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可谓三战三捷,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三次,最为辉煌,共消灭凶悍日寇10余万人,创造了八年抗战史上最高纪录;而且无论从战略还是从战术上说,都是真正的胜利,都是真正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土,使敌人多年不敢侵犯。薛岳作为八年抗战第一名将、第一功臣,理应受到第一的纪念、第一的歌颂、第一的推崇,可是我们做的怎么样呢?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该怎么办呢?本文选自2015年7月17日共识网,作者马双有。 薛岳在抗战期间以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被日军称为“中国战神”、“长沙之虎” 1939年9、10月间,在中日两军长沙大会战中,薛岳率领第九战区全体将士,经过23天的浴血奋战,打败了企图进犯长沙的冈村宁次部队,消灭敌寇4万多人,保住了长沙。是谓第一次长沙大捷。 骄横的日军不甘心失败。1941年7月,日本大本营批准了阿南惟几中将的代号为“加号作战”的进犯长沙的作战计划,第二次长沙会战拉开了序幕。 这次日军的统帅由冈村宁次换成了阿南惟几。他率领10万大军,8月下旬在岳阳以南秘密集结。他吸取上次冈村宁次三路进攻、兵力分散的教训,这次将主力全部集中在湘北战场狭窄的正面上,进行纵深突破,迅速挺进。 这次日军的战略战术十分奏效,可谓势如破竹,连连得手。中国军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由于薛岳指挥命令的密码被日军破译,日军掌握了国军的作战计划,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上国军的战斗力稍逊一筹,在几场战斗中,都败于敌军,损失惨重。到9月底,日军几支部队攻入长沙,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最大成果,基本上完成了“加号作战”计划。 然而就在此时,日军又陷入第一次进攻长沙时的困局,后勤供应线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运送粮弹,日军竟出动装甲车运送辎重,但仍在路上被中国军队全部击毁。日军后勤供应断绝,部队疲惫不堪,无法继续作战。于是,阿南惟几于10月1日下令全军撤退。 日军刚开始撤退,薛岳立即命令各部队对敌人进行阻击、侧击和追击。日军仓皇逃遁,损失惨重。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是先胜后败,国军是先败后胜。但这个“胜”是敌人主动撤退时,我们尾追时的斩获,胜之不武。而且,在起初的战斗中,国军损失比较惨重,因而不能叫“大捷”。真正的大捷还在后头。 1941年12月,是日本帝国最辉煌的一个月份。该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几乎全歼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接着,日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几个月内将其全部占领。到1942年上半年,日本帝国的军功达到了顶峰。 当日本人在胜利的巅峰得意狂欢的时候,却遭到了中国人重重的一击!薛岳将军指挥大军在长沙一带痛歼了阿南惟几的第11军,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最辉煌的胜利,真正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长沙大捷”。 1942年12月8日,驻广州的日本第23军向香港发动进攻。12月9日,中国最高当局下令各战区发起攻击,以策应香港的英军,牵制日军行动。第九战区的两个军也奉命从长沙附近南下,对占领广州的日军发起攻击。日本大本营为此感到忧虑,决心对薛岳的第九战区采取行动。 12月14日,在武汉的日本第11军司令官阿南受到大本营的指示: “重庆方面以大集团军向广州背后移动,企图牵制我军。大本营期望你发动一场果敢的攻击,以牵制敌军。”
阿南接到这个命令,精神为之一振。两个月前,他长驱直入攻到长沙,虽然重重打击了中国的几个军,但由于后勤供应中断,竟然在长沙没有站稳脚跟,反而在后撤的路上遭到薛岳军队的攻击,遭到重大损失,还差一点丢了宜昌。不久前到南京总部开会,总司令官没有一句安慰和嘉奖,同僚们更是冷言冷语的奚落。他为此窝了一肚子火。如今,出口恶气的机会来了! 12月中旬,阿南调集了第11军主力,两个甲种师团第3和第6师团;一个乙种师团第40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9旅团,一个飞行团,两个独立山炮和野炮联队,一个独立工兵联队,共约8万人。决定从岳阳方向向长沙进攻。同时命令第34师团等部在南昌发起佯攻,牵制中国军队。 22日,阿南司令官从武昌动身到达岳阳指挥所。23日,阿南下达了进攻命令。 日军的作战计划,是在汨罗江两岸分别击溃中国的第20军和第37军,牵制南下的中国军队,即可结束战斗。并未打算夺取长沙。 24日,日军第6、第40师团从新墙河北岸发动攻击,第3师团和独立第6旅团随后也投入战斗。日军来势凶猛,意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一个干净利落的歼灭战,与太平洋上的胜利遥相呼应。 然而阿南惟几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他的老对手薛岳,在这里摆了一个巨大的“天炉”,正在等待着8万皇军跳进炉子。 所谓“天炉”,即“天炉战法”,就是薛岳创造的后退决战的战略方针。它根据长沙和湘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彻底破坏道路,中间地带实行空室清野,设置纵深伏击地区,配置多层兵力,以逆转敌我战斗力的对比。待敌军被诱人伏击地区之后,从四面八方以强大的兵力将其聚而歼之。犹如一个天然巨炉,把庞大的敌人熔为灰烬。 根据这一战法,薛岳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运用尾击、侧击及正面强韧抵抗,务于浏阳河、捞刀河地区,将进攻长沙之敌军主力,反击而歼之。 具体地说,薛岳摆下的“天炉阵”是这样的: 将杨森集团军的第20军两个师配置在新墙河两岸及纵深地带上,在敌军发起攻击之后,凭借阵地,逐次抵抗,迟滞日军前进,将其引入“天炉”之中。 王陵基的第30军,从武陵、修水调到平江地区;罗卓英第19集团军从上高调到浏阳、株洲一带,与王陵基集团军在长沙东南形成百里侧击态势。第73军从益阳推进到宁乡,在长沙两面处于机动态势。以素有打硬仗之名的第10军坚守长沙城。在城外湘江对岸的岳麓山上配置榴弹炮兵一个旅,支援城防作战。 同时,薛岳下令在作战区实行民众总动员,破坏道路,向水田蓄水;各保甲清查户口,严防敌特活动,输送给养,救护伤兵等,配合军队打击日寇。 巨大的“天炉”已经铸好,只等敌人往里钻了! 1941年12月23日,日军第40师团主力推进到新墙河,突破北岸国军第134师前沿阵地。往年的湘北天气,一般是晴朗干燥的,可是当年的12月,却是淫雨霏霏,到了日军发起攻击的时候,更是雨雪交加,天寒地冻,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似乎老天爷也对侵略者发怒了! 12月24日,日军第6、第40两个师团冒着夹着雪片的大雨,在大炮和夜幕的掩护下,涉过冰冷的新墙河,向南进攻。25日拂晓,日军第3师团投入进攻。天亮以后,第44飞行战队的飞机也一齐出动,对守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掩护地面部队进攻。 杨森集团军第20军的133师和134师,在新墙河南岸的阵地上顽强阻击,与敌激战了三天三夜,予敌大量杀伤后,且战且退,撤出战斗,跳到敌人侧后。 日军突破新墙河防线以后,三个师团争先恐后扑向汨罗江。26日,第3师团最先到达汨罗江北岸,与第99军发生激战。27日中午,日军在弹雨中强渡汨罗江。国军99军撤到东面山地。
28日,日军第6、第40师团也分别在新市、磨刀滩等处渡过汨罗江。在渡江时,遭到国军37军的顽强抵抗,加上连日雨雪,河水上涨,日军伤亡不断增加。渡江之后,37军与日军激战一番后,先后撤出阵地。 与此同时,薛岳从赣西调来第15、第30两个集团军的10多个师赶到了浏阳、平江地区,部署了一条长达100公里的侧击阵势。 如果日军将37军击溃以后,便就此罢手,收兵回营,便可免遭失败的命运。况且,日军已于12月25日攻占香港,第11军在湘北牵制作战的目的已经完成,可以不再进攻了。 但是,骄横而贪功心切的阿南,面对眼前的肥肉,舍不得放弃。他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进攻,争取占领长沙。本来像进攻长沙这样的大兵团作战,需要得到南京总部和大本营批准的,现在阿南顾不得了。因为他亲率大军出击,已在新墙河、汨罗江一带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没有围歼37军,就这样灰溜溜无功而返,他害怕再一次遭到其他同僚们的嘲笑。为了第11军和他本人的面子,他准备冒险出击。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人根本不是对手,连连败退,根本抵不住皇军的雷霆一击! 12月29日晚,阿南不顾日军准备不足、供应困难,特别是敌情不明的兵家大忌,不顾参谋长和作战主任的劝说,独断地下达了命令: “本军决定,以主力向长沙方向追击。” 这时,日军惨败的命运已无可挽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