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下战后第一单 中石油布局伊拉克
当西方石油公司还在谋划跟在美国的飞机大炮后面进入伊拉克时,中国企业已为在伊拉克打出第一口油井做好准备。
根据确切消息,中国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已经开始履行它去年在伊拉克获得的第一份合同。
这份关于艾哈代布油田的开发与服务合同,授予了中石油23年的合作开发权,合同金额达到30亿美元。
开发合同13年后重启
中石油内部消息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艾哈代布油田开发项目定于当地时间3月11日正式开工,为此,中方已经有数十人的团队赴伊出席开工典礼和执行开始阶段工作。
据了解,此前该项目多次传出过开工的消息,1月初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曾表示,中方的工程师已经进驻艾哈代布油田,不过,中石油官方一直未予证实。而根据中石油内部资料确认,开工日期是被定在了2009年3月10日。至于此番为何又推迟一天,消息人士称主要是行程安排所致,伊方高层官员无法在3月10日出席开工典礼。据透露,伊方出席的最高代表基本确定是伊拉克石油部长侯赛因•沙赫里斯塔尼。
一位知情人士称,该开工时间依然是“暂定”,不排除因为临时原因导致开工日期继续推迟,毕竟目前伊拉克的局势还很复杂,该项目本身也比较敏感。
对于这个消息,中石油外事局对于时代周报记者的问询不予置评。关于中石油在伊拉克业务的进展情况,中石油外事局发言人柳卫江也表示没有情况可以提供。
艾哈代布油田发现于1979年,位于伊中南部,距巴格达160公里,石油储量约为10亿桶。1996年6月,伊拉克与中石油就合作开发艾哈代布油田达成协议,但由于当时伊拉克被联合国决议制裁,以及之后爆发了伊拉克战争,该合同并没有得到执行。
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后,经过多次谈判,2008年11月10日,中方与伊拉克国有的北方石油公司在巴格达签署了艾哈代布油田开发与服务合同。这也成为伊拉克战争后,伊方签署的第一份对外石油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中方投资额约30亿美元,合同期限23年,并可依据实际情况延长。不过,与1996年的合同不同的是,中方不再参与产量分成,而是变成单纯的服务收费,中石油将收取每桶6美元的服务费,以后逐步减少至每桶3美元。
执行这份合同的中方代表是中国绿洲石油公司,该公司是中石油和另一家特大型国企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下属合资公司。这是一家被媒体形容为从电话号码薄上绝对查不到的公司。
据媒体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伊拉克无力支付所欠债务,于是提议合作开发油田。此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和中石油各自出资50%成立了绿洲石油公司,由它负责执行艾哈代布油田的合同。
能源战略重要一步
据路透社消息,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中石油正在与美国能源公司就联合投标伊拉克石油和天然气协议一事举行谈判。不过,中石油官方拒绝对这个消息作出回应。
能源专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牛犁认为,如果中石油能与美国公司联合竞标,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中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互利双赢原则。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能源消费国,尤其是在伊拉克的复杂形势下,中石油要想参与进去,需要有更多变通的做法。
此前有能源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石油公司到国外去是希望直接获得原油,而不只是赚点钱,而在艾哈代布油田谈判中,中石油宁可失去产量分成也要达成合作,显然是在借机抢先进入伊拉克。
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50亿桶,是仅次于沙特和伊朗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蕴藏国。不过,由于连年战乱、制裁和暴力破坏等影响,伊石油产量甚至减少到 250万桶/天。伊拉克政府迫切希望到2012年将石油产量提高到600万桶/天,为达到这一目标,伊拉克需要200亿美元的投资。
于是,新政府希望借助外国力量开发国内石油资源。2008年上半年,伊拉克经过筛选,允许41家外国公司参与竞标国内的油气资源开发,这里面包括中石油等4家中国公司。
但现实情况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势力是个不小的阻碍。这些公司在战后快速拥进伊拉克,并且想方设法影响伊拉克国内制定的《石油法》,相继获得了一些技术合作方面的合同。
牛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西方的一些声音包括政府高层都曾经承认,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了获得石油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势必很难捞到便宜。
牛犁表示,现在有利的条件是伊拉克方面出于和中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也出于平衡各方竞争以获取最大利益的原则,让中石油获得了第一份合同。对中石油来说,一个油田服务合同产生的实际利益明显是小于其战略意义的,这表明中国已经挤进了战后的伊拉克,为以后获得更多油气资源打下了基础。
作为国有石油巨头,中石油在海外的动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维护国家利益、行使国家战略抉择。截至去年年底,中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已发展到全球29个国家,运作了75个合作项目,已初步建成了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五个海外油气合作区。
显然,中石油在伊拉克投资30亿美元,并不在于仅获得一纸合同。去年11月签署艾哈代布油田合同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兼绿洲石油公司董事长植玉林表示:“希望该项目成为中伊石油合作的样板,为伊拉克石油工业的发展、战后重建以及当地的就业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