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泥派 老刘
发表于 2013-12-9 22:55:44
小盐粒兄:关于类星体,我认为都是星系的幼年期,那时是一个个极大的球状星团,星团中心的星星和气体受重力影响,愈來愈集中,紧密的结集在一起,终于引起了重力崩溃,物质以99%的光速和几乎无限大的压力向中心坍塌,引致大爆发,各种长短粒子向四方飞射,形成巨大射电源,因为星团比超新星巨大数千亿倍,坍塌时间亦比超新星长数千亿倍,就是我们所见的类星体。
而这些类星体,也和现在的星系一样,时常和邻近的类星体碰撞,合并。
经过坍塌之后,类星体形成了超级黑洞,而飞散的粒子和气体物质,就像超新星的行星云一样,围绕黑洞旋转,经过二十亿年渐渐形成恒星和行星,变成今天成熟的旋涡星系。而当时周边细小的球状星团,不受重力坍塌影响,一直保存至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星系周边那些球状星团几乎和宇宙一样古老。
您以为我的推想有道理吗?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9 22:3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树立科学好奇心。科学人生观,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0 12:26:41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儿 于 2013-12-10 12:27 编辑
小盐粒兄:关于类星体,我认为都是星系的幼年期,那时是一个个极大的球状星团,星团中心的星星和气体受重力影响,愈來愈集中,紧密的结集在一起,终于引起了重力崩溃,物质以99%的光速和几乎无限大的压力向中心坍塌,引致大爆发,各种长短粒子向四方飞射,形成巨大射电源,因为星团比超新星巨大数千亿倍,坍塌时间亦比超新星长数千亿倍,就是我们所见的类星体。
而这些类星体,也和现在的星系一样,时常和邻近的类星体碰撞,合并。
经过坍塌之后,类星体形成了超级黑洞,而飞散的粒子和气体物质,就像超新星的行星云一样,围绕黑洞旋转,经过数十亿年渐渐形成恒星和行星,变成今天成熟的旋涡星系。而当时周边细小的球状星团,不受重力坍塌影响,一直保存至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星系周边那些球状星团几乎和宇宙一样古老。
您以为我的推想有道理吗?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9 22:3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有几个因素是需要考虑的:大爆发所需要的能量来源。
以下是几种类星体能量来源解释:
在类星体的星系模型中,能量可能来自于恒星间的碰撞。星系核心里恒星密度极高,经常发生碰撞,从而释放能量。而且恒星在碰撞中会粘合在一起成为越来越大的恒星,大质量恒星迅速演化为超新星,然后爆发,释放高能电子。这一模式的缺点在于,如果要恒星发生如此密集的碰撞,则类星体内部恒星数密度,应当高达人们附近空间里恒星数密度的1万亿倍。还有理论认为,类星体是质量约为太阳1亿倍的大质量恒星,它的光度可能达到人们观测到的类星体的光度。但这种大质量恒星释放出的辐射应当具有热辐射的性质,而不是像类星体那样放出非热辐射;此外,这样大质量的恒星也很不稳定。
类星体是巨型的脉冲星(中子星)。有一个与强磁场相连的、迅速自转的超大的核。这种星体比较稳定,光度也很高。同时,由于自转,磁力线不时地会扭结,产生能量爆发,这可以用来解释类星体的光变。但这种模式里的光变应该是周期性的,而观测到的类星体光变并不具备周期性。(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着的中子星,由富含中子的物质组成,体积非常微小,密度非常大。它不断发射出非常有规律的无线电脉冲,是恒星在生命演化的末期发生超新星爆炸而成。可以说脉冲星就像是宇宙中的灯塔。)
类星体的能量来自星系核里正在吞噬物质的黑洞。黑洞的巨大引力具有一个临界区域,进入这一区域后,包括光在内的一切物质都无法逃逸。而在这个区域之外,黑洞引力虽大,但并非所有物质都无法逃脱。气体、尘埃和恒星在高速旋转着被吸进黑洞时,在运动中产生的强烈辐射会挣脱黑洞引力而向周围扩散,这些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它射线。
类星体能量来自于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之初,应产生了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大部分反物质都转化为了物质,或者难于被观测到,导致在人们看来这个世界主要由物质组成。据认为,类星体产生于宇宙诞生早期,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之间剧烈湮灭,释放出巨大能量。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少量的反电子等粒子,但并未发现复杂反物质存在的确凿证据。因而上述说法看起来根基不牢。
类星体是作为黑洞反面的“白洞”。与黑洞类似,白洞也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聚集在白洞内部的物质,只可经边界向外运动,而不能反向运动。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而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当白洞中心附近所聚集的超密态物质向外喷射时,就会与周围的物质发生猛烈碰撞,从而释放出巨大能量,这有可能就是类星体能量的来源。与反物质一样,白洞也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尚未被观测所证实,因而此说法也不具备说服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类星体的谜团开始逐渐被揭开。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观测到了类星体的宿主星系,并且测出了它们的红移值。由于类星体的光芒过于明亮,掩盖了宿主星系相对暗淡的光线,所以宿主星系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在望远镜上安装了类似观测太阳大气用的日冕仪一样的仪器,遮挡住类星体明亮的光,才观测到了它们所处的宿主星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类星体实际是一类活动星系核(AGN)。而在同一时期,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也被证实为是活动星系核,一种试图统一射电星系、类星体、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的活动星系核模型逐渐受到普遍认可。这个模型认为,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尘埃、气体以及一部分恒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物质掉入黑洞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形成了物质喷流。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如果这些喷流刚好对着观察者,就观测到了类星体,如果观察者观测活动星系核的视角有所不同,活动星系核则分别表现为射电星系、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这样一来,类星体的能量疑难初步得到解决。类星体与一般的那些“平静”的星系核不同之处在于,类星体是年轻的、活跃的星系核。由类星体具有较大的红移值,距离很遥远这一事实可以推想,人们所看到的类星体实际上是它们许多年以前的样子,而类星体本身很可能是星系演化早期普遍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星系核心附近“燃料”逐渐耗尽,类星体将会演化成普通的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2013年初,英天文学家发现最大类星体群。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11日报道,英国天文学家近日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内部结构――由73个古老类星体或星系共同组成的 “大型类星体群组”(简称LQG),横跨40亿光年的距离。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耶利米亚?霍罗克斯研究所的罗杰?克洛斯博士表示,40亿光年意味着,一架宇宙飞船如果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从类星体群一端飞到另一端,需要花费40亿年时间。而地球所在银河系包含超过1000亿颗恒星,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银河系与它最近“邻居”仙女座之间的距离为250万光年。克洛斯博士说,“这一发现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有可能将会对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形成挑战,颠覆我们之前对宇宙的认识。”根据“宇宙学原理”和现代宇宙学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显示,天体物理学家目前无法发现一个大于12亿光年的宇宙结构。显然,LQG的发现将对这一理论形成挑战。
据美国《探索》网站报道,类星体是宇宙中最奇异的天体之一,它们在极其遥远的宇宙深处闪耀,其亮度可以与一万亿颗太阳相当。然而最近天文学家们发现有三颗这样的类星体竟然共处一处,非常罕见。 这的确是极其罕见的情况。类星体本身便已经十分罕见,两颗类星体在一起便更加不可思议,而三颗类星体聚集一处的情况则简直难以想象。然而,这正是意大利布里亚大学艾玛努尔·法里纳(Emanuele Farina)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发现的情况——在9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深处,三个类星体聚集一处,这一群体目前被给予编号QQQ J1519+0627。三类星体系统是如此的罕见,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一发现还只是发现的第二例此类案例。
天文学家发现黑洞正在建造自己的宿主星系。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黑洞是大质量星体的最后归宿。由于它可以吸進它周围的任何物体,对周围星体将带来极大的威胁,应该和新星的产生没有丝毫联系。可是不久前在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发现了大量与黑洞和平共处的星体,使科学家对黑洞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最近的天文观测使天文学家得出了更惊人的结论:一个黑洞在建造自己的宿主星系。
据欧洲南方天文台网站新闻2009年11月30日报导,一个独立存在的大质量黑洞正在激起新星的产生,其速度要比银河系恒星平均生成速度快100倍。这个黑洞因此被认为在建造自己所属的星系。
天文学家埃尔巴斯(David Elbaz)近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特大质量的黑洞能引发众多恒星的诞生,从而建造它们自己的宿主星系。这一要点还能解释为什么存在大质量黑洞的星系会有更多的恒星。”
标号HE0450-2958的类星体距地球50亿光年,由一个超大黑洞提供能量。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和距离地球最远的天体之一。类星体直径只有星系的百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但释放出的能量却是一般星系的千倍以上。类星体通常与中央存在巨大黑洞的宿主星系相伴出现。HE0450-2958似乎没有被星系环绕着,这令天文学家迷惑不解。他们认为也许是尘埃使得这个类星体周围的星系变得模糊。
天文学家使用了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用光谱的中红外区進行观察。但他们没有看到尘埃,观测结果证实了类星体HE0450-2958真是独立的星体。
HE450-2958类星体的合成图片,综合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甚大望远镜(VLA)和“巡天先進相机(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等所观测到的图像。
埃尔巴斯研究小组没有发现这个类星体周围的星系,却发现黑洞正在利用它的能量和物质摧毁它的邻近星体。这种喷射导致大量恒星诞生:在这个区域里每年有350颗新的恒星诞生。类星体和它的相伴星系相距2.2万光年,它们正以几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彼此靠近,最终将汇合在一起。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0 22:40:27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10 23:07 编辑
好极了!我的类星体假说竟然有90%被小盐粒兄的科学观察所证实!而且竟然是最新最先进的学说!真是不幸而言中!
例如1,我认为“关于类星体,都是星系的幼年期”被小盐粒兄的“类星体本身很可能是星系演化早期普遍经历的一个阶段。”证实了!
2,我认为“星团中心的星星和气体受重力影响,愈來愈集中,紧密的结集在一起,终于引起了重力崩溃,物质以99%的光速和几乎无限大的压力向中心坍塌,引致大爆发,各种长短粒子向四方飞射,形成巨大射电源,”因为只有重力坍塌成黑洞方能具有如此巨量的光和幅射。
小盐粒兄列举科学家们的五种类星体假说,四种都不能成立,只有“类星体的能量来自星系核里正在吞噬物质的黑洞。广黑洞的巨大引力具有一个临界区域,进入这一区域后,包括光在内的一切物质都无法逃逸。而在这个区域之外,黑洞引力虽大,但并非所有物质都无法逃脱。气体、尘埃和恒星在高速旋转着被吸进黑洞时,在运动中产生的强烈辐射会挣脱黑洞引力而向周围扩散,这些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它射线。”最有说服力。
我又说中了!
3,我认为:“这些类星体,也和现在的星系一样,时常和邻近的类星体碰撞,合并。”
小盐粒兄也证实:“埃尔巴斯研究小组没有发现这个类星体周围的星系,却发现黑洞正在利用它的能量和物质摧毁它的邻近“星体”。这种喷射导致大量恒星诞生:在这个区域里每年有350颗新的恒星诞生。类星体和它的相伴星系相距2.2万光年,它们正以几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彼此靠近,最终将汇合在一起。”文中既然周围没有星系,那么邻近的“星体”有可能是“邻近类星体 ”。因为普通“星体”不可能导致大量恒星诞生。
4,我认为:“经过坍塌之后,类星体形成了超级黑洞,而飞散的粒子和气体物质,就像超新星的行星云一样,围绕黑洞旋转,经过数十亿年渐渐形成恒星和行星,变成今天成熟的旋涡星系。”
小盐兄也证实:“据欧洲南方天文台网站新闻2009年11月30日报导,一个独立存在的大质量黑洞正在激起新星的产生,其速度要比银河系恒星平均生成速度快100倍。这个黑洞因此被认为在建造自己所属的星系。
天文学家埃尔巴斯(David Elbaz)近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说:“我们的研究表明,特大质量的黑洞能引发众多恒星的诞生,从而建造它们自己的宿主星系。这一要点还能解释为什么存在大质量黑洞的星系会有更多的恒星。”
为什么我推测如此准确?因为我根据类星体是数十亿年前的星体,他们都有巨大的黑洞,照相对论的黑洞特性,它不断吞噬所有物质,数十亿年后的今天,所有的星系都已被吞光了!为何目下的宇宙还有这么多星系,而所有星系中心仍然有一个超级黑洞?令我怀疑黑洞非但不会吞噬星系,而且还制造星系!这一假设又被我猜中了!还是刚刚发现的理论呢!
我所猜不中的,乃是我认为类星体是个巨大的球状星团,而小盐粒兄说:现在的天体物理学家猜的是“星系核”。我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核没有外围恒星的星系核?就像一棵桃树只长出没有桃肉的果核!星系核所拥有的外围星星哪里去了?
其实巨大密集的球状星团和星系核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但我仍然构想它们是球状星团!因为第一,我不用解释星系核的外围星星哪里去了?第二,还可以解释星系周边的古老球状星团,它们和科学家们的“星系核”同样年龄。也可以称它们是小型“星系核”。
谢谢小盐粒兄!
抬头看
发表于 2013-12-10 22:55:55
回复 63# 骑马海
喂,你给我下来!光学了,你交学费没? 没交?那你在这儿蹭人家课时?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0 23:10:13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10 23:23 编辑
你还敢多嘴?老费已写了你被圣母打死了!是我叫耶稣把你救活过来的!还不跪叩活命之恩?
你咒人下地狱,作恶多端,提防我也写你下地狱!尝尝报应的滋味!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1 13:32:59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儿 于 2013-12-11 13:35 编辑
类星体的直径通常只有普通星系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还不好一个光年,体积类似太阳,但释放出来的能量却相当于二百个星系,或二十万个太阳的能量综合。这个能量来源一般认为来自于黑洞。由于类星体特别明亮,很难观测到附近的其它恒星,但不是不存在。
活动星系核(AGN)的光度一般在在10的11次方到10的15次方之间,根据爱丁顿极限,说明了它们具有很大的质量,应在100万—100亿太阳质量,否则与其巨大光度相当的压力就会把所有物质吹散。 活动最激烈的星系核当属类星体,它也应该有最大的质量。从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的光变周期,可见它们只有很小的尺度,质量与尺度的对比,可以说明在活动星系核,特别是类星体核心有巨型黑洞存在。
爱丁顿从理论上研究恒星内部的结构,提出恒星由向内的重力和向外的光辐射压力维持平衡,内部是高温的离子化状态的气体,相当于理想气体。
由星体(比如恒星、类星体、星系)的光度可以推算其质量的下限。这个下限在天文学上称做“爱丁顿临界值”。其含义为:一个稳定的辐射源,由质量造成的引力不能小于其辐射所具有的外向压力,否则,引力将不足以维持自身物质的聚集而被“吹散”。
球状星团通常由数十万颗的低金属含量的老年恒星组成,这些在球状星团中的恒星与在螺旋星系的球核的恒星相似,但体积却被局限在仅有数立方秒差距之内。它们之中没有气体和尘埃,因为假设在很早以前就都已经凝聚成为恒星了。
由于球状星团是恒星的高密度区,因此被认为是不利于行星系统发展的地区。行星轨道再恒星密集的区域内,因为其他恒星经过时的摄动,使得行星轨道在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球状星团通常拥有的是第二星族星,与第一星族星比较,例如太阳,金属的含量是较少的。(在天文学中所称的金属是比氦重的元素,像锂和碳等。)在银河系内,贫金属星团被发现呈一直线的分布在银河平面和外围的银晕中,这种结果支持第二型恒星是被从卫星星系中剥离出来的,而不是早先认为原来就存在于银河系中的球状星团系统。这两种星群之间的差异,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两个星系在形成各自的星团系统时间上的差异。
目前,对球状星团的形成,所知依然很有限。然而,对球状星团的观测显示,这些恒星最初是在星球诞生效率很高的地区形成的,并且当地的星际物质密度也比一般恒星诞生的场所要高。球状星团是在星系交互作用下具优势的星爆区域诞生的。
在她们形成之后,球状星团内的恒星彼此之间会有引力交互作用,结果是所有恒星的速度向量都是稳定与平衡的,全都失去了早期历史上原有的速度。造成这种特性发生的时间称为纾缓期,这段时间所需的长短由星团的恒星数量和质量来决定。
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刊登报告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建立起迄今最大的有关银河系中球状星团的数据库。通过分析这些星团的年龄和化学性质,他们认为银河系中四分之一左右的球状星团并非诞生在银河系中。
球状星团是由数万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集团,其外貌呈球形,它们是银河系中较古老的恒星系统。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某些球状星团是从其他星系迁入银河系的。
参与这项研究的澳大利亚斯温本理工大学教授邓肯·福布斯说:“利用最新的数据库可以分析出这些球状星团起源的信息,我们因此确定银河系中约四分之一的球状星团是‘外来户’,这意味着银河系中数千万颗恒星是外来的。”
他认为,这些球状星团可能是来自被银河系兼并的一些小星系。天文学家曾确定银河系吸收了2个这样的小星系,但新研究显示曾有6到8个小星系被兼并。对这些被兼并小星系球状星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银河系的历史。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1 15:18:59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11 15:35 编辑
谢谢!我只是爱好者而不是研究者,不过我认为星系核应该比类星体大许多,因为类星体已经处在坍塌阶段,黑洞已形成,体积当然比未崩溃前的星系核或超级球状星团小许多,但听说有些超级黑洞有太阳系那么大!不知是否属实?
现在的小型球状星团当然没有足够质量变成类星体,经过数十亿年而老化了。但这些星团核心都有中级黑洞。表示这些星团曾经坍塌过。如果能证明小型球状星团比银河还要老,就有可能是超级球状星团的外围小星团遗留至今了?
半人马座银河最大球状星团
M32蓝色炽热球状星团
superca
发表于 2013-12-11 15:31:43
不错 顶一下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1 23:58:55
谢谢!我只是爱好者而不是研究者,不过我认为星系核应该比类星体大许多,因为类星体已经处在坍塌阶段,黑洞已形成,体积当然比未崩溃前的星系核或超级球状星团小许多,但听说有些超级黑洞有太阳系那么大!不知是否属实?
现在的小型球状星团当然没有足够质量变成类星体,经过数十亿年而老化了。但这些星团核心都有中级黑洞。表示这些星团曾经坍塌过。如果能证明小型球状星团比银河还要老,就有可能是超级球状星团的外围小星团遗留至今了?
半人马座银河最大球状星团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1 15:18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3/09/130924-supermassive-black-hole-milky-way-space/
Scientists Unravel Secrets of Monster Black Hole at Center of Milky Way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last erupted two million years ago, and will again
By Andrew Fazekasfor National GeographicPUBLISHED SEPTEMBER 24, 2013For years astronomers have been puzzled as to why our Milky Way galaxy's "volcano"—a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SMBH) at its core—is dormant today.
It seems the answer may simply be that we didn't catch the cosmic monster—weighing at least four million times the mass of our sun—feeding at the right time,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If we had been around to see it two million years ago, the situation would have been very different," said study co-author Philip Maloney of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
"The Milky Way's black hole was maybe ten million times brighter ," he said. "I don't think anyone really had any expectation that SMBH might vary in luminosity by such a huge factor on such a short—relatively speaking—time scale."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2 00:05:28
NASA's Black-Hole-Hunter Catches Its First 10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Sep. 9, 2013 — NASA's black-hole-hunter spacecraft, the 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 or NuSTAR, has "bagged" its first 10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The mission, which has a mast the length of a school bus, is the first telescope capable of focusing the highest-energy X-ray light into detailed pictures.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nustar/news/nustar20130905.html#.UqltytJDvqE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2 18:08:26
2013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
希望天气晴朗,如要观看,请多穿衣服注意保暖。
Geminids
Comet of Origin: 3200 Phaethon
Radiant: constellation Gemini
Active: Dec. 4-17, 2013
Peak Activity: Dec. 13-14, 2013
Peak Activity Meteor Count: Approximately 120 meteors per hour
Meteor Velocity: 22 miles (35 kilometers) per second
Notes: The Geminids are typically one of the best and most reliable of the annual meteor showers. A nearly full moon will block out some of the best meteors this year, but the Geminids are so bright it should still be a decent show. This show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best opportunities for younger viewers because it gets going around 9 or 10 p.m.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3 00:53:35
乖乖!这些流星的时速竟达79,200公里!音速只有1,200公里。
小盐粒儿
发表于 2013-12-13 11:39:26
乖乖!这些流星的时速竟达79,200公里!音速只有1,200公里。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3 00:5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您早上1点还在上网?注意身体呀朋友!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3 12:58:42
本帖最后由 骑马海 于 2013-12-13 13:01 编辑
只怕今晚天气不好,谢谢关注,我是夜猫子
美丽的行星云:
眼镜星云
眼球星云
眼球星云放大
骑马海
发表于 2013-12-16 14:06:03
13日晚上九点只见天空一粒木星。九点半满天白云,观流星泡汤了!小盐粒兄你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