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2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変暖论果然是国际共济会的商业阴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7: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11月初,来自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巴黎大学等学术机构的16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他们明确反对“全球变暖”理论。

声明称,怀疑气候变暖论的“科学异端人士”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这些人士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迄今为止,全球气候已有十多年未呈现变暖趋势了,但这一信息却对公众进行了隐瞒。“全球变暖”理论让不少人捞到了实际的好处,这笔大买卖提供的各种商机养活了无数职业NGO活动家、打着联合国旗号的投机政客、苦于缺乏经费的学者,以及野心勃勃的新时代环保商人。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称,2007年以来,北极圈夏季海洋冰层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正变得越来越冷,即便是那些最坚定的全球变暖理论支持者也对此毫无异议。

事实上,早在2009年就有多达700位科学家明确反对全球变暖理论。可是老百姓对此并不了解。媒体总是有意无意的强调:全球变暖理论是科学界的共识,但真相远不是这回事。

关于全球变暖,最大的丑闻发生在2009年11月,当时黑客窃取了多位顶级气候学家的电子邮件,人们吃惊的发现,那些支持该理论的科学家其实并不相信这套理论,但是为了某种目的,他们销毁了不利的数据,并人为修改、美化,使得新数据看上去完全支持全球变暖。在科学研究领域,公然作假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可这件事最后却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一位造假的人受到惩罚。

  

既然科学界对此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那么为什么媒体在告知老百姓的时候如此的众口一词呢?答案非常简单,“全球变暖”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有庞大的资金在进行全球媒体公关。


东北地区低温破纪录 “这天气实在hold不住”

(2012-12-25)

“我真的不想世界末日没死,结果冻死了……”

昨天早上,一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随附的手机截屏图像上赫然显示——SHENYANG(沈阳),-23℃。

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已经过去两天了,但不少身在东北地区的网友感叹,这“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气”的严寒天气让人宁可葬身在世界末日中。

一场降雪让东北多数地区迎来了“白色圣诞”,但显然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平安夜的白雪皑皑。称自己已经是“冻僵ing”的一名网友就在微博上感叹:“希望还能看到明年的平安夜。”

据东北新闻网报道,沈阳昨天清晨的最低气温下降至零下27摄氏度(-27℃),创下近日气温新低,也打破了12月24日这一天60年来的历史最低气温-22℃。

据中新社援引气象检测数据报道,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在昨天集体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北京汤河口(-24.2摄氏度)、斋堂(-22摄氏度)及内蒙古、河北部分地区气温更是突破历史最低值。

零下20多度是什么概念?第一次在东北过冬的几名大学生告诉记者,这天气“实在hold不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2e1hn.html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7:16:40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天气算冷算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7:2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 飞 于 2014-9-19 18:28 编辑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已成为全球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各国政要、媒体、企业家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纷纷发表意见,商讨应对方法。几个月前刚开完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让人们见证了这一问题的尖锐性和复杂性。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笔者认为,目前,不管是支持全球变暖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还是反对该意见的国际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都出现了疑似病态科学的症候。

科学界:变暖派PK反变暖派

在科学界内部,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正吵得天翻地覆。

持“人类自身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观点的是联合国直接支持的IPCC。IPCC成立于1988年,迄今发布了四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IPCC-FAR,1990;IPCC-SAR,1995;IPCC-TAR,2001;IPCC-AR4,2007。并正在准备第五份评估报告。

差不多与此同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批科学家从1993年起成立了一个针锋相对的组织,并在2007年正式命名为NIPCC。NIPCC于2009年6月发布了题为《气候变化的再思考》的报告,对IPCC-AR4,2007评估报告逐条作了尖锐批评。

由于IPCC是联合国领导的官方组织,其历年发布的报告均作为重要文件送交各联合国成员国,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所参考;对比之下,知道NIPCC声音的人较少。但双方争论激烈的程度,是科学史上十分罕见的。除了提出各自的科学依据外,双方还都动用了学术以外的各种手段。但归根结底,这场争论最后仍然要靠科学来决定。笔者以为最为核心的,应是以下几个问题:

I)全球变暖最直接的表现是地球气温的升高。世界各国的气温观测站是否确实测出气温的升高?

II)如果地球气温确实升高了,原因何在?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起什么作用?

III)假如地球气温升高了,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以上三点双方的根据和分歧在哪里?

现分别介绍如下:

I)全球气温如何变化?

真正有仪表测量而记录下来的地表气温数据大致始自1850年。IPCC-AR4,2007中总结如下:1995~2006年间,有11年进入了有仪表记录以来最热的12年之中;1906~2005年的百年温度升高0.74℃±0.18℃,其中最后50年的每10年温度上升0.13℃±0.03℃,比百年平均的每10年升高值要高出一倍(见图一)。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0/6/20106272247391252.jpg

但是地球气温是高度变化的,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有大气环流的变化,太阳辐射的11年周期会带来变化,偶发性的火山喷发也对气温影响巨大,等等。所以,要真正了解工业革命以来的地球气候变化,至少要扩展到千年尺度来看。1998年,以M.E.Mann为首的3位美国气候学家利用仪器测量的结果,和间接样品的推断,得到了从1400年到20世纪以来的北半球气温变化曲线,随即又在1999年将这一曲线进一步上推,第一次较完整地给出了1000多年以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1900年以前,温度曲线变化平缓,而进入20世纪以来,出现快速上升。这一曲线被形象地命名为“曲棍球球杆曲线”。由此,Mann等人得出结论:20世纪后半世纪地球北半球温度之高,是近1000多年来所未有的(见图二)。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0/6/20106272247391251.jpg

因为这一曲线可作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致使地球变暖的重要证据,Mann等人的工作在科学界内外引起高度关注。IPCC几乎是立即接受了Mann等人的工作,在IPCC2001年评估报告中引用了曲棍球球杆曲线,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著名的《尴尬的真相》的纪录片中也收录了这个结果,之后又被各媒体广泛传播。


但这一曲棍球球杆曲线在两个问题上受到质疑和批评。一是集中在对曲线平缓部分的质疑。批评者认为,有大量文献和样本测量资料表明这一时期中出现过一个“中世纪温暖期”,那时的温度可能比现在还要高;同时也出现过几次被称为“小冰期”的寒冷时期。所有这些变化在曲棍球球杆曲线中都没有反映。另一部分批评意见是认为Mann等人所选样品有偏向,特别是处理数据的方法有错误,才导致了曲棍球杆这一特定形态曲线的出现。在持批评意见的学者中,尤以两位数理统计学者S.McIntyre和R.McKitrick的意见引人注目。他们在2003年的论文中除了指出多处Mann原文中的失误之外,还宣称利用原作者的方法无法重复该结果。在2005年的文章中,两人又进一步指出:原作者在统计处理的方法上存在严重问题。

多位学者参与了这场争论。激烈的争论导致美国国会于2003年介入。国会责令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重新审视和重建过去2000年地球表面温度。该委员会由12名科学家组成。2006年,委员会发布报告,基本肯定了Mann等人的工作,但对置信程度作了保留。此报告的结论是:20世纪是近400年以来最热的。但这一报告并未使反对者信服。NIPCC就指出,400年前正是小冰期的谷底,此后气温必然上升。后来,IPCC将有关近千年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特点在IPCC-AR4,2007中总结如下:

“20世纪后半世纪地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很可能(按报告所给不确定性的定义,对应>90%的可能性)是最近500年以来,50年平均气温值中最高的,也可能(对应>66%的可能性)是最近至少1300年以来50年平均气温值中最高的。

对于球杆的平直部分,IPCC-AR4,2007也认为该部分并不真正平坦:12世纪,14世纪,17世纪和19世纪都出现过较冷的气候;还有一组重建数据表明11世纪可能出现过一个较暖期。但IPCC仍对中世纪暖期(950年~1100年)的存在表示怀疑(见图三)。

http://news.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0/6/20106272247391090.jpg


总的来说,在近百年的温度上升值这一点上,IPCC和NIPCC没有明确的分歧。双方争论的焦点是过去1000多年来地球温度变化的历史,特别是是否存在中世纪温暖期这一高温历史时期。


回顾这一争论过程,应该承认,这基本上是一场科学争论。但是双方都承受了来自科学以外的巨大压力。以Mann为例,作者不仅被要求到国会作证,还被要求提供所有论文的原始资料,以及作者过去和现在的科学合作者,本人得到的各种资助的材料等等信息。这种调查,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的评论,已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而是在伤害科学家以及他的工作。另一方面,批评Mann的McIntyre和McKitrick也不轻松。例如有人诟病他们只是统计学家,不是气象学家,意见不够专业。这两位作者还在2003年和2005年文章的致谢部分特别声明:本工作没有申请,也没有得到过任何资助。似乎是想以此说明,这项工作与可能的利益集团无关。

II)地球近百年平均气温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实测表明: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在近8000年的时间段内只变化了约20ppm,但是自1750年工业革命到2005年这段时间却增加了约100ppm。可以计算出,1995年到2005年,由于CO2浓度的增加,所贡献的辐射强迫增加了约20%。这一正值的辐射强迫正对应温度的上升。

这使得人们很容易得出以下两个猜想或假设:1)工业革命后大气中CO2的增加,是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而导致的;2)人类排放的CO2导致地球平均温度增加。但是,从科学上看,这两个假设还必须有科学的证明。

对于第一个假设,即现在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大气物理学家的工作给出了较强的证明。大气中C元素有两个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化石能源燃烧而排放的CO2中12C的浓度更大。实测表明,大气中CO2的增加与13CO2相对浓度的减少是同步的,这就直接表明,是人类排放,即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CO2的增加。不仅如此,碳的燃烧还要消耗氧,测量发现,随着CO2的增加,氧在大气中呈减少趋势。此外,能源石化燃烧时还排放其他的温室气体,在测量中也得到合理印证。

对于第二个假设,即地球温度的增加是由人类排放的CO2而引起的,相应的科学证据要弱得多。但是,两件事实有关联并不等于存在因果关系。因为完全可能有相反的解释:是温度上升引起CO2浓度的增加,例如,海水升温后会排放更多CO2从科学上看,早期对气候变化原因的研究,大都局限单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分析,如全球或某地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历史,由此要找出它的变化原因是困难的。随着气候学研究的进步,对气候变化的探测和归因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单个变量。例如,温度除了随时间的变化,还有随高度的分布,随地球经纬度的分布,以及这些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特别重要的是不仅测量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本身,更要研究变化的快慢,即变化的速率。这就是IPCC强调的,通过这种多因素的图象(pattern)识别,并和理论模型的计算相比较,找到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或“指印”(fingerprint)。根据这种“指印”的综合研究,IPCC-AR4,2007所作的结论是:

“20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观测到的全球气温的上升有>90%的可能性是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所引起。”而过去半个世纪全球变暖的图像表明:“如果不考虑外来因素(指人类排放的影响),而只用自然变化就可以成功解释这一现象的可能性<5%。”

对于IPCC这一对全球气温上升原因的结论,NIPCC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批评意见之一是:根据地球古气候资料,地球经历了很多次温度的涨落,大气中CO2的浓度也曾大起大落,有时比现在的浓度还要高。“很多时候,是先有温度升高,然后才是CO2浓度的增加”,很难判断两者之间孰因孰果。批评的另一主题,是对地区温度随大气高度分布的图像分析。IPCC认为从这一图像中,已找到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指印”。其具体论点是:所有模拟地球大气环流的模型计算都表明,在热带地区(指南纬20度或30度至北纬20度或30度),如果是由温室气体引起升温,则从地面开始,在该地区的对流层中,升温的年变化速度随高度而增加,在大约10公里处达到极大。此处温度的10年变化率约为地面的两倍左右。然后随高度进一步升高而减小,直至达到平流层时变为负值。如果这一图像能被观测所证实,就可以判定是温室气体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但这是一项精度和稳定度要求极高的长时间的温度测量,难度相当大。不过,在IPCC-AR4,2007中,特别强调雷达和卫星的测量自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以来有很大改进。测量结果是:自1979年起,地表的温度变化是0.16℃/10年~0.18℃/10年,与此同时,对流层中则是0.12℃/10年~0.19℃/10年。两者相比,IPCC认为,在对流层中温度变化率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可能性>66%,平流层中温度变化率也很显著地变为负值。

NIPCC的论点是:看到这一“指印”,并不能完全证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而看不到这一“指印”,却足以否定这一结论。根据2006年美国气候变化科学纲要(CCSP)提供的结果:“模型计算是温度斜率随高度增加,而观测结果正相反,升温速度最快的出现在地表,而不是在大气对流层中。”同时NIPCC报告还引用了Douglass等人2007年发表的论文,这些工作表明观测的温度变化率随高度变化与温室气体致暖的模型计算结果不一致;并认为,如果认真对待这些“指印”结果,温室气体就不是现在的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其实,即使模型计算和观测结果一致,由这一指印导出的结论仍然是模型依赖的,更何况现有的测量误差很大,可置信度并不高。但NIPCC所赖以作出反结论的如Douglass等人的工作,是在2007年才发表的,不可能进入IPCC-AR4,2007的文献资料中,是否可靠,还需要等待双方科学家的进一步的评估和验证。

III)假如全球气温真的升高,会有怎样的后果?

IPCC预测,如果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上升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左右,即达到约为550ppm,全球的平均气温可能(>66%可能性)落在2℃到4.5℃的范围内。最可能值大约是3℃。

IPCC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将出现很多严重后果,这些后果本身也是气温升高的证据:

i)极地冰川的范围大小和厚度都在减小。20世纪50年代以来,春夏季冰川面积已减小了10%~15%,并还在继续变小。

ii)非极地冰川被认为进入20世纪以来广泛退缩,同时还伴有冻土带的退化。但IPCC关于喜马拉雅山冰川严重退缩并将在2035年消失一说,被证明科学根据不足。这一事件也成为批评IPCC的重要根据之一。

iii)冰川融化的后果之一是海水量的增加,更由于海水体积随温度的增加而膨胀,海平面在逐年上升。IPCC-AR4,2007提供的数据是:20世纪海平面的平均年升高量1.7±0.5mm/年,而且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大量数据表明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3mm/年,以这样的速度上升,将给许多的岛国和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后果。但在具体的后果估计上,如对荷兰的预测,IPCC又一次夸大了危险性,成为反对者的把柄。

iv)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暴雨、干旱、酷暑和寒潮将不断袭击人类。IPCC-AR4,2007举出2003年席卷欧洲的热浪的例子。

总之,按照以上各后果的综合,人类如不采取行动,将面临严重的天灾人祸。

针对IPCC的结论和观点,NIPCC的报告给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和判断:

i)已知全世界冰川约有16万个,其中到目前为止有数据记录的不足42%。特别是冰川有的消融,有的增长,同一个冰川也存在前进和退缩。普遍认为大多数冰川在退缩,但这和CO2及20世纪温度上升没有关系。

ii)海平面分布是高度不均匀而且是多变的,受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强度、地形以及地球重力场形变的影响。要算准在温度作用下,海平面的升降,其难度极大。更何况对计算依赖的现有数据,还有不同的解读。

iii)首先是并没有观测事实表明20世纪出现了极端天气事例的增加。其次是如何证明这一“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所引起的?NIPCC甚而认为有资料表明,最温暖的20世纪中极端天气事例出现得比历史上更寒冷的时期更少。

NIPCC总的结论是:1)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温的升高,自然原因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不起主要作用。那种认为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在引起灾难性的地球气温升高的声音,毫无科学根据。2)地球气温的升高和CO2浓度的增加只会对人类、植物和野生物种更有利,而IPCC的结论是高度有选择性和有争议的。3)由IPCC的不全面和不科学的结论引发的对全球变暖非理性的恐惧症,将引发经济上不合理、不合算的措施出台,如不现实的汽车耗能的苛刻标准,建造昂贵的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站,耗费巨资的二氧化碳深埋计划等。NIPCC还批判了国际上碳排放限额和碳交易的做法。认为以上这些措施和政策都将使“包括我们在内的大量民众受损,而得利的只是少数”。

NIPCC声称:科学被错误地利用来制定错误的政策,而这种政策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影响低收入人群。NIPCC公开发表声明,并募集签名向美国政府发出呼吁书,呼吁美国政府不支持《京都议定书》及一切类似的国际协定,现在拟议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只会对环境有害,并损害人类自身利益。NIPCC声称到2009年为止呼吁书在美国已征集到31478人的签名,而发信征集签名呼吁书的是已故上届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席,Rockefeller大学终身名誉教授F.Seitz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7:28:30 | 只看该作者
科学以外的变暖派PK反变暖派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双方争议的焦点本质上都是科学问题。按理说,科学上不同观点的争议是科学研究的常态。但是,像现在这样引起如此多的政界人士和媒体关心的,确是少见。特别是争论的双方都有意识地动用“群众”,以显示己方的“优势”。

例如前节已经提到,NIPCC的呼吁书已征集到的签名人数31478人,其中有9029人拥有博士学位头衔,这已10倍于参与IPCC 2007年评估报告工作的人数。注意到在9029人中有5810人是物理和空间科学学科的人,因此双方都注意争取美国物理学会支持。2007年美国物理学会发表了正式的政策宣言,支持IPCC的主张。2009年7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超过200位物理学家联合向学会提出动议,要求修改学会以前对气候变暖的政策主张。但是学会否决了这一要求,并认为和美国物理学会47000名会员数相比,这只是一小部分人。最近,又有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2010年5月7日《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公开信,支持变暖派。

变暖派和反变暖派的较量不仅出现在美国。据报道,今年,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国家科学院院士克洛德·阿莱格尔在他的新书中将矛头直指IPCC,认为气候变暖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这激怒了法国的气候专家们,4月1日,法国10余家知名科研机构的400名气候学家发表公开信反驳阿莱格尔。信中要求法国高教与科研部长对气候问题明确表态,以证明IPCC结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这一事件在法国引起极大反响。毕竟,科学是否正确不能靠“民主”手段投票表决,更不能靠领导表态,再权威的组织如IPCC或个人都不能垄断真理。

变暖派与反变暖派之争之所以这么受重视,是因为这场争论直接涉及能源问题。所有反变暖派的理论和学者,都首先被怀疑是否是在为化石能源界的巨头或相关利益集团代言,而以IPCC为代表的变暖派则很自然地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为拯救地球和全人类而战。但是,另一方面,人们清楚地看到,变暖派的理论和结论正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武器。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大量使用能源的高峰期。在这种时期要求限制其碳排放,其实就是限制这些国家的发展。于是,人们看到,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为代表的一方,坚持“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和以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另一方在气候问题上进行着尖锐的较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爆发了如此尖锐的两派之争。

变暖派与反变暖派,病态科学乎?

病态科学,原文pathological science,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Irvine Langmuir于上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的。Langmuir从科学史的大量事例中注意到一类现象,在一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本人并未有意作假,但却被自己强烈的主观愿望所支配,偏离了客观的科学描述,出现错误或者失误,但是科学家本人往往不承认而且坚持这种失误。Langmuir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病态科学。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病态科学的提法,但是科学家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在医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必须遵守的“双盲”原则,就是为了避免测试者和被测试者主观心理因素对研究过程的干扰。近年来,在笔者所熟悉的以纯自然界为对象的粒子物理学研究中,也提出并认真注意实施双盲原则的变种—— 单盲(blindness),即在一些稀有事例,例如中微子的研究中,实验精心设计,使数据处理者事先完全不知道所处理的数据中是否有真信号的出现。这种办法的唯一目的就是屏蔽研究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从科学上看,气候变化问题是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问题。仅从实验数据的处理角度看,研究者面对的是大量的数据,真实的微小信号完全淹没在噪声本底之中。正是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得出研究者主观期望得到的“结果”;因此,有经验的科学家此时会特别谨慎。在这场变暖和反变暖的大争论中,还没有证据表明某某人的研究工作已进入“病态”。但是,已出现的一些迹象却令人担忧。例如,IPCC已经承认的冰川门事件、荷兰海平面上涨事件等,都是因研究人员的错误所致。但是,为什么这些错误总是偏向“变暖”这一结论?还有,CO2浓度增加和地球气温升高,从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又例如,NIPCC可以指出和批评IPCC一方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但为什么要反对大力发展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理由仅仅是因为它们太贵,有损广大人群的利益?!

现在,IPCC宣称已经注意到自己在工作程序中的失误,并准备在第五份评估报告时加以改进。相信反变暖派一方的学者们也会更严谨地对待自己的研究。不过笔者以为,双方都应该高度关注和提防病态科学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应该认真考虑在气候问题的研究中如何引入和实现(至少部分实现)单盲(blindness)原则,防止研究者心理因素的干扰。

同样重要的,是科学工作者工作的外部环境,因为这对工作者的心理也会产生巨大影响。社会公众不应该对科学家施加有倾向性的压力,既要尊重IPCC的科学观点,也要尊重批评IPCC的科学观点。笔者特别呼吁媒体:让科学家自己来解决他们的争论和分歧。我手上就有一份今年三月某著名报纸所发文章,大标题是《气候变化评估权威性无可置疑》(暗指IPCC的评估报告)。这种明显带有以势压人嫌疑的文章不仅不会帮助解决问题,反而会添乱。

变暖派和反变暖派,IPCC 和 NIPCC 都应该警惕病态科学的干扰!(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0-6-28 B3 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8:0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克 飞 于 2014-9-19 19:11 编辑

这个二氧化碳我觉得可能最安全的排放气体了, 大家还能举出比这种气体更安全的排放气体吗?

象中国的环境最主要是水土资源的污染, 这可能对中国产生致命的影响.。。。二氧化碳控制, 我看还是见鬼去吧。产生的二氧化碳到了空气里对健康没有一丝的伤害, 在我看来是最安全的排放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19 18:06:13 | 只看该作者
对全球变暖,俺也持怀疑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8:16:20 | 只看该作者
对全球变暖,俺也持怀疑态度。
xuxi 发表于 2014-9-19 19:06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地球自有风、雨等来调节气温, 地球温度的平均值变化应受大环境-----地球或太阳的动力学模型影响, 内部变化产生的作用会自然相互抵消, 应该忽略不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20:27:30 | 只看该作者

“全球变暖”:假作真时真亦假

杰拉多-路易斯-利诺(巴西地质学家)

  译者导读:

  当你为越来越贵的汽油发愁的时候,安慰你一句,知足吧,至少如果你能买得起油,车还能开。也许将来有一天,即便你加满了油,车子照样不能上路,因为――咱们的“碳信用”没了!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里,各种新名词不断映入眼帘,其中一个将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的是:碳信用(carbon credit)。

  我们听说并且相信了二氧化碳这类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灾难这个“共识”。我们也相信了地球的气候实际上已经在变暖。

  于是我们加入了各国防止地球变暖的“协调一致”的行动,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巴西地质学家,文中引用的大量证据证明了所谓二氧化碳排放引起地球变暖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制造和宣扬这些环境灾难论的人其实另有目的。

  国外(包括美国)有大量的科学家持有相同的观点,奇怪的是这样的声音我们很难听到。

  如果这些数以万计的科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些制造和宣扬碳排放造成地球气候变暖故事的人们的思路和意图就很清楚了:

  1.捏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地球变暖这一“事实”,激发人们的危机感和“环保意识”。

  2.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环保法律。

  3.采用“市场化手段”来“保护环境”,给各国设定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并允许配额的买卖。被拿来交易的配额,就是所谓的“碳信用”。

  4.成立以美元计价的“碳信用”期货交易市场,以便随意进行价格操纵,如同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现在发生的情况一样,事实上“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这个世界第一家“碳股票市场”已经成立。

  5.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实力,特别是掌握了美元发行权,他们可以通过货币战争的手段,迫使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向其出售“碳信用”,从而逐步形成发达国家对“碳排放”权利的垄断

  6.由于“碳信用”变成了可供交易的商品,它必将被证券化,出现“碳信用”的现货、期货、期权交易,出现“碳信用”的直接借贷和抵押贷款,出现“碳信用违约掉期”等一些列金融衍生品,成为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手中另一个赚取世界人民财富的利器。

  必须清楚“碳信用”是一种消耗能源的权利,它事关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国家失去这种权利之日,就是其国家机器彻底瘫痪之时。

  “碳交易”及其派生出的种种金融衍生品,将是经济领域一件涂满糖衣的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威力会远远超过一场石油危机,足以摧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两大最基本的人权。

  如此重要的基本人权,岂能以“碳信用”的名义拿来随便交易?

  又来了!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斯特恩爵士、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以及那些多如牛毛的非官方环保组织靠“环境灾难主义”发迹之后,在神户举行的八国环境部长会议,又拉响了全球变暖危机的警报,为种种限制全球化石燃料使用的极端措施正名。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到本世纪中叶不能将碳排放减少一半,世界环境的末日就到了,幸亏这不是真的。

  问题成堆 头疼医脚

  首先,对严肃对待各种全球危机的人来说,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少。下面列举的这些危机不仅存在于计算模型中,也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它们急需在“有利公众原则”的前提下,采用更高级别的国际合作和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应对。我们不能把问题交给那些把危机当成“普通生意”来做的大公司和实力超强的垄断利益集团去处理。

  1.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缺少干净的饮用水源和卫生处理基础设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水污染和水源性疾病。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数据,全球每秒钟就有15名儿童死于与水源有关的疾病。2004年,巴西只有6%的城市有污水处理厂,公立医院收治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二得的是与水源性疾病。去年《英国医疗周刊》进行的一项对全球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基础设施的建立,是过去的150年里医疗领域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遗憾的是,全球目前仍有超过40%的人口至今无法享受这个成就(原因后面就能看清楚,戈尔前副总统和那些主要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从未发起过任何运动,来改善这个状况)。

  2.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六秒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或者饥饿引起的疾病,大约有八亿五千万人口吃不饱饭,这种状况会由于目前的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除了劳动力的浪费,这一悲剧每年在生产力,营业收入,投资和消费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五千到一万亿美元。

  3.世界很多人口仍然用不上现代能源,在非洲,柴火这种最原始的能源仍然是90%人口每天使用的燃料,当然这也是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亚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很多地方也有这种状况,只不过人数少一些而已。全世界目前80%的基本能源消耗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不难看出,如果象那些环保主义者、政客、碳交易者、以及那些被全球变暖恐怖故事吓着的人们主张的那样,去限制这些燃料的使用,潜在后果是什么。此外,全球目前有三分之二的电力来源也是这些燃料,其余部分来自水电和核电,而后者也是环保主义者的攻击目标,且攻击力越来越猛。

  4.完全走样的国际金融系统急需改革,使他重新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上来,不能让它在近几十年来形成的“金融全球化”的错误模式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2008年5月21日,法国《世界报》(Le Monde)发表了一篇由七位欧洲国家的前首相、五位前财长和两位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签名的一封题为《不能让金融狂人统治世界》公开信,信中警告:“在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收入差距却在拉大…金融资本总量为全球GDP的15倍…金融世界积累了大量虚拟资本,却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环境保护毫无帮助。”他们呼吁召开全球金融大会,重新思考国际金融规则和对全球经济有关事项的管理规范。

  5.在大多数国家里,当权的政治集团所关心的事物与人民大众热切期望的实际需求南辕北辙、且渐行渐远,这一点只要关注一下那里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就可以得到验证。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所进行的一项对19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59%)超过17,000人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国家被“少数只顾自己的大利益集团”所统治,他们从不关心全体人民的福祉。

  实际存在问题的清单比上面长得多。撇开这些重大的实际问题去谈论什么“全球变暖”,证明当今各种全球性会议的讨论主题已经被严重扭曲。这种扭曲不仅在政策制定者中间有,普通大众中间也有。对于气候问题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反映了各国知识分子缺乏足够的科学教育。

  无论别人说些什么,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除非技术上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起码在本世纪中期以前,不会有大规模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出现。

  在节能方面,对高效集成的多式联运系统和城市交通网的大量内外资的投入,当可减少汽车和卡车的使用,这在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效果尤为明显。

  对发电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开发尚未利用的水力资源;研发新一代安全的核裂变反应堆(包括能够“循环使用”核燃料的);各国共同研究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如国际热核试验反应堆(ITER)项目;国家电网的洲际联网,以减少输电能耗,提高有关国家的供电安全度。

  但无论如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这个“共识”不是科学

  第二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戈尔和他的好莱坞朋友,以及有偏向的媒体说得天花乱坠,目前没有过硬的科学证据,能把二氧化碳排放与全球温度变换联系起来,我们说的是“过硬的证据”,不是伪证据,也不是人为撮合的“共识”。2007年,出乎预料的太阳活动减弱与拉尼娜现象(东太平洋水面温度下降)同时发生,使全球平均气温陡然下降了至少0.7oC。在这以前的1870年以来的温度纪录,曾被作为全球变暖的证据,是“变暖困扰”的“理由”。不过,如果把这一年的气温数据并入其中一起进行统计分析,“全球变暖”的定性就会被一笔勾销。

  很明显,象气候变化这种高度复杂的、以整个星球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地理现象,怎么能象IPCC和很多拿全球变暖的言论装神弄鬼、扰乱人心的别有用心者主张的那样,用区区150年这样小的时间之窗来进行分析呢?正确的方法是用地质时代刻度作为时间轴,这样就很容易发现:在过去6亿年间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高低变化中,有时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数值比现在高,同时温度曲线数值却比现在的气温低得多。在大多数时间里,两条曲线间没有明显的匹配关系。而当两条曲线开始相关时,如近几十万年中发生的情况那样,温度变化趋势领先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而不是相反。

  在历史上多数时间里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确比现在高得多,四亿四千万年前的奥陶纪时代,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16倍,当时热带地区的平均气温和现在差不多,而冈瓦那超大陆的高海拔地区被厚厚的冰川覆盖。

  顺便提一下: 2.5-3亿年前二叠纪和石炭纪的冰河时代是个例外,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低,在最近两百万年的第四纪里,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达到那么低的水平。

  最近几十年,气候学不幸沦为了一门“政治科学”。而此前,历史上那些气候较温暖的时期曾被称为“最佳气候期”,其中的一次是发生在11至13世纪的“中世纪变暖期”,当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两度。“最佳气候期”这个称呼,不仅当时有生物圈繁荣的事实证据,也有与气候变冷相比,人类更能够比较舒适地适应变暖的环境这方面的根据。在过去的80万年里面,曾出现过8次冰河期,每次冰河期延续约9万年,而两次冰河期之间的平均间隔为1万到1万零五百年。当今人类文明存在的时期完全处于最近的1万零七百年的冰河时代的间隔期内,这个间隔期被称为全新世(Holocene)。

  因此,与其拿“全球变暖”来吓唬自己,关心气候问题的人们不如回顾一下上述历史。我们不想说“又要来一次冰河期”这种耸人听闻的话,全球平均气温只要下降1-2oC(很多研究宇宙和太阳对地球气候影响的科学家预测,今后的几十年全球气温将会下降),就会给全球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会增加旱灾和霜冻灾害。

  在当今这个被WTO主宰下的世界里,各国的粮食安全措施被贴上了“市场扭曲”的标签,全球粮食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少数粮食出口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法国、阿根廷、巴西和澳大利亚,而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也没什么人提起这个事实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地球上的陆地植物有好处,毕竟二氧化碳是它们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

  那么,海平面升高的问题需要担心吗?2万年前的冰川高峰期,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6000年前(全新世最佳气候期)气温比现在高得多,有些地方的气温要高出4-6oC,好几个地方的海平面比现在高三米。当时出现了最先进的“工业”:亚马逊河流域的制陶业。

  简单地总结一下: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变化由诸多自然因素之间的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产生,这些自然因素有:宇宙射线,太阳活动,各种温室效应气体,海流,火山活动,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等等,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至今还远远没有探明,更不要说建立计算机模型进行模拟试验了,实在是太复杂。(这类模型是一种有用的科学工具,但它绝对不能被用来引导或误导普天下的人民群众,影响国际政策的制定。)

  那么所谓的“科学共识”是怎么回事儿呢?首先必须强调,科学不能靠任何形式的“共识”来推动,而应该用持之以恒、无私献身、探索真理的精神。大量历史的事实表明,要想在科学上取得突破,常常要首先推翻那些占据主流的“共识”。尽管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学有所长,并具有气候研究相关学科高学历的主流科学家,包括一些与IPCC有关的科学家竭力否认这一事实。

  俄勒冈科学和医学研究院进行的一项“全球变暖请愿书”项目,是个很好的事例,三万一千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美国科学家(其中九千人具有博士学位)在这份请愿书上签了名,在诸多此类请愿书中,这份文件无疑是最为简明同时也是把问题说得最清楚的一个: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提议会伤害环境,阻碍科学技术进步,破坏人类的健康福祉。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或者会在可预见的将来造成地球大气的灾难性变暖,破坏地球的气候。相反有实质性的科学证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对地球上的自然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有很多正面的影响”

  联合国下属的IPCC这个机构被赋予的任务是具体落实那个所谓的“全球变暖的共识”,很多科学家甚至包括该机构的成员曾公开批评它对这个问题的故意曲解,这些批评的矛头特别指向该机构发表的那些“给政策制定者敲警钟”的总结报告。IPCC1989年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独立出来时,预设给它的任务就是去“证明”而不是“探明”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因此,它的工作不是科学而是政治,还有我们即将看到的东西—生意。

  为完成它的肮脏任务,该机构不惜公开造假。它2001年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中高调引用了历史气象学家麦克?曼博士的一幅图表(即臭名昭着的“曲棍球棒子图”),此图表的目的是证明20世纪的全球变暖是人类碳排放的结果,殊不知该表原来是用众所周知的,中世纪变暖期的数据直接炮制出来的,这份假冒的图表在1990年IPCC的第一份报告中就出现过。在这件丑事被一些严肃的科学家揭露出来后,曼博士和他的小组换了个花样,采用了一套注定产生同样结果的“固定”运算方法,不管输入什么原始数据,得出的结果都一样。

  制假和用假的路上百折不挠,在IPCC于2007年发表的“政策制定摘要”中,虽然不敢再用那幅图表,其结论倒照用不误,请看该报告的第二页:

  “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的气温,很可能比前5个世纪的任何一个后50年都高,也可能是前13个世纪中气温最高的后半世纪(还加了个强调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20:28:15 | 只看该作者

“全球变暖”:假作真时真亦假

 好一个“科学诚信度”!

  真正的国际科学合作需要的不是IPCC模式,而是1957-58年的国际地质物理学年(IGY)模式,该活动在冷战高潮期举行,来自全球66个国家上万名科学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推动系统化、综合性的地球力学及其与太阳和宇宙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令人遗憾的是,这项伟大壮举的50周年纪念活动竟然完全没有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该活动中采用的认识论的方法、联合研究的途径、为之制定的各种标准和流程、收集起来的大量数据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等等,都给科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们给全人类带来了实际利益。那是一场科学盛宴,与IPCC的丑恶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庸人自扰” 意欲何为?

  让我们面对现实,在全球变暖的迷局后面,是强大的国际垄断利益集团,他们对待人类社会的思想武器是马尔萨斯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深深扎根于北半球主宰精英阶层,占据了国际环境机器的控制点,并慷慨资助他们豢养的“民兵”—那些非政府组织。对他们来说,“环境灾难”不过是服务于他们的政治议题的工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世界经济发展,进而控制这个星球上大部分自然资源。

  当他们把部分科学研究“引导”到那些他们选定的课题上时,是出于这个目的;当然,在做一种名为“碳信用”的“烟雾期货”特大生意的时候,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他们把戈尔标榜为“道德、科学诚信和治国之材”的典范,还是出于这个目的!

  觉得难以置信吗?那就听听两位受人尊重、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调查这个问题以后怎么说的。

  第一位是匹兹堡大学的社会学家吉布森博士,在他1994年出版的《大战华尔街:肯尼迪总统任期》(该书内容被广泛引用)一书中这样写道: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一个存在于上层阶级部分成员心中多年的愿望开始成为一项国策,这个心愿是把科技领域已取得的成果重新定义。要么把它们定义成威胁自然的罪恶行为,要么定义成试图减少人类痛苦的徒劳无功的努力—因为那些痛苦是人口过量造成的。这种“倾向意见”的一部分在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书籍中被整理成了一套观察世界的系统理论,他把人们对空气,水源质量这类问题的合理关切移花接木,植入了一个对经济发展和大多数人口带有严重敌意的意识形态中,这种意识形态的全面穿透力至今仍然很清楚:美国和世界应该向结束人口增长的方向努力,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于或等于改善生活条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被描述成了‘问题’…”。

  第二位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以擅长调查着称的加拿大记者,《绿色外套:环境组织,政府及大公司之间的勾当》(1995年出版)一书的作者迪瓦尔(Elaine Dewar),这本书也许是对国际环保运动的推动者和颠覆者进行的调查报告中最好的一个,她在书中写道:

  到1991年底…我开始相信跨国界污染问题正在成为一个营销工具,被用来向那些疑心重重人推销“环境问题需要进行地区性和国际性监管”这一观点…正在说服人们接受一个市场化模式的环境保护方法:用法律取代各种规定,允许进行污染“债务”和“信用”的交易。

  如果斯特朗和他的合伙人的建议被采纳,“污染债权和债务”就会像五花肉或者各种金融衍生品一样在世界各地进行买卖。到2000年,世界上将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能保护它的人民,使其免受那些国际怪兽们的攻击,各国公众将相互竞争,而大的利益集团则从中坐收渔利。那些生活在新的世界统治势力控制区边缘的生活条件恶劣的人们,会愿意把他们的碳信用以超低的价格卖给任何人,只要有人买,他们就感激涕零。

  这一幕和现在人们急于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转化成商品,以及京都协议书后期给每个国家划定碳排放配额(也就是能源消耗额度)的情况有几分相似,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毛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是迪瓦尔的老乡,他是环保组织中的智多星,曾在不同的组织和机构里占据高位,他担任过商人、政府官员、联合国高官、基金会托管人、非政府组织委员会成员等等不同的角色。据迪瓦尔揭露,早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上,他就提出过征收“国际石油消费税”的建议,当时他是大会秘书长。二十年后的里约地球峰会他又担当了这个职务,奇怪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他的借口从石油消费变成了“全球变暖”,而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到这个会议举行的这段时间里,地球平均气温一直在下降,以至于曾有人警告说“新的冰川时代”即将来临,如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居然摇身一变,高呼起全球变暖这种“狼来了”的口号。

  毫无疑问,我们的这位“碳先生”是IPCC和京都议定书背后的智囊之一,现在他又成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这个世界第一家“碳股票市场”的董事会成员。

  2007年3月7日,多伦多《环球邮报》发表了一篇斯特朗本人撰写社评文章,描述了他在建立“地球变暖议程”中扮演的角色,他提议成了一个“超级机构”,以便在全世界强制推行二氧化碳排放限制政策,文中写道:

  “当一个人把气候变化问题列入公众议程时,他就成了众矢之的,我很痛快地承认这一点。作为联合国环境署的第一任领导人,30年前我就召集过一个气候变化专家会议。1992年,我领导了地球峰会,达成了气候变化协定,我参与了备受争议的京都议定书的制定…我提议成立一种新的委员会…世界气候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联合国任命,独立自主地运作…它监督涉及气候变化的所有活动,向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报告,对所有相关活动的过程和表现作出评估,提出旨在对公众观点和政府及企业等各方行为施加重大影响的专题建议”。

  一言以蔽之:这是个自拉山头、由未经选举的超级官僚们组成的机构,他们只对那些躲在地球变暖这只“吓人机器”后面的具有多重利益的集团负责,

  综上所述,那些试图把与人类起源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碳排放描绘成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怪物”的人们,故意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得出完全可以用胡说八道来形容的误导性“结论”,可以说他们是在昧着良心说瞎话。

  不顾所有的事实证据,坚持要求人们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说他们在教人自杀一点不为过,这是一种明目张胆的犯罪!

  我们到了一个回到以科学的态度、常识和为公众谋利益的精神来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要关头。不能只把这个课题留给科学家和政治家们,地球上的全体公民应当行动起来,共同抵制那些将把我们的未来带到噩梦中的罪恶计划。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