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ahu博客:好朋友加拿大医院历险记

16#
发表于 2008-8-9 14:52:59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太可怕了,我要是您,就不管他什么appointment,直接上去看妇科医生算了。我知道sherbourn &bloor那的Dr.Wu 挺好的。
我一个朋友生孩子的时候,医生缝针时把她的子宫口给缝起来了。害她痛苦了整整一年,医生检查n次才知道原因。
这里的护士满嘴的honey,darling,当作吃饭。说不定你死了也给你来一句”oh,honey你死了,俺给你叫医生“
还有,mm,补血良药,红枣和胢膠。


HONEY和SWEETIE不离嘴,给病人造成一种这里的职业技术高的假象,“口蜜腹剑”这个中国成语好象就是给这些人度身定制的,有没有高人把这个成语给翻成英文啊,我来做一批匾,给大多地区的每一家医院送一个,表达一下病人们的真实想法!   
17#
发表于 2008-8-9 15:03:28 | 只看该作者

好与不好,自己明白

头一次看到哪咤发怒,我还有啥不好意思的。


我也加一句,哪个傻傻对待的家伙-------你真你妈不够揍!


真你妈傻B!!!!!!! :smokin:


我也是头次看见哪咤这么生气!

确实那个“真诚对待”此时说出的话:真他妈不是人生养出来的种能说出口的!!!!!!
18#
发表于 2008-8-9 17:0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好与不好,自己明白

我也是头次看见哪咤这么生气!

确实那个“真诚对待”此时说出的话:真他妈不是人生养出来的种能说出口的!!!!!!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

单项统计:
1. 每年因自杀死亡者高达28.7万
2. 中国每年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3. 每年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估算)
4. 中国每年死于尘肺病约5000人(估算)
5. 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6. 2005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508114例,死亡13185人
7. 中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
8. 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
9. 中国目前每年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
10. 每年触电死亡约8000人
11. 我国火灾年平均损失近200亿元,并有2300多民众伤亡
12. 全国每年1.6万中小学生、3000大学生非正常死亡
13. 中国每年死刑执行近万宗
14. 各类刑事案件死亡年均近7万人
15. 广州每年产生约1200具无主尸体
16. 中国每年因使用不当导致农药中毒的死亡人数达上万人
17. 每年食物中毒死亡数万
18. 1986年因酒精中毒死亡9830人
19. 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
20.承每年因大气污染死亡38.5万!
以上合计约230.5万!!!

21. 经由不安全注射传播的肝炎和爱滋病,已导致三十九万中国人提早死亡,并造成六百八十九万寿命年的损失(新华社)

22. 中国每年有将近一百万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
——合计:328万以上,扣除可能存在重复部分,同时考虑统计不全部分,每年非正常死亡超过300万应该没有问题!!!其中80%属于责任事故。
http://bbs.fzbm.com/simple/index.php?t342469.html
19#
发表于 2008-8-9 17:49: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多

中国人的基数大,统计什么都很多似的,,,你统计北京城要饭的也不少,,,,人多没有办法,要不是搞计划计划生育,可能要的多的多,西方人脑仁都比中国人小,所以他们都瞎反中。以什么人权为借口。。。。
20#
发表于 2008-8-9 19:34:58 | 只看该作者
太可怕的经历了。我也希望楼主能公布一下第一家医院的名字。而且强烈想知道!
21#
发表于 2008-8-9 19:38:59 | 只看该作者
300万?
加拿大3000万人口,中国是13亿,差了40倍,加拿大比中国差远了,所以加拿大每年也有7万多人非正常死亡,责任事故,挺触目惊心的。
22#
发表于 2008-8-9 19:50:37 | 只看该作者

部分同意作者的观点

最关键的还是医疗制度的问题,制度不改变,医疗事故在所难免。
23#
发表于 2008-8-9 20:21:39 | 只看该作者

医疗体制的问题

加拿大的医疗体制导致整个悲剧。不过这里的医生的诊断水平不咂地,尽管他们都是优秀人才。


加拿大医疗保健制度在西方国家被称是医疗保障的典范,曾经是许多国家效仿与称羡的对象。但是,由于全民免费医治所带来的便利,加拿大也出现了对于其优越的医疗保健制度滥用的问题。无病呻吟,慢病急诊,使得医疗开支成本大幅度上涨,而真正的患者却寻医难,看病难。就诊等候时间延长则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另外,基层设备老旧、大量医护人员外流,进一步加重了加拿大医疗服务的负担。同时,服务方式的改变、资金的紧张、人口老龄化和新技术的高花费,又促使这些问题的恶化。

目前加拿大医疗保险与欧洲某些国家采取看病收费、用药免费的方法不同,加拿大采取的是看病免费而用药收费的政策。这种看病无需自套腰包、没有次数限制的优惠条件使许多患者丧失了起码的寻医道德底线而无故就医,滥用医疗服务,就医人数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就医的人数,从而造成了医疗资源极大的浪费。

第二,加拿大医师行医是以次数和项目收费,如果医师看病的次数多,那么他们的收入就会相应提高。医师以看病的多少而非看病的质量作为行医的标准也造成了医疗费用开支上涨。

由于加拿大医师奇缺,医师不负责任,患者滥用医疗资源,所以造成患者的看病难和手术难。根据Fraser研究所的统计,加拿大的患者从家庭医师推荐到专科医师看病等待的平均时间为17.8个星期;平均等待CT诊断的时间大约为1个月,等待MRI的时间超过2个月,等待一般性B超时间为4周;像择期手术(膝关节置换术、白内障手术等)的等待时间,加拿大是除英国外发达国家中等待时间最长的,达4个月以上。在看病方面,如果患者看病要进行一个普通的血液化验,也要等候半个月时间才可以获得化验结果,而再从有化验结果再去复诊,又要等待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许多有钱的加拿大患者为了治病不得不南下美国寻求私人治疗。
24#
发表于 2008-8-9 21: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好与不好,自己明白

我也是头次看见哪咤这么生气!

确实那个“真诚对待”此时说出的话:真他妈不是人生养出来的种能说出口的!!!!!!

还有,它妈是在中国生的它吗?它妈咋没死呀?挺幸运的嘛!
有一年感恩节,老师提议每个同学说一件值得感谢的事情。有一个来自前苏联的女生对加拿大大唱赞歌。有一个男生跳了起来,他说加拿大什么都好,唯有医疗体制太可怕。他妈就是死于医生疏忽而导致的医疗事故。一个大男人,说到激动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嚎啕大哭。当时我还从来没去看过医生,没有体会,还以为他说的只是极个别的个案。有过看医生的经历以后,才知道在加拿大看病有多可怕。
25#
发表于 2008-8-9 23:10:0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接触过加拿大的医生的话,有机会和他们共同工作过,就会公正地说他们总体上比中国的医生素质高(我在中国和这里的经历有资格这么说)。
至于文中发生的事情,那毕竟是个案。在中国,妇产科有大量的这样的事故。与体制没有关系。
当然,事故发生在你人士的人身上,感受会更具体点。同情。

比中国的医生素质高个屁!对对对,是高,比中国的兽医书平高,中国的兽医不会给人看病。
TMD,什么文中发生的事情毕竟是个案,去年的那个中国产妇死亡事件你没听说过吗?还有多少这样的事件其实大家都没有公布出来,我们不知道呀。咱就光说说加拿大的狗屁急症室吧,等TMD好几个小时才轮上看,出来一个狗屁医生办事磨磨蹭蹭的,看着就想抽丫的。
我楼下的一个中国妈妈,怀了好几年才怀上孩子,都快生了,一天感觉孩子不动就去看妇科医生,希望做B超,可妇科医生就是不让做,后来第二天再去时,医生说马上去剖吧,剖出来孩子已经死了。
有时真恨这里的医疗体制,总想到老了,病多了的时候是不是回国去呀,别跟这里的医生较劲了。
26#
发表于 2008-8-10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你所说的,是值得谴责。如果你了解中国医疗体系内的内幕,你可能比现在还要痛不欲生。
每个医疗体系都有其优缺点,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的人,你会更喜欢美国,甚至中国的医疗体系。因为那样的制度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前提。
在这里,起码能够做到人人平等(请别用100%平等来和我抬杠)。对于大多数大陆新移民,这是最公平不过的了。看看大多数国人对购买医疗保险的态度就可以预知如果加拿大也施行花钱看病的制度,看吧,骂娘的更多。
27#
发表于 2008-8-17 17:58:5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什么“真诚”是不是一百年都没有回国中国了?

我05年在国内剖腹产,第二天就下床了,出院的时候自己抱着小宝一溜小跑回家,伤口是横刀口,复原的也非常好。可是来加拿大后,我已经听到太多什么伤口发炎,产后大出血,等一大堆恐怖事件了,听得我每次都和老公说生老二一定回国生,太可怕了。
国内的剖腹产医生都是专门作剖腹产的,一整天能做7,8台的剖腹产手术,可以想象他们的临床经验多么充足。

“真诚”,中国的发展之快是你无法坐在这个基本已沦落成二流国家的地方就想象出来了的。你简直就是井底之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