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1°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楼主: 独立意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著你到天邊 <歸來>主題曲

 
6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01:53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年代都有纯真的爱情,甚至现在也有。

感动那个年代的爱情!
爱艺术 发表于 2014-6-15 2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6-16 09:23:06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年代都有纯真的爱情,甚至现在也有。
墨子 发表于 2014-6-16 00:01



我耐着性子,5次才看完。真的不敢恭维老张的电影,太简单。对那个时代而言,他的电影好像是又一部《红高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2:09:12 | 只看该作者
OK,见仁见智。
我觉得OK。有几处细节、或可说粗节不好。

我耐着性子,5次才看完。真的不敢恭维老张的电影,太简单。对那个时代而言,他的电影好像是又一部《红高粱》。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6-16 12:37:30 | 只看该作者
OK,见仁见智。
我觉得OK。有几处细节、或可说粗节不好。
墨子 发表于 2014-6-16 13:09



情节上简单到那只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视角,实际上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太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每一个家庭都遭受了不同称程度的冲击,我家也没有得以幸免。我伯父就是右派,我奶奶硬被从新划成地主,被遣返回老家。反而倒是我姥爷家(解放前在他们村是头号大地主)没有任何的倒霉事。所以,看着他的电影丝毫没有当时的那份残酷。对不太了解的年轻一辈,有些催泪,可是他们那里知道那只是九牛一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4:49:17 | 只看该作者
一部作品,描写好了一点,哪怕是一小点,就不错了。《归来》没有简单的控诉,不再控诉了。简单地说一些家庭成员的事情。立意是好的。角度是巧的。

“文革”带给每个家庭的伤害,是不可原谅的。你还要说“文革”有“是处”。

情节上简单到那只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视角,实际上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太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每一个家庭都遭受了不同称程度的冲击,我家也没有得以幸免。我伯父就是右派,我奶奶硬被从新划成地主,被遣返回老家。反而倒是我姥爷家(解放前在他们村是头号大地主)没有任何的倒霉事。所以,看着他的电影丝毫没有当时的那份残酷。对不太了解的年轻一辈,有些催泪,可是他们那里知道那只是九牛一毛啊。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3: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6-16 15:08:40 | 只看该作者
一部作品,描写好了一点,哪怕是一小点,就不错了。《归来》没有简单的控诉,不再控诉了。简单地说一些家庭成员的事情。立意是好的。角度是巧的。

“文革”带给每个家庭的伤害,是不可原谅的。你还要说“文革”有“是处”。
墨子 发表于 2014-6-16 15:49



如果狭义地讲,你说的无比正确。但是,深一点点地想它的客观效果是让老百姓彻底的觉醒了。他们不再相信帝王、不再相信领导、不再相信规矩,很多的时候连自己都不再相信,这样的民族才会有改革开放。其前后关系是,先有了老百姓的开放后才有了老邓的改革。你不得不承认,文革前后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人们心中的精神禁锢彻底的破碎了。尽管封建的意识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星星点点,但它已经失去了过去的主宰能力。更多的人信仰一度真空,像法轮功这样的东西才可能乘虚而入。

我的思考不是以个人的得失为考量,如果以个人角度我恨文革恐怕不比他人少。 我说的”是“,意思是这场灾难带给我们所有人的不仅是”浩劫“,还有那么一点点积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5:44:50 | 只看该作者
OK。“十年文革”,是让今天的国人“成熟”了不少,甚至太成熟了,看透了一切,不信了一切,除了钱。尤其厌恶政治上的装腔作势。

这也是“文革”导致的一个物极必反的负面效果,也不能说是它的“是处”。

当然,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被渐渐唤醒,是好事。

如果狭义地讲,你说的无比正确。但是,深一点点地想它的客观效果是让老百姓彻底的觉醒了。他们不再相信帝王、不再相信领导、不再相信规矩,很多的时候连自己都不再相信,这样的民族才会有改革开放。其前后关系是,先有了老百姓的开放后才有了老邓的改革。你不得不承认,文革前后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人们心中的精神禁锢彻底的破碎了。尽管封建的意识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星星点点,但它已经失去了过去的主宰能力。更多的人信仰一度真空,像法轮功这样的东西才可能乘虚而入。

我的思考不是以个人的得失为考量,如果以个人角度我恨文革恐怕不比他人少。 我说的”是“,意思是这场灾难带给我们所有人的不仅是”浩劫“,还有那么一点点积极意义。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5:46:49 | 只看该作者
但“文革”带来的伤痛,不能释然。两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6-16 15:57:55 | 只看该作者
OK。“十年文革”,是让今天的国人“成熟”了不少,甚至太成熟了,看透了一切,不信了一切,除了钱。尤其厌恶政治上的装腔作势。

这也是“文革”导致的一个物极必反的负面效果,也不能说是它的“是处”。

当然,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被渐渐唤醒,是好事
墨子 发表于 2014-6-16 16:44



我已经说如果狭义地讲你是正确的。的确,这个”是“处无法抵消对所有人和我们祖国的伤害,可是你也认为其中不乏有那么点点好事是吧。况且我一直就在说,不能仅仅从事情的本身去判断,还要看事情带来的后果来判断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道理难道你还是没想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6:02:46 | 只看该作者
理解你的意思了。所以说,“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被渐渐唤醒,是好事。”


我已经说如果狭义地讲你是正确的。的确,这个”是“处无法抵消对所有人和我们祖国的伤害,可是你也认为其中不乏有那么点点好事是吧。况且我一直就在说,不能仅仅从事情的本身去判断,还要看事情带来的后果来判断是不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道理难道你还是没想通?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6: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4-6-16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情节上简单到那只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视角,实际上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太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每一个家庭都遭受了不同称程度的冲击,我家也没有得以幸免。我伯父就是右派,我奶奶硬被从新划成地主,被遣返回老家。反而倒是我姥爷家(解放前在他们村是头号大地主)没有任何的倒霉事。所以,看着他的电影丝毫没有当时的那份残酷。对不太了解的年轻一辈,有些催泪,可是他们那里知道那只是九牛一毛啊。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3:37

不是所有事情非要亲身经历才知道,经历可能让我们知道得更深彻些。
电影不可能是历史的完全再现,再现得了场景,也再现不了当事人的痛苦。
面对一个复杂的沉重的话题,避重就轻比面面俱到来得聪明,切入点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30:48 | 只看该作者
比较赞同。
不是所有事情非要亲身经历才知道,经历可能让我们知道得更深彻些。
电影不可能是历史的完全再现,再现得了场景,也再现不了当事人的痛苦。
面对一个复杂的沉重的话题,避重就轻比面面俱到来得聪明,切入点很重要。
白色百合 发表于 2014-6-16 1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4-6-16 17:39:2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所有事情非要亲身经历才知道,经历可能让我们知道得更深彻些。
电影不可能是历史的完全再现,再现得了场景,也再现不了当事人的痛苦。
面对一个复杂的沉重的话题,避重就轻比面面俱到来得聪明,切入点很重要。
白色百合 发表于 2014-6-16 18:15



这岂不是印证了我说的九牛一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55:3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九牛一毛。是以一斑而窥全豹。两个不同的概念。

也谈不上窥全豹,以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看人性、看亲情、看文革。

任何作品,都不可能、也毫无必要、甚至不提倡写完整九牛,写了也不见得好。

写好一滴水,让读者、观众感受到大海、或大海的某一部分,就很好了。


《归来》的文革,已淡为背景,主要写得是人性、人情。

《归来》的时代属性并不能构成观众的认知沟壑,因为情感是不分年龄的,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看得懂影片《归来》所表达出的浓浓的亲情和爱情。




这岂不是印证了我说的九牛一毛?
老匠 发表于 2014-6-16 18:39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 收起 理由
白色百合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4-6-16 18:04:5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九牛一毛。是以一斑而窥全豹。两个不同的概念。也谈不上“窥全豹”,以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看人性、看亲情、看文革。任何作品,都不可能、也毫无必要、甚至不提倡写完整“九牛”,写了也不见得好。写好一滴水,让读者、观众感受到大海、或大海的某一部分,就很好了。
《归来》的文革,已淡为背景,主要写得是人性、人情。 “《归来》的时代属性并不能构成观众的认知沟壑,因为情感是不分年龄的,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看得懂影片《归来》所表达出的浓浓的亲情和爱情。”
墨子 发表于 2014-6-16 18:55



    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