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12805|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击多伦多电子厂招工现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8-2 18:57: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dongfengauto.ca/dsc001.jpg
==DSC 电子厂外景==

http://www.dongfengauto.ca/dsc005.jpg
==不顾告示,坚守大门,抱一线机会==

http://www.dongfengauto.ca/dsc006.jpg
==31日下午4时10分,汽车仪表盘显示,车外摄氏34C==

http://www.dongfengauto.ca/dsc007.jpg
==此刻(4时10分),电子厂门外,已经有十几个人在烈日下排队等候==
沙发
发表于 2002-8-2 20:48:19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中国人没工作吗? :confused:
那家有什么特别的都要去那?PAY的也不算好啊? :confused:
板凳
发表于 2002-8-2 20:58:08 | 只看该作者

Chinese people like to work there

since it is an electronics factory. Chinese are not suitable to the hard labor jobs like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地板
发表于 2002-8-2 21:17:53 | 只看该作者
我真的挺想知道这些应聘的朋友在国内都是做什么的,哎,可惜啊。
5#
发表于 2002-8-2 21:41: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eed]发布
都是中国人没工作吗? :confused:
那家有什么特别的都要去那?PAY的也不算好啊? :confused:

TORONTO很多西人工厂找LABOUR,也许是信息不灵,中国人知道的少,看了新闻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中国人在这家里面,难怪.

我一朋友到AGENCY登记,第二天就有工作了,是在西人食品厂做包装.
为什么不去西人的AGANT去登记呢? :confused:
6#
发表于 2002-8-2 22:33:15 | 只看该作者

DSC招工问答:你们谁说英文

DSC招工问答

送交者: 你们谁说英文 于 August 02, 2002 :
工作留学: http://64.246.0.165/china/chat/job

进去座着时注意到HR面试的有4人,经理(高个,短发)比较象人样,一脸的疲惫,见人还强打着微笑,她面试通过的人很多。而两个长发漂亮白妞一连叫了5-6人回去学英文。其中一个白妞更是趾高气扬,居然一个个地问座着等面试的人“你们谁说英文?”。TMD你除了英文还能说什么。Jenny(亚裔)今天好象闷闷不乐,但面试的基本上都通过,上次5月份面试我时说我overqualify, 等一下如果正好碰上
Jenny出来叫的话,我就到后面喝水。

轮到叫我前面的了,是那个趾高气扬的白妞,她一口认定以前面试过这个东欧白人,不再面试他了。其实这个东欧白人以前只是来过这里问她拿过申请表而已。那就轮到我吧。进去,问要面试通知,我把口袋的东西都翻了出来,给她单,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钱包,觉得有点干尬,顺便说了一句,“你不用看ID的”。她反问“为什么你们老是问要不要检查ID?”TMD,我看你小姐漂亮,想先给你些小费。

接下来看resume和reference, 问以下问题:

1. No problem for midnight shift?

2. Are you legally working in Canada?

3. Have you been working in Canada?

4. Why do you think DSC is important to you?

5. What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the employees have?

6. Wage requirement?

7.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最后叫我星期二来上班,这时,我感觉这家公司远没有我想像的好了。

后记:以上是8月1日的故事,今天(8月2日)我太太凭ESL4级水平去面试,TMD居然又碰上这个女的,结果还是让回去学英文。而Jenny面试的基本都能通过。
7#
发表于 2002-8-2 22:54:40 | 只看该作者

采访后记

[采访后记]
鲜味包子摘要

我采访此次招聘会的缘由纯属偶然,因为近期在互联网上,先后看到两篇网友自己写的有关五月份DSC招工的报道,可读性极强,跟贴也很热烈。因为转贴很多次,已经不知道原作者及原出处。上周又有网友上贴,通知这两日的招工,诱发记者去现场采访的念头。下面把这两篇一并转到这里。

另: DSC的网址为http://www.dscgrp.com

=============================

DSC今日招聘快讯...

作者不详

DSC今天第二次招人,场面壮观。应聘人数不完全统计约700多人。像一条长龙,9点之前便蜿蜒在DSC的停车场上。据说6:00 am就有人开始排队。6:30 来的只能排在50米以后。就业市场状况可见一斑。从9:00am开始interview到5:00pm结束,排在队伍稍后些的人等待面试的时间多达7-8个小时。来应聘的绝大部分是国人,他们绝大部分是专业人士,在凛冽寒风中如此长时间的等待的去应聘Labor,让人觉得多少有些难过。

几个花絮:

1. Reference是硬道理:一个普通的Labor, 光要resume还不行,必须要有reference letter, 没有reference的一律fail。前面消息一传出,后面的人,回去拿的、电话联系的、现场制作的…一片忙碌。别看是LB,没有reference就不行,reference是硬道理。

2. 红火的小贩:DSC地处虽不偏僻,但是也不是商业区,中午时分,人们已是饥肠辘辘,路边仅有的一个移动杂货亭生意红火。乐得店主夫妇,脸上一片阳光。一块面包夹根肠2.5$. 生意不错。

3. 最幸运的一对:中午过后,招聘的人,发现还有人源源而来。就写了一个字牌,交给最后的一对夫妇拿着(STOP), 请后面的人不要再排了。2、3点钟,招聘人员将这对夫妇叫入,一会儿两人欢喜而出,被录取了。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4. 最仗义和最不仗义的人:由于周围没有电话亭,有一同胞有急事有用电话,想借另一同胞手机一用,被告知:不是免费的,不能借用。旁边一印度朋友,慷慨拿出自己的手机,借给他,解燃眉之急。不过,幸运并未降临在这个不仗义的同胞身上,第一轮面视中,便被淘汰。套盔骑车悻悻而去。

5. 面视马拉松:由于人数太多,闯过第一关的人,在随后的几天将进行下一轮角逐。路漫漫兮。

LB市场也要认真对待,手续齐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可轻心。同胞未必都是亲人,鱼龙混杂,歪瓜劣枣,也是有的。

================================

DSC电子厂招聘现场实录

作者不详

-------------------------------苦?是,信心?有,甜?...

我也是DSC电子厂召人的失败者,虽不怎么伤心,却有很大感触。

来加拿大之前也知道开始是要受些苦,但没想到受苦率这么高。一周之前DSC第一次招人,朋友好心告诉,虽还不是说非要去打这个工,但知其是晚班,白天还能干些其它事,于是就准备简历和介绍信,去了。第一次不只深浅,上午接近10点到,所谓的job fair 已经closed,门外一群人进不去,在外面干着急。其实在去的路上我就知道这种情况了,向偶遇的朋友问47B 汽车怎么坐,他第一反映就是“去应召吧?算了,早结束了。”总觉大老远来了,还是去现场看看吧,于是也成了门外汉。那天是排队发号,发了约300号,据说召了60人左右。

因为5月21号还有第二次,于是还是心存希望。心想,不就是要早来吗?这个容易,中国人就是不怕勤劳。21号早上,5点钟起床, TTC 的地铁还没上班,想早还不行,6点坐上第一趟地铁。这次我有了上次的见识,在路上成师傅了,碰上许多问路的男女同志,不用问,都是同去DSC的,同去,同去,我知道路!心想,排不了前50名,也能排个前100名吧,天哪,下了BUS,一眼望去,都看不到队伍的尾巴在哪里。反正来了,排吧,算来算去,这么个位置,按上次的情况是属于无希望地带。有几个尾巴上的同志竟开始数数,看看多少名了,我大概是450名左右,看看表,是早上7:05,几乎全是国人。好,这次竟然没发号,否则,就不用排了。从头来,10个一组进去面试,出来一个,就有一堆人围上去,问这问那,就象蚂蚁围着一个小米粒。

一个小姑娘成功了,出来给大家介绍情况,说问了很多问题,也没问专业,也没看resume,感觉你行,就行了。原来如此。

自己在国内从来没炒股,也没在春运期间买过火车票,即使在上学期间买返校票,也是拿个垫子坐着等,所以,从来还没有排过这么长的队,不但长,还不往前动。整个早上,从7点到12点,一直站着,队伍还没有缩短一半。 下午,队伍进展快了一些,随着队伍的前进,传出来的消息,也越来越让人担心,“必须带Resume,否则别进去”和我在一起聊天的一个女同志一听,太伤心了,又累又饿又渴,还没有了希望,可是别人也没办法,于是她就跟大家道别了。于是走了一批人。

...,“必须要recommendation letter”,只有reference的姓名-地址-电话不行,于是,队伍里又一阵轰动,走了一部分人,但一部分持有reference地址的人还是想坚持到最后。

...,“recommendation letter必须要有推荐人的title, 否则就别进去了”,这次轮到我打鼓了,我的信是朋友开的,根本就没有title的事儿。坚持,反正已经下午2点了。

终于可以进去了。我发现最后的面试有个规律,几个人中没有连续成功的,要是前面的成功了,紧接着一个肯定没戏。并且,要成功,英语必须得很流利,和我一起聊天的两个,英语不错,都PASS了,每个人都用夹子准备了简历。我前面的三个被婉言拒绝了,我想有戏,主动打招呼,报上名子,简历和信都还没看,先问,推荐信是谁写的,我说朋友,她马上就说‘Sorry’,我说我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问有没有English class的老师,因为照顾小孩,我还没能上英语班’也只能实说,问有没有中国工作的介绍信,有没有church里的介绍信,反正我真的没有,我只能面带笑容说着许多的'Sorry'。这样我肯定是不行,因为外面的队伍还很长,我心里明白。她不知是安慰我还是怎的,说虽然我的英语is good,但是还是很遗憾,告诉我把简历留下,注明“No language problem, No reference letter”,然后说有好消息就通知我。嗨,外头的同志们多了,还通知我?还是把机会留给同志吧?非常礼貌的说声“thank you anyway ”。

自己不成,也没怎么着,就权当同志们聚会了。出来后,告诉外面等着的同胞“recommendation letter 一定不要说是朋友写的,否则就白等了”,还真有如我着,许多人问“朋友的信行不行?”唉...

心里想,招这么多人,都失败了,应聘专业工作可怎么办?不过心里倒挺兴奋的,毕竟来了解了许多的情况,不管找什么工作,工作背景和英语是必须的,认真整理应聘材料也同样重要,只凭自己不溜的英语给自己做背景铺垫恐怕是很困难的。

DSC招人,中国人聚会,嗨,大家目前都普遍比较困难。大家齐努力,互相帮助,多多鼓励,毕竟回头的路也不好走。未来肯定是好的。

祝大家好运!

DSC Ldt 七月三十日、八月一日继续招工!!! 望想去的做好充分准备!!! 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偿

地址 95 Brigeland Ave (Hwy401 & Dufferin) 每天只 interview 150 人


(国)灌字准号:2002-001
╔╦╗╔╦╗╔╦╗╔╦╗
╠灌╣╠水╣╠许╣╠可╣
╚╩╝╚╩╝╚╩╝╚╩╝
国务院灌水办加国无忧抗旱指挥部(签发)
8#
发表于 2002-8-2 23:23:56 | 只看该作者
:mad:    :rolleyes:  :cool:
This new is a big strike to whom burst out too much stupid protest against the new immigrant law of Canada on many mass media just a few weeks ago! (saying it is unfair for Chinese)

How do they explain the "good" reason to encourage people to abandon everything in China and compete for only 10% chance of  a labor job offer in Canada ? :confused:

They only care their own selfish profit, disregarding the real situation of new comers in Canada.   

Never believe them!
9#
发表于 2002-8-3 08: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忧心匆匆

最初由[秋菊]发布
忧心匆匆

看了这个新闻真的是不敢无忧,儿子的爸爸接儿子到多仑多已五天了,我不知当初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或许孩子跟我在国内会多一些竞争,但决不会给我带来太大的负担,可如今竞争如此惨烈的加拿大,恐怕带给他父亲的会有太大的压力,我真想说,不行,就会来吧。。

唉。。。。。。。。。
10#
发表于 2002-8-3 10:12:28 | 只看该作者

可怜的思维定式

5000多年的文明形成了一种思维!那就是没有个性!没有创意!实际是奴性!这世界上最没有个性最具有奴性的民族就是我们了!皇帝大臣县官一直到科长处长局长,我们一看见官我们就点头哈腰!
所以即便来到加拿大这个自由国家,仍然是盲目跟风,毫无分析个性主见!为什么不去开拓自己的大陆!
别人都说好!别人都去!因此我也要去!
自己呢?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自己能否更好?
我终于发现,诸多民族劣根的渊源,毫无疑义就是奴性!
11#
发表于 2002-8-3 12:3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可怜的思维定式

最初由[退化人!]发布
可怜的思维定式

5000多年的文明形成了一种思维!那就是没有个性!没有创意!实际是奴性!这世界上最没有个性最具有奴性的民族就是我们了!皇帝大臣县官一直到科长处长局长,我们一看见官我们就点头哈腰!
所以即便来到加拿大这个自由国家,仍然是盲目跟风,毫无分析个性主见!为什么不去开拓自己的大陆!
别人都说好!别人都去!因此我也要去!
自己呢?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自己能否更好?
我终于发现,诸多民族劣根的渊源,毫无疑义就是奴性!

好像太偏激了点。 :p
不过你还是有主见,有想法的哦。 :smile:
给你加1分吧。
12#
发表于 2002-8-3 12:53:10 | 只看该作者

惨啊。。

:eek: 惨。。。。啊。
文革,反右。知识分子惨。
现在还惨。为什麽。。。。。 :confused: 。
醒醒吧。
六七十年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应该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兵再教育。
二十一世纪。生活不懂,做人不会,应该漂洋过海接受洋大人再教育。 :smile:
13#
发表于 2002-8-3 14:2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可怜的思维定式

最初由[小叮当]发布
回复:可怜的思维定式



好像太偏激了点。 :p
不过你还是有主见,有想法的哦。 :smile:
给你加1分吧。
并非十分偏激,我们的确没有个性。可是在这一切文化传统思维的后面,一层一层剥开,最后只剩下一点,那就是5000年形成的封建奴性。这个词并不全是贬义,也有勤劳善良的含义。
感谢开放改革!
谢谢加分 :slobber:
14#
发表于 2002-8-3 16:47:19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退化人的观点,中国人做什么都是大拨轰。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觉得自己也得做什么,还只能做这个什么,而且做这个什么还肯定行,切!别美了,等咱们这种普通人能看到的机会,恐怕早就是"was"个机会了。

在国内没发现有那么多学计算机和Engineer的,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认识的人里10个里得有9个半是搞这个的,那半个还是半路出家正在学的。51某个漂漂MM的老公曾经说过:“中国人在哪里都爱扎堆,都爱凑热闹,自己想放弃专业先找个LB做做吧,就发现有那么一大堆和自己经历,资格,背景都那么相象的人也在找着LB,自己想买个二手车了吧,又发现之前那群人也都在琢磨着二手车,还都一个牌子,还都一个价位,甚至都是同一群DEALER。太可怕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有一些自己的创见,为什么不开拓开拓思路想想我们能做什么?念书,工作,开公司,干什么都可以,一样不行可以再来一样嘛。我觉得现在来加拿大的很多中国人好象都是为了把自己今后的这一生定位在里LABOR市场里,然后干一辈子把房子的MORTGAGE还掉,然后退休。太可悲了。不要忘了大家移民到加拿大的那张移民纸上写的是什么TITLE。如果说自己辛苦一辈子只是为了下一代的话,这种思想太落后了。

当然可能加拿大政府本来就定义我们新移民是劳工,可能我们中有很多人来了就是想当劳工,但是既然来了,不妨想想如果不做LB是不是自己就活不下去?眼光能否放得更远些?
15#
发表于 2002-8-3 17:41:5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小猪猪]发布
我同意退化人的观点,中国人做什么都是大拨轰。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觉得自己也得做什么,还只能做这个什么,而且做这个什么还肯定行,切!别美了,等咱们这种普通人能看到的机会,恐怕早就是"was"个机会了。

在国内没发现有那么多学计算机和Engineer的,来到这里才发现原来认识的人里10个里得有9个半是搞这个的,那半个还是半路出家正在学的。51某个漂漂MM的老公曾经说过:“中国人在哪里都爱扎堆,都爱凑热闹,自己想放弃专业先找个LB做做吧,就发现有那么一大堆和自己经历,资格,背景都那么相象的人也在找着LB,自己想买个二手车了吧,又发现之前那群人也都在琢磨着二手车,还都一个牌子,还都一个价位,甚至都是同一群DEALER。太可怕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有一些自己的创见,为什么不开拓开拓思路想想我们能做什么?念书,工作,开公司,干什么都可以,一样不行可以再来一样嘛。我觉得现在来加拿大的很多中国人好象都是为了把自己今后的这一生定位在里LABOR市场里,然后干一辈子把房子的MORTGAGE还掉,然后退休。太可悲了。不要忘了大家移民到加拿大的那张移民纸上写的是什么TITLE。如果说自己辛苦一辈子只是为了下一代的话,这种思想太落后了。

当然可能加拿大政府本来就定义我们新移民是劳工,可能我们中有很多人来了就是想当劳工,但是既然来了,不妨想想如果不做LB是不是自己就活不下去?眼光能否放得更远些?

看到这儿了,我也说一句。

确实有不少人来了以后,就是不打工活不下去,还不少。你说他们怎么办?

你说的“读书、工作”,大家基本都在这样。开公司?没点银子是做不了的吧,哪怕开个街边店,也要有个几万加币才可以,是不?

先说读书。一大批人已经在这么作了,基本还都是 College,最好速成。没办法,要尽快找工作挣钱生活。说专业,读来读去也就那几个,想想看,怎么办?原来在国内的时候,认识一个工厂的小女孩,没文凭,想学夜大,就问我学什么,想来想去,无非就是文秘和会计,那时候还不兴计算机。现在,我看在这边的人,处境也许差不多。当然,也有英语好的,年纪轻的,去读个Master什么的。有点钱,更可以读MBA。但在多伦多,不说Master了,MBA耍盘子的也不少。

再说工作。谁都知道,前一阵子,很多人不管原来专业如何,都说是搞计算机,即使不说,也在学。你们说这是“奴性”,没主见。那你们到底认真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么?我认为:大家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这个行业那时候工资相对高,二是不太需要语言能力,其实这就是中国新移民都认为计算机好找工作的底层原因。你设想一下,在中国的时候,如果你说话不溜,不会写报告,看东西也不快,你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有什么工作机会?现在写程序可以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要求(其实,要往上走,还是要语言和写作),工资再高点,当然就一窝蜂上了。你认为他们都愿意写呀,或者说很容易呀,我看不是,没办法。

好了,现在IT不行了,又有什么呢?恐怕那种对语言和写作没要求的高薪工作不多了吧。天天花着存款,银行账户看看就快没了,你怎么办?再折腾公司?可能吗?

这时候,Labor工时不得已的选择。那么就说说Labor。一位搞职业中介的朋友告诉我,中国人就喜欢电子厂之类的流水线Labor工、甚至是抓蚯蚓,这是为什么?其实也是没办法。国人出来的大多是“知识分子”,体力上本来就差,加上人种的原因,干其他体力活,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呀。他说,很多黑人,情愿扛大包,钱少都行,也不愿上流水线,人家嫌烦!

想想吧,不是大家没主见,是没办法。也许一些人运气比较好,或者有底子,但是大多数人呢?或许你可以给大家在只几条明路,我想大家都会感激不尽。

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在加拿大要改改了:生存是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