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头发乱了 于 2012-4-11 13:39 编辑
当从新闻里听到“薄古开来”这样的称呼时,我的第一反映是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的那段话“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什么精神?”我认为无论央视的新闻有多么不靠谱,但是至少还是会搞得足够的严肃,所以“薄古开来”这个称呼一定不会带调侃的成份,也就是说薄熙来要么有两个老婆,一个叫“古开来”,另一个叫“薄古开来”,要么就是他们家早就已经是外国人了。外国人薄熙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搞文革,这时什么精神?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应该说薄熙来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大连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与众官员不一般的表现,很多非大连本地居民都成了他的粉丝,到了重庆后打黑更是搞的风生水起,短短几年另重庆旧貌换新颜,甚至有人高喊出薄公子再次解放了重庆!他的错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想怎么使用他的能力。他对这个意图一直包装,或者说是伪装的很好,但是狐狸总是要露出尾巴的,没有尾巴的狐狸就不是狐狸,他的尾巴就是唱红。唱红是薄熙来的一次政治豪赌,中国历史上左的倾向从来都没有错过,但是左的结果从来都错的一塌糊涂,薄熙来是否真的希望得到左的结果我不知道,但是在他看来左的倾向无疑会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实际上薄熙来的策略是正确的,唱红只是让人看到了他的狐狸尾巴,但是并不是他倒台的导火索,导致他倒台的是王立军闯馆事件。
王立军出事后许多人都在骂,更有人在极力撇清薄熙来的嫌疑,甚至有人说王立军早已叛国,薄熙来并不知情。我当时就感到很疑惑,王立军为什么要叛国?什么时候判的国?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以那种方式逃跑?这三个问题有很强的逻辑关系,首先,所有的间谍都有应急联系人和逃生通道,没有哪个悲催的间谍是单枪匹马直奔使馆而去的,而且到了那里居然还没被收留(如果他真的早已经是美国人的话);第二,所有叛逃的中共官员都有两大特点:1、叛逃时都处在权力巅峰而且环境相对安全。2、叛逃前家属都早已秘密外逃。而王立军也不俱备以上特征,他是在“被休假”的时候“叛逃”的,而且之前的仕途一直处在上升状态,(事发前没有人怀疑薄熙来的政治前景,如果他和薄熙来的关系继续良好下去的话,王立军的未来也将一片光明)还有人说他是被比薄熙来更有权势的政治对手策反来打击薄熙来的,但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王立军发现危险后不直奔这个“更有权势”的人而去,而是去了美国使馆?难道这个更有权势的人是美国大使?所以这些传言都无法自圆其说,唯一合理的逻辑是王立军和薄熙来之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并且王立军受到严重威胁。
我并不想在这里当事后诸葛,但是以上逻辑确实早就想到,只不过谣言已经太多,我不想再给网路添些垃圾内容而已。也不想给王立军辩护,毕竟他在使馆里都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无论发生过什么,有一点我是坚信的,那就是任何打着“公平”名义的独裁都是在为自己谋私利,都是彻头彻尾的不公平!所以无论是“唱红”也好,“共同富裕”也好,都是薄熙来为自己谋求特殊地位和利益而开出的封口费,他要封住全国人民的口,我们应该庆幸他的仕途最终没能更上一层楼,庆幸我们没有领取到这份挂着“共同富裕”名义的封口费。我坚信,一个平庸但信守民主的领导人胜过一千个有能力的独裁者。
实话说,薄熙来案最终被公开既出乎我的意料也在意料之中,虽然我之前很为没有知情权而抱怨,但是其实也想过此事会被公开的可能性。因为这几年政府的信任危机频发,中共急需危机公关,需要一件有足够爆炸力,并且本质上并不伤身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形象。这样的机会非常难找,因为它需要俱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第一,事件要有足够的关注度。第二、非政治事件(这样才不伤身),但存在政治联系(这样才好彰显政治影响)。第三、最好还可以顺带打击一下政治对手。薄熙来事件为中央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全面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关注程度就不用说了,事情最终的定性是刑事案件,而不是政治事件这也符合第二点,温家宝在两会最后一天的发言很明显是对左倾的批评,虽然左倾很安全,但是温家宝借力打力地打击了他的政治对手。
这件事情的曝光达到了政府的预期,毫无疑问会为我党加分,做为一个普通百信,我也深感振奋,虽然本质上我党只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情重塑威信,但是客观上他确实能够加强民众对法治的信心。我一向不同意对方认为有利的事情就要反对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只要事情还有可取之处,无论是否对对方有利,都应该抱以掌声。何况这件事件还让民众窥探出了政府可审判的官员级别的底线,虽然之前有过同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陈良宇案,但是论影响力和威望,陈良宇还是无法和薄熙来相比。通过此案,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律的约束力最终包括进常委甚至最高领导人的日子终将来临,虽然这一天的到来或许还要很久很久。
头发乱了
2012年4月11日 于多伦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