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语: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簡稱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在歐洲,故20世紀早期的中文又常稱為“欧战”[5]。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和中國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協約國。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6](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目录 [隐藏]
1 開戰原因 1.1 民族仇恨 1.1.1 普法戰爭
1.1.2 巴爾幹
1.2 同盟對立
1.3 爭奪殖民地
1.4 軍備競賽
2 戰前危機 2.1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2.2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2.3 波斯尼亞危機
2.4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2.5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2.6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2.7 戰事爆發
3 西面戰線 3.1 德軍進攻
3.2 戰事僵持
3.3 美國參戰
3.4 最後進攻
4 東、南戰線 4.1 俄國動員
4.2 德俄交戰
4.3 土耳其參戰
4.4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4.5 俄軍反擊
4.6 進攻伊斯坦堡
4.7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4.8 俄國退出
5 海上戰爭
6 世界大戰 6.1 日本出兵
6.2 拉美諸國參戰
6.3 中國參戰
7 大戰結束 7.1 德國變天
7.2 同盟國投降
7.3 巴黎和會
7.4 其他和約
8 影響 8.1 民族國家
8.2 歐洲衰退,美日興起
8.3 无产阶级革命
8.4 德國復仇
8.5 中國運動
8.6 軍人待遇
8.7 國際聯盟
8.8 女性地位
8.9 文学艺术 8.9.1 相关电影
9 統計資料
10 注释
11 参考来源
12 參看條目
13 參考資料
開戰原因[编辑]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在1878年却被已经是世界列强的奥匈帝国單方面强行吞併,这引起了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亞首府萨拉热窝開槍打死奧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党成员,这个组织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獨立出来。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发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当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时候,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戰。由于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条约和複雜性的國際结盟关系,在數週內主要歐洲列強纷纷捲入戰爭。
民族仇恨[编辑]
普法戰爭[编辑]
主条目:普法戰爭
19世纪中叶,在德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十数个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国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国国内资本主义无法发展(因为各邦关卡、课税重重,商品无法自由流通),在欧洲大陆也无法与其他列强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实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國进而與奥地利,法國等列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驾亲征的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后乘势率各邦国联合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签下了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国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编辑]
主条目:1878年柏林会议
巴尔干半岛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衝突源於巴爾幹半島,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则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同盟對立[编辑]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于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意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意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编辑]
参见:新帝國主義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于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国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编辑]
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无畏舰,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萬扩充至87万;法国則由50萬扩充至81万;俄罗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万,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質素一般,但重炮部隊質素全球第一;意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世界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戰列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18 589,490
法國 68,000 32 941,525
英國 209,000 62 2,346,613
意大利 不詳 17 401,283
美國 不詳 37 1,009,184
日本 不詳 17 679,438
合計 >331,000 182 5,967,553
德國 79,000 44 1,149,863
奧匈 16,000 8 266,598
土耳其 不詳 5 103,309
合計 >95,000 57 1,519,770
來源:Ferguson 1999 p 85
戰前危機[编辑]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编辑]
主条目: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但当时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有利。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编辑]
主条目: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豹式砲艦(SMS Panther)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忌惮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强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與摩洛哥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裡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斯尼亞危機[编辑]
主条目:波斯尼亞危機
奥斯曼帝国在蘇丹阿布都·哈密德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輕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的活动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駐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臺,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幹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併波黑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弃。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了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卻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编辑]
主条目: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蒙特尼哥羅組成巴爾幹同盟,聯合攻打土耳其奥斯曼帝國。10月18日,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佈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了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得到通往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但由于奧匈不希望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却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幹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编辑]
主条目: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保加利亞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奧斯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编辑]
主条目: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戰事爆發[编辑]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拒绝、并进入总动员。8月3日,德国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于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緩慢地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西面戰線[编辑]
在戰壕裡作戰的士兵
主条目:西方戰線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决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却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