?
发布
weibo
.
最新评论刷新
ThomasChen[台湾]
新浪新闻中心微天下上星期做了这小专题,今天突然成为台北中国时报的重大报导(旺报也有),标题的制作,好像是大陸百姓對於台灣大選非常關注,瘋著要來台圍觀一樣。這一則專題新聞中心的同事做得相當用心,僅少數部份略有誇大;只是,這一則似乎沒有引起較多關注與互動。
2014-11-24 09:29举报
支持(9) 回复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49:04
常有人說:「批評服貿之前,你有先了解服貿嗎?」另一方的人反駁:「支持服貿之前,你有先了解服貿嗎?」同樣的道理,我們常常聽有人講到台灣的選舉制度很有問題,在學運中一項主要訴求是要召開公民憲政會議,討論關於選舉制度和憲政體制的改革。
24年前的「野百合學運」,將近6千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抗議,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1992年由林義雄、黃信介等人領導的419爭取總統直選大遊行,也曾占領忠孝西路3天2夜,當時的反對黨集結了社運團體,夜宿臺北車站站前廣場,最後被強制驅離。四年後,總統直選。時至今日,台灣的「民主化」(政治權利)與「自由化」(公民自由、基本人權)指標在國際上皆已名列民主國家之列。
不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大聲疾呼政治制度改革呢?在討論問題在哪裡之前,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灣現行的選制,以及其中有哪些問題吧!尤其,常常有人說要組織「第三勢力」,要跳脫兩大黨的框架(例如上次選舉的「第三社會黨」,以及現在正籌備中的「公民組合」),但是,到底為什麼所謂的第三勢力、小黨總是難以出頭天呢?
選舉制度基本原則
大體而言,我們可以把選舉體制分成三大類:多數決、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多數決」顧名思義,就是指票數最多的當選,而比例代表制則是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主要是選黨不選人),簡單的整理表請參考表一,詳細說明請參考筆者文章。
台灣目前的選制是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也就是混合了多數決和比例代表制:每個人可以投「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以及「不分區立委」兩票,第一票投給人,第二票投給政黨。
第一,在73個地方選區,都是採用單一選區(每個選區選出一人)簡單多數決(FPTP, first-past-the-post),就是票數最多的當選;原住民分成山地和平地兩個選區,各選出3席立委。
第二,在不分區立委方面是使用比例代表制,選黨不選人:政黨提出一份候選人名單,選民直接把票投給政黨。我國目前有34席不分區立委,所以像是2012年國民黨獲得48%的政黨票,48%乘以34席=16席不分區立委。由於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的選票是分開計算,所以稱為「並立制」;相對來說,德國的「聯立制」以第二票(政黨票)做為分配席次的標準,讓各政黨的席次數目和政黨票得票比例相當。
選舉制度整理
選舉制度的優缺點
在社會科學中很難有像是物理學那樣的「定律」存在,例如e=mc2、能量守恆定律,在這邊就要來介紹政治學當中非常難得的「定律」:杜瓦傑法則(Duverger’s Law)。法國政治學家杜瓦傑提出:「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傾向於造成兩黨的對決,因為只有大黨才有能力取得多數(甚至是過半)的選票,所以選民不會把票浪費在沒有當選希望的小黨身上,最後結果就是造成兩黨制。例如,假設民意分佈是甲政黨40%、乙政黨30%,剩下30%分佈在其他的小黨丙丁戊,則丙丁戊黨的選民會傾向於把票投給甲或乙當中比較不討厭的那一個(學理上叫做「策略投票」,strategic voting)。以台灣的狀況來說,親民黨或新黨的支持者會把票投給國民黨候選人,台聯黨支持者投給民進黨候選人,2008及2012的選舉結果也印證杜瓦傑法則:區域立委只有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立法委員能當選。
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是「選票—席次」比例性最低的選制,其目的是造就一個過半數的優勢政黨。假設最極端的狀況下,在全國每一選區,某政黨都以51:49%的比例贏得議席,最終某政黨就能以51%的總支持率取得100%的席次。每個選區沒當選的選票都是被刻意捨棄掉的,目的就是選出一個政黨讓他們取得過半的議席,理論上在國會內推動法案時會更加順利。但是,以台灣實際狀況來看,國民黨從來沒有失去過國會中的優勢地位,甚至還曾經在2008年贏得超過七成的議席(81席,其政黨票得票率僅約51%)。若以區域立委和原民立委來看,國民黨的得票率近54%,但是卻贏得61席(77%席位)。雖然犧牲了「選票—席次」的比例性來成就優勢政黨,我們好像也沒有覺得立法院的議事效率有什麼顯著的改變。
為了平衡比例性不足,許多國家採用「比例代表制」,較直接地把政黨的支持度換算成席次,在許多歐陸國家都是如此。這樣的好處是完全反映民意,選民比較不需要「策略性的選擇」自己的第二偏好,也不會有50%得票率就取得將近80%席次的事情發生;壞處就是較難出現單一政黨取得過半席次,必須和其他的黨組成聯合政府,如果有聯合政府內的政黨不滿政策方向、退出執政聯盟,則有可能會造成「倒閣」的後果,國會必須提前解散重選。而且,這個制度無法選出代表各區域的立委,所以有些國家採用單一選區加上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
優點和缺點都是相對的,因為,若是採用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如果又搭配了任期固定的總統制,則遇到重大爭議的時候,無法以解散國會重選的方式來重新探詢民意,有可能造成憲政僵局(多數黨堅持己見,少數黨的意見或者已明顯改變的民意只能等到下一次改選的時候才能反映出來)。區域立委多,也有可能只是進行多一點選民服務(像是跑紅白帖、「喬」事情之類的),或是在推法案時太過以各區域為考量而忽略了整體國家利益(例如,各級民代都會爭取讓火車自強號多停幾站,結果就是愈開愈慢),在學理上我們常說是「肉桶立法」(立法時夾帶只對自己選區有利的法案及預算)。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選制都不太一樣、每種選制都有許多國家採用?經濟學家肯尼斯?阿羅提出了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他證明了投票制度各自的優點是互相矛盾的,沒有一種完美的選制。因此,選擇投票制度時,必須衡量各種選制帶來的政治後果,以及我們要追求哪樣的價值。選擇選舉制度時的考量,大致上有以下幾點:
1、選舉制度是否具有等比例性(proportionality,選票比例反映出相等的席次比例)。
2、選舉制度是否可提升立法機關的政策形成能力(承上點,若選舉制度容易選出一個過半政黨,則較有可能較快做決策),通常要配合憲政體制(總統制與內閣制)的考量。
3、選舉制度是否可以減低賄選、貪汙(靠個人特色則比較容易買票 vs 靠政黨則比較需要來PK政策優缺點)
「混合制」以及台灣的選制檢討
憲法層級
許多國家採用「混合制」來彌補「單一選區」選舉制度比例性的不足,例如台灣在區域立委之外再加上不分區立委。然而,現有的選制其實值得檢討的地方有很多,整個選舉制度處處充滿偏向大黨而不利小黨的設計,讓第三勢力一直沒辦法突破兩黨政治的束縛。
首先,在比例代表制的部份,有資格分配席次的政黨必須要超過5%的得票門檻,以2012年的選舉來算大概是70萬票左右(目前僅存的三個省轄市基隆、新竹、嘉義的選民人數合計79萬,整個宜花東三縣的選民數大概也才64萬票)。在2008年的選舉當中只有國民黨及民進黨超過門檻,2012選舉則是加上親民黨及台聯。
其他設立當選門檻的國家最主要是怕小黨太多、怕影響「內閣」的穩定,但台灣是採取接近總統制的憲政體制、國會總是有穩定大黨,再加上不分區名單少、採取並立制方式分配席次,實在沒有必要設立5%的高門檻。簡單來說,區域立委只有大黨可能獲勝,小黨只有可能靠政黨票取得不分區席次,且無論如何都無法贏得太多席次,無法成為過半多數。
好不容易超過門檻的政黨,例如親民黨2012年獲5.48%的得票率,但是在總席次方面只能得到5.48%乘以34 席的不分區名單,也就是分到2席立委,僅佔總席次的1.8%。若是採取德國式聯立制,則應該得到5.48%乘以113席總席次,也就是得到6席立委 。這就牽涉到:第一,我們的不分區席次佔總席次的比例太低(34席/113總席次。採混合制的國家中,僅義大利及亞塞拜然的比例比台灣低),許多國家不分區席次至少是佔總席次的一半或更高,這才能保障小黨能夠利用不分區席次進入國會、彌補單一選區只有大黨才能當選的不足;第二,我們採取了最不利提升「選票—席次」比例性的設計——「並立制」兩票分開計算,而不是聯立制,無法讓選票轉換成席次時更為公平,尤其對小黨而言特別不利。
不要小看這一兩席的差別。現行立法院的規定是,只要超過三席就能組成政團,可以參與政黨協商;而且,若增加不分區席次,產生多一點小黨的立委,也可以參加到各個委員會(目前立法院設有八個常設委員會),在法案「二讀」之前實質審查法案,並且在院會質詢官員、監督政府施政。
牽涉到修憲的除了「選票轉換成席次」的選制之外,還有年齡限制。《憲法》規定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年齡分別為20及23歲,但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9成的國家「投票年齡」為18歲或以下,其中當然包括所謂的先進國家以及教育較不普及、經濟較落後的國家。投票年齡20歲的只有台灣、日本、巴林、喀麥隆、諾魯,且日本眾院已於2014年5月份通過法案將下修投票年齡到18歲。我國刑法規定18歲為成年、18歲就必須服兵役,所以應該不需要在18歲的成年標準之外再附加額外的門檻,不管基於所謂成不成熟、或是受教育與否等理由。在參選年齡方面,歐美也常見到大學生當選市長、歐盟議員,顯見以年齡限制參選或投票都沒有太大的必要 。若一個人有能力參選並且獲得選民的信任,為何要事先設定年齡門檻?
筆者認為,在憲政層級,未來選制修改方向應包括以下幾點
(1)分配席次的5%門檻至少應減半。
(2)增加不分區的席次數目,讓小黨可以獲得多一點席位。
(3)改成聯立制,追求更高的「選票—席次」比例性。
(4)選舉年齡(各種選舉的投票年齡、參選年齡)調降為18歲。
法律層級
除了涉及修憲的選舉制度設計之外,還有許多選舉相關法令規定也是非常值得檢討,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防止小黨參政」所刻意設下的重重障礙,其中至少包括三大門檻:保證金門檻、政黨補助款門檻、抵稅門檻。
在台灣選立委、直轄市議員、縣市長都必須要交20萬元保證金,選直轄市長要2百萬、選總統要1千5百萬元保證金(這還不包含無黨籍成為總統候選人的門檻為 1千萬元高額「連署」保證金)。
在立委選舉當中,一個政黨欲列名「不分區選票」,至少須提名10個區域候選人,而在區域立委選區當中,只有大黨才有獲勝的可能性,所以小黨的這十個人就只是砲灰。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選舉保證金。舉「綠黨」的例子來說,2012大選的「實際競選經費」僅數十萬元,光是要湊足選立委的「保證金」就是競選經費的超過20倍。另外,在台灣選直轄市「里長」要5萬元保證金,比選「法國總統」保證金還要高(約台幣3萬7千元)!另外,20萬元的「保證金」竟高於香港的法定區議員「競選經費上限」。這也難怪政壇新人多半是政商世家第二代或政治明星的接班人選,因為想參政的社會青年光是保證金就籌不出來了。這個錢對於有錢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大黨以外的公民社會力量則是難以跨越之重。
在政黨補助款門檻方面,依據選罷法,在立委選舉政黨票部分,得票率只要超過5%,即可得到「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國民黨)連續4年「每年」都可領到2億9千3百萬元左右,民進黨也可以拿到每年2億2千8百萬元左右。但是高門檻卻對小黨來說極為不公平,從2012年選舉來看,以綠黨為例,超過20萬的得票數(1.7%)照理說也應該拿到每年約1千萬元的補助,但卻什麼都領不到。德國的聯邦憲法法院曾宣告補助的高門檻違憲,目前其政黨補助金得票率門檻是0.5%,僅台灣的10分之1。對兩大黨來說,一年動輒兩億、三億元的補助,不過就是幾個星期的選舉廣告費就全部燒光,錦上添花補助款並無特殊意義;而且,我們也看到許多大黨的立委質詢率、出席率都超低,拿了薪水卻不做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對小黨來說這筆補助卻是大旱中的甘霖(至少,可以幫忙付保證金了)。台灣社會本來就相當多元,如果讓沒當選的小黨也獲得一些政黨補助款,讓他們更能夠參與到政治過程,尤其是燒錢的選舉遊戲當中,這也可以讓台灣在政治上、社會上有更多元的活力 。
另一項該檢討的門檻是捐款給政黨的政治獻金抵稅門檻,目前法令是若該政黨得票率低於2%則無法抵減所得稅。像綠黨2012得票率約1.7%、新黨約1.5%,捐款收據都無法抵稅。解決的方式即取消此一限制,應該依照「有登記於立委選舉政黨票、且有實質運作之政黨」等方式設立門檻,而非以得票率為標準。
選舉制度的選擇:多數決 vs. 共識決
民主政治從來不是只強調少數服從多數,投票制度也不是只有數人頭這麼簡單。政治學大師李帕特(Arend Lijphart)根據選舉制度和憲政體制,將民主國家區別成兩大類:「多數決」與「共識決」的民主。他認為,在社會結構同質、不存在重大爭議的國家,較適合使用多數決,讓政黨體系以兩黨制為主,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追求更快速、中央集權式的決策方式,英國和紐西蘭是此類模式的代表。多數決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贏者全拿」,雖然可選出一個取得多數議席的政府,但失敗者完全無法參與重大政策的議事過程,所以容易因為換黨執政,導致推翻國家重大公共政策的決定(台灣的核四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高度多元分化、族群組成複雜、充滿重大憲政爭議的國家,較適合採用共識決的制度,李帕特認為,應以比例性高的選制(尤其是比例代表制)賦予少數族群政治代表權,特別是讓小黨不致於被排除在政治體系外,並以協商的方式讓國家的重大公共政策能夠取得儘可能多數的民意基礎,讓政策長久且穩定。瑞士和比利時為此類模式的代表。
按照李帕特提出的幾項制度檢證標準,台灣屬於多數決民主制。不過,看看這些年來台灣的政治紛亂,尤其是重大公共建設決策方面,再加上統獨立場的重大分歧,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想一想,到底是多數決民主還是共識決民主,適合台灣的現況?
結論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人民的四大參政權,前兩者針對人,後兩者(公投)針對事。然而,目前選舉制度當中有許多不合理的制度設計,讓小黨難以出頭。同時,我們的罷免法也被人稱為不能罷免的罷免法、公投法被稱為鳥籠公投—不能公投的公投法。(參考文章)
有人會說,憲政改革、選制改革什麼的事情實在離我們太遠了,而且很難懂。「為什麼不直接討論哪些政策對人民有利就好?」事實上,就是因為現在的選舉制度只對大黨有利、沒有適當的監督與制衡機制,所以我們認為好的政策、人民需要的政策,總是無法被提出或被執行。
美國民主理論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包含兩個主要層面:參與和競爭。參與指的是選舉權普及,重要公職人員由公平的選舉制度所產生,而競爭主要是指人們可經由集會結社等方式爭取民意支持,主要是透過政黨政治。這些制度的設計就是要確保:「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是政治平等,也就是政府持續地對人民的需求保持回應性。」(Dahl,《Polyarchy》,1973)如果選舉制度都只對大黨有利,阻礙了年輕人、小政黨、進步聲音的參政權,那麼就無法確保政治人物能對人民負責,選上了之後就「由你玩四年」。
選舉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但目前已可確定的是,台灣的選制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讓我們一同來瞭解更多關於選制的設計方式,並且推動更公平的選舉制度吧!
在聯立制底下,總席次是依政黨票(第二票)來分配,先以各單一選區得票最高者為當選人,如果某黨在單一選區獲勝者數少於其依第二票所應分得的議席數,就用該黨在比例代表名單上之候選人依排名當選。德國是此制的創始國。
全世界史上最年輕國會議員在德國,綠黨籍女性議員安娜(Anna Lührmann)於19歲就當選;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22歲的瑞典大學生阿美莉亞(Amelia Andersdotter)成為最年輕的歐洲議會議員;美國在1988年曾出現18歲高中生當選Castlewood市長(SD),2002、2005、2008年分別出現18及19歲大一新生當選市長,其中,時年19歲的賓州Mercer市長波特曼(Christopher Portman)還曾經在2002年7月間應青輔會的邀請訪問台灣。這些狀況在台灣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我國憲法規定年滿20歲才有投票權,23歲才有被選舉權,而且還有特別規定總統(滿40歲)、直轄市長(35歲)、縣市長(30歲)、鄉鎮市長(26歲)。參考文章
2012年時曾有立委提案審查「政黨法」。中選會劉義周副主委在內政委員會中提到:「在一個社會有將近 30 萬人(以2%來算)有同樣的聲音,我覺得這值得這個社會負擔他們發聲的成本。」許多立委也提到可接受3%或2%的門檻,不過最後並未修法。
參考文章
王業立,2011,《比較選舉制度》(6版)。台北:五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49:50
24年前的「野百合學運」,將近6千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抗議,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1992年由林義雄、黃信介等人領導的419爭取總統直選大遊行,也曾占領忠孝西路3天2夜,當時的反對黨集結了社運團體,夜宿臺北車站站前廣場,最後被強制驅離。四年後,總統直選。時至今日,台灣的「民主化」(政治權利)與「自由化」(公民自由、基本人權)指標在國際上皆已名列民主國家之列。
不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大聲疾呼政治制度改革呢?在討論問題在哪裡之前,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台灣現行的選制,以及其中有哪些問題吧!尤其,常常有人說要組織「第三勢力」,要跳脫兩大黨的框架(例如上次選舉的「第三社會黨」,以及現在正籌備中的「公民組合」),但是,到底為什麼所謂的第三勢力、小黨總是難以出頭天呢?
選舉制度基本原則
大體而言,我們可以把選舉體制分成三大類:多數決、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多數決」顧名思義,就是指票數最多的當選,而比例代表制則是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主要是選黨不選人),簡單的整理表請參考表一,詳細說明請參考筆者文章。
台灣目前的選制是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也就是混合了多數決和比例代表制:每個人可以投「區域立委」(或原住民立委)以及「不分區立委」兩票,第一票投給人,第二票投給政黨。
第一,在73個地方選區,都是採用單一選區(每個選區選出一人)簡單多數決(FPTP, first-past-the-post),就是票數最多的當選;原住民分成山地和平地兩個選區,各選出3席立委。
第二,在不分區立委方面是使用比例代表制,選黨不選人:政黨提出一份候選人名單,選民直接把票投給政黨。我國目前有34席不分區立委,所以像是2012年國民黨獲得48%的政黨票,48%乘以34席=16席不分區立委。由於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的選票是分開計算,所以稱為「並立制」;相對來說,德國的「聯立制」以第二票(政黨票)做為分配席次的標準,讓各政黨的席次數目和政黨票得票比例相當。
選舉制度整理
選舉制度的優缺點
在社會科學中很難有像是物理學那樣的「定律」存在,例如e=mc2、能量守恆定律,在這邊就要來介紹政治學當中非常難得的「定律」:杜瓦傑法則(Duverger’s Law)。法國政治學家杜瓦傑提出:「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傾向於造成兩黨的對決,因為只有大黨才有能力取得多數(甚至是過半)的選票,所以選民不會把票浪費在沒有當選希望的小黨身上,最後結果就是造成兩黨制。例如,假設民意分佈是甲政黨40%、乙政黨30%,剩下30%分佈在其他的小黨丙丁戊,則丙丁戊黨的選民會傾向於把票投給甲或乙當中比較不討厭的那一個(學理上叫做「策略投票」,strategic voting)。以台灣的狀況來說,親民黨或新黨的支持者會把票投給國民黨候選人,台聯黨支持者投給民進黨候選人,2008及2012的選舉結果也印證杜瓦傑法則:區域立委只有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立法委員能當選。
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是「選票—席次」比例性最低的選制,其目的是造就一個過半數的優勢政黨。假設最極端的狀況下,在全國每一選區,某政黨都以51:49%的比例贏得議席,最終某政黨就能以51%的總支持率取得100%的席次。每個選區沒當選的選票都是被刻意捨棄掉的,目的就是選出一個政黨讓他們取得過半的議席,理論上在國會內推動法案時會更加順利。但是,以台灣實際狀況來看,國民黨從來沒有失去過國會中的優勢地位,甚至還曾經在2008年贏得超過七成的議席(81席,其政黨票得票率僅約51%)。若以區域立委和原民立委來看,國民黨的得票率近54%,但是卻贏得61席(77%席位)。雖然犧牲了「選票—席次」的比例性來成就優勢政黨,我們好像也沒有覺得立法院的議事效率有什麼顯著的改變。
為了平衡比例性不足,許多國家採用「比例代表制」,較直接地把政黨的支持度換算成席次,在許多歐陸國家都是如此。這樣的好處是完全反映民意,選民比較不需要「策略性的選擇」自己的第二偏好,也不會有50%得票率就取得將近80%席次的事情發生;壞處就是較難出現單一政黨取得過半席次,必須和其他的黨組成聯合政府,如果有聯合政府內的政黨不滿政策方向、退出執政聯盟,則有可能會造成「倒閣」的後果,國會必須提前解散重選。而且,這個制度無法選出代表各區域的立委,所以有些國家採用單一選區加上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
優點和缺點都是相對的,因為,若是採用單一選區簡單多數決,如果又搭配了任期固定的總統制,則遇到重大爭議的時候,無法以解散國會重選的方式來重新探詢民意,有可能造成憲政僵局(多數黨堅持己見,少數黨的意見或者已明顯改變的民意只能等到下一次改選的時候才能反映出來)。區域立委多,也有可能只是進行多一點選民服務(像是跑紅白帖、「喬」事情之類的),或是在推法案時太過以各區域為考量而忽略了整體國家利益(例如,各級民代都會爭取讓火車自強號多停幾站,結果就是愈開愈慢),在學理上我們常說是「肉桶立法」(立法時夾帶只對自己選區有利的法案及預算)。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選制都不太一樣、每種選制都有許多國家採用?經濟學家肯尼斯?阿羅提出了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他證明了投票制度各自的優點是互相矛盾的,沒有一種完美的選制。因此,選擇投票制度時,必須衡量各種選制帶來的政治後果,以及我們要追求哪樣的價值。選擇選舉制度時的考量,大致上有以下幾點:
1、選舉制度是否具有等比例性(proportionality,選票比例反映出相等的席次比例)。
2、選舉制度是否可提升立法機關的政策形成能力(承上點,若選舉制度容易選出一個過半政黨,則較有可能較快做決策),通常要配合憲政體制(總統制與內閣制)的考量。
3、選舉制度是否可以減低賄選、貪汙(靠個人特色則比較容易買票 vs 靠政黨則比較需要來PK政策優缺點)
「混合制」以及台灣的選制檢討
憲法層級
許多國家採用「混合制」來彌補「單一選區」選舉制度比例性的不足,例如台灣在區域立委之外再加上不分區立委。然而,現有的選制其實值得檢討的地方有很多,整個選舉制度處處充滿偏向大黨而不利小黨的設計,讓第三勢力一直沒辦法突破兩黨政治的束縛。
首先,在比例代表制的部份,有資格分配席次的政黨必須要超過5%的得票門檻,以2012年的選舉來算大概是70萬票左右(目前僅存的三個省轄市基隆、新竹、嘉義的選民人數合計79萬,整個宜花東三縣的選民數大概也才64萬票)。在2008年的選舉當中只有國民黨及民進黨超過門檻,2012選舉則是加上親民黨及台聯。
其他設立當選門檻的國家最主要是怕小黨太多、怕影響「內閣」的穩定,但台灣是採取接近總統制的憲政體制、國會總是有穩定大黨,再加上不分區名單少、採取並立制方式分配席次,實在沒有必要設立5%的高門檻。簡單來說,區域立委只有大黨可能獲勝,小黨只有可能靠政黨票取得不分區席次,且無論如何都無法贏得太多席次,無法成為過半多數。
好不容易超過門檻的政黨,例如親民黨2012年獲5.48%的得票率,但是在總席次方面只能得到5.48%乘以34 席的不分區名單,也就是分到2席立委,僅佔總席次的1.8%。若是採取德國式聯立制,則應該得到5.48%乘以113席總席次,也就是得到6席立委 。這就牽涉到:第一,我們的不分區席次佔總席次的比例太低(34席/113總席次。採混合制的國家中,僅義大利及亞塞拜然的比例比台灣低),許多國家不分區席次至少是佔總席次的一半或更高,這才能保障小黨能夠利用不分區席次進入國會、彌補單一選區只有大黨才能當選的不足;第二,我們採取了最不利提升「選票—席次」比例性的設計——「並立制」兩票分開計算,而不是聯立制,無法讓選票轉換成席次時更為公平,尤其對小黨而言特別不利。
不要小看這一兩席的差別。現行立法院的規定是,只要超過三席就能組成政團,可以參與政黨協商;而且,若增加不分區席次,產生多一點小黨的立委,也可以參加到各個委員會(目前立法院設有八個常設委員會),在法案「二讀」之前實質審查法案,並且在院會質詢官員、監督政府施政。
牽涉到修憲的除了「選票轉換成席次」的選制之外,還有年齡限制。《憲法》規定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年齡分別為20及23歲,但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9成的國家「投票年齡」為18歲或以下,其中當然包括所謂的先進國家以及教育較不普及、經濟較落後的國家。投票年齡20歲的只有台灣、日本、巴林、喀麥隆、諾魯,且日本眾院已於2014年5月份通過法案將下修投票年齡到18歲。我國刑法規定18歲為成年、18歲就必須服兵役,所以應該不需要在18歲的成年標準之外再附加額外的門檻,不管基於所謂成不成熟、或是受教育與否等理由。在參選年齡方面,歐美也常見到大學生當選市長、歐盟議員,顯見以年齡限制參選或投票都沒有太大的必要 。若一個人有能力參選並且獲得選民的信任,為何要事先設定年齡門檻?
筆者認為,在憲政層級,未來選制修改方向應包括以下幾點
(1)分配席次的5%門檻至少應減半。
(2)增加不分區的席次數目,讓小黨可以獲得多一點席位。
(3)改成聯立制,追求更高的「選票—席次」比例性。
(4)選舉年齡(各種選舉的投票年齡、參選年齡)調降為18歲。
法律層級
除了涉及修憲的選舉制度設計之外,還有許多選舉相關法令規定也是非常值得檢討,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防止小黨參政」所刻意設下的重重障礙,其中至少包括三大門檻:保證金門檻、政黨補助款門檻、抵稅門檻。
在台灣選立委、直轄市議員、縣市長都必須要交20萬元保證金,選直轄市長要2百萬、選總統要1千5百萬元保證金(這還不包含無黨籍成為總統候選人的門檻為 1千萬元高額「連署」保證金)。
在立委選舉當中,一個政黨欲列名「不分區選票」,至少須提名10個區域候選人,而在區域立委選區當中,只有大黨才有獲勝的可能性,所以小黨的這十個人就只是砲灰。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選舉保證金。舉「綠黨」的例子來說,2012大選的「實際競選經費」僅數十萬元,光是要湊足選立委的「保證金」就是競選經費的超過20倍。另外,在台灣選直轄市「里長」要5萬元保證金,比選「法國總統」保證金還要高(約台幣3萬7千元)!另外,20萬元的「保證金」竟高於香港的法定區議員「競選經費上限」。這也難怪政壇新人多半是政商世家第二代或政治明星的接班人選,因為想參政的社會青年光是保證金就籌不出來了。這個錢對於有錢人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大黨以外的公民社會力量則是難以跨越之重。
在政黨補助款門檻方面,依據選罷法,在立委選舉政黨票部分,得票率只要超過5%,即可得到「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國民黨)連續4年「每年」都可領到2億9千3百萬元左右,民進黨也可以拿到每年2億2千8百萬元左右。但是高門檻卻對小黨來說極為不公平,從2012年選舉來看,以綠黨為例,超過20萬的得票數(1.7%)照理說也應該拿到每年約1千萬元的補助,但卻什麼都領不到。德國的聯邦憲法法院曾宣告補助的高門檻違憲,目前其政黨補助金得票率門檻是0.5%,僅台灣的10分之1。對兩大黨來說,一年動輒兩億、三億元的補助,不過就是幾個星期的選舉廣告費就全部燒光,錦上添花補助款並無特殊意義;而且,我們也看到許多大黨的立委質詢率、出席率都超低,拿了薪水卻不做事情比比皆是。但是,對小黨來說這筆補助卻是大旱中的甘霖(至少,可以幫忙付保證金了)。台灣社會本來就相當多元,如果讓沒當選的小黨也獲得一些政黨補助款,讓他們更能夠參與到政治過程,尤其是燒錢的選舉遊戲當中,這也可以讓台灣在政治上、社會上有更多元的活力 。
另一項該檢討的門檻是捐款給政黨的政治獻金抵稅門檻,目前法令是若該政黨得票率低於2%則無法抵減所得稅。像綠黨2012得票率約1.7%、新黨約1.5%,捐款收據都無法抵稅。解決的方式即取消此一限制,應該依照「有登記於立委選舉政黨票、且有實質運作之政黨」等方式設立門檻,而非以得票率為標準。
選舉制度的選擇:多數決 vs. 共識決
民主政治從來不是只強調少數服從多數,投票制度也不是只有數人頭這麼簡單。政治學大師李帕特(Arend Lijphart)根據選舉制度和憲政體制,將民主國家區別成兩大類:「多數決」與「共識決」的民主。他認為,在社會結構同質、不存在重大爭議的國家,較適合使用多數決,讓政黨體系以兩黨制為主,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追求更快速、中央集權式的決策方式,英國和紐西蘭是此類模式的代表。多數決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贏者全拿」,雖然可選出一個取得多數議席的政府,但失敗者完全無法參與重大政策的議事過程,所以容易因為換黨執政,導致推翻國家重大公共政策的決定(台灣的核四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在高度多元分化、族群組成複雜、充滿重大憲政爭議的國家,較適合採用共識決的制度,李帕特認為,應以比例性高的選制(尤其是比例代表制)賦予少數族群政治代表權,特別是讓小黨不致於被排除在政治體系外,並以協商的方式讓國家的重大公共政策能夠取得儘可能多數的民意基礎,讓政策長久且穩定。瑞士和比利時為此類模式的代表。
按照李帕特提出的幾項制度檢證標準,台灣屬於多數決民主制。不過,看看這些年來台灣的政治紛亂,尤其是重大公共建設決策方面,再加上統獨立場的重大分歧,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想一想,到底是多數決民主還是共識決民主,適合台灣的現況?
結論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人民的四大參政權,前兩者針對人,後兩者(公投)針對事。然而,目前選舉制度當中有許多不合理的制度設計,讓小黨難以出頭。同時,我們的罷免法也被人稱為不能罷免的罷免法、公投法被稱為鳥籠公投—不能公投的公投法。(參考文章)
有人會說,憲政改革、選制改革什麼的事情實在離我們太遠了,而且很難懂。「為什麼不直接討論哪些政策對人民有利就好?」事實上,就是因為現在的選舉制度只對大黨有利、沒有適當的監督與制衡機制,所以我們認為好的政策、人民需要的政策,總是無法被提出或被執行。
美國民主理論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認為,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包含兩個主要層面:參與和競爭。參與指的是選舉權普及,重要公職人員由公平的選舉制度所產生,而競爭主要是指人們可經由集會結社等方式爭取民意支持,主要是透過政黨政治。這些制度的設計就是要確保:「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是政治平等,也就是政府持續地對人民的需求保持回應性。」(Dahl,《Polyarchy》,1973)如果選舉制度都只對大黨有利,阻礙了年輕人、小政黨、進步聲音的參政權,那麼就無法確保政治人物能對人民負責,選上了之後就「由你玩四年」。
選舉方式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但目前已可確定的是,台灣的選制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讓我們一同來瞭解更多關於選制的設計方式,並且推動更公平的選舉制度吧!
在聯立制底下,總席次是依政黨票(第二票)來分配,先以各單一選區得票最高者為當選人,如果某黨在單一選區獲勝者數少於其依第二票所應分得的議席數,就用該黨在比例代表名單上之候選人依排名當選。德國是此制的創始國。
全世界史上最年輕國會議員在德國,綠黨籍女性議員安娜(Anna Lührmann)於19歲就當選;2009年歐洲議會選舉,22歲的瑞典大學生阿美莉亞(Amelia Andersdotter)成為最年輕的歐洲議會議員;美國在1988年曾出現18歲高中生當選Castlewood市長(SD),2002、2005、2008年分別出現18及19歲大一新生當選市長,其中,時年19歲的賓州Mercer市長波特曼(Christopher Portman)還曾經在2002年7月間應青輔會的邀請訪問台灣。這些狀況在台灣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我國憲法規定年滿20歲才有投票權,23歲才有被選舉權,而且還有特別規定總統(滿40歲)、直轄市長(35歲)、縣市長(30歲)、鄉鎮市長(26歲)。參考文章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50:54
“7合1”地方选举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因为这次选举直接关系到2016年台湾地区“执政权”谁属,所以引起大家特别关注,选前戏码也已经开始上演。
一人一票,选自己的镇长、市长,甚至最高领导人,这听起来似乎很美好,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不过,真相往往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真要一票在手,该投给谁?每到这个时候,候选人的嘴上各个都像抹了蜜似的,一个比一个勤政爱民,实在难做选择。干脆图个实惠,把票投给送自己红包的人,可那样又明摆着把一个贪官送上了位。这一票该如何投?实在令人棘手。
笔者有几位台湾朋友,20多年前台湾争民主争自由的时候都是一腔热血。但是如今选票到手,却弃票不投了,因为“烂橘子和烂苹果没法选”。一位曾坐过政治监牢的朋友在2012年“大选”投票之时,却在北京吃斋念佛。我问:“你不回去投票?”他反问:“投票有用吗?”再问:“这可是你用牢狱之灾换来的。”他长叹一声:“我想要的不是这样的选举。”
原来,有各种各样的选举,选举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
眼下,有关选举的消息在台湾已经铺天盖地,几乎垄断了媒体头条。谁要选谁不选,谁和谁较劲,谁又放出什么话,这些都是“选举剧”的序幕。接下来就是各种爆料,黄的黑的红的,是是非非,真假难辨。然后是各路人马出动,满大街地握手,菜场、夜市、公园、寺庙,到处是前呼后拥的“握手团队”。最后就到选举前的高潮了,下跪、打枪、抛出假录音带。这个时候不怕你假,就怕你假得不够惊人。等到对方提告法院判决后,对不起,人家已经选上两年了,至于责任,找个人顶一下就过去了。
这到底是选贤选能,还是心黑手狠的比赛?而且,这样的赛事可以说常年不断。在台湾,年年都是选举年,选举经费也水涨船高,年年加码。要知道,插面旗子、登个广告、办场演讲,那都是明码标价的。因此,选举的标的也都是有价的。有人曾说过:“对于选举来说最重要的是金钱,第二重要的我还不知道……”虽说有“政治献金法”,但把政治和献金联系到一起,嘿嘿,那剧情就更复杂了。
选举并不是坏事,但个中滋味却不太好。这好像无关制度,却与每人心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51:45
先去瑞穗村老人中心投票所看了一下。投票不大,门口有两位警察,身上贴着纸片证明是选务工作人员。遇到在现场监票的监察员曾文凯,他是乡长候选人陈铭文竞选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可能是派出他来这个投票站监察。跟他打了个招呼。根据规定,不能进去拍摄,也被阻止进去观看。
然后我去另一个投票站村民活动中心,看到村长候选人王惠芳坐在公示板的阴影里,估计她是利用打招呼的机会再次拜托别人支持她。但是,投票站有警示提示,“投票所四周30公尺内喧嚷或干扰劝诱他人投票或不投票,违者经警卫制止后仍续为之者,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课新台币1万5千元以下罚金。”我知道她是在打擦边球,跟熟人打招呼是正常的社交活动,只要不惹毛警卫就没关系。
我停下摩托车,坐在她旁边跟她聊天。聊天时,不断有她的邻居或昔日教过的学生过来打招呼。村长候选人王惠芳是土生土长的瑞穗人,在瑞穗和花莲市教过书,现在退休了,于是单枪匹马来参加竞选。教师是没什么钱雇佣选务服务人员的,更别说去贿选了。王惠芳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单枪匹马参加选举的瑞穗人,另一个是乡民代表候选人陈美玉,她也是亲自走路发传单,没有雇佣任何选务人员。
和王惠芳聊了一会儿天之后,我骑车去瑞美国小。我听老婆说,台湾的投票站在投票时不能带手机也不能拍摄,但开票时可以拍摄。我于是去跟门口的警察打招呼,问是不是4点站开票的时候可以拍摄,不料警察很不友好地说不可以拍摄,我很惊讶,难道老婆给我的资讯有错?我继续问是什么法规说不可以拍摄,能否给个提示,我好去网站搜索,结果警察还是不耐烦,不告诉我,让我离开。
我回到停车棚,拿手机搜索“开票 拍摄”,然后发现老婆给的资讯没错,只是今年改了,中央选举委员会(简称为中选会)是负责台湾的选举工作规则的机构,今年2014年9月24日的新闻报道说中选会说:
若准許民眾攝影,等於是提供賄選者檢驗買票成果的機會。
好荒谬啊,中选会是支持贿选还是反对贿选的?中选会还管行贿者和被贿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为了照顾行贿者和接受贿赂者的情绪,剥夺公民的拍摄的合法权利?再说了,开票时选票并没有任何笔迹或印章,也没有编号和个人信息,即使拍摄到,又怎么会影响行贿者的情绪导致暴力呢?
下面是一张模拟选票的照片,真正的选票是没有左下角的手写签名的,上面的红色的类似和平标记的印章是投票站用的统一的印章,开票时拍摄到这个画面怎么会导致暴力发生?开票时使用摄影器材监督取证,是防范做假票,怎么能说是以摄影器材让买票者验票?
这个新闻链接说:
《选罢法》仅规定投票不能拍,并未限定开票也不行,该函释是戒严时期所订的,难道中选会要以1983年的函示限制人民权益?
实际上分区分投票所和开票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 》只规定进入投票所不许拍照,《103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常見問答集》提到,
禁止以摄影器材刺探选举人圈选选票内容,违者将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科新台币50万元以下罚金。
但没有法律规定不能在开票时拍照啊。开票时使用摄影器材监督取证,是防范做假票, 不摄影取证怎么能举报别人做票弄虚作假呢?中选会不会是脑子坏掉的傻子,我相信他们是故意剥夺民众基本权力,阻挠监票,要设置障碍让监票增加难度。
当别人赞美台湾选举时,我觉得台湾选举还有不足,除了贿选买票成为普遍现象,中选会也是一个混蛋机构,至少在开票是否允许拍摄这个议题上,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为做假票护航,损害了人民参与监
C罗
发表于 2015-1-23 23:53:03
大陆、香港留学生来台常态化,光是2014年来台的陆、港生,就达上千位,他们分布在各县市,与台湾民众一起关注了九合一选举,历经一次选举公民课。在这些学生眼中台湾选举已经不是民主活动那么简单,他们对于台湾人对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的态度感到非常不解。
连胜文为败选致歉
据台湾媒体12月5日报道,大陆学生来台前,往往对台湾选举充满了民主实践的理想,但历经了这场选举后,开始对选举改观。其中,台湾选举的娱乐化、非理性化是访谈过程中,每一位中生都不约而同强调的,以舆论一面倒地批判连胜文是最为中生所不解,甚至形容是对连的集体“霸凌”。
他们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陆、港生,但却反映了部分非台湾人的眼睛如何看台湾的选举。而这群陆、港学子们,将带着这些见闻回到原居地,或可能影响台、港、陆未来的交流,不容小觑。
陆生贞贞坦言,在来台湾之前,很自然地将“选举”与“民主”划上等号,认为台湾进行着理想的民主实践,但经历了九合一大选,看到种种负面现象,如选举时资源的浪费、争吵代替谈判的选战、社会的撕裂等等,使他进一步思考“民主”的优劣,以及未来的中国,在政治上能怎么做。
“一拳把他打倒,再狠狠地踩上几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这是绰号小白的中国留学生对舆论群起围攻连胜文的形容,该句话是中国文革时期形容政治迫害的名句,他认为,这次台湾选民对连胜文就有这种味道。
小白对台湾的选举相当感兴趣,国中时期便隔海持续关注台湾的选举。在与小白访谈的过程中,他对于历届候选人身家背景、胜败纪录了若指掌,这一次来到台湾,他更亲自参与候选人的选前晚会,近距离感受选前台湾社会的氛围;而和他一样交换生身份的众多中国留学生,也隐身在众多选前造势场合中,观看著他们眼中独特的台湾选举景观。
“连胜文虽然挺笨的,但不至于一无是处”,小白直白地表示,在本次选举期间,舆论群起攻击连的“神猪说”,以及选后网友酸之“说好的胜选晚会呢?”等等,都是相当不理性的作为,“有什么不好可以公开来讨论?何必做到人身攻击?”而柯文哲也不是没有缺点,但过程中却如同造神一般。
“台湾人爱集体取笑人,无所不用其极的让人不开心,使得选战成了骂战,却未必思考怎么样才是对台湾最好,让选举失去焦点。”这是港生小绿对台湾选举的失望之言。
此外,接受访谈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一比较过连柯2人政见的中生一致认为,若选民理性比较政见的话,连胜文不会输得那么惨;贞贞更表示,周边的同学参与了一面倒对连的抨击,但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否更应该独立思考连胜文的优劣,而非跟著舆论走呢?
“连胜文并没有什么大错,他虽然是官二代、富二代,但不见得代表他不能做好一位市长的工作”、“选市长为什么要放大看他爸是谁、他是不是住帝宝?”“连胜文炸鸡时有没有依规定戴厨师帽很重要吗?”这些是都是中国留学生纷纷提出对台湾选举间现象的不解,而他们接触到周边的台湾年轻人,讨论花边的热烈度,远高过候选人的政见,以致中生普遍认为,这是台湾民主还不够成熟、理性的地方。
“或许是台湾民众每到一个点上,就认为应该‘政党轮替’了。”贞贞解读,台湾选民或许正陷入以“政党轮替”为引导的投票动向,非刻意而为之,但行动时有此潜意识,即“做得够久了,该下台了”的思维。而中生胖胖也似乎看到了台湾蓝绿两大党均出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鬼打墙模式,前总统陈水扁当政时如此,至今则轮到了总统马
骑马海
发表于 2015-1-24 17:38:18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5-1-26 18:57 编辑
很多谢C罗引进这篇批评台湾选举的文章,(虽然有洗版的嫌疑)也显示大陆学生对这次九合一选举的困惑。
可他们却不明白连胜文惨败的前因后果!因为国民党亲中,大陆生对国民党普遍都有好感,如果他们能投票,多数投连胜文。
但这次选举不但是连胜文惨败,国民党其他地方也一败涂地!是国民党从未之有的事。为什么?
是因为国民党亲中,也赞成统一,並且安慰台湾人,中国已经在改革,经济上已很成功,有目共覩。只要政治上再跟着进步,把两岸的民主差距拉近,到时统一就水到渠成,台湾也成为大中国的一员,国民党和民进党也会成为中国政党之一,共同为民主自由的大中国打拼,共享泱泱大国的幸福和快乐,这个海外孤儿终于回到大家庭团聚了!
海外孤儿回归慈母的怀抱,这不是香港人盼望了百年的梦想吗?可是人大常委的假普选横空一出,就像2011年海啸一样,把香港人和台湾人回归大中国怀抱的美梦一扫而空,什么都没剩下了!
人大常委的假普选,就像告诉他们,你们想中国变成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做梦啦!休想!一国两制是骗你们的权宜之计而已!
香港是只笼里鸡,只能垂死挣扎出个没结果的雨伞运动,但台湾人还有多少选择权,你想还会投国民党一票吗?
我在人大白皮书一出,就惊叫赢了香港,一定输了台湾了(就是这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