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SARS系列报道】出奇制胜的中医大战 千龙网
张浩
2003-06-18 [千龙网记者张浩6月18日报道]6月3日上午,在“东盟和中日韩非典防治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东方医院的中医博士张允岭做了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63例sars病人临床观察》的专题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中医药防治非典研究成果的代表”,得到了国际医学专家的肯定。专家的评价是:《中西医结合治疗63例sars病人临床观察》来自抗击非典一线,严谨可靠,中医治疗sars确实有效。 可专家们有所不知的是,这份来自抗非一线的中医治疗报告,得来的并不容易。为了它,张允岭博士和北京20多家医院的120名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一线,连续奋斗了28个日日夜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此同时,他们也探索出了一条中医治疗sars的成功之路。
(长辛店医院的非典患者在接受治疗) 中医博士大胆报名参战 4月15日前后,北京的非典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每天都以100多位的数字向上攀升,形势极为严峻,为了缓解各个医院的压力,北京市政府决定,将长辛店医院改建为集中收治非典病人的传染病医院,并从各个医院紧急抽调120名骨干医护人员支援长辛店。 4月17日,8:30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张允岭正在抢救一个83岁急发脑梗塞的危重病人,突然接到医院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 9:00点左右,张允岭抢救完病人,匆匆忙忙来到会议室,会议已经进行了一半了,主持人看张允岭进来了,就对他说:“张博士,市里为了缓解各医院收治非典病人的压力,决定改建长辛店医院,需要高学历高职称的人,你去不去。”张允岭爽快地说:“这事不用商量。我是党员,我先上!”就这样,张允岭成了东方医院第一个报名支援抗非一线的人。 可医院里了解张博士的人对这件事并不感到不惊讶,他们告诉记者:张允岭一向都是好样的。2000年前,他曾留学日本,期间因成绩优异而多次被导师挽留,但他报国之心始终不渝,常对妻子说:“给日本人治病,没有成就感。”于是学成之后,他毅然放弃了房子、车子和月薪40万日元的工作,在2000年4月,拉上获医学博士学位的妻子,和在东京上小学的儿子,义无返顾地回到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首战降伏狂暴sars患者 4月19日,在战前总动员上,张允岭受命担任一病区即重症区主任,直接负责重症病人的监护和抢救工作,并被选为临时党支部委员。张允岭感到了责任之重。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身为一名管理者,著名的医学专家,张允岭却身在人先,做着最具体、最危险的工作。 4月21日晚,120给重症区送来了一名29岁叫周胜的男性sars患者,该患者因肺部病变严重,出现窒息,必须上呼吸机治疗,但他不堪疾病折磨,极度绝望,对治疗极不配合,还出现了攻击护士的行为。 “要尽快把这个病人稳定住,万一他把谁的口罩扯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张允岭听完了医护人员的汇报,急忙赶到污染区,还没进病房就听到周胜歇斯底里的叫喊,张允岭迅速走过去,看见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张允岭急忙为他戴上掉下来的呼吸面罩,可周胜又把它扯了下来。张允岭一次又一次地给周胜戴上,周胜一次又一次地扯下。忽然,狂躁的周胜伸出右手去撕扯张允岭的隔离衣,甚至故意朝张允岭身上啐唾沫。 看到这种景象,在场的医生、护士惊得目瞪口呆。但是张允岭毫不畏缩,象钉子一样牢牢守在患者身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鼓励的话:“再忍耐一下,能呼吸咱就能活下来”、“再挺一会儿,相信我”……危难时刻,他的这种忘我行为给患者和在场的医护人员以巨大的激励,渐渐地,患者被打动了。 后来记者问张允岭是怎么做到的,张允岭说:“在当时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不管病人怎么样,作为医生,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给病人治病。” 决定施行中西医结合抗非 看到病人的痛苦,甚至病人的离去,作为一名医生,此时的张允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作为一名兼通中西医学的临床专家,张允岭更感到一种征服病魔的欲望。 在4月17日到达长辛店医院的下午,张允岭就给自己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专家王永炎教授打电话,寻求帮助,王教授对张允岭说:“sars是一种新型的疾病,没有现成的疗法,现在你是一线人员,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挥自己学过的技术知识,拿出一个办法来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提高疗效。”张允岭明白了,只要能救活病人,什么办法都能用。 张允岭开始琢磨用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虽然我国医学历史证明,中医治疗高热病人是有效的,但对sars患者的疗效多大,张允岭心里没有底。 经过几天的临床研究,张允岭惊喜地发现病人普遍不发烧了,肺部阴影收缩了,大便也畅通了……一种战胜sars病魔的强烈欲望在张允岭心里膨胀。 4月22日张允岭在仔细看过所有的病人的病历,掌握了所有病人的临床特点后,晚上回到宿舍,坐在床上,用几张白纸,连夜写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就是这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来治愈了长辛店医院绝大多数患者。 4月23日在抢救了一天病人之后,晚上10点,张允岭立刻向长辛店医院病区总指挥金耀文汇报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金耀文说:“这是个好主意。”当时就给丰台区一线总指挥部打电话。20分钟后,丰台区抗SARS一线总指挥张扬、刘晓苏赶了过来,并组织了宣武医院呼吸科专家聂秀红、等专家和一线的医护人员开始讨论这个方案,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在总指挥部的调动下,从4月23日晚到4月24日凌晨,各种中药材、煎药设备连夜被运抵长辛店医院。4月24日上午,丰台区抗SARS一线副总指挥、丰台区卫生局副局长刘晓苏竟兴奋地跑进隔离区,高兴地对张允岭说:“北京市领导张茅、强卫同志,对长辛店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 出其不意的神奇中医功效 (病愈出院的非典患者与家人相拥而泣)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当天随即投入应用,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心情一天天好转,病房里的的哭声、喊声渐渐变成了说笑声、歌声。 50岁的妇女程杜平在发烧的第5天被送进了长辛店医院,4月23日,程杜平刚来的时候,高烧39度,呼吸急促,咳嗽剧烈,吃不下去饭,并且大小便在床上。由于病痛的折磨,程杜平时常感到紧张恐惧,老是对治疗她的医生说:“我好象过不去了。” 从4月24号开始,医生给程杜平服用中药,3天以后,程杜平发烧得到控制、肺部阴影缩小,情绪开始稳定,主动要求治疗。连续服用中药10天以后,程杜平进院时的症状大部分没有了,开始自己吃饭,大小便下床,很自信的在病房里散步。 18岁的女学生刘宁宁,在发烧第四天被送进长辛店医院,4月24日刘宁宁刚到的时候,高烧38.5度,胸部疼痛剧烈。由于病痛的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刘宁宁不停地哭。可服用中药三天后,刘宁宁的疼痛感开始消失,服用中药10天后,疼痛感、肺部阴影完全消失,刘宁宁开始有说有笑,一个劲地对治疗她的医生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 5月12日是护士节,那天中午,程杜平、刘宁宁和她们的四位病友,在病房里,为所有医护人员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听着病人发自肺 腑的歌声,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欣喜地流下了眼泪。 5月18日,张允岭和全体医生关于63例非典患者的《中西医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也获得了成功,在充满危险的火线上,最终完成了63个病人每人21张表格,共1323份表格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中医药治疗sars的第一手资料。 非典令中医重新焕发生机 (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3日上午,在东盟和中日韩非典防治国际研讨会上,张允岭在鲜花盛开的主席台上做了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63例sars病人临床观察》的专题报告,得到专家的一直好评。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总结中国防治非典的经验时指出,中医药已成为救治非典患者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科学价值正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积极利用中医药资源,实行中西医结合,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被人为遗忘的中医药,能否借此次非典事件走上成功之路?能否在下次疾病流行的时候及时发挥它神奇的作用?成为一些业内人事关心的问题。 回顾这次非典事件,人们就能发现:非典疫情发生之初,以中药预防非典几乎是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进行的,随意性较大。此时,中医药尚未充分参与对非典的治疗。卫生部发布的推荐治疗方案,只有一条提到“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而广东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尝试和经验,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5月上旬,北京疫情仍旧严峻,非典死亡率明显偏高,中医药参与治疗非典的呼声越来越高。5月8日,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召开中医药专家座谈会,要求中医药充分介入。以此为转折点,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修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随后,北京采取措施保障所有定点医院都有中医药的参与。到5月中旬,多半病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疫情开始得到控制。 那么,中医药为何没能早期参与?专家指出,这不过是长期以来中西医分离、不对等发展的现实在非典事件中的反映。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教授认为,正是上述现实,加上有些同志不了解中医药,质疑其疗效,客观上阻碍了中医药早期参与的良好时机。 中医和西医作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不同医学体系,各有短长,本应优势互补,平等发展。曹洪欣说,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特点。面对非典这一新型传染病,中医依靠源远流长的治温病的理论和实践,所强调的整体观念、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以及抗病毒、增强免疫的双重作用,比之西医药更具有治疗和方法学上的优势。 我国宪法早已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一些看似现代、科学,实则并未客观、公正对待中医药的观念和体制,已慢慢影响和改变着中医药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困难局面。非典疫情初期中医药作用受到忽视,也就不难理解了。科技部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强调,中西医不对等的现状,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