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9°
楼主: 乐 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山红树秀才林

721#
发表于 2005-2-27 21:59:3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南山秀才]发布
红树林改名字了。好。为你的新名字庆贺一下,干杯!

可是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呵呵!
722#
发表于 2005-2-27 22:22:5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VicChu]发布


可是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呵呵!
是啊,众乐乐好一些。
723#
发表于 2005-2-28 22:36:3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们,可以开课了吧,假期结束了
我以前可是好学生,每一堂的notes都有记录,只是没有很积极的participate.
724#
发表于 2005-2-28 23:15: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缥缈]发布
老师们,可以开课了吧,假期结束了
我以前可是好学生,每一堂的notes都有记录,只是没有很积极的participate.

好啦!

見“缥缈”同學這麼好學,本校決定三月一號復課。

主題:

英文求職信
725#
发表于 2005-3-1 16:31:30 | 只看该作者
english is too difficult.how could i improve my speaking english?

几条建议:

1)多听,大量地先听。互联网上有的是语音材料,免费或付费的。图书馆也是。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功能多样的互联网、高速下载、自行烧录、袖珍便携的随身听等,给自己创造“听”的条件。“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想一想婴儿是怎幺学说话的?先听了无数周围大人说的话,他才开口说第一声的“妈妈”或“爸爸”。这是拼时间拼毅力的第一关,绕不过去的。

2)和当地“本语人”(native speaker)打交道。建议,一是做义工,二是参加兴趣组织,如登山,游泳,滑雪,绘画等。建议选择一项室外活动比较好,因为我们华人相对对室外活动了解较少,应该学,而这学的过程就是加强英语的过程,还可锻炼身体。当然,都要选择你自己有兴趣的项目,才会“乐在其中”。

3)大胆说,不要怕,不要有太多思想顾虑。抄一段话在这里:“另外,注重沟通,兼顾发音,不拘泥文法,也是原则。语言的目的是与人交流沟通,而不是文法的精确。忽视实际应用的听、说、读、写沟通能力,把注意力放在文法上,方向就偏了。发音也一样,要“正确”,却不必“准确”。其实,哪怕是“本语人”(Native speaker),语法和发音也难免出错。美国总统小布什,就一再被人诟病“文法错误”;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英语,德国口音也很重;至于华人的“台湾国语”、“香港国语”,发音之“南腔北调”,早已见怪不怪。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带口音,让这成为开口表达的“心理障碍”,毫无必要。”

4)尤其不要怕被人嘲笑。大部分的本地人都非常“nice”,不会笑你的,万一碰到有人对你不耐烦,请记住,那不是你的错,而是他教养差,是他有问题,你完全没有必要为这样一个“小人”而觉得受到伤害,否则,就是你自己心理有问题了。
726#
发表于 2005-3-1 16:36: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有心無憂]发布


几条建议:

1)多听,大量地先听。互联网上有的是语音材料,免费或付费的。图书馆也是。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功能多样的互联网、高速下载、自行烧录、袖珍便携的随身听等,给自己创造“听”的条件。“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想一想婴儿是怎幺学说话的?先听了无数周围大人说的话,他才开口说第一声的“妈妈”或“爸爸”。这是拼时间拼毅力的第一关,绕不过去的。

2)和当地“本语人”(native speaker)打交道。建议,一是做义工,二是参加兴趣组织,如登山,游泳,滑雪,绘画等。建议选择一项室外活动比较好,因为我们华人相对对室外活动了解较少,应该学,而这学的过程就是加强英语的过程,还可锻炼身体。当然,都要选择你自己有兴趣的项目,才会“乐在其中”。

3)大胆说,不要怕,不要有太多思想顾虑。抄一段话在这里:“另外,注重沟通,兼顾发音,不拘泥文法,也是原则。语言的目的是与人交流沟通,而不是文法的精确。忽视实际应用的听、说、读、写沟通能力,把注意力放在文法上,方向就偏了。发音也一样,要“正确”,却不必“准确”。其实,哪怕是“本语人”(Native speaker),语法和发音也难免出错。美国总统小布什,就一再被人诟病“文法错误”;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英语,德国口音也很重;至于华人的“台湾国语”、“香港国语”,发音之“南腔北调”,早已见怪不怪。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带口音,让这成为开口表达的“心理障碍”,毫无必要。”

4)尤其不要怕被人嘲笑。大部分的本地人都非常“nice”,不会笑你的,万一碰到有人对你不耐烦,请记住,那不是你的错,而是他教养差,是他有问题,你完全没有必要为这样一个“小人”而觉得受到伤害,否则,就是你自己心理有问题了。

講得好!
727#
发表于 2005-3-1 16:43: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有心無憂]发布


几条建议:

1)多听,大量地先听。互联网上有的是语音材料,免费或付费的。图书馆也是。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功能多样的互联网、高速下载、自行烧录、袖珍便携的随身听等,给自己创造“听”的条件。“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想一想婴儿是怎幺学说话的?先听了无数周围大人说的话,他才开口说第一声的“妈妈”或“爸爸”。这是拼时间拼毅力的第一关,绕不过去的。

2)和当地“本语人”(native speaker)打交道。建议,一是做义工,二是参加兴趣组织,如登山,游泳,滑雪,绘画等。建议选择一项室外活动比较好,因为我们华人相对对室外活动了解较少,应该学,而这学的过程就是加强英语的过程,还可锻炼身体。当然,都要选择你自己有兴趣的项目,才会“乐在其中”。

3)大胆说,不要怕,不要有太多思想顾虑。抄一段话在这里:“另外,注重沟通,兼顾发音,不拘泥文法,也是原则。语言的目的是与人交流沟通,而不是文法的精确。忽视实际应用的听、说、读、写沟通能力,把注意力放在文法上,方向就偏了。发音也一样,要“正确”,却不必“准确”。其实,哪怕是“本语人”(Native speaker),语法和发音也难免出错。美国总统小布什,就一再被人诟病“文法错误”;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英语,德国口音也很重;至于华人的“台湾国语”、“香港国语”,发音之“南腔北调”,早已见怪不怪。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带口音,让这成为开口表达的“心理障碍”,毫无必要。”

4)尤其不要怕被人嘲笑。大部分的本地人都非常“nice”,不会笑你的,万一碰到有人对你不耐烦,请记住,那不是你的错,而是他教养差,是他有问题,你完全没有必要为这样一个“小人”而觉得受到伤害,否则,就是你自己心理有问题了。

顶!
728#
发表于 2005-3-1 16:44:29 | 只看该作者

求職十誡

一、只靠自己一人尋看求才廣告,投遞履歷表與進行面試。
二、在面試之前沒有作任何的準備,對應徵的公司一知半解。
三、只向大企業大公司投遞履歷(例如排行在五百大企業中的公司)。
四、準備面試的資料不夠齊全,丟三忘四的行徑只會令你在面試官的印象裡大打折扣。
五、和徵才的企業在約定面試前,沒敲定確切的時刻和日期。
六、面試過程中,只談論在履歷中未提及的才能專長。
七、在回答面試官問題時,拖拖拉拉思考半天,或答非所問。
八、只顧著談論自己,或急著想知道這份工作可給予你的報酬和福利。
九、應答的態度桀鶩不馴或太過輕浮。
十、面試完成即不聲不響地離去。
729#
发表于 2005-3-1 16:45:34 | 只看该作者

求職十訣

一、運用各種管道如人際網路──朋友、以前的同事、人力銀行來幫忙尋找工作機會,畢竟一個人單打獨鬥,效果總是事倍功半。
二、面試之前的準備工作,舉凡對該公司目前營運狀況的了解以及資訊的蒐集,盡可能做到最完善的準備。
三、從規模較小的公司著手,員工約在二十人左右,因為這些公司往往創造出高達三分之二的新工作機會。
四、不論面試公司的規模大小,試著找出那位有權僱用你的人,透過各種人事管道約見他們,為自己創造更高的就業機會。
五、面試時間一旦確定,絕對準時到達。
六、面試的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與你對公司可能的貢獻。
七、回答面試官問題時,盡量將時間控制在兩分鐘左右。
八、在談論到自己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利益時,盡可能將自身的才能與專長作充分的說明。
九、應答態度不卑不亢,展現充分自信。
十、在面試之後,記得詢問面試結果何時可知曉,顯現出自己的積極態度,並記得向面試官說聲「謝謝」以表達自己十足的真誠。
730#
发表于 2005-3-1 16: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求職十誡

最初由[VicChu]发布
求職十誡

一、只靠自己一人尋看求才廣告,投遞履歷表與進行面試。
二、在面試之前沒有作任何的準備,對應徵的公司一知半解。
三、只向大企業大公司投遞履歷(例如排行在五百大企業中的公司)。
四、準備面試的資料不夠齊全,丟三忘四的行徑只會令你在面試官的印象裡大打折扣。
五、和徵才的企業在約定面試前,沒敲定確切的時刻和日期。
六、面試過程中,只談論在履歷中未提及的才能專長。
七、在回答面試官問題時,拖拖拉拉思考半天,或答非所問。
八、只顧著談論自己,或急著想知道這份工作可給予你的報酬和福利。
九、應答的態度桀鶩不馴或太過輕浮。
十、面試完成即不聲不響地離去。

好厉害,
虽然都是繁体,眼睛好花 :stupid:

小顶一下
731#
发表于 2005-3-1 16:47:46 | 只看该作者

求職程序檢查表

 



 

*生涯規劃*

 

1、設定目標:

□選定工作的志願(例如大公司、小公司、政府機關等)。

□想好工作的地點(如鄉下、城市、或郊區等)。

2、找出個人技能(專長):

□列出三項自己最有用的工作技能。

□了解自己做什麼最容易成功。

□清楚自己擅長人際關係或擅長埋頭做事。

□喜歡被人管或者喜歡管別人。

□喜歡和他人一起合作或喜歡獨立完成工作。

3、訂定職業的志趣:

□列出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

□清楚自己較喜歡實做型或思考型的工作。

4、確立價值觀:

□列舉出你認為最重要的工作價值(如:聲望、酬勞、挑戰性等等)。

□列出你從工作中最想得到的回饋(如:學習、財富、或升遷等等)。

 

* 職業資訊調查與研究

1、初步研究:

□熟悉圖書館中有關職業與求職的資料,找一、二本熟讀。

□列出所有可能從事的職業,分項分頭去找。

□對專業領域中的公司已有相當的了解,並掌握其就業情形(如薪資高低、所需條件、及 未來發展等)。

□找出符合自己學術背景以及工作經驗,而且可能有面談機會的雇主(約二十家),進一 步研究。

□先聯絡三個以上的雇主。

□周告親友你在找工作的消息,或聯絡職業仲介人。

□不要侷限在傳統的工作性質(如博士便要找教職),多試試其他機會。

□訂定一週四十小時的求職計劃。

□找記事本記下所有的求職資訊及聯絡紀錄。

□如果得到有關工作的線索,要立即採取行動。

2、研究公司背景:

□取得公司背景資料,並加以研究。

□儘可能找該公司的員工訪談;若不可能,則找對手的公司員工。

□得到面談的機會後,須再進一步研究該公司。

3、尋找就業機會的途徑

□請親友介紹。  

□專業學報,一般報紙的求才廣告。

□大學內之就業輔導室之資料。

□專業學會的資料。

□直接向公司投遞求職信及履歷表。

□電腦網路。

 

*履歷表* 履歷表之準備及撰寫應注意。

□個人技能與工作經驗的部份要和工作目標相符。

□強調近幾年的成就或成績。

□若無工作經驗,可列出與工作相關的課程。

□一頁,最多二頁。

□與工作無關之個人資料勿列入。

□選用質料好的標準尺寸(81/2X 11)紙張,及適當的字體。

□使用動詞(action verb)為首的句子,用詞簡潔明白。

□務必仔細校對錯字、文法、及日期。

求職信的注意事項:

□應簡潔明白,勿有錯字。

□表明應徵的職位,及得知此職缺的來源。

□強調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符合所應徵的工作。

□應徵不同工作用不同的求職信。

□寫出自己有別於他人的特長。

□請求面談的機會。可能的話,告知對方自己方便的日期和時間。

□給對方聯絡的電話和地址。

□儘可能personalize求職信,如果知道收信人的姓名、職銜、便用上去。

□儘可能反映你的個性,但避免過份積極、俏皮、幽默、或抄襲。

□自己留一份copy。

 

*面談*

 

1、面談前

□對面談的公司做再進一步的研究(公司產品、業務、在該行中的地位、職缺的數目及 性質、聘用政策、盈虧歷史、母公司、主要公司(總部)之所在市鎮、發展方向、股東 背景、股票、型態、競爭對手)。

□準備好主試者可能會問的問題。

□準備好要問主試者的問題。

□務必準時到達。

□穿著得體,儀容整潔。

□倘若對方事先要求,便準備presentation。

□帶一份履歷表,若有成績單更好;如有必要,帶著你的工作成果著作、設計圖等。

□如果履歷表沒有附上推薦人,準備好三個可以幫你寫推薦信的人之姓名、職銜、和地 址,別忘了事先要徵得他們的同意才能用他們的名字。

□安排飛機、租車、旅館等事宜。 □絕對不要帶任何人和你一起去面談。

□面談當天要安排充分的時間,最好不要有其他的約會。

2.面談時

□回答簡潔、清楚。

□坐姿莊重、談吐得宜。

□藉面談了解工作的內容與要求,以及未來工作的環境及長官。

□了解工作的部門與公司的結構關係,以及部門的目標、預算等。

□討論到薪資時要有彈性,不要給主試者一個預設的數目。

□保持愉快及和善的心情。

□讓主試者主導整個面談;避免太獨斷的語氣,適時地表達自己的專長以及能夠為公司 做的貢獻。

□要讓主試者清楚地知道你較喜歡的工作項目。

□絕不說以前或目前雇主、同事的壞話。

□別忘了臨走前要向主試者道謝。

3、面談後

□面談後一、二天內寄出謝卡給主試人。

□把面談的內容及所得到的資訊記錄下來。

□檢討面談時自己的表現。

□評估自己是否能勝任工作的要求,是否認同公司的經營策略與文化,以及與未來的主 管是否合得來。

□評估該工作的薪資與福利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評估工作機會是否與自己的生涯規劃相符合。

□工作地點是否適當,是否需要經常出差。

□七天之後若未聽到回音,打電話去詢問結果。

□未經仔細考慮,不要貿然接受職位。
732#
发表于 2005-3-1 16:50:33 | 只看该作者

面試七點禁忌...

面試時有七點禁忌是求職者須事先知道的,以免達到反效果....


1. Talking too much and saying too little   
This one speaks for itself.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been given feedback on a candidate  along the lines of, " We're just not interested in this guy.  We  couldn't get him to shut up. " or, " We couldn't get the questions  finished before he started answering.  Nobody could get a word in edgewise. "  I tell my  candidates to keep their responses short and  to the point.  Don't talk over   the employer, don't interrupt,learn  to be a good listener and, by all means,   make sure that what you  DO say makes sense and has some relative substance.

2. Wanting too much and giving too little  

Not all that long ago I had a candidate walk into the interview and start it off by saying, " If  this doesn't pay at least$60,000,we're wasting each other's time. "   May he RIP!  The rule for my candidates is NEVER bring up money, benefits, vacations, etc., unless the employer brings it up first.  To paraphrase JFK, " Ask not what your compan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mpany. "

3. Sloppiness   

The first thought that comes to mind is personal  appearance, but you can also include verb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skills.  Resumes riddled with typos or misspellings and lazy speech are two indications that a candidate doesn't take a lot of pride in themselves OR their work.  The most obvious though is their   attire and personal hygiene.

4. Negativity  

Negative feedback from a candidate in an interview, regardless of subject matter , ends the interview in the interview's mind. Negativity about previous employers, bosses, job responsibilities, working environment, etc. Will only   turn an employer off. In a similar vein, when I have a candidate who hasn negative qualities(out of work for extended period, fired, no degree)they need to overcome in an interview always tell them an explanation works much better than an excuse.  Don't blame someone or something else for a glitch in your work history, performance record o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5. Embellishing the truth (or lying)

  Just don't do it and you won't have anything to worry about.  Plus, when you tell the truth you have a lot less to remember the next time you talk to that person. Invariably, lying in an interview will lead to eventual discovery. If you want the job, you won't get it and if you got the job you'll most likely lose it.

6. Lack of preparation  

I always tell my clients to read up.  If they don't have anything to read on the company and its products, then start researching.  Web sites, libraries, trade magazines, collateral material or talking to other employees of the company will not onl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position, it provides an awful lot of interviewing ammunition.  All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is great material for both asking and answering interview questions.   Additionally, it telegraphs a strong message to the interviewer that the candidate is seriously interested, enthusiastic, thorough, conscientious and all that other good stuff.

7. Lack of enthusiasm and motivation   

A lackadaisical attitude is a sure-fire way to get shot down in an interview.   Griping about overtime in previous jobs, not preparing properly for the interview, not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express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and its products are all indicators that the candidate is not highly motivated or very enthusiastic.  In an interview, the candidate has to let the interviewer know they'd love working there as much as the interview does. I'm always open to comments, suggestion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am hoping to get some feedback on this subject from some of my illustrious recruiting  affiliates.  How much time so you spend preparing your candidates for their interviews and what methods do you use ?  Do you have any   favorite reading  material that you recommend ?  I'd love to hear
from you.  It's a subject we don't often talk about and one that I
think deserves a little more attention.
733#
发表于 2005-3-1 17:10:10 | 只看该作者

几种成功率最高的求职方法

有一天,某大出版集团的老板收到一封信,该信是一位求职者写给他的,信上写着“不请我是你的损失”。于是,老板决定要见一见他。且不说这位求职勇士的面试结果如何,就目前而言他已胜过其他数百位循规蹈矩的求职者,获得一个难得的面试机会。不管这个案例真假如何,但它告诉了我们找工作怎样出奇制胜,怎样胜人一筹。我们发现,同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而且各方面情况相差不大的几十个同学中,找到工作的顺利与否会相差极大,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不同的求职方法和求职策略。

    专家在《求职圣经》一书中介绍了五项最有效的求职方法:

    创意求职法——成功率86%

    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知识,向有兴趣的公司查询职位空缺情况前,设法拜会公司的决策人。实践表明,那些愈不登广告招聘人手的公司,竞争对手愈少,如得到雇主垂青,对方可能为你度身打造一个职位。

    直接找公司的负责人——成功率47%

    这种方法有较大的难处,因为你很难找到与那些跨国公司、大公司老板会面的机会,你很可能要锲而不舍花上几星期,甚至更多时间,对方才肯见面。

    找朋友介绍——成功率34%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可请教认识的每位朋友,了解哪里正有空缺。由于是朋友、特别是知心朋友,对自己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中国人又特别讲情面和义气,所以朋友的介绍是找到理想工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找亲戚介绍——成功率27%

    向亲戚打探各种工作机会,这样可扩大找工作的范围,事前便应该给亲戚朋友一些较详细的个人资料,如你要求的工作类别、个人专长等。

    利用母校就业指导中心——成功率21%

    由于近几年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各个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不少大的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对就业资讯、职位空缺掌握得比较全面,加上是自己的毕业生,学校的“胳臂”终归往里拐。

    采用这五种成功率较高的寻工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不怕“拉不下面子”,同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专家也提到四项最为人们熟悉、为多数人使用的寻工方法,失败率却比想象中高,例如:靠招聘广告——失败率76%-95%,职位愈高失败率也愈高;靠职业介绍所——失败率76%-95%,这也视职级高低而定;靠行内专业或贸易刊物的招聘广告——失败率93%。靠大量寄出履历表——失败率92%。
734#
发表于 2005-3-1 17:11:19 | 只看该作者
面试归来要做什么?

   感谢信是所有求职战略的必要工具。但是应该发送电子邮件还是传统信件?是手写信函还是打印信函?这个问题至今仍旧困扰着多数久经沙场的求职者。看看下面的建议是否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发送电子致谢函

    应聘公司开始如果是通过电子邮件与你约见,那你面试回来后要立即用E-mail发送感谢信。并一定要在后面附上说明你并非不速之客。电子邮件感谢信较之传统的寄信方式有它鲜明的优势:你可以在面试的当天,有时是在几小时之内,把你的名字再次置于主考官面前。

    传统信件

    如果你面试的是一家正规的、传统的公司,请用传统寄信方式寄出感谢信。是手写还是打印呢?打出来的信比较标准。你不仅能表示喜欢的业务,也能证明你会正确使用称谓、格式和签名。也许为你老板书写信件是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你想向办公室里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致谢,那最好是手写。例如,如果一个接待员、助理、办公室经理或其他与面试有关的人员对你有过帮助——就是说他们带你去吃午餐或在面试时为你引过路,那么,手写的感谢信是表达你谢意的最好方式。

    写什么

    一个标准的感谢信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感谢某人为你提供了面试的机会;概括一下面试内容;说明你需要有关面试主考官的任何信息;最重要的是说明你的技能。在最后一段要写上,“这个工作因为什么而非常适合我,我过去有过哪些经验。”

    面试主考官的记忆是短暂的。感谢信是你最后的机会,它能使你显得与其他想得到这个工作的人不一样。


求职面试怎样包装形象

   现代包装,可以说是门学问、是门艺术,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而这种美带给人们的效果应该是这样的,视觉美、感觉良好,一切都是从有益的角度出发,使人一见顿生快感。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应试当天的穿着打扮对录取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虽说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未必会被录取,但若给人留下坏印象,极可能因而名落孙山。所以,随着面试日期的到来,仍应花费心思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

    以男性为例:

    1、注意头发修整,如果稍嫌过长,应修剪一下。

    2、避免穿着过于老旧的西装,颜色以素净为佳。

    3、正式面试时,以长裤并熨烫笔挺为好。

     4、衬衫以白色比较讨好。

    5、尽量选择颜色明亮的领带。选购时可以征询太太或女友的意见,太过鲜艳显得花俏,以能带给他人明朗良好印象则较为适宜。

     6、领带不平整给人一种衣冠不整的观感,尽可能别上领带夹。

     7、西装胸袋放条装饰手帕看起来颇为别致。

    8、西装和皮鞋的颜色以保守为原则,面谈时最好避免穿着过份突异的颜色。

     9、戴眼镜的朋友,镜框的配戴最好能使人感觉稳重,调和。

    女性在应试时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穿着应有上班女郎的气息,裙装套装是最合宜的装扮,勿穿长裤应试。裙装长度应在膝盖左右或以下,太短有失庄重。

    2、面谈时应穿着高跟鞋,最好避免穿着平底鞋。

    3、服装颜色以淡雅或同色系的搭配为宜,颜色勿过于花俏,形式亦不宜暴露。

    4、头发梳理整齐,勿顶着一头蓬松乱发应试。

     5、应略施脂粉,但勿浓妆艳抹。

     6、不宜擦拭过多的香水。

    总之,穿着打扮应谨守给人“信得过”的印象。试想,你去银行存钱,坐在柜台让你担忧这位行员有无入帐?心头总觉得不安全。雇主的心理也是一样,每个公司都希望其职员靠得住而非信不过。

    最近,连服装的搭配设计也成为商业的一环,所以对仪容包装缺乏自信的人,多留心看看别人怎么穿,或请求专家指点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这毕竟是一个追求美和协调的时代。
735#
发表于 2005-3-1 17:11:56 | 只看该作者
十项设计职业生涯新规划

   1、无论你现在或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对职业要负责这一点切切不可忘记。

    简言之,就像一名牙科医生对他医治的患者要负责那样,你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认真敬业,勇承重担,兢兢业业,恪守职德。

    2、切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实际证明与同事间人事关系融洽将使工作效率倍增。

    3、要优化你的交际技能。优良的交际技能可为你谋职就业提高成功几率。如美国硅谷科园区的许多高技术公司在聘人时不仅考察技术,同时还考察受聘者的交际技能,成功受聘者的做法是在听对方说话时要认真努力去理解对方话语含义,此后再解释自己的有关见解。

     4、要善于发现变化并适应变化。不管周围环境及你人生某一阶段出现何样的变化,你都应该善于发现其中的各种机遇并驾驭这些机遇。例如,在互联网上经营商务,这是一种时代变化,同时对你也可能是一种机遇,不管你从不从事网络商务,面对此时代新生事物你都应该认同它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功效的事物且具有变化的未来趋势,不管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你都要认真审视认真预测,因为你目前或将来从事的职业可能与此密切相关,各种机遇可能正包含在其中。

    5、要灵活。未来时代的工作者们可能必须要经常转换职业角色,这就是说你要善于灵活地从一个角色迅速转换到另一个角色,方能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

     这些像做父母的人一样,他(她)必须善于在启蒙子女、抚育子女、教育子女等各阶段充当各种不同角色,而这种角色的一一变更确实需要做父母的具有极高灵活性相助才行。因为你所要充当的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既需要一一相续地接连转换,又缺少有“指路地图”为你“指点迷津”。做父母的人操作此过程往往靠的是一种直觉相助,而在你未来人生职业角色的屡屡转换中欲取得成功则必须要学会学好“灵活”才行,非如此不可。

     6、要善于学用新技术。或许你想当一名作家,但在当今时代作家欲获成功也必须不断学用并掌握新技术技能才行,比如作家必须同时成为一名计算机文字处理员,打字员,网上发行员才能获得成功。

     7、要舍得花钱花时间学习各种指南性知识简介。目前各大学、社会研究机构、其他组织开办了各式各样的实用性半日、一日或二日即可学完的知识简介科目,这些科目你可试学,若试学后觉得自我感觉良好,学后大有实用价值,那么不妨再深入学下去……

    这类指南性知识简介科目的试学可能是预探新领域内“水深度”的最简便易行之方法。

     8、摒弃各种错误观念。当你考虑某新职业或新产业时,观念一定要更新,以防被错误思维误导。

    例如,现今考虑医疗保健行业时,应清醒认识到它已走向了市场化、价值化,这与五年前医疗保健还截然两样。

    9、选择就业单位时事前应多做摸底研究。当你欲加盟一家公司前,多下点力气去研究这家公司的“风格”和“行为”堪称十分必要和重要,你不妨事先多去几次这家的门厅接待处同有关招待人员周旋,目的是侧面了解该公司的规范、行为、准则等事项;你也可阅读有关该公司的公开财务账表;你还可到邻近该公司的饭店向饭店服务人员侧面了解一些有关该公司职员们的情况(如,这些职员属哪种性格、类型的人)。

    10、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开发新技能。一个复合的社会将不仅需求专业化知识,同时还需求通用化及灵活式技能。

    一粒子物理学可称为是一项专业化知识,而研究能力,交际能力和洞察事物能力则是通用化及灵活式技能。一名专业工作者若能借助于专业知识及通用技能综合武装自己,才更能适应未来年代的挑战和竞争。

    换句话说,为你未来职业考虑,你绝不应只“低头拉车”专心研究某一种专业知识,你还应同时“抬头看路”看看这种专业知识在未来社会是否还将为人们所需求。一般说来,以长远眼光看问题,多掌握几种技能要比只精通一门狭窄专业知识更有前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