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
截止至本刊采访当日,唐炜臻所著的《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已经出版六万册,行家预计该书将会发行一百万册,极可能成为最畅销财经图书之一。金融投资专家唐炜臻时常作为特邀嘉宾奔走于国际各大城市之间,参加各类峰会并接受新闻媒体专访,他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独到见解常在中国引起 “唐旋风” 。
唐炜臻现居加拿大,时常宾客盈门,用国内最时髦的话来讲,他已经有了众多“粉丝”(Fans)。 “有很多带着不同的目的来找我的人 —— 有从中国来的投资者,有从美国加州赶过来的企业家,还有泰国台商会负责人来洽谈合作的商人……”。“他们很有来头,投资金额在15万以上。”在多伦多的千人华人集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馆副总领事向众人推荐这位“巴菲特”式的人物。
唐炜臻被媒体誉为“华人巴菲特”。但是,他要澄清的是:他不是巴菲特的“复制品”,却是最能理解和实践巴菲特想法的人。
和巴菲特一样,唐炜臻一生致力研究一种艺术,他说:“财富就是收获的艺术。”
可是很多人却不懂得这种“收获的艺术”。为此,他攥文著书。唐炜臻试图打破那种华人刻板印象 ——“中国华人读书多、做事多、思考少”。他做到了,《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就是因其独特的思考而闪光。该书以唐炜臻的个人经历为参照物,系统的表达了他在金融投资和财富方面的独到见解,旨在启发企业家在投资时必要的思考,让更多的人懂得收获的艺术。
唐炜臻认为:研究财富的艺术,不能跳跃三个关键词“天赋”、“勤奋”和“实践”。唐炜臻是一位“经过科学家训练的生意人” —— 他曾经是位生物学家,而今研究收获的艺术,业已 “登峰造极”。从1993年涉足该领域开始,他几乎通读了财富创造领域所有实用的书籍,并以此为依据创造性的解决一些问题。唐炜臻说自己具有生意人的天赋,他自称为“悟性”。十余年的商海实战,磨练了唐炜臻,他认为:实践出真知。而在《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一书中,语言之所以鲜活,都是来自于实践。读者读过此书反馈,“感觉就像讲故事”一样,并不像很多经济学论著那样晦涩难懂。
唐炜臻于一九九七年在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多伦多创立了唐炜臻投资与信息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对私募基金及对冲基金的管理。他经过多年探索,研究深奥复杂金融衍生物的投资策略和方法,如外汇、期货和市场指数期货等等,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摸索出一套稳健的投资策略。目前正力争做到每周1% 的回报。唐炜臻是典型的“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 —— 开始为同事和朋友代理互惠基金投资,从一开始便遵循“不赚钱不收费”的原则。
“每周1% 的回报。这个数字呈几何倍数增长,那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对,你的反应很快,我们去年的投资最高回报率是94%。” 唐炜臻颔首微笑,我们的平均投资收益一年可以保持在30%-52%。“为什么我能赚钱呢?奥秘就在于我要得少。许多人急功近利,结果失败了。”在唐炜臻的生意经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怎样控制风险,他认为投资可以选择波动幅度,波动幅度小时成功率大,波动幅度大时成功率小。波动幅度越大越容易使人贪婪,就越容易失手。投资不在于波动,而是利用和选择波动,实现稳定回报。选择波动幅度在1%之间比较合适,为可控制幅度。
“华人巴菲特” 唐炜臻的脑袋也停不下来,每天亚洲、欧洲、美洲的市场行情轮流的在他的脑海里“打转儿”。这些经济现象总会引起他的一些思考,他时常“由感而发”。很多年后,业内人士看到他的文章再结合经济现状,会发出感慨:唐炜臻的思考具有前瞻性。
早在2003年,他就大胆地预言:美国经济将因房地产面临新一轮的经济低谷。从2006年春季开始,这场危机初露倪端。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美国民众听到这个词还会长长的叹了口气 ——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2001年至2006初,美国房地产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但由于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冲击了人们的还款能力。银行出现很多坏帐和死帐。” 唐炜臻最新撰文《银行的问题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这场危机美国政府要出手干预,否则更糟糕。” 唐炜臻再次谏言。
很多投资者将追随唐炜臻,将他的话“奉为圭臬”。有媒体发表时评,“唐旋风”的掀起,将给华人投资界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而唐的出现将冲击美国金融投资巨头在全球金融投资领域的垄断地位;他的身先士卒还将催化产生一批顶尖华人金融投资专家进入全球金融投资核心领域;他将丰富金融投资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华人金融投资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一个新的大型北美投资中心正在形成,这对华人资金产生吸聚作用,能让华人的资金有了一个能稳定增值的好去处。
毋庸置疑,唐炜臻是世界金融领域的具有标志性的 “中国符号”。唐炜臻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力将会用来帮助中国的金融领域改革;他的成功将提升华人在全球的影响力,增强华人在金融领域的投资信心,对华人在金融领域的进军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而唐炜臻在出任加中企业协会理事长就职宣言中,却低调陈词,尽显大师风范。 “把我们社团搞好,把华人的经济搞活,用新的思维方式,政治和经济手段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这是我的梦想。我不想说我有多么崇高,但我确实想为大家做些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