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连载] 谁是新疆的主人(五)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2:0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超级混乱的时期,直到960年宋朝建立。不过自唐以后,直到中华民国成立,汉政权都没有进入过西域,这个时期的西域主要由少数民族政权控制。宋朝时期西域由许许多多小国组成,其中有回鹘人政权、也有党项人政权、还有契丹人政权。契丹人原来是给回鹘人打工的,就像以前回鹘人给突厥人打工一样,回鹘汗国亡国后,契丹人乘机崛起,在原回鹘汗国故地建立了辽国。不过辽国后来被宋金联合打败,契丹人也不得不西迁了。

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在国破之后,逃往西域。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回鹘人的夹缝中建立了西辽国。西辽国成立后不久,契丹人就向喀喇汗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很快,西辽就在不世之才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取代了回鹘的喀喇汗王朝,回鹘人从此再也没有建立过够档次的政权,风水轮流转,这回轮到回鹘给契丹打工了。而契丹人在1218被蒙古人击败,并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少数民族中,契丹人是汉化的比较深的,耶律大石精通汉语,其建立的西辽政权采取“一国两制”,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保留契丹人传统政权模式,南面官仿照中原政权,设立宰相,下设枢密院、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其他民族的管理也效仿中原政权采取“王道”的方式,以怀柔为主,恩威并施。经济方面鼓励农耕,因此西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汉文化复苏现象。西辽的汉化如此之深给后世的影响深远,直到明朝西方人都还搞不清中国和西辽之间的关系,甚至干脆直接吧中国称为契丹。

和契丹人比起来,同时期西域的另一个国家西夏和中原的关系更加接近。西夏是党项人政权。党项在唐朝起就归附中国,公元634年其首领拓跋赤辞率部归唐后赐姓李。后来因为招到吐蕃的进攻,党项人迁往甘肃庆州。其后人在唐僖宗年间因为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夏国公。到宋朝后以此立国,国号西夏。

公元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无论强大的西辽还是悠久的中原汉政权,乃至远在天边的欧洲人都逃不过蒙古人的铁蹄,这是个没有道理,只有蛮力的年代,“王道” 也不行。1209年,已经是西辽属国的高昌回鹘的国王巴而术阿儿忒的斤杀死了西辽派驻的少监,认成吉思汗为父,归顺了蒙古。(原来维人自古就有认人为父的传统),高昌回鹘灭亡。1218年,蒙古大将哲别横扫整个中亚,顺手灭掉了建国仅86年的西辽,不久蒙古又灭西夏。将整个西域鲸吞入囊。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将从天山以北到蒙古高原西部的地区划给窝阔台,天山以南和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交给幼子拖雷。公元1251年,拖雷之子蒙哥汗即位,1253年蒙哥汗命旭突儿西征,和察合台汗国瓜分了原属于窝阔台汗国的部分地区,并设别失八里等行尚书省,管理天山南北。西域分属蒙古人的元、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

顺便提一下,蒙古不仅将西域吞下,还以和平方式吞并了西藏。这在靠马刀夺天下的蒙古人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1246 年,萨迦贡噶坚赞应窝阔台之子,阔端大汗的邀请到达凉州同阔端大汗达成归降之事。蒙哥即位后从新划分领地,西藏被划入蒙哥汗势力范围。此后到元朝建立,西藏进入元朝版图。

1260年,蒙哥之弟,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元朝建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爱国史观”认为元朝实行“汉政”,所以理所当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合法的朝代。虽然我觉得这么说有商榷的余地,不过这不妨碍我们讨论西域,此时的西域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既非汉人,也非维人(回鹘后裔畏兀儿人)。

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97年,就于1368年被明朝取代。明朝得到了元朝的大部分土地,不过很可惜,不包括西域。(但是包括西藏和东北。)蒙古人依然驰骋在西域的大草原上,1680年,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落统一了西域蒙古各族分割的局面,一统西域。一直维持1745年准格尔部被乾隆平定,西域再次回到中国的怀抱。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认为蒙元的西域不属于中国,而满清的西域属于中国呢?这里恐怕有必要回头来说一下蒙元和满清的不同。蒙古汗国发源于中国境外,蒙古族取得中原政权之前也不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仅仅因为后来灭了南宋,并效仿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建政,就认为是中国的一个朝代,我认为是不客观的。我倾向于“自虐史观”的观点,这个时期的中国处于“被占领”状态。“被占领”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俄罗斯也被蒙古人占领过,二战时的法国也被占领过,可从来没听他们说蒙古人或德国人是他们自家人。只要自强不息,努力抗争,总能迎来结束占领的一天。相反如果不能直面这个事实,自认为 “爱国”,实际上恰是在卖国。假设一下二战时如果中国不幸被日本打败了呢?“爱国史观”是不是会说中华民族多了一个“大和族”,朝代多一个“日本朝”呢?和“卖国史观”有什么区别?至于蒙古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那是在明清两朝的事了,不是蒙元时期的事。

再来说说满族,明永乐八年(1410年),女真斡朵里部在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耳酋长的率领下,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他们定居宁古塔时,那里正是明朝奴儿干都司的辖区(1409-1434年)。说到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那也是一个显赫的民族。早在宋朝时期,女真族就在中国北方建立过“金”国,长期和南宋对峙。岳飞抗金的故事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了,而女真人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接受汉化的。宋金对持在中国历时上也被称为“第二次南北朝”,虽然宋金双方打的也是一塌糊涂,但是这却是一场内战。这些年不是有人因此认为岳飞打的是内战,所以不能算民族英雄吗?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了女真从宋开始就渐渐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金国和宋朝后来相继被蒙古灭掉。而这一支由猛哥帖木耳率领的女真后裔后来统一了建州地区的女真各部,统一后的女真在历史上被特指为“建洲女真”,皇太极年间改名为满族。

虽然奴儿干都司后来被撤销,但明朝并没有放弃对东北的控制,成立了辽东都司。直到李成梁守辽时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甚至还曾效力于他,后来努尔哈赤还受封为龙虎将军。所以满族无论是民族起源,还是发祥地,都在中国境内,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所建立的国家类似于中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比如历史上的大理、西夏等等,同为明朝末期的汉人地方政权有李自成的大顺,解放战争时期有各大“解放区”的苏维埃政权等。这些政权虽然不受中央政权节制,也不都由汉人建立,但显然和发源于境外的匈奴、蒙古、日本等有本质区别(匈奴、蒙古等族融入中华民族是后话了)。所以我认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正朔朝代,而元朝不是。

1616年,清朝建立(1644年后成为全国性政权)。清朝开国后,蒙古势力依然盘踞在西域。为解决这个问题,康熙从1690年开始,三次御驾亲征盘踞在北疆伊利地区的准格尔汗国,虽然未取得全面成功,但收复了喀尔喀地区,逼死了葛尔丹,从军事上严重削弱了准格尔的实力。

传至乾隆年间,被严重削弱了的准格尔汗国终于发生了内乱,乾隆抓住时机于1755年发动了决定性的战争,一举灭掉了准格尔,收复北疆,并释放了被作为人质送往伊利的南疆维吾尔部落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同时任命大和卓为南疆维吾尔部落首领,小和卓暂留在伊犁管理南疆来的移民。

次年小和卓秘密潜回到南疆,和大和卓发动了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乾隆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兵万余自吐鲁番出发,进入南疆平叛。 1759年夏,叛乱基本被平定,大小和卓带着三四百人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八月,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首领素勒坦沙执处死,南疆收复。

清在收复西域的战争中,不惜采取大屠杀政策,其中被直接屠杀的人数高达20万以上,因战争而死亡的更是不计其数,准格尔蒙古部落几乎被灭族。如我前面说过的,历时上凡是坚定行使武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都取得了长久的安定,并成为了千古传诵的英雄,无论他杀了多少人,凡是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都遗臭万年。康熙、乾隆因其赫赫武功,为新疆之后两百多年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使自己名垂千史。

清朝收复西域后,将这片地方定名为“新疆”,意为“(满人)新拓之疆土”,这个不恰当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从1759年开始,“新疆”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国的怀抱,不管是清俄战争,还是抗日战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荣辱与共,共渡难关。

在清朝收复新疆的战争中,有一个魅影若隐若现,始终伴随左右,这个魅影后来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外患之一,并成为历时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就是俄罗斯。俄罗斯17世纪之前的精力主要放在与欧洲各国争夺地盘上,并未进入西伯利亚。而中国因为位于温带,对高寒地区一向缺乏兴趣,加上蒙古势力的衰弱,使得西伯利亚长期处于势力真空状态,为俄罗斯的东进扫除了障碍。俄罗斯为了取得更多的战略物质以支持其在欧洲的扩张,俄沙皇对民间的东扩运动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加上因为火器在欧洲已经开始使用,使得俄罗斯在军事上相对于西伯利亚土著已经具备压倒性优势,这使得俄罗斯的民间商团的东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越过乌拉尔山,横跨整个西伯利亚,到达中国边境。在东部的意外收获令沙俄喜出望外,并开始正式关注远东地区。准噶尔部落的背后的主要支持力量就是沙俄,清朝收复准噶尔的战争实际上之中俄争夺西域主导权的前哨战。不过此时的俄罗斯在西域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直到清朝末期,俄罗斯终于还是鲸吞了中亚和西域的大部分国家,并蚕食了中国大片领土。

公元1865年(同治四年),清朝进入了末期,中国四周敌人环视。俄罗斯和英国成为了西域最大的两个不稳定外来因素。浩罕汗国军事首领阿古柏在英国的支持下,率兵入侵南疆。同年4月,阿古柏在南疆建立“哲德莎尔”伪政权。阿古帕除了依靠英国外,还于1873年,派外甥阿吉托拉出使土耳其,声明承认土尔其奥斯曼帝国为宗主国。1871年7月,俄国乘机打着替清廷“代为收复” 的名义进入新疆伊犁地区,占据北疆,与英国争夺控制权。

而清廷此时已经风雨飘摇,自顾不暇,眼看着新疆被人瓜分。不过最终还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左宗棠!1876年4月,65岁高龄的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出征新疆。

1876年8月,左宗棠发起了北疆战役。清军攻占乌鲁木齐,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北疆地区。

1877年4月,清军再攻取达坂城和吐鲁番,打开了进军南疆的门户。阿古柏见大势已去,5月下旬于库尔勒气急暴病而死。

1877年9月,左宗棠发起南疆战役,刘绵棠率步骑一个月驰驱3000里,一举收复南疆全境。

公元1878年(光绪四年)清廷派出崇厚赴俄谈判收回伊犁一事,不过崇厚并未完成使命,就于次年(光绪五年)年底与俄国匆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伊犁条约》,将帖克斯河(又称特克斯川)割让给俄国,崇厚因此被弹劾入狱。

1880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大部后坐镇哈密,兵分3路挺进伊犁,对俄军形成军事威慑,同时曾纪泽对俄开展新的外交活动。1881年,中俄重签《伊犁条约》。根据新的《条约》,俄国撤出伊利,并归还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的主权,但是依然强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除此之外,新疆全境基本收复。

左宗棠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出兵并收复新疆。虽然《伊犁条约》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之一,但左宗棠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力争重签《条约》,减小了损失,实在难能可贵,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沙发
发表于 2011-8-9 13:38:2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满族。。对满族那段是学习一下。。以前不知道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8-9 14:23:23 | 只看该作者
乱爷对宗棠爷评价如何?左爷可否被称作民族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满族。。对满族那段是学习一下。。以前不知道的历史
稀泥派 老刘 发表于 2011-8-9 14:38



    我认识一些满族朋友,满汉是兄弟民族,共同为守卫新疆付出许多鲜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5:0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头发乱了 于 2011-8-9 16:10 编辑
乱爷对宗棠爷评价如何?左爷可否被称作民族英雄?
看笑话 发表于 2011-8-9 15:23



    我是福州人,小的时候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去马尾造船厂参观马江海战遗址,在遗址处有一所古建筑,匾额上书“水师学堂”,学堂的创建者就是左宗棠,这是我第一次开始对这个人感兴趣。马尾水师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座海军官校,也是北洋舰队大部分官兵的母校,中国海军的摇篮,而左宗棠就是奠基人之一,左宗棠抵御外侮的功绩在近代中国史中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8-9 15:3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头发乱了


    福建系在民国海军里也曾是主力,萨氏家族很有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8-9 21:18:43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8-10 12:33:5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福州人,小的时候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去马尾造船厂参观马江海战遗址,在遗址处有一所古建筑,匾额上书“水师学堂”,学堂的创建者就是左宗棠,这是我第一次开始对这个人感兴趣。马尾水师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座海军官校,也是北洋舰队大部分官兵的母校,中国海军的摇篮,而左宗棠就是奠基人之一,左宗棠抵御外侮的功绩在近代中国史中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头发乱了 发表于 2011-8-9 16:08


谢谢。个人一直觉得左爷对民族的贡献远大于曾国藩,或许这就是左爷始终看不起曾剃头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8-10 12:39:4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满族,镶黄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8-10 23:52:02 | 只看该作者
笼到一起,看的一气呵成:thumb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8-11 04:05: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很精通中国古代史呀,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8-11 19:5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蒙城阿魁 于 2011-8-12 00:04 编辑
谢谢。个人一直觉得左爷对民族的贡献远大于曾国藩,或许这就是左爷始终看不起曾剃头的原因。
看笑话 发表于 2011-8-10 13:33

左宗棠远高于曾国藩,他们完全是两类人,唯一的相同点是都镇压太平天国。
曾国藩的唯一贡献是他的儒学信念,并且被蒋介石所承尚,其他真没有什么。

左公在理论上,对中国看的太深太远,在实践上又走的太快太急。
这就是英雄孤独,把其他人甩后近一个世纪,现在人们才能认识到他的价值。

左公被史学家忽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蒋和老毛,中国史学家不外给他俩打工。
老蒋崇尚曾国藩,老毛崇尚洪秀全,左公最瞧不起就是曾国藩和洪秀全。

曾国藩拿的是中国古人的东西,洪秀全拿的是西方洋人的东西。
他们都是拿来主义,只有左公才有自己的东西。

左宗棠是林则徐找了一辈子才找到的人,林则徐是什么人呐?
林则徐是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公的眼光是不会错的。

以左公的个性,如果没有林公慧眼识才,他会在中国史上名不见经传。
只有在内斗中胜出,才能引领中国人,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大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8-12 02:1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瓦弄前指 于 2011-8-12 03:15 编辑

说曾左胡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肃顺肃中堂,老肃的能力和胸襟可真不一般。曾国藩以前是穆彰阿的门生,穆倒台后清廷没搞株连继续重用曾国藩。咸同曾左胡三大名臣全是肃顺提拔起来的,做高级领导不单自己要出类拔萃还要知人善任啊。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太后。太后打倒了肃顺也没搞株连,打肃顺是打他的政治野心,对他看人的眼光还是认可的。

除了国内环境外,俄罗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陷于俄土战争的因素也很重要。俄罗斯为了跟土耳其争夺东欧霸权已经倾巢出动了,远东再没有力量阻止区区几万湘军。清廷做决策的时候时机火候力道掌握的都很不错。

楼主落下了一段重要的新疆历史。在康熙爷平“控弦三十万”的准部和乾隆平大小和卓后,宣宗道光时期还有平定张格尔叛乱。这时期也有一位名震天下的汉臣--杨遇春,纯武将,武举出身刀马娴熟骑射出众,一个汉臣凭借自己的过人能力和一贯的身先士卒居然能把骄横的劲旅八旗指挥的井井有条。牛人!战后道光也给了老杨相当的荣誉,授总督陕甘,封一等侯爵,比左宗棠爵位还要高。

一等昭勇侯杨遇春画像:


好多人都说八旗满州在清中期以后太腐败不堪用,实际上康雍乾嘉道历朝对西北用兵就没停过。茫茫戈壁上八旗劲旅打了几代人,到了咸丰时期内忧外患终于的趴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 收起 理由
Milan2003 -1
加东老张 + 2 11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8-12 06:57:0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满族,哪个旗额也搞不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8-12 13:5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蒙城阿魁

学识渊博,佩服!只是一点有分歧,毛泽东的共产党虽大力宣传洪秀全,但毛似乎并不欣赏洪,据说毛也喜读《曾国藩全集》并多次表示对这位老乡的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