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楼主: maplegir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公道何在?大陆移民产妇离奇死亡

136#
发表于 2008-7-23 08:00:0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在国内看到有关加国医疗的
“加拿大医疗制度 远比不上大陆
两岸四医院就医记



这几个月跑医院成了我生活中最紧要的事情,次数也超过了几年来的累计。造访完各类医院后, 感触,感想也颇多,说深了都能反映两种社会体系下的医疗制度的弊端或优势,以及两个国家国民人性,公民意识范围的特点。



蒙特利尔公立医院

得知怀孕的第一时间我就来到当地据说是妇产最权威的医院- V医院。前台接待的秘书待理不理,

-怀孕了,给你约三个月后的医生吧,我们这里三个月内不给看。

-三个月,那是不是太久了,如果三个月内有什么问题怎么办呀?我有点担忧。

-那没有办法,我们一般约的第一次门诊都是三个月。中间有危急情况,你就来看急诊吧。

三言两语被打发回家,拿着黄条的预约单,突然想起某位老邻居怀孕还有约不上V医院大夫的经历,和她比起来,我还属幸运一类呢。



急诊

我看过两次,都是因为出血,用专业术语说,那是属于先兆性流产。有先辈们看过这里的急诊,据说7,80岁的老太太头磕破了,照样得在急诊室等三个小时轮到她的号。我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除了等待的时间,不管你同时下面流着大量的血,每次例行公事都得从上面抽三管血。第二次急诊抽血时,从来没有晕血经历的我差点脑子缺氧,白森森的日光灯管下,看见身上的皮肤白的没有丝毫血色,那一刻要不是在心里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坚强,不要胡思乱想,并努力调匀呼吸,否则十有八九会不醒人事地倒在那里起不来。



医生

最先接触的还是那两次的急诊住院医师。他们多半是非妇产科的大夫,或者是资质比较浅的专科大夫。态度多和缓,语气确也少了斩钉截铁的肯定,很少能明确告诉你诊断结果。

三个月后我有幸见到预约的大夫,大夫是一个印巴人,小个子,太普通了,居然在走廊里第一眼碰到他,没有给予特别的注视,或者甚至有些怠慢的神情。或许大夫对本人印象深刻,待传唤进他的诊室,小大夫飞快地在病历上写些什么,把我三个月积蓄起来的问题用5分钟以内的时间打发。当我正努力寻摸最后几个问题时,小大夫眉毛一扬:就这样吧,我门口还一大堆病人那。居然轻而易举地下了逐客令。独在异国他乡及无人陪同的势单力薄使我忍下了申辩投诉的心。



蒙私人诊所

KB医生的诊所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近,是那位没预约上V医院邻居推荐的。她之前做了大量的网上工作,结论是该医生口碑不错,于是决定前三个月要经常造访。

KB医生的候诊室什么时候都是满满当当的,几次候诊,从没见过一个中国人模样的病人,原因之一大概和这里收费偏贵有关吧。第一次去做是否怀孕的测试,护士就温柔开出一张92刀的发票,并随后多次询问你是上了特别医疗保险还是普通大众的医疗证。



回想起第一次进门,门口的接待小姐上来一句话:你是来做B超的吗?我一愣没反应过来,“这儿不是妇产科门诊吗?”后来多次看到小姐对进门的客人问同样的问题。看来“B超”在这里大有玄机。



B超

如果在公立医院约上大夫,孕期内在该医院照B超也是免费的。预约第一次的B超是12周的时候,我却有幸在大概10周左右听到孩子的心跳和看到孩子胖乎乎小胳膊,小腿。



原来是KB医生查看我的档案,发现照B超的日子临近,在又一次2分钟的例行检查时,适时地做了一场精彩的演示。第一次看到孩子的奇妙感觉和激动真真切切地写在脸上,KB医生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我的表情,按下按钮,只听刷刷两声,一张印有孩子清晰影象的照片就被打印出来送到我手上,待我还想多看两眼那蠕动的小身子的时候,KB医生却突然关掉了电源:“在我这里做B超,除了能给你最清晰的图片,我们同时还做相关的血液检测,两样报告能提供给你最准确的诊断结果,一般医院都做不到。”从接待小姐的初问,到医生处心积虑的演示和不厌其烦的说服,都指向了唯一的目的:标的为320刀的B超+血液测试。我暂且不置可否,心下暗里思量:都预约了免费的了,何苦再花这个额外的钱?



事情还没有完。大概一周后,突然有大量流血,V医院的急诊科大夫给了一个可能性诊断:是因为里面长了些小息肉导致的流血,不太可能是孩子本身导致的。

第二天看KB医生,扒拉两下后,KB医生两句话不离他的B超:看起来息肉也没有长得那么大到摩擦出血,是不是小孩的问题,你最好在我这里查B超加血,你看门口坐的病人都在我这里查的B超。

不予回答看来是不行了:KB医生,我这周四就约了V医院的B超了,我大概应该不会在您这里做B超,不过,您这里的血液测试可以单做吗?

“这个,我们一般B超做完赶紧做血。。。”



KB 医生实在太忙了,把我打发给他手下的一个秘书,秘书老太大概5,60岁,脸上的褶子都赶上苦瓜纹了,却是极其有耐心地循循善诱:其实B超可以经常做的,你知道TOM CRUISE吗,他太太怀孕的时候他就买了个B超仪,成天在家里做着玩,没有明确的医学研究说B超做多了就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既然你不愿意放弃V医院预约的,做完后你还可以上我院来重新查,我们附带的血液检测更精确,孩子有什么不好,一下都查得可清楚了,一般医院都做不到。。。

“如果你不做B超,我们也能单独给你做血液测试”-KB医生的脑袋突然在门口闪了下,甩下置地有声的一句。百忙中还没忘掉我这一单生意,太敬业了!



下一次,去KB医生的诊所,想来对我这张东方面孔和固执印象深刻,再也没有好脸子看。不过我倒想提醒下KB医生,我头一次花的92刀,平均分配给您三次的不超过2分钟的检查,每次的收益还是可以的,我这一单生意您可并没亏着。。。



V医院的小护士们要额外地搞点小收入,却不敢这样明目张胆,不厌其烦地做病人思想工作。在叫到我的号时,护士轻轻地问:你想要小孩的照片吗?可以交给我十块钱,医生那里就能给你打印出小孩的照片。

“不就十刀吗,没问题,不过。。。”,我忽然想到万一孩子不好,留着照片却徒增伤悲。。。

“这样啊,事后你可以和B超医生说要照片,回来再交钱好了”。



加拿大医疗制度的口号是让全民,包括那些劳苦大众也能免费享受基本的医疗护理。免费的口号下,弊端也十分明显,诸如轻症早期病人愣没预约上号拖成重症晚期的,满头流血也得在急诊室等上3个小时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些貌似渗透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太阳卡”(当地的免费医疗卡)光辉照耀下,(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若干年前考移民碰到的魁省法文老太太穿着10年前都淘汰的大圆头黑皮鞋,骄傲地挥着太阳卡的神情),黑洞,阴暗角落随处可见。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也无法激发当职医生的责任心,身边活生生一例子:Z姐姐临产,当职医生快乐休渡暑假,未把她高龄及久未生育的特殊状况做提前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任其顺产,结果导致骨盆撑裂,落下终身隐疾。



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则大张旗鼓发扬资本主义资本利益的最大化精神,或置病人的实际需求与不顾,巧舌迂回,种种做态无一不以窥探你手中的钱袋为最终目的,某些时候甚至丧失最起码的医德,这样的评价也并不为过。或有公立医院,扯开冠冕的“免费”的遮羞布,羞羞答答,伸手讨要。其样态不一而足。



以上描述,权当一针刺破加拿大免费医疗的神话。

------

话说,几经舟船劳顿,辗转几万里地,飞挺着四月的大肚一路艰辛,回到亲人的怀抱。一周后前往附近的私人医院探视勘察。



北京的私人医院

有穿灰色旗袍式工作服前台小姐接待,进行专业讲解,孕期检查套餐,并带领参观花园式厅廊,抽血后休息,早餐的阳光厅,设备先进齐全的门诊室,贵宾临产室套房。这里能够预约到北京市最好的妇产科大夫,有著书立说的X大夫,有给王菲接生的G大夫。提前一周预约,传说中的业界泰斗即能零距离与你接触,耐心答疑解惑,仔细检查聆听胎儿异动,并第一时间告知问题,想想集40年临床经验,每天几十个病人的流水为一体的产科专家,全世界又有几个?



第二天去检查,见识了一个新鲜玩意儿:一个圆锥型的头儿用一次性的塑料套套上,另一头连着数字显示屏,把圆锥头往你耳朵里一插,另一头即显示你的体温。



下周将要面临此地第一次的彩超检查,记得彩超室临墙挂有一超宽幅的液晶显示屏,难道B超机里的小影象能几十倍放大到那个大显示屏吗?等待谜底揭晓的时间漫长难熬,结果尚未所知,愿一一安然无事。



北京X医院

为了进一步确认小一一一切正常,需要做YC测试,而全北京授权能做的只有4家公立医院,其中尤以X做得最有保障。在国内办事,没有“关系”举步唯艰,还好,在北京展转多年,先生的关系网发挥了作用。一个电话就约到了X做YC最权威的大夫。



那天下午我们早早地来到诊室,排到第二位,等一个多小时后大夫到时,我们才了解这里排队的规律。挂特需号(挂号费300)的孕妇为第一拨,挂外宾号(挂号费 200)的为第二拨,第三拨才是象我这样的普通号。一个下午大夫流水30多人,每人平均5分钟,大部分为特需及外宾号,象我这样的普通号只有4,5人,几乎都是一水儿的关系户。



5分钟的时间包括你躺到手术台上,医生用B超仪确认胎盘和婴儿的位置并画上下针圈,用药用棉球清理附近位置,用三寸长针头直插ZG,并抽出两大管YS。如果插不好一针扎到胎儿就容易造成流产,而且流产率是百分之一。B超仪是最古旧的那种,显示屏白色的外壳已经泛出岁月的班驳黄色,屏幕是局促的3寸,我怀疑都听到了机器零件老化发出的“吭哧吭哧”的声音。大统间,铁窗棂,朴素的四方桌,几个女护士随意走动,大夫许是为了打消我的紧张,扎针的时候和一旁的护士聊着天。

那一刻,我体味到了真真切切的害怕和后悔,在怀孕初期对生命的感恩,做母亲的骄傲在那一瞬都不复存在。只盼望自己能安全挺过这5分钟。。。等候在外面的母亲后来说了句深刻的话:当妈妈哪那么容易啊。



伤口愈合很好,几乎没有流血。还是国内的医生手艺高啊,回想Z姐姐在加做的那次YC,医生倒是够耐心陪着聊天放松她心情,最后据说扎出了好多血,可怕!!!



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就医的情况还是令人满意。只要肯花稍多点钱,能享受到一流的硬件软件服务,或者有关系也能免去长时间候诊的煎熬和屏蔽恶劣的缺德少教的医生。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袭来,无从选择也无可逃避,另一方面,的确做事的游戏规则简单了。



这样看来,如果一样是贫下中农,想来在加拿大还是好混些。就是要有铜墙铁壁的意志,敢于和大锅饭的懒散和低效做一个长期持久战斗争的准备.毕竟,免费的服务总意味着这样那样的差强人意。。。
"
137#
发表于 2009-7-19 21:07:24 | 只看该作者
同情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0-9-17 14:40:5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何先生为爱妻潘敏红女士讨回公道, 以慰亡灵!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的问题不光是一个人或一个族裔的问题;在个案上对我们的华人移民确实能感受到偏颇,但要改变现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华裔和下一代在政法,医疗和媒体工作并替同胞讨公道。

就事论事,何先生的退而结网是明智的。利用现有的体系和资源来为爱妻潘敏红女士讨个说法。抗争是一方面,面对恶人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是最大的安慰。

既然目前已经进入了政府的投诉程序并准备法律诉讼的话,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前期的调查尤其重要。在政府的调查和随后的法律诉讼过程中一定要谨防误导。记住证据为王。证据和事实的差距往往是加拿大官僚
体系里面的冤假错案的原因。

在加拿大对医生的医疗事故诉讼除涉及医生的人为失误,专业操守和伦理道德外,和医疗体系的法规和医院的管理,以及治疗全过程的所有相关利益者(stakeholders)都有关系。在事故分析中, 关键是要找出根本原因 (root cause)。何先生可能需要对已有的调查报告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多些了解,不能盲目地相信调查专员。

从何先生目前准备的电话议题来看, 指向医院管理疏敷的O型血浆存量问题可能是政府调查专员的误导。这个问题如果是根本原因的话,专业判断失误(包括医生和护士)的权重会显著下降。至于调查专员反映的医生不配合的问题可能成为调查分析失水准的托辞。

医生的专业判断失误是经常发生的问题,发生了就应承担赔偿责任。安省医师协会启动的调查是一个关键; 即便是法律裁判也是依赖他们的调查核实。

政府肯定是医院的后台,但安省医师协会未必是医师的后台。

先不要纠结在对方小的错误上面(如原始记录的不完全),寻找医生的专业判断失误的证据。证据也可以是医疗统计学上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分析过程要从预产检查开始,慢慢地找,也可以去多大的医学图书馆里找。

另外,可以从护士的专业判断失误找证据。

当然,医院的问题肯定少不了。先到这里。。。

最后,希望何先生能坚持不懈,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