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813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城邦到帝国[长篇]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5:06: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2-6-26 16:22 编辑

发信人: whctmj (马甲), 信区: History

引子

在公元前4世纪,西方文明的政治版图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在当时的人们眼中也许并没有任何可预见的方向,一切事务似乎还都在动态发生发展,Caerus(注1)在漫不经心的消磨他的时间。然而从后世的人们眼中看来,历史潮流正在按既定轨道运行。随着希腊文明向地中海沿岸传播,发展并繁荣着,文明的母国希腊则和意大利在政治形势上像是跑在复线上相对行驶的火车:希腊诸城邦陷入政治上的分裂而意大利则向着政治上的统一前进。希腊人连他们在意大利南部和Sicily的诸殖民城市都无法结成一个稳固的联盟,而拉丁诸部落则逐渐结成稳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罗马将在未来成为希腊文明的政治中心和决定性力量。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个过程,一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的跳出来:为什么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会产生一个拥有强大军队和丰富物质财富的强权国家,而拥有众多天才头脑的希腊诸城邦,虽然也有着相同的目标却经历不断的失败? 或者说,为什么与Athen和Sparta同为城邦国家的罗马就能解决那些困扰Athen,Sparta以及Alexandra后建立在军事强权上的各希腊君主国的问题,从而在希腊文明圈里最终脱颖而出呢?这就是Rostovtzeff在他的《罗马》一书中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回答这个问题却是不简单的,从古典时期开始,历史学家们就试图给出自己的答案。参与过第三次Punic War的希腊人Polybius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罗马公民们的品质和罗马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被认为是Plato以降希腊政治哲学家们的理想在现实中的体现。考虑到Polybius和Scipio家族的亲近,他是接触到很多政治军事决策过程,也深知士气和制度的重要性,加上他服务于这个政权的身份,这个结论是在当时是恰当并合乎逻辑。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不应该满足于这个结论的。即便是晚年的Polybius也意识到这个结论夸大了罗马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罗马人民的道德品质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解释至少是不完整的。在Rostovtzeff看来,罗马成功的因素要更复杂更深刻,要得到一个可依赖的结论,必须对史料,包括考古发掘和文献,进行仔细的研究。

罗马早期的历史我们现在知道的并不详细,希腊人的注意力在他们在Sicily殖民地产出的财富上,直到前7世纪他们才意识到意大利诸部落的存在,而且在这之后的两个世纪里都不关心意大利事务。Sicily和南意大利的希腊人殖民城市中更多的关于拉丁民族的记载也许要等待将来的考古发现了。关于希腊人对罗马早期记录的零星片段,最有价值的是罗马人引述的希腊历史学家Timaeus (Sicily的希腊殖民后裔,生活中前4世纪晚期)的一些记载。罗马早期历史的另一个来源是罗马人的传统和传说。不幸的是这个并非是可靠的史料,前3-公元前后的罗马历史学家们在叙述的时候大量使用这些东西,同时又加上故意的改变,使得历史在时间的长河里失去进一步她本来的面目。罗马早期历史还有一个来源是档案文献。当然当时的档案文献是不会流传至今的,但至少会给一两个世纪后的历史学家提供素材。然而,不幸的是书写这件事意大利诸部落掌握得比较晚,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前就形成记述历史这个传统的意大利部落只有Etruscan。罗马人即便有一些档案材料,也在390BC的那次战争中被毁掉了(高卢人唯一的一次攻陷罗马城)。从罗马人那里我们知道Etruscan是个有丰富文献的民族。不幸的是Etruscan的文字早已失传,其实即便古典时期的罗马学者能解读也不多,Varro是其中的一个。最后一个可以确认懂Etruscan语言的人是罗马皇帝Claudius,他的第一个妻子是一个Etruscan。现在有考古发现的前四世纪以前的Etruscan文字实物,有Pyrgi Tablets,这个是Etruscan和Phoenican之间的条约文本,双语写成,写在三块金箔上,现存罗马的Etruscan Museum;Liber Linteu, 这是写在木乃伊裹尸布上的文字,原本是埃及Ptolemy王朝墓葬里面的东西,现存于克罗地亚的考古博物馆里;以及其他刻在陶片和石头上的文字。对Etruscan文字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不知现在到了什么程度,这个超出了我的范围,就此打住。

这样当公元前三世纪,罗马人的历史意识开始觉醒,罗马人的历史学家开始着手于整理祖先的事迹时,他们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实在是缺乏可信的材料。Rostovtzeff把古典时期的罗马历史学家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史料来源划为6类。我按行文的方便在这里重新整理如下:


1. 意大利南部希腊历史学家的记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对意大利的历史了解并不深入,他们为了把这部分历史和希腊过去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引入了很多假想。
2. 罗马行政长官的列表。这个表至少在320BC以前的记录并不完整,也不完全准确。罗马的祭祀团(college of pontifices)在320BC这一年形成,祭祀团有确立立法纪年,记录每年的执政官,并将大事录入祭司编年(chronicle of the pontiffs)的责任。
3. 传说。传说包括一些古老家族内流传的歌谣和关于城市里留存下来的纪念碑相关联的故事。
4. 古董。
5. Etruscan人的历史文献。


这些古典时期的罗马历史学家,一方面无米下炊,一方面,罗马的国家自豪感和罗马在希腊文明圈里的地位,要求罗马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必须和希腊文明相联系,而且还必须是从希腊文明的起点开始。也就是说,必须为罗马在Homer的史诗里面寻出一个来源。而且,为了理论上论证罗马在希腊文明圈了的领导地位,这部历史还必须说明作为希腊政治哲学中的完美而理想的典范,罗马制度是如何成形的。

怀着这些目的,罗马的最早一批历史学家Fabius Pictor, Cincius Alimentus, Gaius Acilius, Marcus Porcius Cato, Cassius Hemina, Calpurnius Piso, Gnaeus Gellius,Claudius Quadrigarius, 以及新移民Ennius和Naevius创制出了还算详尽的罗马早期历史,这个历史从Aeneas从特洛伊逃出来,逃到意大利开始追溯。这些历史很光荣很伟大很政治正确,充满爱国主义,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历史的根基是相当可疑的,既然他们的史料的来源本身就是半历史,半传说。这些历史学家按照自己的猜测,把本来没有确定时间的版传说的史料穿在一起,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英雄人物,以解释罗马是如何从她的邻居中间崛起,并创立的自己的制度,同时,还加入了一些个人对当前政治和社会改革的理解。那么,从现代人的角度,又该如何研究罗马的早期历史呢?首先,从罗马早期史学家的著作里还是可以梳理出来一些关于罗马政治和宗教的一些基本事实,虽然这些事实远不够详细。然后,对意大利的考古研究就非常重要了。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石器时代开始追溯文化的发展,并且从实物上和罗马历史学家的记载进行对照。文献+考古+审慎推断,是我们现代人触摸罗马早期历史的更为可靠的途径。

注1: Caerus是希腊神话中的机会或运气之神,罗马神话体系里是Occasio或是Tempus,英语里面的occasion一词就是来自这个神灵。在希腊神话里面,Caerus还和时机,时间相联系,所以Tempus就是意大利语Tempo的来历,在音乐里tempo就是节奏速度了,比如allegro快板就是一种tempo。我承认这句俏皮话有点冷。

图1:Pyrgi tablets, Etruscan和Phoenican的条约文本。




图2:Liber Linteu,木乃伊裹尸布上的Etruscan文字。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856795.html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2:00:45 | 只看该作者

保民官

因为在写晚期帝制时代的罗马官制,连带着也抱佛脚学学共和时期的官制。关于“tribune”一职俺为此头疼了很久。

基本上共和国时期俺见识到的含有“tribune”字眼的官职有三个:Plebian Tribune,Military Tribune,以及Consular Tribune。爱好者如我一开始接触到最多的是第一个官职Plebian Tribune。因为此职位的设立体现了罗马平民阶层的崛起,所以一般中文史书上也会特别强调。此职的重要性导致有时人们就直接使用单独的Tribune 一词指代它。因此Tribune的对应中文翻译就是“保民官”。

但是后来随着理解的深入,发现其实第二个职位Miliary Tribune出现的更早,仅指军事长官,贵族平民都可担任。而“Tribune”一词来自“tribus”(部落),本身并不包含阶层划分。所以将 Tribune直接翻译为”保民官“其实是把”Plebian“中的平民含义植入了进去。这造成了一个麻烦就是在翻译”Miliary Tribune“的时候,我经常看到”军事保民官“这样不伦不类的用法。这其实是把比较为人所熟悉,然而发生较晚的平民含义植入到了较早发生,但比较陌生的概念中去,其实相当穿越。

至于Consular Tribune(tribuni militum consulari potestate)就更加让我糊涂了。如主贴所述,这是因为平民阶层争取自己更多权益,推动Plebian Tribune获得执政官权利所设的新职,对我来说叫做tribunus plebis consulari potestate似乎更有道理,但是字面上看他却是从Military Tribune派生而来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军事保民官,执政保民官都不是确切的译法,不过以前有人这么用了,我也没见过更好的译名,也就这样沿用了。和tribune有联系的最早的职务是military tribune(tribunus militum)。最早是有部族大会选出来的军事指挥官,地位在军团长legate之下,在百人长centurion之上。

Plebeian tribune是在494BC出现的,这个就是真正的保民官了,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tribune是平民大会(plebian assembly)选出来的,这个大会是按tribe或是curia来组织的,所以选出来的代表称为tribune也就不奇怪了。这个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说了。下一个consular tribune拉丁全称是tribunus militum consulari potestate,翻译过来就是military tribune with consular authority,就是有执政官权限的military tribune。这事情的来源是这样的,大概在十人委员会(这个涉及12铜表法了,且略过不提)之后不久,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而罗马对外战争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不断升级,这样罗马内部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改变以调和平民和贵族的关系,进而适应罗马周围的战争环境。在445BC这一年,平民和贵族闹到很厉害的程度,平民保民官要求立法允许贵族和平民通婚,贵族不同意,保民官则转而要求两执政官里必须有一个平民,元老院自然还是不同意。最后保民官在公民大会上成功的通过了有关通婚的法律。这个胜利一下子刺激了平民,各保民官都在积极活动,而且当战争临近的时候也阻止征兵。贵族们很恼火,于是执政官召集一个贵族会议讨论这件事,一些贵族,比如Gaius Claudius甚至想镇压平民了,但另外一些家族反对流血,最终他们决定允许选举有执政官权力的military tribune。因为原则上平民是可以担任military tribune的,这样最终平民对这个让步感到满意而终于平息了事态。Livy是这么讲的,但同时,我觉得当时罗马面临多线作战,一边对付Etruscan诸邦,一边对付Volsci和Aequi,同时还要对付零星的其他危险,比如Sabines,这个改革也可以看作是应对这种局面的一种措施。同时期创造出来的还有财务官quaestor这个职位以应付军需和财务方面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以及censor(翻成监察官?)负责人口统计和征兵。Consular tribune自从444BC出现以来,一直持续到366BC,之间只有零星的片段时间恢复了传统的双执政官制度。366BC恢复双执政官制度是因为通过了Lex Licinia Sextia这个法案,使得平民在法律上有了成为执政官的可能。

总而言之,consular tribune是来自military tribune,拉丁的那个后缀consulari potestate应该是后来为了区分两者的不同才加上去的。而plebian tribune和military tribune本质上说完全不同的官员,但是由于选举方式的类似,都有tribune这个词。

另外多句嘴,为什么只是换个名字贵族就能忍受呢?主要是贵族普遍认为consul是个比较高贵的职务,不能让平民玷污。有点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那个意思。consular tribune有种临时性阶段性的暗示,就比较好接受了。

再做一个解释,Publius Licinius本人不是plebian tribune,但是他当选consular tribune应该有plebian tribunes的推动有关。还有法律上平民可以拥有执政官的权利和真正出现一个平民当选consular tribune是有距离的。美国宪法对总统没有种族,宗教和性别的限制,但是Kennedy是第一个天主教总统,奥巴马是第一个黑人总统,女总统到现在还没出现过,虽然女克林顿曾经很接近。至于无神论(严格意义上的,泛神论者不算)总统,甚或是穆斯林总统的出现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1:56:02 | 只看该作者
从城邦到帝国 - 19

全面动员后罗马面临的首先一个困难就是后勤。这次动员的规模前所未有,而需要的物资供应自然也是极为庞大。罗马平民不止要面对在战场上对敌战斗,还要应付战争税。在外长期作战后回到家园,恐怕又要面对荒芜的田地。于是在平民保民官在民意下发起了一系列和贵族的斗争,首先矛头对准了上一次在Veii城外吃了败仗的两个将军Sergius和Verginius。这两位最终被起诉,并被判有罪,处以巨额罚款。在这一政治斗争胜利的形势下,平民保民官们顺势阻止了向平民征收战争税。这里的顺势,指的是通过针对两败仗将军的诉讼,平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这样就给了保民官们政治操作所需要借用的力量。

就在内部纷争的同时,罗马对外战争的节奏并未放缓。401BC这一年,罗马军队在consular tribunes (执政保民官)Manius Aemilius 和 Kaeso Fabius的率领下夺回之前在Veii城外的几处军营,并加固成为要塞以利长期围困。Marcus Furius率军攻入Falerii的领土,Cnaeus Cornelius率军攻入Capenea的领土。这两个城市都都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连在城外与罗马人一战的能力都没有,任由罗马人在城外劫掠,烧毁农场和谷物。对Volsci人的战争则由Valerius Potitus负责。罗马人的首要目标是收复前一年被攻陷的Anxur(或者说,Tarracina)。这座城市处于高地,易守难攻,罗马人只好采取围困的办法。

尽管罗马人在军事上还算顺利,但内部的困难看起来比对外战争更难解决。既然保民官阻止了战争税,那么指挥官所需的补给和士兵们的军饷就得不到支付。这样,罗马内部纷争的负面情绪也开始扩散到了军营里面。不过事情的解决有些出人意料,平民和平民保民官们认为平民应该拥有更多的政治权力。在这一背景下,Publius Licinius Calvus出人意料地被选为400BC这一年的consular tribune。按照Livy的说法,他是可以被确认的第一位被选到这个位置上的平民,尽管之前可能也有平民被选为consular tribune。这样,在平民和保民官们认为他们最终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后,在战争税上做出了让步,于是大量给养被很快地送到了前线。

400BC这一年,罗马人终于趁着Anxur守军在Volsci人节日期间的松懈而一举攻下这座重镇,从而一举改变了Volsci人这个战略方向的态势。同时,Livy还提到这一年有着一个严冬,大雪封住了道路,Tibur河也罕见地因为冰冻而无法通航。但是接下来的夏天却又是一个罕见的酷暑,并造成大量人和牲畜的死亡。联想到之后的历史走向,我认为很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导致了之后Gaul人的南下,并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虽然天气恶劣,但罗马人的供给因为之前的战争准备积攒了大量粮食而仍然充足。这一年结束的时候,由于平民Publius Licinius的示范作用,被选为399BC的consular tribunes居然只有一位是贵族,其他统统是平民,而且是在公民大会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399BC这一年,Veii前线迎来了一场大战。虽然自己的领土正在遭受罗马人的蹂躏,Capenae和 Falerii派出了为Veii解围的联军。罗马人显然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两只支援军,直到他们突然出现在围困Veii的罗马人的背后。于是罗马军队的一部遭到了内外三只军队的夹击。有了Sergius和Verginius的前车之鉴,这次罗马援军的反应很快,他们从后面攻击正在专注于前面敌人的Capenae军队并造成了Capenae军队的混乱,这个混乱迅速蔓延到了Falerii一翼。最后,被围攻的罗马军队恰到好处的反突击最终造成了Capenae和Falerii联军的崩溃。最惨的是这些败军在逃跑的时候,被本来在Capenae劫掠的罗马军队截住,其悲惨命运就不言而喻了。而Veii方面的败军很多人被堵在城门口被杀,因为Veii城害怕城门失守,于是早早就把门关上了。

399BC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到了选举的时候,这一次贵族阶层开始全面反击。元老院对平民不断增加政治势力的忧虑更甚于对当前正在艰难进行的战争的忧虑。他们全面动员,推出他们中的杰出人物参加竞选,利用各种便利条件保障选举的成功。而且,贵族在最近虽然政治权力严重流失,但是宗教上的控制权还在手。他们利用天气骤冷骤热这个自然现象,散布这是诸神对平民占据高位和阶级界限的模糊不满而采取的惩罚。出于对诸神的敬畏,398BC这一年的consular tribunes 全部来自贵族阶层。这一年对Veii的战争没有取得进展,而在Falerii和Capenae劫掠的罗马军队获得了大量的缴获。他们在对方的境内竭力破坏,尽量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加利用的资料。

再往下,Livy就开始谈起怪力乱神了。他提到一个被罗马人捉到的Veii预言师声称如果罗马人不能排干Alban Lake的水,Veii就不会被攻陷,起初元老院没有理会这位的预言,但这一年Alban湖水突然无故升高,于是罗马派出使节去Delphi(希腊的太阳神庙)求神谕。在使节回来之前,罗马进行了换届选举。在397BC这一年,罗马的处境尤其困难,他们的敌人增加到了6个。除了围困Veii,劫掠Capenae和Falerii,与Volsci争夺Anxur之外,Aequi开始攻击罗马人的殖民城镇Labici(大致在罗马东南20公里处,Alban Hills的北坡,其具体位置现在已经不详了)。同时,Etruscan的大城市Tarquinii认为罗马人几面受敌,内部也有不稳迹象,正是捞一笔的好时候,于是派出一些轻装步兵进入罗马境内劫掠。罗马人为此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感到相当愤怒,于是当年的consular tribune Aulus  Postumius和Lucius Julius征集了一支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当时的平民保民官不允许额外再征集军队了)。Tarquinii军队由于携带了大量的财物,所以被罗马人赶上来并被轻易击败。尽管如此,Veii方面的战争仍然毫无进展,正当很多罗马人为此感到绝望的时候,派去Delphi的使节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预言正好和Etruscan的那个预言师是一致的。这事情似乎也并非完全是后人的捏造,因为战后罗马人专为为此打造了一支金碗献给Delphi,这支金碗一直流传到后来文献记载已经相当丰富的时代。我从阴谋论的角度看,觉得这个事情恐怕是元老院为了维持士气把战争继续下去而和祭司串通起来搞的鬼。一般说来,神谕通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么直白的看上去很可疑。以多年后大Scipio的所作所为进行对比,阴谋论从动机和效果两方面都讲得通,可能性我看超过八成。

总之,罗马人就真的开始动手挖沟,给Alban湖排水。同时,罗马人认为这一年当选的consular tribunes没有尽到宗教职责,因而触怒了神,于是所有的这些官员提前离职,权力交给临时执政的官员直到下一次选举。

另外,在这一年还有另外一件大事,这件事成为一朵当时所有罗马人都忽略的阴云,预兆了日后的灾难。

图:Delphi的太阳神庙遗址的一角。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1:41:56 | 只看该作者
从城邦到帝国 - 18


上次讲到罗马战胜Veii,双方签署了一个为期18年的停战协议。停战协议是在407BC这一年失效的。鉴于协议到期,罗马方面派出使节去Veii要求新的内容不详的协议(Livy的说法是ask satisfaction,估计是对罗马有利的条款),但是使节还没到达Veii就被对方拦下来,并求罗马方面给一年的时间,因为此时Veii内部有原因不详的麻烦,我估计是Veii内部权力斗争还未见分晓。当时Volsci人刚刚拔掉了罗马人在其境内修建的Verrugo要塞,于是罗马人对Veii也就莫为已甚了。下一年,也就是406BC,罗马再次派遣使者去Veii。这次Veii直接把使者给赶走了,同时还对使者进行了人身威胁。罗马元老院的反应是要求consular tribunes(执政保民官,这一年没有执政官,只有四位执政保民官)对Veii宣战。但是罗马平民对宣战不感兴趣,因为此时对Volsci人战争进行得很吃力,虽然罗马人得以侵入Volsci人的地盘并建起要塞,但Volsci人的反攻也是很猛烈的,罗马需要在Volsci方向维持一只大军,这样常年脱产作战,对平民来说负担比较沉重。元老院看到民意此时不在他们这边,如果强行投票表决对Veii宣战必然无法通过,于是就撤销了这个提议。于是这一年罗马的主要军事行动就是针对Volsci并夺取了他们的城市Anxur(Anxur就是现在的Terracina,属于意大利的province of Latina,在罗马东南大概50多公里处,这个城镇的拉丁名字是Tarracina,Anxur是Volsci人给这座城镇的名字。Anxur的名字也有些来历,这是青年Jupiter的名字。Tarracina,或者说Anxur,是个战略要地 ,是Volscian Hills 向海岸延伸的尽头的地点。城市的一边在山上,另一边伸向沼泽。Tarracina是Latium地区从陆地向Campania南下的咽喉锁要,同时也是控制Pontine Marshes这块沼泽地带的要点,自己还附带有一个小港口。这个城市也是罗马和Volsci人反复争夺的地方,509BC罗马人就开始控制这个地方,后来被Volsci人夺取,406BC这一年罗马人夺回该城,在402BC就又丢了,400BC再次夺回,397BC顶住了Vosci人围攻,最后到329BC彻底成为罗马人的殖民地)。元老院在这次胜利后,宣布将由国库支付罗马士兵。这是首次罗马士兵不用花自己的钱投入战争。我们应该看到,这是罗马贵族对平民的一次妥协,希望从财政上对平民进行战争补偿以加强内部凝聚力,调动平民参加战争的积极性,从而应对频度和强度都在不断升级的战争。

当然,这事情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国库多出一笔庞大的开支,那么钱从何来呢?显然还是要加征战争税,最后岂不是羊毛还是出于羊身上了?这恰恰是保民官们的意见,普通平民都欢天喜地不会想那么多,政治家就不同了。在加征战争税后,保民官宣称他们将保护任何拒绝缴纳战争税的人(当然针对的是平民而言)。但这次元老院是下了决心的,贵族们带头捐款,当时罗马还没有铸币,贵族们就是公开向国库运送金属铜以表明减轻平民负担的决心。于是保民官们也只还好着跟着缴纳战争税。

元老院采取的这个举措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平民对此的反应异常热烈,很多人聚集在元老院,和从元老院走出来的元老握手(grasp the hands,看起来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握手)表示感激。可以说一时间爱国情绪空前高涨,贵族和平民本来紧张的关系得到极大的缓解。在下一年,也就是405BC,公民大会投票就顺理成章地表决同意对Veii宣战。


于是由consular tribunes带领一支庞大的,主要由志愿兵组成的军队围攻Veii。根据Livy,战争开始后,全Etruria的城邦在Fanum Voltumnae的会议上讨论是否帮助Veii抵御罗马人的进攻。这里解释一下这个会议。Voltumnae是Etruscan的大地之神,也是Etruscan多神教里面的主神。Fanum Voltumnae是Voltumnae的祭坛,位于Etruscan 城市Volsinii – 现在的Bolsena(Lake Bolsena边上,位于罗马西北约70-80公里的地方)。每年Etruscan的十二个大城市都要到派人这里的圣林(sacred grove)聚集,举行祭祀活动。所以Fanum Voltumnae算是维系Etruria这个松散邦联的纽带。罗马在罗马广场(Roman Forum)有一个Voltumnae的祭坛,在前面提到过的Temple of Castor的附近,算是罗马在政治上拉拢Etruscans的结果吧。Etruscans这个会议的结论显然是拒绝了Veii的请求,这也许说明Etruria各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并非特别密切,相互之间对手的味道多于盟邦的感觉。或者Veii以前得罪过一些Etruscan城市也未可知,反正Etruscan的历史也没多少流传下来。

罗马人对Veii的围攻很快就松懈下来,主要原因是在404BC和Volsci人之间爆发的战争牵扯了罗马人的精力和兵力。罗马人虽然在这一年成功地攻破Volsci人的城镇Artena(Artena是座山城,位于Lepini山脉 – Monti Lepini,Sacco河谷的上端,在罗马城东南直线距离30公里的地方。这座城地形险要,Volsci人在内城还修了一座更加坚固的城堡。在404BC被罗马人攻陷后这座城镇就被毁掉了。现在在原址上的村庄叫做Monte Fortino,见图二),但也就没有能够在Veii方向有任何作为。再下一年(403BC),罗马和Veii的内部政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罗马在这一年前所未有地选出了8个consular tribunes。而Veii则方向相反,选出了一位国王。Livy非常政治正确地认为Veii选出国王这件事引起其他厌恶独裁制度的Etruscan城市的反感,尤其是这位国王在宗教事务上的一些不明智的举措使得Veii在Etruria被孤立。罗马人得到这个情报后,选择了对Veii进行围困,而非直接攻击的策略。这一年冬天,罗马将军头一次开始建设冬令营,这样对Veii的围困在冬季也不会放松。但是冬季作战这是个新鲜事物,无疑在城外的罗马人要禁受更加恶劣的环境。于是保民官突然发难指责带兵的将领和元老院试图奴役罗马平民,一番争论后,虽然罗马人最终决定还是要将对Veii的战争继续下去,但终于在这一年,对Veii的战争没有任何进展。

再下一年(402BC),罗马人的麻烦来了,先是Volsci人攻陷了Anxur,这座重镇再度易手。本来罗马在这座城里是放了重兵的,但在春季(Livy没说,是我猜的)缺乏粮食的罗马人出城到处寻找或购买粮食。粮食的缺乏到了罗马人连Volsci来的商人也不拒绝。


于是Volsci人乘虚而入,夺取了城市。Veii方向麻烦更大,罗马将领之间的不合成为罗马城内政治斗争的延续,更糟的是Veii北边的两个城市Capena(卡佩那,罗马北不到30公里)和Falerii(前面提到过,曾经和Veii,Fidenae联合对付罗马)派军队前来支援Veii。这两个城市算不上是Etruria的核心城市,而且主要语言和罗马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担心一旦罗马攻陷了Veii,他们就该有唇亡齿寒的担忧了。这两个城市的联军从罗马人围城的壕沟外对罗马将军Manius Sergius所部进行攻击。看到援军的到来,Veii也出兵从内侧对Manius Sergius进行夹击。Sergius旁边的罗马军队由Lucius Verginius指挥,可是Sergius和Verginius二人不合,Verginius不愿救援,而Sergius也不愿求援。于是Sergius被Veii及其援军所败。Sergius带领败军回到罗马后立刻在元老院发起对Verginius的指控,而元老们则按利益站队,相互攻击,莫衷一是。最后元老院拿出来的方案是决议提前大选。Sergius和Verginius拒绝提前交出权力,而其他的consular tribunes都表示服从元老院的决议。此时保民官(tribunes of plebs)此时突然跳出来宣布consular tribunes 必须提前按元老院的决议交出权力,否则他们将控告consular tribunes。这一届consular tribunes之一Gaius Servilius Ahala发表演讲抨击了保民官的同时表示支持元老院。元老院当然乐见局势由他们,而不是保民官所控制。这样,提前大选成为定局。

401BC这一届的consular tribunes压力比较大,要同时在四条战线上作战。当然,这也显示了罗马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到此时,罗马能够在多次军事失利后还能在四个方向上同时发动战争,这就是国力的体现了。这一届consular tribunes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征兵。这次征兵可以说是全面动员了,很多老人都报名参加城市的守卫工作。

图一:考古学家正在对Fanum Voltumnae遗址进行发掘,这张照片来自BBC的报道。Livy多次提到了Fanum Voltumnae,但他没说具体的位置。该遗迹是由意大利考古学家Simonetta Stopponi在2007年主持下开始发掘的。看照片,考古学家的工作也挺辛苦的了。


图二:Artena原址上的Monte Fortino。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1:37:43 | 只看该作者
从城邦到帝国 - 17

罗马骑兵吼完了就开始冲击,继而步兵全线压上。在对攻中Etruscan军队全线崩溃,只有Veii国王Lar Tolumnius 堪称勇士,带着卫队四处救火,但最终被罗马骑兵军官Aulus Cornelius Cossus (按Livy,时任military tribune)用长矛刺杀。Lar Tolumnius死后尸体落到罗马人手里,他的胸甲到Augustus时代还在。而Augustus认为Cossus杀Tolumnius的时候不是Livy说的437BC(Cossus任military tribune的这一年),而是在426BC他任consular tribune的那一年。不管如何,Veii国王之死让Etruscans陷入进一步的混乱和崩溃。Aemilius带领罗马军团乘胜追击直至攻破Fidenae城外敌人的军营,杀掉了大量的敌人。不过Fidenae人作为本地人,大多跑进山里躲过了战场上一边倒的屠杀。这是主战场上的战斗,另外,因为Etruscan联军的人数比较多,事前Tolumnius分出一部分兵从山后面绕路攻击罗马军营,但是被守营的Fabius Vibulanus挫败,接着被一个反突击给击溃了。在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后,Aemilius带骑兵渡过Tiber向Veii索取的大量财物才撤军返回罗马。

下一年,也就是436BC,Marcus Cornelius Maluginensis 和Lucius Papirius Crassus当选执政官。罗马人派出军团去Veii和Falerii武装游行。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一方面是Veii和Falerii新败,只好龟缩了,另外,这两个城市正在流行疫病,所以罗马方面也不愿意攻城。这一年还有多次地震,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也使得罗马没有进行更主动的军事行动。再下一年,公元前435年,Fidenae或者是觉得自己的实力有所恢复加上认为罗马流行疾病时会变得软弱,于是开始到罗马的境内劫掠。不仅如此,他们还派出使者企图联合Veii和Falerii再次和罗马开战。Falerii没有同意,但是Veii决定和Fidenae再次组成联军进攻罗马。罗马这一年的consuls是Gaius Julius和Lucius Verginius,他们这一年的压力很大,可谓是内忧(疫病流行)外患(Etruscans发动战争)了。总之,Etruscan军队很快渡过Anio抵近Colline Gate(科林门),这给罗马城带来了不小的恐慌。于是Julius带兵在护城河和城墙上布防,而Verginius召集元老院商议。元老院建议任命Quintus Servilius Priscus(一说Quintus Servilius Structus)为dictator,于是Verginius和Julius商议后决定正式任命Servilius为dictator,然后Servilius任命Postumius Aebutius Helva为magister equitum(司马官)。这里不厌其烦地写出来主要是明确一下共和早期任命独裁官的标准程序。

Servilius拿到独裁官的标志(standards)后立刻命令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罗马人在天亮前必须赶到Colline Gate外集合。第二天看到罗马进行总动员的声势后,Etruscan军团就开始后撤了。士气大盛的罗马人在后面追击直到把所有Etruscan军团赶进Fidenae城内,并顺势把Fidenae给围住了。但是Fidenae是一座建立在高地上并拥有坚固城墙的城市,而且在开战前就积攒了足够的粮食。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次Veii和Fidenae联军本来也不打算野战,而是要和罗马拼消耗。罗马方面因为本来离得近,对地形还是比较熟悉的,于是想办法寻找城防的弱点。统帅Servilius在仔细观察之后发现Fidenae的防御有一处因为土质的原因比较薄弱,于是就打算挖地道。他把罗马军队分成几部分,轮流攻城以便为挖地道做掩护。因为攻城战一直没停,所以城内对地道毫无知觉。最终罗马人就是这样攻破了Fidenae,这年是435BC。

Fidenae的陷落对Etruria是一个沉重打击,不但再次吃了败仗的Veii感到恐惧,上次战争损失惨重的Falerii也同样感到罗马人带来的威胁。于是这两个城市向Etruria的其他城市派出使节要求召开一个全Etruria的大会来讨论对付罗马。在罗马方面,这个压力是巨大的,在得到Etruria即将联合的消息后,元老院决定再次任命Mamercus Aemilius为独裁官,Aulus Postumius Tubertus是他的司马官(magister equitum)。但是,罗马方面紧张了半天,Etruscans方面却迟迟没有动静。后来通过Etruria那边过来的商人,罗马才知道Etruria其他城市拒绝了Veii联合起来对罗马发动战争的请求,他们认为Veii不应该用其他城市的资源来收拾自己造成的烂摊子。

然而,从Livy的记述来看,这并非是这次战争的结束。Livy对于这次战争后半段的叙述比较混乱,没有记载罗马在435BC攻陷Fidenae后,对Fidenae的处理方式。不过从前后文的一些零星片段判断,似乎罗马只是一定程度地屈服了Fidenae的统治层,并获得向Fidenae移民的权力。另外,罗马和Veii签署了停战协议。但是按罗马人的说法,停战协议没有坚持多久,Veii就恢复的对罗马的敌对行动。到了428BC这一年,Veii甚至开始公开侵入罗马领土劫掠。同时罗马在这一年遭受严重的旱灾。旱灾造成大量牲畜死亡,同时引发疾病的流行,并造成迷信和外来宗教的肆虐。因此罗马的精力完全被内部纷乱所消耗,对Veii的侵入只是派人去调查,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直到第二年选出新的执政官后才宣战。宣战过程中,罗马内部政治斗争也相当激烈,平民和贵族就到底是公民大会决定宣战还是元老院决定宣战争论不休,虽然之后公民大会(按centuries投票)的决定也仍然是宣战。这是平民在政治上暂时占了上风(否则,保民官威胁说要阻止军队的征集),同时平民还成功地阻止了下一年(426BC)的执政官选举,取而代之的是四个保民官执政,即consular tribunes。但是平民的成功并没有持续下去。这些保民官在内部政治斗争上行动比较一致,到了对外战争就不行了。战争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指挥权要集中,但是这些执政的保民官们并没有理顺指挥系统,就留下一位守城,其他的三个各自带着征集好的军队迎战Veii人。这种指挥体系的混乱给了Veii人一个机会,而Veii也没浪费这个机会,一举击垮罗马人。罗马的败兵靠着躲在军营里死守才避免被全歼。罗马公众对这次很丢脸的失败非常不满,于是要求任命一个独裁官(dictator)。但这次任命独裁官在程序上出了麻烦。按照惯例,dictator是由consul来任命的,但这一年没选出consul。最后,这个麻烦还是交给augurs (观鸟祭司)解决的。他们选择让Mamercus Aemilius再次出山。这次,Aemilius一开始连助手都没要,任命自己为magister equitum(司马官),估计是要做出高度集中指挥权来纠正错误的姿态。

在Veii方面,他们受到胜利的鼓舞,向周围Etruscan城邦派遣使节,宣传他们击败了三位罗马将领,并联络盟友,希望他们出兵一起征服罗马。Fidenae这次很快就决定参加Veii的军事联盟,并把所有罗马去的新移民杀光。两个城邦决定以Fidenae为基地,向罗马进攻。但是Aemilius是一个更加果决和迅速的将领,他在最短时间内收拢败兵,恢复士气,并带领军队渡过Anio River靠近Fidenae。他自己率领主力步兵停留在Tiber河与东边的丘陵地带之间,同时让Titus Quinctius带领骑兵进入丘陵地带并偷偷绕到预设战场的侧后埋伏。第二天,Veii和Fidenae联军受到之前胜利的鼓舞,全军前出与罗马人决战。在正面战场胶着的时候,Aemilius发出信号,Quinctius带领骑兵从后面包抄敌军。Quinctius这次冲击运用了一个新的骑兵战术,在攻击前,他命令所有骑兵卸掉马衔。我们知道,马衔是骑手用来控制马的,卸掉马衔就意味着随马自己的意志进行冲击,这样,冲击路线将是随机和不受控制的。我认为,这是由于Quictius手里的骑兵数量并不很多,他要利用有限的数量最大地造成敌人的恐慌。实战中,罗马骑兵在冲击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烟尘,而且攻击方向很宽,Quictius的意图被很好的实现了。罗马人两下夹击,Veii和Fidenae联军陷入混乱,大部分Veii军队被Tiber河挡住,只有少数运气好的游到河对岸。一部分Fidenae人得以穿过军营向城市方向逃跑,但是被Quictiu紧追不放,跟着Fidenae的败兵一起冲进城里,占领城墙并向Aemilius发出信号。


Aemilius看到信号后就提醒正在战场大肆劫掠的罗马士兵,更多的财富实际上在Fidenae城内。于是他得以整顿军队,并带兵进入Fidenae城里。虽然Fidenae还有一个内城,但是在绝望下,Fidenae人向罗马人投降了。随后,罗马人洗劫了整个城市,每个罗马士兵通过抽签得到一个俘虏作为奖励,那些在作战中勇敢的则得到两个。其他的俘虏全部当作奴隶带上花环卖掉。Aemilius带着军队和大量战利品回到罗马后立刻卸任,从他被任命为独裁官到卸任,一共不过16天时间。罗马赢得这次战斗胜利后Fidenae被彻底摧毁,做为一股政治势力从此不复存在。下一年,也就是425BC,罗马和Veii签订了一个为期18年的停战协议,为这一次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图一:马衔。马衔又称马嚼,水勒,是放在马嘴里的一种条状物,挂在前切齿之后和后磨齿之前的空当之中,为骑手提供对马的操控以及他和马匹之间的交流。本图显示的是各种马衔中很常见的一种,叫做小勒衔,英文是snaffle bit。两边的圆环是用来系缰绳的。




图二:带着马衔的马。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1:32:32 | 只看该作者
从城邦到帝国 - 16

最近头儿天天在屁股后面赶着催活,实在没时间好好写,还请大家挑错了。不好意思...

前面讲到罗马在476BC这一年与Veii作战并取得胜利,但是罗马和Veii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太久就又一次爆发了。这次Veii和Sabine人联合起来。罗马在处理了内部纷争后(Fabii家族被灭后代表平民的Tribunes-保民官借此事向贵族发难,接连起诉多个前任和现任的consuls),派出了执政官Publius Valerius带兵进攻Veii,拉丁盟邦为这次战争出了辅助兵种(auxiliaries)。这次罗马人的速度是够快的,Valerius达到的时候,对方联军似乎还没完成整编,Sabine人的营地还在Veii城外靠近城墙的地方。


Valerius决心立刻让步兵发动攻击,这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Veii人事前对罗马人的到来全无知觉(这件事挺诡异的,按说军队行进到攻击,不会不留痕迹的,日后很多战斗的具体描述可以看出这点,不过Livy记述的这段时期的历史按现代一般的看法还属于传说阶段,细节上不考究也就不可避免了),直到罗马人攻击Sabine军营后产生的巨大噪声传到城内才开始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抵抗。当他们开始组织起来并试图建立战线的时候,Valerius命令他的骑兵从侧翼包抄攻击,这下就彻底粉碎了Veii人试图挽救盟友的企图。Veii人在第二年终于向罗马人求和,双方最后签订了一个为期40年的和平协议。Veii人作为战败者的付出是谷物和对罗马军费的赔偿。和平到来后,罗马继续内部纷争,不过这属于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冲突,我们后来还会讲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中间插播一下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罗马与Veii和Sabine联军作战的时候,Volsci和Aequi又一次侵入Latium地区骚扰罗马的Latin盟友。虽然这些入侵者被Latins击退,但是罗马人不能忍受拉丁盟友在罗马军队和指挥官都缺席的情况下用Latins自己的军队和自己战术取得胜利,于是还是派出了另一个执政官Gaius Nautius带着军队进行了一场武装游行。这也是因为Volsci实在不肯配合罗马人:给罗马人一次正规作战的机会。

在罗马和Veii签订了这个40年的和平条约后,罗马在Tiber河往西这个方向就平静北了很久,直到差不多40年后的437BC。这次的焦点是位于罗马北8公里处Tiber左岸的城市Fidenae。Fidenae这个城市在Livy的记述里面相当混乱。Livy前面说过Romulus时代Fidenae是Etruscan人的城市,但Livy还说过Fidenae是罗马移民建立的城市。恐怕你在不同的时间问Livy,Livy 的回答都不会一样。真相如何我们不知道,不过我认为既然Etruscan比罗马人发达的早,Fidenae很可能最早是在Etruscans的控制下的。而且,很可能Fidenae一直在罗马和Etruscan之间摇摆不定。不管怎样,按照Livy对第二次Veientine War(对Veii的第二次战争,准确的说,是前五世纪以后的第二次)的描述来看,Fidenae战前是由一些罗马移民统治的。不过在437BC这一年的一次暴动后,这座城市倒向了Veii,当时Veii由国王Lars Tolumnius统治。罗马方面因此向Fidenae派出了使节团以了解Fidenae在暴动后Fidenae对罗马政策的改变。但使节团的四名成员全部被杀,这在古典时期也是严重违反国家间交往的一般准则的。Livy认为这一严重违反国际法的罪行是Lars Tolumnius下令执行的。不过Livy也给出了另外的说法,就是Tolumnius给Fidenae的指令过于模糊,因为Fidenae派去征询Tolumnius意见的使节正赶上Tolumnius正在玩掷骰子的游戏而无心考虑Fidenae的麻烦,于是Fidenae人误解了Tolumnius。当然,偶然说和阴谋论都有可能,Veii国王很可能就是要让Fidenae干一件很过分的事情作为投名状,使得Fidenae没有再次摇摆的机会。

使节被杀不过是战争的导火索,本质上说这是Veii和罗马争夺Tiber河在Fidenae附近这一段的控制权。Fidenae离Veii很近,可以作为Veii跨过Tiber河,通向Latium的桥头堡,而罗马则坚决不能容忍Etruscans染指Latium地区。两家为争夺Fidenae开战本来就不是第一次了,而这次也自然在情理之中。罗马这年的consuls是Marcus Geganius Macerinus(这是他第三次当选执政官了)和Lucius Sergius Fidenas(这位老兄的agnomen应该是来自这场战争了),Sergius被首先派出。他率领军队在Anio River的南岸和由Veii国王率领的军队打了这场战争的第一仗。

这里先介绍一下战场附近的地形。请先看图一,图中罗马在南边,Tiber从罗马的西边流过。图中红色圆点代表Fidenae的大概位置。Fidenae和罗马之间有一条Tiber的支流Anio river(现在叫做Aniene river)。这条河汇入Tiber河的河口由蓝色标记标出。在Anio和Fidenae之间是丘陵地带。Veii在Tiber河西岸,在地图的左上角由红色标记标出大致地点。Sergius指挥的对Veii国王的第一战按Livy的说法是惨胜,看到情况紧急,罗马元老院决定任命Mamercus Aemilius为独裁官,而Mamercus Aemilius则挑选Lucius Quinctius Cincinnatus作为他的magister equitum(司马官,=master of horse),并任用Quinctius Capitolinus 和 Marcus Fabius Vibulanus这两个有战争经验的指挥官作为他的助手,同时征召一些有经验的老兵百夫长补充进之前两执政官征集并在前一次战斗中遭受重创的军队。Mamercus Aemilius果然是更有能力的军事指挥,他成功地将Lar Tolumnius从罗马的领地逼退。Tolumnius带领军队退回Anio River北岸,将军营设在Fidenae城墙外,并占领Fidenae和Anio river之间的丘陵地带,用壕沟来稳定战线。同时他避免和罗马作战,耐心等待来自Falerii(Etruscan的另一个大城市,在罗马以北50公里处)的盟军。罗马方面则渡过Anio河,在Anio和Tiber之间的三角地带距离Veii军队不远的地方与之对峙。



图一:罗马,Fidenae和Veii的地图,感谢google map


Falerii军队到来后给Lar Tolumnius带来了新的烦恼。Veii和Fidenae这两方面对罗马人新败,信心比较不足,希望在长期对峙中拖垮罗马。但是新来的Falerii军队不愿意在离自己城市太远的地方长期作战,而且,他们没怎么和罗马人打过,对自己的信心比较足。Lar Tolumnius本人尽管倾向拖垮罗马,但是也害怕Falerii军队不受控制,不听他们的意见他们会走掉。于是同意与罗马人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于是双方军队都来到一处平地准备对决。当时战场的布置是这样的:在Etruscan联军方面,Veii军队在右翼,Falerii军队在左翼,Fidenae军队在中间;在罗马方面,独裁官自领右翼攻击Falerii,Capitolinus带领左翼攻击Veii军队,司马官Cincinnatus带领骑兵在中间面对Fidenae军队。列好队形后,有一段时间双方都安静地站在那里,Etruscan方面不愿主动进攻,大概是想节省体力。罗马方面,独裁官Aemilius则是在盯着罗马城,等待那里的开战信号(战场里罗马城也不是很远)。也不是说罗马城里的人在遥控战场,而是罗马的观鸟祭司augurs正在占卜,Aemilius在等结果。Augurs给出正面消息后,Aemilius就让骑兵发出呐喊并开始进攻。这个呐喊就叫做战吼,所谓battle cry,俄国人喊urrah(这个其实来自土耳其人的vur ha,和中国人喊杀是一个意思。其实美国海军陆战队marine也差不多,用的是oorah,美国陆军用的是hooyah,看过Black Hawk Down的一定有印象这是在什么场合下用的),雅典人在Peloponnesian War的时候用alala或是alale,据说这是学猫头鹰叫,英国中世纪自Edward III之后喊的是Dieu et mon droit (=God and my right),这个实在太文邹邹了,不知现在喊什么,至于罗马人当时喊什么,Livy没说,我也真没考证过,我猜是Jupiter Optimus Maximus,还请哪位知道的不吝赐教。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7-11 22:07:30 | 只看该作者
小七,这次是你较真了。你拿盗版孔子像打比方有点太不合适了吧?我看拿毛泽东像来比还差不多,老外来中国旅游的不应该不认得老毛像,眼力再差也不会错认是弥勒佛(弥勒有颗'痣'是点在肚肌眼上的)。而现在成为大街小巷兜售的'乞福工艺品'的挂件,再粗制烂造也不会把脸上那颗痣点错。
从来就没救世主 发表于 2012-7-11 09:55

虫虫,你这就外行了。孔夫子的像有正版吗?同理,Lucretia和Brutus的像也没有正版,不信你查查那雕像是谁做的。
所以,研究历史要研究正版的,盗版的研究得再好也没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9:22:52 | 只看该作者
从城邦到帝国 - 15

我们前面讲到,在前6到前5世纪之交,罗马人干了两件大事:驱逐了Etruscans的影响力,建立了共和。从社会制度而言,这个转变不能说是革命性的。罗马是一个由贵族统治大量农业人口的地区强权,这一点在共和前后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罗马的王政中,国王只是更有势力的家族代表,和中国的家天下还是很不一样的。重要的变化只有一条,就是以前是在贵族中选出一个国王,而国王任期终身。共和后还是在贵族中选举, 不过选出来的是任期一年的民事,军事和宗教领导集团,包括consuls,praetors 等等。只有独裁官的权利范围接近国王,但这不是固定职务,任期也只有半年。于此相联系的是部族大会(assembly)的角色。王政的时候,assembly是国王来公布其法令的场合。共和后,assembly要就重大议题,比如战争还是和平,是否接受新公民等等进行投票表决。

和政治制度比起来,罗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变化要更大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平民(plebeians)阶层力量的壮大。拉丁词plebs的本意是multitude - 众多。逐渐地,这个词就专指众多不属于贵族(patrician families)的罗马公民。Plebs包括贵族的clients(受贵族保护,为贵族出力的人,有人身自由,不是奴隶,但经济和政治上依附贵族),但不全是贵族。即便在罗马早期也有一部分人是完全独立于贵族的。这些人可以说是最强意义上的除了贵族而外的quirites(自由民,还记得这个词吧,来源于quiris – 长矛)。我们不知道这些人的人数如何,但在早期,占人口的比例不会很高,特别是在Etruscan王朝期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既不是贵族,也不从属于贵族的自由民人数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对历史走向影响极为深刻的社会变化,Rostovtzeff对这个变化归因于如下三条:


1. 随着贸易地位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罗马对于意大利其他地方的人,特别是Latium地区的人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这些人的到来不但对罗马的社会发展有正面的帮助,同时也壮大了plebs阶层。

2. 罗马在意大利政治版图中不断壮大,这刺激了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有手艺的工匠,包括木匠和金属工匠来(比如说)制造武器。与此伴随着的是行会(拉丁文是collegia,也就是guilds)的形成。最早的行会按Plutarch的说法是罗马七王中的第二位Numa Pompilius为了促进不同部落的融合和发展工业而建立的,包括乐器匠,金匠,铜匠,木匠,皮匠,陶匠,洗染匠等等。行会把这些工匠组织起来以保护本行业的生意。这些工匠在行会的保护下拥有一些贸易上的特权,也避免了成为贵族的clients。

3. 罗马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征服和吞并周围Latium地区的其他城镇,这些城镇的上层贵族,如果没有被镇压的话最终被吸收进罗马贵族阶层,而这些当地的小业主和贵族的clients则往往在母邦被征服后变成自由农。

由于plebs中的这些自由民成分自身的特点,Etruscan文化元素在平民中的影响远远小于对罗马贵族的影响。反过来的是,希腊文化元素,特别是从罗马南边的希腊殖民城市流传过来的文化,对平民的影响更大。这点可以从出土的工艺品一见端倪。以上就是罗马赶走国王后在公元前5世纪初的社会体制概况。

下面我们关注一下罗马在建立共和后的对外交往。我们前面提到过,罗马的统治者,不管是之前的国王还是之后的贵族执政官们,都把在Latium地区占据统治地位当作对外的核心目标。不过在驱逐Etruscan势力,获得外交独立后,特别是与Carthage签订贸易协定后,Etruscan的城市对罗马的不满日益增加。于此相反,在Latium地区,罗马这个本地区的军事贸易双料强权可以成为对付来自山里的Volsci和Aquei的威胁和Etruscans卷土重来的危险的重要后盾。考虑Latium地区的在这一时期的共同利益,Latins和罗马的联盟此刻得到巩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罗马北边的Sabine Hills还有半友半敌的Sabines。罗马对付他们总的来说还是很成功的,按Livy的记载,在449BC这一年,也就是Lucius Valerius Potitus和Marcus Horatius Barbatus执政期间,罗马击败了Sabines的军队,并夺取其大量的土地(鉴于Livy连战斗的地点都不提,这里就不多说了)。相对而言,这一时期最大的敌人还是隔着Tiber河的Etruscan城市Veii和东南山里面的Volsci和Aequi两个部落。先从Veii说起好了。前面提到过,Fabii家族到479BC连续7年执政,而为什么之后很久都没有Fabii的人执政呢?Livy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479BC这一年,Caeso Fabius和Titus Verginius当选执政官。他们上台的时候罗马内部纷争基本平息,但外部并不平静。东南方向,Volsci和Aequi人不断骚扰Latium地区,同时Tiber对面的Veii和罗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Caeso上台后第一个军事行动是带兵进入Aequi地区报复他们对Latins的骚扰。但同时罗马与Veii的战争也爆发了,Caeso迅速带兵赶回支援,并把Titus带领的军队救出来。之后,Veii开始采取避免决定性的战斗,而是不断进行骚扰和劫掠。一旦罗马出动军团,Veii就把人撤回。为了避免两线以致多线作战,Caeso提出既然Veii不肯进行决定性战斗,那么就由他带领Fabii家族单独对付Veii方向,包括人员和后勤消耗全部由家族支付。这样腾出罗马的主力对付其他方向的威胁。在元老院同意后,Caeso就带着家族306个成员加上Fabii的clients来到river Cremera(这条河在罗马以北10公里处汇入Tiber河,Caeso在此是看重了其地理位置可以很好的阻止Veii方面派人进入罗马的地盘)河岸建起了一处防御工事并在此驻守。既然Fabii以家族力量对抗Veii一个城市,下一任执政官里就没有他们,而是Lucius Aemilius Mamercus和Gaius Servilius Ahala。Fabii在此驻防后就以其为基地跨界巡逻,保护罗马方面的安全,同时给Veii制造麻烦。Veii不得已从Etruria征集了一只军队围攻Fabii的工事。然而执政官Lucius Aemilius带领罗马军团赶到,迫使Veii军队不得已进行了一次“正规战”。然而Veii的指挥官的组织水平很差,Etruscan这边连队列还没列整齐,就被罗马骑兵从侧面包抄,只好退回军营并求和。然而和平并没有持久,罗马军团撤回后不久,Veii和Fabii家族就恢复了互相骚扰的低烈度战争。Veii作为一个Etruscan的大城市,自然不能容忍下去,他们设计了一个圈套,假意让一群牲畜脱离牧人的控制出现在一处平地。罗马人看到周围似乎没有敌人,于是就出动去抢牲畜,在他们进入伏击圈后伏兵将Fabii的人包围。Veii军队靠人数优势最终胜利,Fabii家族男性除了Quintus Fabius Vibulanus年纪太小未参加战争而外全部阵亡。这就是著名的Battle of the Cremera,发生在477BC,是年的执政官是Gaius Horatius 和 Titus Menenius。

这个故事讲完大家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的感觉?有没有想起Battle of Thermopylae?Fabii家族战败几乎被灭族的事情可能是有的,不过306人这个细节实在是… Anyway,Veii赢得此战的胜利后没理由不把战火继续烧进罗马的地盘,他们甚至接近了罗马城。


正在与Volsci作战的Gaius Horatius 紧急撤回,与Veii进行了两次战斗,一次在temple of Spes(希望女神神庙)附近,一次在Colline Gate(科林门)附近。尽管罗马人在战斗中占了上风,但仅仅是将Veii军队击退,并非压倒性胜利。下一年Aulus Verginius和Spurius Servilius当选执政官,Veii仍然不断侵扰。于是罗马人设计了一个Veii对付Fabii完全一样的埋伏杀掉了大批敌人。Veii被这个失败所激怒,他们趁夜渡过Tiber进攻Spurius Servilius的营地,遭受重大损失后退回Tiber右岸。Servilius顺势渡河攻击,因为此时军中已经开始缺粮,Servilius只好冒险直接攻击Veii的营地。然而罗马人的进攻不顺利,正当遭受重大损失将要崩溃的时候,Aulus Verginius带兵赶到,双方夹击终于将Veii军队消灭。这次决定性的胜利为罗马带来了Veii方向一段时间和平。


图一:Fabii家族和Veii进行战争。实在找不到一张有关的图了,随便贴一张充数吧。


图二:Temple of Spes遗址。Temple of Spes是希望女神的神庙,位于Forum Holitorium,位于Capitoline和Palatine山脚,Tiber河畔。现在是church of San Nicola in Carcere的一部分。照片里建筑右边侧面的Ionic风格的石柱是属于Temple of Spes。嵌入墙里面的6根Ionic石柱是属于Temple of Janus(门神)的。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8:5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从来就没救世主 于 2012-7-11 10:26 编辑
虫虫,别那么较真。
举个例子,俺们中国现在有不少孔夫子的塑像。你看了铭牌就知道那是孔夫子。不看牌子,瘦的你可能认为是屈原,胖的夸张的你可能认为是周癫。这个Lucretia和Brutus的雕塑同理,不给俺看铭牌,俺多半会认出这是维纳斯在偷会某情人。
所以俺认为你不需要记住这个Lucretia和Brutus长啥样,能记住奥黑、小布和梦露长啥样就行。
dlstjszg007 发表于 2012-7-10 20:46



小七,这次是你较真了。你拿盗版孔子像打比方有点太不合适了吧?我看拿毛泽东像来比还差不多,老外来中国旅游的不应该不认得老毛像,眼力再差也不会错认是弥勒佛(弥勒有颗'痣'是点在肚肌眼上的)。而现在成为大街小巷兜售的'乞福工艺品'的挂件,再粗制烂造也不会把脸上那颗痣点错。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10 19:4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lstjszg007 于 2012-7-10 20:53 编辑
谢谢007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对西方历史不感兴趣,对洋人的文化也没有感觉,即使出去旅游和观光也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停留在'到次一游'的纪念照层次。

我这帖多半是给自己看的,不是强迫那些对外国文化没有兴趣的网友阅读。个人准备明年花三周的时间跑一下欧洲,现在先做一些功课,到了维也纳美泉宫花园也不置于错过Lucretia和Brutus的雕塑,以为那个是两口子打架。
从来就没救世主 发表于 2012-7-10 10:11

虫虫,别那么较真。
举个例子,俺们中国现在有不少孔夫子的塑像。你看了铭牌就知道那是孔夫子。不看牌子,瘦的你可能认为是屈原,胖的夸张的你可能认为是周癫。这个Lucretia和Brutus的雕塑同理,不给俺看铭牌,俺多半会认出这是维纳斯在偷会某情人。:smokin:
所以俺认为你不需要记住这个Lucretia和Brutus长啥样,能记住奥黑、小布和梦露长啥样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7-10 16:05:14 | 只看该作者
太极兄有兴趣,您就来接这个'风云版'的版主吧?
从来就没救世主 发表于 2012-7-10 10:01

我需要好好看书,之后才能把感觉值得推荐的内容写出来。
现在我还不想干这事,也许将来想干。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遥望王师又一年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0:53:46 | 只看该作者
在Clusium军队进军罗马后,罗马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方法,把人员和牲畜都迅速撤入城中固守。Clusium的国王Porsena看到不能在一次战斗中解决问题,就改变战术,分散兵力对罗马进行围困,重点放在切断罗马从外部获得粮食的途径。罗马方面的执政官Publius Valerius Publicola则针锋相对,派出部队袭击Etruscan的小股部队,顺便也接应小股的运粮队。同时,两执政官也策划了稍大型的袭击和战斗。Porsena在看到罗马方面顽强的抵抗后意识到彻底征服罗马代价过大,于是就与罗马讲和了,条件是收取罗马一定数量的人质,同时罗马归还Veii一部分土地。这个条件显然不是平等条约,但罗马人知道双方力量对比的差距,就答应了Porsena的条件以换取和平。

围攻罗马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放在整个意大利的政治版图上,这个只是Etruscan一次南下的尝试的序曲。围攻罗马Clusium没占到什么便宜,空手回去心有不甘。于是Prosena派他的儿子Aruns进攻拉丁城市Aricia(对应现在的意大利小镇Ariccia-阿里恰,在罗马东南的Alban Hills),这就是著名的Battle of Aricia。Aricia从拉丁联盟和希腊殖民城市Cumae(库迈)得到支援,最终击败Etruscans。Etruscans南下的计划又一次失败。罗马倒是收留不少Clusium的败兵,占了个便宜。这之后,Clusium为了与罗马保持和平,最终把罗马的前国王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给驱逐了。于是Superbus只好投奔他的女婿,Tusculum的领导者(princeps,拉丁语的本意是the first person, chief)Octavius Mamilius。这也说明了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对Etruscan的绝望,转而寻求拉丁城邦的支持。而Tusculum花了多年的时间组织起一个包括大约30座城镇的反对罗马的联盟。

以Tusculum为核心的拉丁联盟声势浩大,罗马再次面临巨大危机。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罗马人和Sabines又出了问题,在一次体育比赛中,一群sabine青年带着妓女在罗马胡闹,引起周围人们的不满,口角之后差点引发群殴。鉴于罗马处于危险时期,内部社会秩序不能放任,于是dictator(独裁官)这个职位首次出现了。Dictator拥有绝对的权利,负责罗马的安全,同时有lictors持fascis来象征这种权利。罗马人民必须服从dictator,没有申诉权。不过dictator有任期限制,一届只有半年。最早的dictator是由consul(执政官)任命的Titus Lartius,而Titus Lartius又以Spurius Cassius为magister equitum(拉丁文直译就是master of horse,掌马官,实际上是dictator的副手)。Sabines看到罗马设立这个新职位感到压力很大,于是和罗马谈判。谈判破裂后双方宣战,但是Sabines前一年刚打过败仗,没心情战斗,而罗马人面对拉丁联盟,更没兴趣开战,战争也就不了了之了。这是和拉丁联盟战争前的一个小插曲,而且还是在罗马传说时期发生的事情,不过这毕竟是Livy记载的dictator首次出现的前因后果,因此有必要提一下。

罗马面对拉丁联盟的压力,也积极备战,拉拢Latium的一些本来和罗马关系不错的城镇,同时攻击对附近的不友好的城镇。终于在上述事件发生的两年后,罗马和拉丁联盟的全面战争爆发了。罗马方面任命Aulus Postumius Albus为dictator,而Titus Aebutius Elva则成为magister equitum做他的副手。Postumius带领罗马主力进军至Tusculum附近的Lake Regillus 与拉丁联盟的军队相遇,这就是传说中的Battle of Lake Regillus。Clusium围攻罗马是在罗马共和后一年,也就是508BC,而此战则在10年后。战斗过程没什么太多可说的,就是硬碰硬的对攻,最后双方都付出很大的代价,罗马方面除了Postumius无恙外,所有高级军官都至少受了伤,还死了两个consul级别的,拉丁联盟方面的领袖Octavius Mamilius被长矛刺中而死。最后的关键时刻Postumius投入自己的卫队并且让骑兵下马作战才算顶住。战斗的结果是拉丁联盟败退,撤出战场,军营被罗马人占据。此战虽然不是歼灭性的战斗,不过罗马在Latins内部就再无有威胁的对手了。此战是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复辟的最后一次尝试。此后他移居Campania的希腊殖民城市Cumae,并死在那里。

鉴于罗马王政向共和转换是罗马历史的转折点,虽然Livy有关的记叙一般仍然认为属于传说范畴,但是我还是把这个记叙的脉络写下来,因为即便是传说,里面仍然有历史的影子。我们可以确认的是王政向共和的转变是伴随着Etruscan的影响力被排挤出罗马,以至Etruscan失去整个Latium地区的过程。在王政到共和转变的短时间内,从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而言,除了不再有国王以外,并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变化。政权仍然在少数大贵族手里,比如从485BC到479BC的七年间,Fabii家族的人一直占据着执政官的位子。


王政到共和可以看作是政权由一个Etruscan家族扩大到了几个罗马本地的大贵族,但是任期和选举还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滥用权力的作用。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罗马在驱除Tarquin家族后就立刻与Carthage签订了贸易协定并籍此一跃成为Latium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公平地说,罗马和Carthage的关系是继承自Etruscans,但是自从驱逐Etruscan的Tarquin王朝并拥有独立的外交后,罗马外交政策就开始转向,首先是与Etruscans成为竞争对手,关系日益紧张;其次是全力谋求Latium地区的领导地位。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Latin League(拉丁联盟),但并不包括罗马,甚至敌视罗马(比如Battle of Lake  Regillus前)。不过一方面罗马积极和Latium地区的城市发展关系,一方面积极向外扩张和移民并以此限制和弱化这个联盟。总之,Latium地区最终发展出了独立于Etruscan的外交并成为Etruscans向南扩张的障碍。反过来从Etruscans的角度看,在前6世纪后期到前5世纪早期,Etruscan联盟的实力弱化,连带效应是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的崩解。不独是Latium地区摆脱了Etruscans的控制,北边Po river(波河)河谷地区(包括Bononia,现在的Bologna-博洛尼亚和Umbria)的本地人得以驱逐Etruscans。值得注意的是这正是与Celts(也就是Gauls,这是最后一波印欧人大移民)南下入侵意大利的时间相重合。这样,Etruria在意大利政治版图上的地位一落千丈,北边遭受Celts入侵和本地势力的抬头,南边失去对Latium地区的影响力。他们的核心地区即将遭受两个方向的双重压力。


图一: John Reinhard Weguelin为The Lays of Ancient Rome一书(19世纪)所作的版画插图。这张画描述了传说中的Castor和Pollux(希腊神话里双子座的两兄弟)化身骑兵参加Battle of Lake Regillus帮助罗马人。后来Postumius为他们立了神庙。我们都知道Caesar在当aedile(营造官)的时候,他的同事Marcus Bibulus曾经公开就Caesar老是抢功劳揶揄过他,用的典故就是这座神庙。Bibulus说的是:正像为(双子座)两兄弟立的神庙用的是Castor一个人的名字一样,Caesar和我一起取得的成绩都归了Caesar。Bibulus指的神庙就是这座为了纪念Battle of Lake Regillus而建的。


图二:上面提到的Temple of Castor的遗迹,位于罗马的Forum广场。此神庙到公元4世纪还完好,后来不知何时何原因被毁,到15世纪就只剩下三根柱子了。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09:11:19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文章不适合放这儿,没几个人有耐心读完。
虫虫真想介绍罗马历史就应该进行缩节,只挑主线一路介绍下来,把考古的证据啊、建筑雕刻风格呀之类的扔掉。
以前看韩国人写的介绍英国历史的一本书,从伊比例亚人到凯尔特人、罗马人、盎格虏-撒克逊人、维京人、丹麦人一路把先后到达英国的民族和故事介绍一番,看一遍就记住了。
虫虫你搬的这个,估计能坚持看下来的就没几个,更别提记住了。
dlstjszg007 发表于 2012-7-9 18:47


谢谢007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对西方历史不感兴趣,对洋人的文化也没有感觉,即使出去旅游和观光也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停留在'到次一游'的纪念照层次。

我这帖多半是给自己看的,不是强迫那些对外国文化没有兴趣的网友阅读。个人准备明年花三周的时间跑一下欧洲,现在先做一些功课,到了维也纳美泉宫花园也不置于错过Lucretia和Brutus的雕塑,以为那个是两口子打架。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09:01:06 | 只看该作者
将来我想在51论坛玩政治、历史、军事、外交与经济等专题,与中共的头子比高低,同时也想与世界各国的头子比高低!我没大权,但比知识、尤其是比见识!谈谈人类历史,谈谈当今天下大事,展望人类未来!看谁能说到点子上?!我读美国政要的自传或别人写他们的书,我感到多数书不行。
遥望王师又一年 发表于 2012-7-9 22:59


太极兄有兴趣,您就来接这个'风云版'的版主吧?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从来就没救世主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7-9 21:5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遥望王师又一年 于 2012-7-9 23:01 编辑

将来我想在51论坛玩政治、历史、军事、外交与经济等专题,与中共的头子比高低,同时也想与世界各国的头子比高低!我没大权,但比知识、尤其是比见识!谈谈人类历史,谈谈当今天下大事,展望人类未来!看谁能说到点子上?!我读美国政要的自传或别人写他们的书,我感到多数书不行。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遥望王师又一年 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