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7°
    温度感觉: 17°
楼主: 白色百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归来》观后感

 
121#
发表于 2014-6-11 16:46:59 | 只看该作者
你小看了毛泽东。
你以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改造中国社会,解放人民思想?
请你猜猜,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那个不惯常思维的结果。
和者盖寡A 发表于 2014-6-11 17:44



我倒想想看看你的不惯常看法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4-6-11 16:50:48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想想看看你的不惯常看法先。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7:46

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是争权夺利的历史,巩固政权的历史。为了这个唯一的目的,饥不择食,不择手段。只不过是在不同时期忽悠人民的手法不同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4-6-11 16:54:16 | 只看该作者
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是争权夺利的历史,巩固政权的历史。为了这个唯一的目的,饥不择食,不择手段。只不过是在不同时期忽悠人民的手法不同而已。
和者盖寡A 发表于 2014-6-11 17:50



你说的主观意愿,我说的是客观效果。你怎么评价是你的事,我怎么认识是我的事。我不强求你同意我的观点,你也不必非得要我同意你的评价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4-6-11 17:05:05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主观意愿,我说的是客观效果。你怎么评价是你的事,我怎么认识是我的事。我不强求你同意我的观点,你也不必非得要我同意你的评价是不是?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7:54

我也是根据事实。国民党在台上的时候,毛泽东喊民主,提倡合作;共产党在台上的时候,毛泽东喊无产阶级专政,一党独裁。毛泽东显示自己自信大度的时候,喊大鸣大放,右派们得势的时候,毛泽东再把牛鬼蛇神一网打尽......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4-6-11 17:06:5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根据事实。国民党在台上的时候,毛泽东喊民主,提倡合作;共产党在台上的时候,毛泽东喊无产阶级专政,一党独裁。毛泽东显示自己自信大度的时候,喊大鸣大放,右派们得势的时候,毛泽东再把牛鬼蛇神一网打尽......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和者盖寡A 发表于 2014-6-11 18:05



你所说的这些事实和我说的“文革”不搭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4-6-11 17:13:34 | 只看该作者

文革,是噩梦、是苦难、是灾难、是浩劫。这就是你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部评价?还是还有别的更加激烈的词还没有说?(我写多少,就是多少。没写的,请不要臆想。我想起了文革的妄加猜测。不是说你啊。)


全面地看待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是一无是处的(你这话过于绝对。可能有,可能还不少。还要看从谁的利益说。比如,希特勒杀犹太人,对希特勒集团而言,可能部分有利,其实也不一定,也可能损害了希特勒集团的(最终)利益。再比如,麦当劳杀人的“是处”何在?平和地请问一句:文革的“是处”何在?不要说“你我普通人想不明白”这一类的话。地球上的事,就是要我们普通人想的。再说,即便让上帝来说,上帝也应该持否定态度吧?)。只是利弊的比例不同,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而已。想“文革”这样的大是大非(何“是”之有?),其实压根就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彻底明白的事。(普通人,就是普罗大众。这应该包括各级领导、或称“公仆”,历史学家们,普通百姓等世间一切凡人。凡间的事情,当然是我们凡人来评说、来定论。如果文革我们普通人不能明白,那谁能明白?那些“非普通人”是谁?为何以他的论断为准?) 换一个角度来看,“文革”也一样不是一无是处的(请说说文革的是处)



文革,是噩梦、是苦难、是灾难、是浩劫。这就是你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部评价?还是还有别的更加激烈的词还没有说?

全面地看待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是一无是处的。只是利弊的比例不同,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而已。想“文革”这样的大是大非,其实压根就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彻底明白的事。换一个角度来看,“文革”也一样不是一无是处的。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4-6-11 17:25:49 | 只看该作者
文革,是噩梦、是苦难、是灾难、是浩劫。这就是你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部评价?还是还有别的更加激烈的词还没有说?(我写多少,就是多少。没写的,请不要臆想。我想起了文革的妄加猜测。不是说你啊。)
全面地看待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是一无是处的(你这话过于绝对。可能有,可能还不少。还要看从谁的利益说。比如,希特勒杀犹太人,对希特勒集团而言,可能部分有利,其实也不一定,也可能损害了希特勒集团的(最终)利益。再比如,麦当劳杀人的“是处”何在?平和地请问一句:文革的“是处”何在?不要说“你我普通人想不明白”这一类的话。地球上的事,就是要我们普通人想的。再说,即便让上帝来说,上帝也应该持否定态度吧?)。只是利弊的比例不同,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而已。想“文革”这样的大是大非(何“是”之有?),其实压根就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彻底明白的事。(普通人,就是普罗大众。这应该包括各级领导、或称“公仆”,历史学家们,普通百姓等世间一切凡人。凡间的事情,当然是我们凡人来评说、来定论。如果文革我们普通人不能明白,那谁能明白?那些“非普通人”是谁?为何以他的论断为准?) 换一个角度来看,“文革”也一样不是一无是处的(请说说文革的是处)。
墨子 发表于 2014-6-11 18:13



你不能不承认很多的时候都是当局者迷是吧。你问山东杀人者的事发生后,是不是迫使当局更加严格地禁止邪教?文革的作用是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对于运动中出现的残酷没有人视而不见,但是任何巨大收获其中都有与其相当的代价。至于谁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除了毛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不是普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4-6-11 18:40:57 | 只看该作者

你不能不承认很多的时候都是当局者迷是吧(谁是文革的当局者?毛?还是你我百姓?应该是前者在“迷”。这种“迷”是不可原谅的。)。你问山东杀人者的事发生后,(你前面说“没有一件事是一无是处的”,应该指的是事件本身。如果指事后的“经验教训”,那就两回事了。不过,即便是这样的“经验教训”,还是越少越好。代价太沉重了。应该有人要偿还,应该有人要负责,而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就当交了学费,换来了什么经验教训”就完事了。)是不是迫使当局更加严格地禁止邪教?


文革的作用是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头脑中的封建思想(一是没有彻底摧毁,也不可能彻底摧毁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所以现在人还知道一些仁义道德、人伦纲常;二是“封建思想”,即传统思想,好坏兼有,被暴行毁了,是一种罪过。)。对于运动中出现的残酷没有人视而不见,但是任何巨大收获(文革收获了什么好结果?以至于要付出这么这么惨重的代价?)其中都有与其相当的代价。至于谁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除了毛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不是普通人。(你说“压根就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彻底明白的事。”那只有毛一人可以、有权论断文革?)



你不能不承认很多的时候都是当局者迷是吧。你问山东杀人者的事发生后,是不是迫使当局更加严格地禁止邪教?文革的作用是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对于运动中出现的残酷没有人视而不见,但是任何巨大收获其中都有与其相当的代价。至于谁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普通人,除了毛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人不是普通人。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8:2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白色百合 + 2 我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4-6-11 18:47:10 | 只看该作者
最新文革死亡數字:三百四十萬人

筆者向來對前述「葉劍英數字」存疑。因為葉有元老、元帥的崇高地位,其「一億人挨整、二千萬死亡」之說便不脛而走,被廣泛引用。正如筆者一九八四年研究中國大饑荒發現《中國一九八三統計年鑑》的問題一樣,該年鑑的突破之處是首次發表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各年的全國人口統計(此前一九五八到一九六一年人口數竟然空白)。但是,該年鑑一個明顯不過的假數字是一九六○年人口比一九五九年減少一千萬人。即整整10,000,000,沒有小數——這在統計學上絕對是荒謬而不可能的事!顯示當局在有意隱瞞一些真實的數據。

因此,葉劍英的兩個「大整數」一億、二千萬——也不具有統計意義上的可信性。當然,具有一般政治評論的意義。為此,筆者最近探訪一位北京研究黨史的學者Y君。他在「體制內」工作。對我詢問有關葉帥文革死亡數字的來源時,他提供了另外一個講話版本:

葉劍英在一九八二年十二屆一中全會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文革。查中共十二大是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一日閉幕,一中全會在十二至十三日舉行。葉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胡耀邦當選為總書記。其後的「政治局 擴大會議」何時舉行,不可考。應在數月之內。葉劍英提到的文革數據如下:

       武鬥死亡十二萬三千七百人;
       被批鬥的幹部二百五十萬人;
       被關押的幹部三十萬二千七百人;
       在關押批鬥中死亡的幹部十一萬五千五百人;
       全國各類反革命分子四百八十一萬;
       城市死於文革人數六十八萬三千人;
       農村死於文革二百五十萬,其中地主富農分子一百二十萬(為土改地富死亡人數二十萬   的五倍);
       文革中受到各種打擊迫害人數一億一千三百萬;
       失蹤人口五十五萬七千人。

文件來源,Y君未有說明。綜合以上數據,文革死亡人數達三百四十二萬人,失蹤五十五萬人。顯然,以上數據的合理性遠高於一九七八年「葉劍英數字」,而接近中外學者研究推算的數字。筆者相信文革死亡數字應在「百萬」這個數量級內。而中共內部,包括公安系統與黨組織應有相對具體的文革統計數字,其死亡人數必居要位。文革統計肯定比大饑荒統計較為有利,因為文革的主體部分在城市、在體制內,文革後各個單位、組織都有一定的清理調查,不像大饑荒發生在漫山遍野的農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4-6-11 20: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费老


   谢谢费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20:32:43 | 只看该作者
你是不是特崇拜老毛?你说文化大革命的好,是出于对毛的感情吧,不然我还真不理解。

好的,不必百分之一百的赞成,你已经承认了“文化大革命”破了旧的,就是说它不是一无是处。至于说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问题,那只是精神领域的大冲击之后一定要有个东东过度一下。我敢说毛早已经知道了他身后的事情会发生的。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上下几千年,还真的没有一个帝王或领袖出其右。老邓,可能是你们这一代人所愿意捧得一个人,你知道,那时间政治局开会,他总是要躲在椅子后面,老毛不能直线看到他的地方。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6: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4-6-11 20:4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和者盖寡A 于 2014-6-11 21:50 编辑
你所说的这些事实和我说的“文革”不搭嘎。
老匠 发表于 2014-6-11 18:06


没有时间与你详细辩论。文化革命的结果是毛泽东一人独大,毛成了全体人民高呼万万岁的真龙天子。这是比秦始皇还秦始皇的封建统治。中国几乎达到了几千年来没有结束的封建王朝的顶峰。

如果你要跟我争论孙中山已经在这之前推翻了封建王朝,那就是封建王朝被复辟了。更糟糕的结论。

一句话,中国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完全稳定地结束封建王朝。依然是封建式的集权专制统治。甚至不如唐宋开明。

结论,文化大革命表面上反封建破四旧,实际树立了一个最封建的秦始皇,实施最残暴的株连九族的镇压统治,毁掉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却加强了封建君主思想。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 收起 理由
独立意志 + 1 同意。
白色百合 + 2 我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4-6-17 11:2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归来》的讨论
只需要说三个最基本的失真就能说明问题了:
  • 右派;那是1957年庐山会议之后全国上下的反右运动。陆焉识的右派影片里并没有交代清楚。当时,右派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是送劳动教养和就地改造。少数敌我矛盾的右派会判刑和枪毙。20年刑期的右派,性质上已经属于半敌我矛盾了。那时的法律根本就不健全,是不是右派就党支部的几个人就可议定,一般不需要法律程序。如果,真的走了法律程序的右派,大多数是被平反遗忘的右派,他们就是至今还没有被平反的右派。所以,既然是劳教的右派,一般有没有刑期,回家看看是正常的,只看你经济上有没有那个能力。逃跑,太虚假;就算是有刑期的,刑满将近也没有跑的理由。
  • 芭蕾;那个时代芭蕾可是个稀罕的艺术,北京市到60年才有了第一所全国芭蕾实验学校,70年上海才有了全国第二所芭蕾舞学校。那么57年3岁的丹丹如何怎么学的芭蕾?按时间推算只能在北京。再大的毛纺厂也不可能有芭蕾舞团,73年只有中央芭蕾团和上海芭蕾舞团(前身),两个芭蕾舞团在全中国!!!再者说,就当时的老师的经济收入37.5元(仅限北京,其他地区的工资还要低些)一个月,能交的起学芭蕾的学费?如果说演个李铁梅、喜儿、阿庆嫂甚至柯香什么的还靠点谱。
  • 失忆;这更是一个严重人为制造的疾病,说它人为是病情是人为制造的。冯婉逾的选择性失忆,简直就是荒唐之极。一个女人,对一个特殊年代里被家庭强加的一个丈夫(有了女儿的丈夫),记忆里剩下了一名字?如果是你,你最可能记住的是什么?如果是我,恐怕记得绝不是只有名字,要有记忆就会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病就是现实不存在的,被作者和导演利用来寓意什么事情的。

我说的寓意,就是导演是借文革背景,不着边际地凑上一些情节来催泪,但与事实大相径庭。难怪老张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年轻人如何看待《归来》。对于文革过来人,对他的这种不负责任的简单堆砌,只有嗤之以鼻,显然他是知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他的电影没有来自生活的任何东西,何以能被称为艺术?
这也是我为了什么要在你们讨论《归来》时提出文化大革命的议题的目的。正确认识这样一场浩劫是必需的,不是所有的不可思议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在那个年代。
《归来》充其量也就是个以今天可以看似正常的一些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些子虚乌有所谓真相,效果是让不了解的年轻人潸然泪下,但实际上是对历史事件的误读、误解。
他的《归来》也就是那个《红高粱》的归来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1:4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归来》的讨论
只需要说三个最基本的失真就能说明问题了:
  • 右派;那是1957年庐山会议之后全国上下的反右运动。陆焉识的右派影片里并没有交代清楚。当时,右派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是送劳动教养和就地改造。少数敌我矛盾的右派会判刑和枪毙。20年刑期的右派,性质上已经属于半敌我矛盾了。那时的法律根本就不健全,是不是右派就党支部的几个人就可议定,一般不需要法律程序。如果,真的走了法律程序的右派,大多数是被平反遗忘的右派,他们就是至今还没有被平反的右派。所以,既然是劳教的右派,一般有没有刑期,回家看看是正常的,只看你经济上有没有那个能力。逃跑,太虚假;就算是有刑期的,刑满将近也没有跑的理由。
  • 芭蕾;那个时代芭蕾可是个稀罕的艺术,北京市到60年才有了第一所全国芭蕾实验学校,70年上海才有了全国第二所芭蕾舞学校。那么57年3岁的丹丹如何怎么学的芭蕾?按时间推算只能在北京。再大的毛纺厂也不可能有芭蕾舞团,73年只有中央芭蕾团和上海芭蕾舞团(前身),两个芭蕾舞团在全中国!!!再者说,就当时的老师的经济收入37.5元(仅限北京,其他地区的工资还要低些)一个月,能交的起学芭蕾的学费?如果说演个李铁梅、喜儿、阿庆嫂甚至柯香什么的还靠点谱。
  • 失忆;这更是一个严重人为制造的疾病,说它人为是病情是人为制造的。冯婉逾的选择性失忆,简直就是荒唐之极。一个女人,对一个特殊年代里被家庭强加的一个丈夫(有了女儿的丈夫),记忆里剩下了一名字?如果是你,你最可能记住的是什么?如果是我,恐怕记得绝不是只有名字,要有记忆就会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病就是现实不存在的,被作者和导演利用来寓意什么事情的。
    我说的寓意,就是导演是借文革背景,不着边际地凑上一些情节来催泪,但与事实大相径庭。难怪老张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年轻人如何看待《归来》。对于文革过来人,对他的这种不负责任的简单堆砌,只有嗤之以鼻,显然他是知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他的电影没有来自生活的任何东西,何以能被称为艺术?
    这也是我为了什么要在你们讨论《归来》时提出文化大革命的议题的目的。正确认识这样一场浩劫是必需的,不是所有的不可思议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在那个年代。
    《归来》充其量也就是个以今天可以看似正常的一些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些子虚乌有所谓真相,效果是让不了解的年轻人潸然泪下,但实际上是对历史事件的误读、误解。
    他的《归来》也就是那个《红高粱》的归来而已。
    老匠 发表于 2014-6-17 12:25


  • 老兄,我欣赏你的认真,但这是电影,不是纪实。你说的这三点,也有待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4-6-17 12:04:44 | 只看该作者
    老兄,我欣赏你的认真,但这是电影,不是纪实。你说的这三点,也有待考证。
    白色百合 发表于 2014-6-17 12:44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他的电影没有来自生活的任何东西,何以能被称为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