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13 13:18:57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儿 于 2014-1-13 13:22 编辑

Scientists led by Lauren Palladino and Dr Kelly Holley-Bockelmann from Vanderbilt University have identified a new class of hypervelocity stars (HVSs) in the Milky Way Galaxy.
http://cdn4.sci-news.com/images/2014/01/image_1674-Hypervelocity-Stars.jpg

超高速星(HVSs),少数人称之为流放星,是速度超过该星系引力所能约束的逃逸速度的恒星。星系中恒星的速度一般都在100km/s的数量级上,而超高速星(尤其是位于被认为是"产生"超高速星的星系中心附近)的速度在1000km/s的数量级,
J. Hills在1988年就已经预测超高速星的存在,但到2005年,哈佛史密松宁天文物理中心的Warren Brown和伙伴们才发现第一颗超高速星。现在,已经发现了十颗,其中还有一颗(HE 0437-5439)原本认为是来自大麦哲伦星系,而不是银河系。但对它的自行运动进行研究后测定该恒星被驱逐弹出的起始点位于银河系内核。目前发现的超高速星距离都在50,000秒差距之外,并且未受到来自星系的束缚。
估计在我们的银河系应该有约1,000颗的超高速星,而银河系至少有1,000亿颗的恒星,所以这是非常低的比例。





超高速星产生的主要方法通常被总结如下:相信它们是起源于与银河系中心的超重质量黑洞密切接触的联星。两个伙伴中的一颗被黑洞捕获,而另一颗就转而获得高速度。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捕获并不意味着被吞噬掉,在所有的可能性中,人的视觉永远不会看见超高速星的伴星落入黑洞之中。
已知的超高速星只是质量数倍于太阳的主序星。
在在阿根廷的科尔多瓦天文台有一个小组相信我们看见的超高速星是我们的银河系和一个环绕的矮星系碰撞与合并所造成的。人类视觉系统是一个具有将银河之间的碰撞的合并的结果。这个矮星系曾经环绕我们的银河系,并穿越银河系的中心。当这个矮星系接近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时,经历了激烈的引力拖曳。这次的拖曳激发了其中的一些恒星,使它们从矮星系的引力中解除了束缚,成为被抛入太空中的恒星。
有些中子星被推断有着相似的速度在运行,但是它们与超高速星形成的抛射机制和视觉效果都没有关联。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的残骸,它们极端的高速度可能来自于超新星爆炸时的非对称性。中子星 RX J0822-4300在2007年被钱卓X射线天文台测量到的速度高达1,300Km/s(光速的0.54%),就被认为是这样造成的。

骑马海 发表于 2014-1-14 12:02:00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4-1-14 12:08 编辑

我也看过双星系统在其中一颗星被黑洞吸入后,其伴星就可逃离黑洞的报告,却不知竟然会达到如此高速,还接近太阳系

孙参001 发表于 2014-1-14 12:13:05

大长姿势了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1 23:36:34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儿 于 2014-1-21 23:43 编辑

http://wpc.50e6.edgecastcdn.net/8050E6/mmedia-http/download/public/videos/2013/12/031/1312_031_AR_EN.mp4

一枚追逐彗星的宇宙探测器在休眠近3年后苏醒,20日第一次向地球发回信号。这令科学家欢呼雀跃,他们希望用这枚探测器实现着陆器登陆彗星的创举。
    欧洲航天局(ESA)于当地时间下午7时18分(格林尼治时间18时18分)接到“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从8亿公里以外发回的报平安信号。
    按照ESA希望把这场紧张等待信号的行动变成一场社交媒体活动的意图,这枚探测器在推特上触发了一系列不同语言的“你好世界”的帖子。
    这枚无人探测器上的休眠系统恢复正常,为其飞行的最后阶段做准备。它历经10年,将与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会合。为节约能源,罗塞塔在2011年关闭了电源。这令科学家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它的命运。
    由于罗塞塔苏醒需要时间,还因为它与地球相距遥远,信号抵达的最早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6时30分。
    负责操纵这枚探测器的安德烈亚·阿科马佐说,科学家将重新操控它,操控过程会延时45分钟,因为信号在探测器和地面之间的传递需要时间。
    叫醒行动是罗塞塔在今年夏天与彗星67P会合前的最后里程碑之一。这枚探测器随后将进行一系列复杂的飞行动作来观测这颗彗星———这是一个直径4公里、由岩石和冰构成的天体,然后在11月向彗星的冰冻表面放下一台名为“菲莱”的着陆器。
    着陆器将利用所携带的仪器进行采样和分析。美国西南研究院的乔尔·帕克说,虽然已经发射了近10年,但罗塞塔探测器和菲莱着陆器上的仪器仍被认为是很尖端的。这家研究院研制了一架名为“ALICE”的专门相机,它能检测彗星上的不同化学组成。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20日报道】ESA证实,已经成功唤醒休眠长达31个月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
    ESA在德国科技城达姆施塔特的控制人员表示,他们在20日格林尼治时间18时17分接收到了来自“罗塞塔”的信号。
    信号最初由美国航天局设在加州的一台70米直径的巨型天线接收器收到,然后传送到德国。
    罗塞塔是一个无人宇宙飞船计划的一部分,它于2004年3月2日发射,旨在研究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罗塞塔由两大组件组成:罗塞塔探测器及菲莱着陆器。
    探测器以“罗塞塔”石碑命名,其任务是帮助解开行星形成前的太阳系之谜。科学家相信彗星包含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物质。探索彗星有助了解太阳系乃至生命形成的资料。
    着陆器以尼罗河中小岛的名字“菲莱”命名,有一块方尖碑在那里被发现且协助解读罗塞塔石碑。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Science/Rosetta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00:05:10

中国月球车“玉兔”手臂高智能高精准(转帖)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余晓洁)“玉兔”号月球车的机械手臂重3.5公斤,长55厘米,镁合金的臂杆直径5厘米,关节中的零部件则主要选用钛合金材料。与人的手臂不同的是,它只有肩和腕,没有肘。
  这只机械手臂可以在距地38万公里的月球之上自主“工作”,能经受月球上300多摄氏度温差的严峻考验,而其功耗却不大于4瓦,投放精度能控制在两毫米以内。
  这只手臂的“主创”之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零五所虞红研究员2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后,‘玉兔’号月球车顺利驶离着陆器到达月面。12月22日,位于月球车正前方五星红旗下面的机械臂首次按指令准确投放,这是我们团队最激动的时刻。它说明机械臂在月球上一切正常。”
  这只“玉兔”之手是中国首个用于地外星体探测的高精度、智能化控制的空间机械臂产品。截至目前,机械臂在月球上工作了3次。12月25日,机械臂帮助固定在机械臂前端的科学载荷——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对一处月壤进行精准探测。经过长达14个地球日的月夜,月球车自主唤醒。今年1月14日,机械臂再次与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一起实施科学探测。
  “机械臂把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投放到距离探测目标10毫米至30毫米的位置。投放精度2毫米以内。每次投放有近20个‘分解’动作,靠三个关节的合作来完成。”虞红说。
  原来,探测目标确定、月球车抵达探测目标附近后,机械臂里十多个传感器开始获取各类数据。机械臂接到行动指令后,在约半小时内,通过近20个“分解”动作慢慢接近探测目标。
  嫦娥三号任务科学应用研究核心团队责任科学家林杨挺研究员带领团队对“玉兔”落月后首个月昼间传回的数据进行了科学解读。
  “我们想通过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探测讲述月球的故事。从各个点位上的探测,讲述这一点上,这一区域,乃至整个月球的部分历史。故事讲得好不好,要看嫦娥三号带上月球的科学载荷工作得如何。事实证明它们不负所望。”林杨挺说。
  国防科工局近日公布了嫦娥三号首批观天、看地、测月的阶段性成果。
  “令我们倍感振奋的是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在对一处月壤的精确探测中,探出了11种元素。其中锶、钇和锆这三种元素都是微量元素,非常不容易探测到。这说明我们的谱仪和机械臂性能非常好。”林杨挺说。
  从预研到方案、从初样到正样,月球车机械臂的研制团队走过了五年多不平凡的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的历程。
  “月球车就是一个高级机器人,机械臂帮助它完成科学探测的使命。我们在研制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陌生的月球环境。高真空,300多摄氏度的温差,无处不在的月尘,六分之一重力,给机械臂结构设计、润滑技术、使用寿命、地面试验设计提出了重重考验。”虞红说。
  在“玉兔”之“臂”随嫦娥三号登月之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做了成百上千次的热真空实验、超低温储存试验、寿命试验、可靠性试验和防尘试验等。他们在机械臂上增加热控涂层;采用了密封式三关节加臂杆的结构,防止月尘进入导致关节卡死失灵;科研人员在试验中巧妙地平衡掉六分之五重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这只手臂是地地道道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我们已申报了多项专利。我们期待它不仅能在月球上继续有上佳表现,而且能转入民用、造福百姓。”虞红说。

纸纱窗 发表于 2014-1-22 07:40:13

盐粒早,挑起马海子这个贴:)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07:44:17

盐粒早,挑起马海子这个贴:)
纸纱窗 发表于 2014-1-22 07:40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姊妹早安!今天还是很冷,注意防寒。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07:52:32

回复 95# 小盐粒儿

谢谢盐粒儿!学知识了!(f):-D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08:39:00

回复小盐粒儿

谢谢盐粒儿!学知识了!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07:52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姊妹早安!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10:17:15

姊妹早安!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08:39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盐粒儿弟兄早安!:-D
猜猜看这是什么星云?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10:23:32

盐粒儿弟兄早安!
猜猜看这是什么星云?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10:17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好像是门镜星云。:aplain: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10:27:00

好像是门镜星云。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10:2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真的?答对了!加十分!:laugh: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4-1-22 10:38:38

真的?答对了!加十分!
齐力 发表于 2014-1-22 10:27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 送一张我们宝贝儿的照片。

SUPERFAN 发表于 2014-1-22 11:21:54

这里真热闹啊,问一下盐粒大侠,晚上看星星是用眼睛看,还有用望远镜,一直想买一台带GPS的望远镜。

SUPERFAN 发表于 2014-1-22 11:35:03

月尘的危害

最近一篇名為《月塵毒性》(Toxicity of Lunar Dust)的論文,卻揭露浪漫美好的月亮,其實也有可能傷害太空人!文章指出,當太空人長時間暴露在「月塵」中,會因為肺部累積過多塵埃而致癌。
「月塵」避無可避,即便穿著太空衣,仍能夠逐漸滲入,污染密閉環境中的空氣。「月塵」為石棉一類的物質,進入肺臟後有可能引起發炎症狀;由於月球的低重力,塵埃也更容易在人體內旅行,造成更多傷害。此外,它的入侵也等於讓太空人的內臟直接受到輻射影響。除了經由呼吸系統吸入以外,「月塵」也能直接由外傷害人體。因為月球與地球的土壤侵蝕方式不同,岩石碎屑常是鋒利的,而且還包覆一層玻璃外殼,只要輕輕碰到,就能直接劃破皮膚。

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登月成功归来之时,从月球上带回了50磅重的石块与泥土(即月尘),他们把这些泥石放在一个密封的盒子里,这个盒子能够使月尘处于类似月球表面的低压环境中。但是,当这些月尘被带回位于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航天中心时,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已将盒子的密封装置破坏了。

      月尘犹如粉末一般精细,却又具有玻璃似的锋利。月尘的成因是撞击月球表面的各种流星体将含有硅和金属成分的石块和尘土加热并粉碎,因此而形成了月尘。因为月球上没有风和水流将月尘的毛边打磨光滑,所以这些微小的颗粒的表面既粗糙又锋利,它们几乎能附着在任何物体上。

       “ 比起辐射,月尘本身所具有的破坏力更能代表极具挑战性的工程设计问题,就如同移民的健康问题一般重要,”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在他2006年所著的一本书中如是写道:“在月球上,月尘不仅会破坏太空服,还会慢慢腐蚀掉月球防寒靴的保护层。在完成六次阿波罗航行任务,没有一个装着月尘的盒子能够保持真空密封状态。月尘甚至还附着在宇航员的身上被带回了太空船。据施密特称,这些粉末闻起来很像火药,能造成人的呼吸困难。没有人能准确地了解这些微粒对人体肺部的影响。

         月尘不止覆盖在月球表面,还作为外大气层的一部分,漂浮在月球上空的60英里处,在那里,所有的微粒都因受到月球重力的影响而聚集在一起,但因数量有限而从来不会互相冲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人员用影像的方式,在日落时分于月球表面探测到了一朵漂浮着的发光云。不久之后,宇航员吉恩·赛尔南乘坐阿波罗17号环月航行,在月球的日夜交替之时,他记录下了日夜交替的锋线这一小现象,并称之为明暗界线。赛尔南用绘画记录下了月尘变化的景象。当宇航员的轨道飞行器越过明暗界线接近白天那边的时候,汇聚成一体的颗粒,飞散开来,离开了月球表面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层,并渐渐汇聚成一条明晰的线。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的来源仍是一个谜。假定它们是由月尘所构成的,但是没人能够完全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有一种可能性是,明暗界线内会形成一种电场——在这里光明与黑暗相遇——这种电场可以使月尘微粒漂浮在空中。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米哈利·霍雷伊证明了月尘真的对这种电场有反应。但是他也怀疑这种反应机理还没强到能够维持这种神秘的、发光的云。

      一个新的任务得出的数据帮助科学家对此找到了新的解释。至今,距离美国宇航员及月球车探月已有几十年,众多国际商业空间计划所包含的各种机器人及人类登月计划,令月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九月,NASA往地球的这颗唯一的自然卫星发射了一个小型探测器,名为月球大气及月尘环境探索号,简称LADEE,去探测分析这些月尘,这将持续好几个月。

      这个探测器大概有一辆小汽车那么大,内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其前方突出部分上装有三个方形仪器:一个由霍雷伊参与设计的月尘计数器,还有两个用来鉴别氦和钠等分子的化学检测器。从其侧边突出的部分是月球激光通讯演示器,是用来传送数据的,例如有关月尘颗粒大小和位置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会通过一道激光束传送回地球;这部演示器最近打破了在NASA与月球间传送数据速度的记录,它能在240,000英里的距离上秒传将近622兆的信息量,几乎是美国宽带网络平均传输速度的71倍。

      这项价值2亿8千万美元的任务是正合时宜的,因为中国、印度、日本和俄国都宣布在来年发射本国的月球探测器,而LADEE会抢先一步到月球上拿到相对未受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月尘密度的照片以及月球上化学物质的大概信息。2015年,Google公司的月球X探测器将会挑战这些工程师们,该公司会制造一个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上面配有照相机,登陆到月球上,将那些掉落到月球上的宇宙物质的信息传送回地球。而另一家空间探测公司,金穗公司,也对此计划在未来几十年,让宇航员参与到这一任务中。

       LADEE的任务会持续几个月,在任务结束之前,它会在每天落到月球上的15吨的物质中进行探测,并形成自己的月尘云,最后它会把探测到的数据发回到地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小盐粒儿论天体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