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呼吸上海的文脉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4-24 10:59: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呼吸上海的文脉

  几年前,《时报周刊》董事长来访,本地文化官员尽地主之谊,作陪的有陈逸飞、登琨艳诸人。酒过三巡后,主客开始讨论上海的文化资产问题。文化官员是个谦虚之人,他道,从旅游角度讲,上海的文化资产并不是很丰富,除了东方明珠、豫园,上海并无太多的地方可以观光。

  听了这通言论,登琨艳先生有点耐不住性子了。他来上海已多年,也在上海走了多年,对上海的历史、建筑、文化很是了解。在他眼中,上海是个很丰富的城市。他一通激烈的语言脱口而出,道,我住的是四明村,以此为圆点,画个半径为两公里的圈,那么就可以囊括许许多多名人故居,毛泽东住过安义路,徐志摩陆小曼故居就在四明村内,张爱玲住的是常德路,还有刘少奇、蔡元培等等。可以这么说,中国近代史上80%的名人名家都在此留下了印记。如果能把这些名人故居好好地保护开发,那么,它们就是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会吸引很多的国内和海外游客,会给上海带来多大的利益呀……

  从登先生的话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概念:文脉。所谓文脉便是一个城市厚厚积淀起来的历史。一个有历史的城市才具有魅力。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它通过建筑,街道,树木,空间的分隔等等表达出来。爱护自己的城市必须爱护它的历史。如果说一个年轻的城市因为缺乏历史深度而有一些轻浮的话,那么,那些竭力要抹去记忆的城市就有些可悲了。欧洲人是比较看重文脉的,在他们的城市里,每一个古老的建筑,每一栋名人故居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在他们眼中,这些都是历史博物馆。上海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尤其是前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怀着“日日新”的急迫心态,把许多老建筑老房子粗暴地推倒了,代之而起的是些毫无风格,缺乏历史吸引力的钢铁水泥玻璃幕大厦。上海的文脉在不断地稀释、流失。

  现在开始稍稍有了变化,不少上海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记忆抹去后的苍白和轻浮,一股怀旧的情绪在生成在蔓延。人们极力要把历史的碎片补缀起来,努力恢复它原有的画面……
 
      阅读乌鲁木齐路

  近日,在乌鲁木齐路近衡山路处,发现了个新去处:三千院。所谓“三千院”者,取意于大千世界也。“三千院”是个带酒吧的餐厅,它的外部在寂静的乌鲁木齐路上极为跳眼,黄色的霓虹灯似乎把黑色的夜空拉开了一道口子,趋近,便能看到它的玻璃和粗砺的木柱结构,轻盈与凝重在这里得到了组合,令人明显地感受到了后现代意味。内里的装潢也很特别,地板取之于老仓库,踩在上面有一种踏实感。餐厅的酒架也很有趣味,是用螺纹钢结构而成的,高贵的红酒与廉价的酒架形成了显豁的对比。这里的椅子用的是藤椅,一圈圈一排过去,使我们回到了弄堂的年代,那时候的夏天,我们就是打着赤膊,坐在弄堂的藤椅上,吃饭,打牌,消遣。

  二楼的布置简洁而通透。四面皆是玻璃,与外面的空间融为一体。设计人登琨艳先生说,他这样设计是有自己考虑的,主旨是阅读上海的老房子。坐在这儿,犹如置身于一个大看台,四面的景色扑面而来,老洋房,树,街,行走的人,一切都是那么优雅,尤其是三千院背后的那栋都铎式英国乡村别墅更是旖旎动人。打开窗子看老房子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享受。比较之下,衡山路41号公寓楼就有些阴郁了,而且也破坏了乌鲁木齐路、衡山路的天际轮廓线。
      
      Menlow 咖啡老克腊

  去美浓咖啡馆是因为看了上海电视台的一档《时髦外婆》的节目,但遇上钟爱咖啡一生的老板胡先生,喝到最地道的蒸馏咖啡,聊起老上海咖啡馆的故事,却纯属采访中的偶然。

  坐落在铜仁路上的美浓咖啡馆静静地守候在老上海咖啡馆旧址的对面,店面很小,楼上楼下不过80平米,装修和桌椅也摆放的极为简单,但却至今保留着用煤气烧制蒸馏咖啡的古老工艺——在高压咖啡机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固守着咖啡那最原始的醇香。美浓的老板胡先生是原上海咖啡馆的常客,从小一直喝到工作、结婚,去年11月,上海咖啡馆关门的时候,胡先生在“自本日起,本店歇业”的告示前整整愣了10分钟,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也是从那时起,胡先生便开始为圆一个自己开一家咖啡馆的梦而奔波,地址选在了老上咖的旁边,工艺则保留了老上咖的煤气蒸馏。于是,美浓开始静静地守候着老上咖,成了对老上海咖啡馆无言的纪念。

  上点年纪并且嗜咖啡的人一定知道“上海咖啡馆”,这里曾经是个时尚的所在,那些有钱有闲又有情调的男女都会来这儿坐上一会儿,消磨时光。“上咖”的二楼有个长长的柜台,上面置放着几个老式的虹吸式咖啡壶,褐色的液体在里面沸腾着,浓郁的香味充溢着整个空间,许多人去那儿就是为了这种视觉与嗅觉的享受。可惜的是“上咖”已在很多年前被拆除,南京西路也就少了个去处。

    追忆逝水年华 Delifrance

  在中环广场底层,有个叫“Delifrance”的咖啡馆,布置是很法国味的,松散的桌椅随意地置在那儿,供人惬意而慵懒地使用它们,还有那大玻璃窗,不仅将阳光输入了室内,而且也使坐在里面的人可以将目光散漫地投向室外,观看街上的人,车,树。这里的蛋糕点心也是法式的,每次去那里,我总喜欢尝尝“玛黛娜”,这便是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中所描写的那种点心,模样很普通,贝壳状。

  从洁净的玻璃窗望出去,对面便是尚贤坊。这是淮海路上保护的比较好的石库门建筑了,雕花的门楼依然是那么精致,那么从容不迫。郁达夫与王映霞的一段缠绵的恋爱更是从尚贤坊开始。我庆幸中环广场有这么好的咖啡室,也庆幸尚贤坊还留存着。


摘自申江服务导报

img_76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30)

img_76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