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7°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1°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0°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1°
查看: 4402|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可恨的某些香港商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7 23:3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到多伦多Spadina唐人街龙城第一层一家香港人开的照相馆替老婆取照片,准备申请加拿大公民。在这之前我自己已经在一家老外照相馆里照好了,准备同老婆的材料一起寄走。

当我走到柜台前面,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跟我说粤语。我说你能不能说普通话,我听不懂粤语。然后我把收据交给他,他毫无表情地把我老婆照片给了我。

接到照片一看,我很吃惊,尺寸怎么那么大,跟我在老外那里照的不一样大。毕竟申请公民是一件慎重的事情,我就问一句:“这尺寸好像有点不对?”

这个香港人一下子就急了:“你在捣什么乱?”我说:“我在老外那里照的尺寸怎么跟这不一样?”他马上指着墙上各种规格让我看,比如护照、枫叶卡、入籍。我看了一下,他突然气急败坏发难:“你懂不懂英文?”

我一下子火了,对他大声吼:“我的英文不比你差,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客户?”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我毫不害怕,严厉地盯着他,继续冲他吼。有几个香港人(周围店铺的)劝架了,我对劝架的香港人说:“估计这人是一个老板,不然不敢如此放肆。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对客户进行人生攻击。”

那个香港人说:“你回去,让你老婆来,我不跟你说。”我走了几步,那个香港人又在跟他同事们说粤语,估计说刚才的事情。我马上回头,严厉地盯着他,尽管我听不懂粤语。他说:“你想干什么?又来了?”

我不信我错了,因为我亲自量过我的照片。于是到文华中心一家照相馆咨询,答复是尺寸确实不对,那个香港人照的是护照照片,而不是入籍照片。

于是我再回去找香港人,他说可能你老婆说错了,他没做错。我说:“不管我老婆是否说清楚,你不能攻击我懂不懂英文。”他无言以对。

到加拿大3年了,这是第3次受到香港人的这种待遇。第一次去文华中心买数码相机,人家懒得搭理。第2次去看家庭医生,前台连头也不抬一下。

回到家里,老婆劝我别为小事计较。但是在我看来,某些香港人骨子里对大陆人的蔑视才是真正的根源。相信其他大陆同胞也会有体会,为香港老板打工的同胞就更明白了。

尽管我很瘦弱,但是我为今天骂得那个香港人后来老实多了而不后悔。你们笑我浅薄也好,心胸狭隘也好,总之,今后我宁愿把钱送给老外,也不会给某些香港人。

当然,把所有的香港商人一棍子打死显然不公平,哪里都有龌鹾的人。但是在加拿大,我不想花时间去分辨哪些是好一点的香港商人,哪一些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香港人-当英国人的奴才惯了,这么去咬大陆同胞。
沙发
发表于 2004-11-27 23:52:06 | 只看该作者
跟你有同感,很多香港鸟就是欠揍,在这边丢中国人的脸, 我现在见到香港鸟人就恶心,跟没有进化完似的,还整天自认为了不起,在银行及政府机构我宁愿跟西人打交道,尽量避开香港鸟。太让人恶心了,比印度人有过之无不及。
板凳
发表于 2004-11-27 23:52:27 | 只看该作者

开照相馆的。你想想香港人如果素质高点,怎么会开照相馆呢?

地板
发表于 2004-11-28 00:43:44 | 只看该作者
移民过来的香港人多数对共产党有意见,多数香港过来的移民都是很不错的,个别没有教养的喜欢把气撒在大陆人的头上,碰到这样人,不要客气,该怎么办怎么办。
5#
发表于 2004-11-28 00:47:30 | 只看该作者
居加的香港商人多半是一些素质低劣缺乏文化教育的人,有同他们打过交道经验的人都知道,他们对来自大陆的华人很粗野很不礼貌,而对白人又极其卑恭,可怜可恨可鄙之极,又很可笑。其实,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同他们打交道多了,吃亏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6#
发表于 2004-11-28 01:16:3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看法,且勿以偏概全。

这只是个别现象。我相信大多数香港移民都是不错的。我当初移民过来的时候,就得到过包括香港人、菲律槟人、印度人等的无私帮助。我非常感谢他们,我和他们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络。
7#
发表于 2004-11-28 08:02:39 | 只看该作者
这涉及好几个方面,
1。 大多数香港人本身也是祖上或双亲从内陆移居香港。特别是1949年至文革后期,移民占香港人的大部分。决大多数对大陆有政治偏见,至少对大陆人没有认同感。因种种原因移民的又大都与97回归有关。香港人之热爱香港是有目共睹的。如不是这原因我相信极少香港人愿离开家乡。本来就有阴影,偏你个大陆仔又撞上来。
2。你以为香港人也是中国人,自然就期望能被善待或公平对待。海外香港人自认是华人,但自认是中国人的就不好说有多少。到双方都认识到大家都是华裔加拿大人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同心协力去争取民主社会里的族裔利益。不知要多少年。但将来这样的小矛盾还是会有的。只是不再抱怨,该上庭就上。
3。香港移民的勤奋自立是所有大陆移民学习的榜样。大陆移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但严格说香港移民目前来看是华裔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是多年来香港移民的投资和拼搏的结果。大陆移民还要努力。人数上要想办法占多数,素质上本来就有优势。但目的不是赶走香港人,而是融合。举个例,多市的川菜东北菜渐渐赶上粤菜。
4。香港是一个经济社会。很多香港人有市侩气息正如上海人。大陆移民的来源是不同的。大家处事方法很不一样。有空闲的可以偷偷观察一下香港人对香港人的态度。基本上与上海人一个样。欺软怕硬。
5。正确看待歧视。原则是决不轻易下结论,但绝不放过一个歧视者。比起大陆的各种各样的歧视,加国的情况要好得多。好在你可以上庭。说实在的,多数大陆移民在国内都是歧视别人的主,到这里来后心理承受能力差了点。比较敏感。但真的面对时又不知怎么处理。很多歧视者本身就只是小动作,很难取证。但同志们要有政治素质,小问题也可以扣大帽子。旗帜宣明的大帽子一扣,你就给他定性,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除技术问题外,其他内容要当场澄清。技术问题是我等弱项,但告到小额法庭还可以的。多数情况歧视者心虚,会退避的。相信正义的力量。
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8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发表看法,且勿以偏概全。

最初由[doggy]发布
发表看法,且勿以偏概全。

这只是个别现象。我相信大多数香港移民都是不错的。我当初移民过来的时候,就得到过包括香港人、菲律槟人、印度人等的无私帮助。我非常感谢他们,我和他们到现在一直保持联络。

这位朋友看清楚了:

1。我只是说某些香港人,没有说全部香港人,何来以偏概全?何况我说过,把所有香港人一棍子打死并不公平。

2。我说的是香港商人,你的朋友可能不是商人。
9#
发表于 2004-11-28 12:02:31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前几天本人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是在龙堡中心(新华隆超市旁边)的照相馆.是去取照片时,不给发票,那里的一个女服务员,态度差不说,还出言不逊,要不是气不顺和她吵两句,象她那副尊荣我都不会多看两眼.我要了店里的GST号码,在想是不是向税务局告它一下. :mad:
10#
发表于 2004-11-28 12:18:36 | 只看该作者

TO:七楼

“4。香港是一个经济社会。很多香港人有市侩气息正如上海人。大陆移民的来源是不同的。大家处事方法很不一样。有空闲的可以偷偷观察一下香港人对香港人的态度。基本上与上海人一个样。欺软怕硬。”
你怎么说着说着拉“上海人”进来说事了?
上海什么样子,好像在这里你一下就全概括了。
有点汗。
你是不是也有点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啊?

还是支持六楼的观点。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渣子。
不要一竿子打落一船人。
11#
发表于 2004-11-28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不懂,为什么大家早就知道香港人对大陆人服务差,还总是去他们那里。照一个照片用英语有什么讲不清的吗?英语也不会这样差。他们的粤语不是比英语还难懂,人比洋人还洋。自己花钱还要看脸色,为什么给他们送钱。
还有那个太古广场,有一次陪外地朋友去逛。店家一见人,看衣着象港人就过来搭讪,一听讲话是大陆人,店家的脸就冰凉了。卖的货大多是深圳的下等货,价钱甚至比市面上还贵,逛大半天没什么值得一买的东西。从此再也不去给他们捧那个场。
楼主骂的好。想挣大陆人的钱就讲国语,你管我英语好不好。我们花钱买服务,你靠提供服务挣钱。不愿意挣这份钱可以,但我们也不能花钱看脸子。去过日本,新加坡,香港也去过,也没见哪的人象这里的香港人这样,好象很奇怪。
12#
发表于 2004-11-28 20:5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发表看法,且勿以偏概全。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的第一点我很赞同;而你的第二点我很不以为然。凡商人,大多如是,香港商人的劣行,大陆商人也有。如果你是从大陆移民过来的,那么你就会知道,在大陆,商人对自己的同胞也是如此的,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我并不是说你以偏概全,但你的帖子出来后,看看后面的跟帖,以偏概全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就是我不爽的原因所在。

最初由[lisi891]发布
回复:发表看法,且勿以偏概全。



这位朋友看清楚了:

1。我只是说某些香港人,没有说全部香港人,何来以偏概全?何况我说过,把所有香港人一棍子打死并不公平。

2。我说的是香港商人,你的朋友可能不是商人。
13#
发表于 2004-11-28 21:02:08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上,不要一戳就跳。我在上海受到多次类似待遇。上海人市侩是我的个人印象。但我不想说是对我的歧视。跟我工作的上海人的专业精神令我佩服。不可否认不同地域的水土养出不同人的性格。
但地域歧视也是歧视。言归正传,转贴一则香港人的来源。

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  
发布时间: 2003-3-15  作者:李若建  
一、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

   由于1974年11月后,香港政府可以将在边界与新界被捕的人遣送回中国,所以1974年前后对香港人口迁入影响较大,故单独将1946—1974年间的迁入人口列为一小节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从内地逃难到香港的人口返回家乡,一度使香港人口降至60万人。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很快就被全面内战的阴云驱散,从1946年开始,大批的中国内陆人口再度涌入香港,开始了新的一轮人口迁入高潮。

   表1中的人口迁移增长率是根据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大体上可以反映香港1946年后的人口迁入历程。根据表中资料,1947年至今,除了少数几个年份是人口净迁出外,绝大多数年份是人口净迁入。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把1974年前香港的人口迁入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6—1947年,正值中国大陆内战爆发初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1948与1949年,人口迁移的高潮才稍微减退。对于这次移民高潮的形成,估计与当时中国大陆经济萧条,许多从香港回到大陆的人谋生困难有关。

   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大陆解放初期。1949年底广州解放,再一次触发了一次人口迁入高峰,1950年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18 6%。迁入香港的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党政军官员及其家眷,这批人中间的大部分陆续从香港转到台湾或者其他地区。因为中国大陆的战争平息,1951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人重返内地,使得1951年的香港人口有大批人迁出,导致了1951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为-12 3%。50年代初,中国内地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触及相当一批人,也导致了1952—1955年间香港的迁入人口比较多,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1956年以后,随着这些运动的结束,这一迁移高潮逐步平息下去。

   第三个阶段是三年困难时期,内地的经济困难导致了大批广东居民进入香港,据称,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6万人成功进入香港[1]。不过这些人并没从人口统计上反映出来。人口统计显示,1963和1964两年的人口迁移增长率的突然加大,便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后果。

   第四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革的影响同样在香港的人口迁移中表现出来。这一期间虽然中国内地陆陆续续有人来到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口迁移增长率则明显降低。十年动乱初期,一些极左行为,如冲击中港边界,在香港搞贴大字报等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注意到香港迁入人口少于迁出人口的4个年份中有3个(1966、1972、1976)均发生在文革期间,就不难理解十年动乱的恶劣影响。在1966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香港楼价一度大跌,房地产的变化反映出当时香港人的心态,也可以说明为什么1966年香港人口的迁移增长率为-0 9%。

    表11946—1993年香港人口变动情况(千人、%)
   年中 出生 死亡 人口自然 人口迁移 年中 出生 死亡 人口自然 人口迁移
   年 年
   总人口 人数 人数 增长率 增长率 总人口 人数 人数 增长率 增长率

   1946 1550 31 17 0.9 1971 4045 77 20 1. 5 0 .7

   1948 1800 47 13 1. 9 1. 0 1972 4078 79 21 1. 5 -0. 7

   1947 1750 42 13 1.7 11.2 1973 4160 80 21 1. 5 0. 5

   1949 1857 55 16 2.1 0.9 1974 4320 82 22 1. 4 1. 1

   1950 2237 61 18 1.9 18.6 1975 4396 78 21 1. 3 0. 5

   1951 2015 69 21 2.4 -12.3 1976 4444 76 23 1. 3 -0. 2

   1952 2126 72 19 2.5 3.0 1977 4510 79 23 1. 3 0. 2

   1953 2242 75 18 2.6 2.9 1978 4597 79 23 1. 2 0. 7

   1954 2365 83 19 2.7 2.8 1979 4879 82 26 1. 2 4. 9

   1955 2490 91 19 2.1 3.2 1980 5063 85 26 1. 2 1. 5

   1956 2615 97 19 3.0 2.0 1981 5183 84 25 1. 2 1. 2

   1957 2736 98 19 2.9 1.8 1982 5264 83 25 1. 2 0. 4

   1958 2854 107 21 3.0 1.3 1983 5345 79 26 1. 1 0. 4

   1959 2967 105 20 2.8 1.2 1984 5398 78 26 1. 0 0

   1960 3075 111 19 3. 0 0. 6 1985 5456 76 25 0. 9 0. 2

   1961 3175 109 19 2. 8 0. 4 1986 5533 72 26 0. 8 0. 6

   1962 3347 112 20 2. 7 2. 7 1987 5613 70 27 0. 8 0. 7

   1963 3421 115 20 2. 7 2. 0 1988 5681 73 27 0. 8 0. 4

   1964 3505 109 18 2. 5 0. 1 1989 5761 72 28 0. 7 0. 7

   1965 3597 102 18 2. 3 0. 4 1990 5801 70 16 0. 7 0. 7

   1966 3630 92 19 2. 0 -0. 9 1991 5755 69 29 0. 7 0. 2

   1967 3723 88 20 1. 8 0. 9 1992 5812 71 31 0. 7 0. 3

   1968 3803 83 19 1. 6 0. 8 1993 5919 71 30 0. 7 1. 1

   1969 3864 79 19 1. 6 0. 1 1994 6149 71 30 0. 7 1. 1

   1970 3959 77 21 1. 5 1. 0

   资料来源:1.HongKongStatistics1947 1967

   2.HongKongStatisticsAnnalReport

   纵观1946—1974年香港迁入人口的情况,说明只有把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情况结合起来,才可以比较清楚了解香港的移民问题。

   二、合法与非法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大批的合法移民进入香港。这里的合法移民指的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出境定居,并且得到香港政府批准入境定居的人。

   有关资料表明,在50年代每日合法迁入香港的人数在50人左右[2]。据此估计每年合法移民1 8万人左右。由于60年代中国大陆的政局动荡,正常的政府运作被破坏,估计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不会太多。根据表2的资料,可以对70年代以后的情况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从“文化大革命”后期开始,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的合法移民人数大幅度上升。1971年合法移民只有2530人,而1972年猛增到20355人。在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合法移民大多数是中国内地那些归侨及其家属,或者那些有海外亲人的人。这些人在十年动乱中因有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迫害,当对出国政策放松时,许多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大陆。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取道香港回到原居住国,还有一部分就在香港停留居住下来。这一趋势在打倒“四人帮”后达到了高潮,1978年有7万多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合法移民)进入香港。

   1979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为150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5万人左右。到80年代中期,来自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的主体已经变成是香港居民在大陆的家属,因此每日从中国持单程通行证到香港的定额改为75人,也就是每年移民到香港2 7万人左右。1993年11月又把定额提高到105人。累计在1971—1994年间中国大陆合法移民香港的有80余万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合法移民变成是香港居民在中国内地的亲属移民香港为主体。据有资料的1987—1994年的情况,合法移民中85%以上是亲属团聚,个别年份这一比重超过90%。在亲属团聚中,以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子女移民来香港的为最多,其次是香港人在中国大陆的妻子移民香港。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这一转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为移民政策上的缺陷,许多内地居民在移居香港时往往不能同时把子女迁入香港,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内地,由此造成了所谓的“小人蛇”(小孩偷渡)问题。当问题日益严重时,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关注,放宽了内地儿童来香港与父母团聚的规定,使80年代后期这类移民的人数明显增加。
     表2 1971—1993 年中国内地的合法移民构成(人、%)

   其中亲属团聚 亲属团聚占移民

   年 移民人数 年 移民人数

   港人妻子 港人丈夫 港人孩子 人数比重(%)

   1971 2530 1984 27475

   1972 20355 1985 27285

   1973 56659 1986 27111

   1974 32920 1987 27268 9559 998 13292 87. 5

   1975 32918 1988 28137 10009 952 13400 86. 6

   1976 27599 1989 27263 9565 937 13216 87. 0

   1977 26449 1990 27976 10302 1042 13259 87. 9

   1978 71571 1991 26800 10113 1020 12513 88. 2

   1979 79421 1992 28400 11128 1082 12457 90. 1

   1980 55473 1993 32900 13250 1370 14504 88. 5

   1981 54267 1994 38200 16774 3399 17220 97. 9

   1982 30000 1995 45986 18274 1572 23033 93. 2

   1983 26701

   说明:[1]1982年为有关资料中的估计数

   资料来源:[1]《香港年报》(历年)  [2]HongKongReport1991

   [3]R.J.迈因纳斯:《香港的政府与政治》,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67—369页

   造成80年代合法移民结构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人口结构问题。香港人口的性别比一直是男多女少,许多香港人的妻子原来就在内地,也有许多人回到中国大陆的老家娶妻。种种原因使众多的港人两地分居。妻子来香港与丈夫团聚也是内地居民移居香港的一个主流。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下去。目前中国大陆与香港人的通婚仍然为数不少,中国每年都有2—3万人登记涉外婚姻,根据1990—1993年的资料,涉外婚姻中与港澳同胞结婚的占58 6%,估计在全部涉外婚姻中,半数以上是与香港人结婚。

   由于香港政府采取限额移民的政策,许多香港人的配偶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移民香港。与香港居民结婚的大部分是女性,因为不能及时移居香港,往往在大陆生孩子,结果是增加在大陆等待移民的儿童人数。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陆移民香港的人中间,亲属团聚依然是主体。

   这里把非法移民定义为:偷渡者到香港,并且最终取得在香港的合法居留权的人。因为980年以后港英政府不允许偷渡者称为香港合法居民,所以这里仅仅考虑到1980年及以前的情况。香港的非法移民来源于许多地区,不过主要的来源是中国大陆的广东省。表3是974年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非法入境者的情况。要对这些变化有全面的了解,还必须了解港英政府对非法入境者的政策变化。

   表3 1970—1980 年 来自中国的非法入境者(人)

   年 在边界被捕者 逃过搜捕者

   1970—1974 79083

   1975 1133 —

   1976 810 —

   1977 1779 6600

   1978 8192 28100

   1979 89900 107700

   1980 82197 110000

   说  明:“ ”非法入境后申请身份证的人数

   资料来源:[1]1970—1974年资料来自《华侨日报》,1986年11月2日

   [2]1975—1980年资料来自《香港皇家警察年报》、《香港年报》(有关年份)

   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陆居民来到香港的动机从逃避战乱灾荒、政治运动,转变到为了更高的收入。以经济为动机的非法移民在数量上和来势上是相当惊人的,导致了港英政府的移民政策产生了几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在1974年,这年开始了边境堵截,实行了所谓的“抵垒政策”。“抵垒政策”,就是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越过边境进入市区,就可以在亲友的陪同下领取合法居住证件,获得居留权。“抵垒政策”在1978年以前似乎有效,不过到了1978年以后则完全失灵了。仅1979年与1980年的两年内,估计有20多万人成功地越过边境进入香港。港英政府不得不在1980年10月底取消“抵垒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对非法入境者无论在香港何处被捕,即被送返中国大陆,也就是所谓的“随捕随解”政策。从“抵垒政策”到“随捕随解”是港英政府的第二次政策转变,这次政策转变只是遏制了非法入境的高潮,并没有真正解决非法入境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从70年代开始到香港政府停止“抵垒政策”时,非法移民香港的中国大陆居民超过30万人,非法移民构成香港社会重要一部分。

   三、人口迁入的成因

   香港之所以成为一个移民社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对人口迁移的原因比较强调个人的因素,强调个人特征和动机。不过用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来解释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或许会有许多不足之处。香港的移民,无论是迁入

   还是迁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与香港社会变迁的产物,个人因素只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起有限的作用。要了解香港的人口迁移问题,应该要更多的从宏观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层次上去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租界效应。从渔村变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这一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在旧中国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城市都是从小渔村或者小县城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的。上述几个城市的崛起有几个共同点:第一,都有外国租界;第二,都是在海岸边的重要港口;第三,在经济上都超过其附近的政治中心的水平,甚至在一些方面取代了其功能,如大连与沈阳、天津与北京、上海与南京、青岛与济南、香港与广州。本文称这种现象为租界效应。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行租界土地,一般位于重要的港湾,可以成为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港口。传统的中国城市多为政治中心,如沈阳、北京、南京、济南等等,并且都不在海边,只有广州比较例外,一直是通商口岸兼政治中心。当现代的商品经济进入中国之后,租界优越的地理位置就发挥出效益,经济发展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人口的增长。旧中国内战不休,租界反而显得稳定一些,成了有钱人营建安乐窝的理想地点。战乱的时候,租界也吸收了大量的逃难民众,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租界与香港。一些难民后来就在租界定居,成了租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列强国家在租界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资,许多国内资本也向租界集中,使得租界在整个中国经济停滞之时,显得相对繁荣,提供了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的人流入租界谋生。

   2 粤港经济成长的差距。香港人绝大部分是广东移民或者移民的后裔,广东人素有迁居海外的传统,在海外的华人中,绝大多数祖籍是在广东与福建两省,其中又以广东省为多数广东人素有外出谋生的勇气与技能,这种传统可以上溯几百年,这是促使大批广东人涌入香港的文化因素之一。不过仅仅有文化因素还不能说明问题,这里着重讨论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香港为邻的广东省,在1949年以后经济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成长的步伐为世界所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香港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广东省的发展是有限的。而正是在这一时期香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一下子拉开了广东省与香港的差距。同时也因为广东的起点比较低,使得这种差距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差距,吸引了广东人移居香港。

   3 社会变迁的冲击。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经过许多场政治运动,许多不应该被伤害的人受到了伤害,许多原来不会离开的人离开了。虽然有些人为了逃避政治运动的冲击而移民到香港,不过纯粹为了政治因素而迁移到香港的人在香港移民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高,主要的是受政治的间接影响。

   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许多从城市到农村的知识青年,由于无法忍受农村的艰苦生活而偷渡香港。有人认为,在这批知识青年的影响下,才触发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非法入境高潮[3]。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在香港的两次主要的偷渡高潮中,第一次是在困难时期,当时还没有上山下乡运动。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时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是尾声了。由此可见把知识青年视为引起偷渡问题的根源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偷渡高潮,笔者认为是一种“失范效应”。失范(abnorm)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指的是在社会变迁中,旧的社会规范消失或者减弱,而新的社会规范又一时未能建立起来。由于没有新的社会规范可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产生一些越轨行为。由于失范带来的这种后果,笔者称为“失范效应”。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闭关锁国,极左的政治宣传把香港社会的黑暗面加以夸张,同时因为有海外关系的人受到歧视和冲击,使人不敢议论海外的真实情况,对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人员交往迅速增加。港澳同胞大量的返回中国大陆,以及他们馈赠亲友的礼物,使人们明白了香港的真实情况,而广东居民首先感受到这种冲击。俗话说“假作真来真亦假”,过去的极左宣传被人民发现是假的之后,出于逆反心理,有一个时期中国内地许多人转而对香港盲目崇拜,似乎香港什么都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世界。民众对香港看法的大转变,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范现象。

   产生失范的另一个原因是改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旧的以政治为中心的行为规范被打破,而新的行为规范并没有马上建立起来。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了民众的生活目标,然而却没有建立怎样是提高生活水平的行为规范。当人们发现逃往香港可以提高收入的时候,大规模的逃港潮必然要出现。1979和1980两年,恰好是处于改革开放之初,这个特殊年代的逃港潮,很大程度是人们失范的结果。

   4 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港英政府对待中国移民的政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过笔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因素是港英政府的经济利益。

   在1959年香港就出现劳工短缺现象[4],随后就发生了中国大陆大批非法入境者进入香港。对这次偷渡高潮,在一开始港英政府并没有加以制止,因为这些非法入境者提供了香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一直到1962年5月,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香港,使局面失去控制,港英政府才宣布强迫遣返非法入境者。不过到1965年10月又放弃这一政策,代之以收容庇护政策。

   港英政府这次政策转变有许多政治因素在内,如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影响等等,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因素。1959—1961年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7 4%、10 3%和-0 4%,1961年的经济不景气,无疑促成了1962年5月港英政府移民政策的转变。而1962—1964年间,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9 0%、12 2%和8 6%,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对劳动力需求加大,促成了港英政府重新接纳非法移民。

   60年代和70年代是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港英政府在1974年以前采取的是对非法入境者睁一眼闭一眼的政策。1974年底起,港英政府实行所谓“抵垒政策”,实际上对非法入境者是欲拒还迎。该政策甚至可以说是港英政府的一种手法,以求减轻对非法入境者的负担。因为非法入境者要在香港的亲友陪同下才能去领取身份证,说明非法入境者在抵港初期生活有依靠,省去给政府带来麻烦。

   在港英政府的短期行为的影响下,香港缺乏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香港的主要行业,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加上香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地铁工程,需要大批劳动力。这些都是港英政府在1980年底前对非法移民采取一种欲拒还迎态度的重要原因。1980年香港地铁首期工程完工,同年年底,港英政府宣布取消“抵垒政策”,这恐怕不完全是巧合。

   香港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使得香港的移民的问题特别复杂。
14#
发表于 2004-11-28 21: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开照相馆的。你想想香港人如果素质高点,怎么会开照相馆呢?

你的素质好象很高的?!

你倒开一个照相馆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

最初由[黄老板]发布
开照相馆的。你想想香港人如果素质高点,怎么会开照相馆呢?
15#
发表于 2004-11-28 22:45:1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香港人啦。

你找一位素质高的开照相馆的香港人介绍给大家也是很大贡献啦我们一定照顾生意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