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个数据,大家参详一下。中国大陆社科院有一项研究《关于唐代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总体分析》,对唐代5100 多个墓志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是,这些人死亡时的年龄为59.3岁。差不多是60岁,和现代人寿命的差距没有想像中那么大吧。能够写墓志的家庭,一般相当于“中产阶级”,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能够支付社会中等水平的医疗保健。
再考虑到两个因素:第一、被统计者有一部分死于20岁以下的,仍可被归为非正常的“夭折”;第二、古代青年女性的死亡率肯定偏高,因为有分娩的风险,儿奔活、娘奔死。扣除这两部分,唐代成年人的平均寿命和现代差异并不太大吧。
也就是说在古代,只要是太平年月,有能力支付一般医疗保健的家庭,成年人的平均寿命和现代人相差不大。我想这可以作为一个旁证,说明古代中国的医学,在养生、维持人口平均寿命的作用上,并不是现代人想像中的那么“落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