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有难 李鹏推给江泽民 温家宝不得不扛发布时间: 2011-5-24 08:29 作者: 网络转载 来源:
字体: [url=]小[/url] [url=]中[/url] [url=]大[/url] | 上一篇 下一篇 | [url=]打印[/url] [size=1.2em]温家宝访日前夕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第一次揭开三峡工程这只哥斯拉对长江水域造成的环境破坏的真面目,海内外舆论为之譁然。在追究三峡工程责任的呼声中,前总理李鹏自然再成众矢之的,而左派则质疑,温家宝此时揪出三峡问题,「这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用以否定江泽民等上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阴谋罢了」。
三峡工程的环境破坏问题,刚被官方揭开[url=]冰[/url]山一角,又涂上中共高层权斗的色彩。 1992年,三峡工程议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只获得 67%的赞成票,是直至当年全国人大通过的议案中得票率最低。其后,李鹏亲自出任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简称三峡建委)主任,以压制各界反弹,并主持了开工、截流等仪典,企图邀尽号称「共和国动力心脏」的三峡工程之功。
诡异的是,李鹏于 2003卸任总理及三峡建委主任后,在《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一书中,将三峡上马之功「让给」江泽民,声称「 1989年以后,所有关于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江泽民同志主持制订的」。当时,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后的负面影响开始浮现,李鹏让功之言,被质疑是卸责之举。
左派人士近日在「乌有之乡」网站撰文,质疑温家宝抛出三峡问题是基于权斗需要。的确,温家宝在卸任之前,公开揭露三峡工程的危害,有撇清责任之嫌。就工程上马而言,温家宝当年未上位,自然难负其责,但就监察工程施工、及早针对工程危害採取对策而言,他也难辞其咎。
三峡建委成立于 1993年,主任以往由历任总理李鹏、朱鎔基、温家宝兼任。但温家宝打破惯例,在 2008年就将主任一职提前交给副总理李克强。
作为总理,守土有责,但愿身为地质专家的温家宝,在卸任前能为挽救三峡危机尽心尽力,而不局限于撇清责任。
中国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批评人士反应强烈 (华尔街日报)
批评中国三峡大坝的人士说,中国政府上周少有地发表声明承认三峡工程存在严重缺陷,尽管此举不太可能意味着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却有可能为那些反对在世界最大的大坝建设国家修建其他水电项目的人士提供攻击的“弹药”。
国务院周四在温家宝总理批准的一份声明中说,耗资230亿美元的三峡工程发挥了“巨大综合效益”,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100多万三峡移民不确定的生活状态。
北京过去在数个场合都曾公开承认三峡大坝存在问题,不过活动人士说周四的声明独特之处在于有着中国二号领导人温家宝的认可。
据资深环保人士戴晴说,与其前任朱镕基一样,温家宝一直对三峡工程有保留意见。
戴晴说,温家宝和朱镕基都曾发表过不喜欢三峡工程的言论,不过由于他们的地位,两人除支持外别无选择。如今既然问题无法继续掩盖下去,我认为温家宝将把握机会将问题更多地公布于众。戴晴多年来一直直言不讳地公开反对三峡大坝。
温家宝是学地质出身。据报导,温家宝在2006年和2007年的国务院会议上曾说过有必要解决三峡大坝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坝,高600英尺(合183米),早在建设之前,就已经是外界争议的焦点。
1992年,三峡工程方案提交审议时,在中国通常温顺的人大会议上遭遇了少有的反对,人们既担心三峡工程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也担心用大坝拦截如此大片水域可能带来的地质风险。
支持三峡工程的人士说,大坝有望帮助控制长江上的洪灾,提供急需的清洁能源来源,更不用说可以作为中国工程实力的一个象征,最终支持派获胜。
三峡大坝基本上兑现了输送低碳电能的承诺。据国有媒体报导,[url=]2010年[/url]其发电量约840亿度。不过,从污染产生的藻类植物爆发,漂浮垃圾堆成的巨大岛屿,到附近地区土层令人担忧的裂缝,这些都再次点燃了对三峡工程的担忧。
去年的暴雨和激增的水位令大坝出现险情,官员们也因此淡化大坝控制洪灾的能力。
批评三峡大坝的人士说,最终影响舆论的可能是一场袭击中国中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的严重干旱。据国有媒体报导,创纪录的少降水造成的严重干旱令中部湖北省的近1,400个水库干涸,严重影响了420万居民。
戴晴说,今春的缺水已经蔓延到中国很多省份,使中央政府无法掩盖问题。
旱情之严重,迫使官方从三峡水库大量放水,让人担心水位迅速下降可能导致滑坡甚至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