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0°
    温度感觉: 20°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楼主: 青草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宗教永远流行!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4: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现在洗脚都要先培训.
王二小 发表于 2011-12-23 21:13

那主要是培养爱心吧!
:laugh:
一部圣经,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4: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在同学朋友圈子里(主要是知识阶层),以前爬梯的,啪,礼拜了。以前不爬梯的,没多少礼拜,除了身体生病家庭破裂的。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2-26 08:55

感觉居士在信仰上还是只看人,不看神。
人都避免不了三有:有罪,有限,有死。

http://bbs.51.ca/thread-331503-1-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5: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王二小

小二很可爱!

被青草地洗脑不错啊。看看他给我们传的都是和平和爱,还有很多好听的歌.....
齐力 发表于 2011-12-23 19:24
約 翰 福 音 14:6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 、真理 、生命 ; 若不藉着我 , 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
真理能改变人的生命,接受真理不应称之为“洗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5: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草地. 于 2011-12-26 15:17 编辑

一代人的见证 《彼岸》主题曲


一样告别 告别了故土
一样踏上 踏上了彼岸
一同在这里 在这里生活
一同从这里 从这里走过
同一个温馨的家 同一位慈爱的父
信望爱是我们共同的面孔
十字架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十字架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我们一起向锡安山举目
我们一起向耶路撒冷进发
走了一程又一程
与拿撒勒的人子同行
愿十三亿双眼睛都能看见
我们是一代人美好的见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6: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是学科学的,如果物质,进化,是一种信仰,那么它们已经深深的入了我的脑子。
到加拿大后,出于求知欲望,我曾通读过圣经,旧约和新约,就是不很入脑,容易忘记。也总是以我已有的观念去审视圣经。对基督教的价值观,我大体是赞同的。可是对于神,却总看不到。旧约的创世纪,还有新约描述的各样神迹,总信不起。我看到的是一部犹太历史,为了生存,打打杀杀,和别处别民族没啥两样。新约有很多章节在内容上是重复的。

我认识到人的本性有贪婪淫邪的一面,就是原罪吧。这一本性如果限制在一定范围,在不伤害其他个体的前提下,是积极的,是个体生存种系生存的原动力;如果泛滥了,伤害了其他个体,就是罪恶的根源,甚至是战争的根源。里边是一个度的问题,所以要秩序,要道德,要法律。

我也认识到人会死亡,甚至地球、太阳系会毁灭,我觉得无所谓的,不怕,也怕不了。还有宇宙在很久之后是啥状态,宇宙是木是像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描述的那样子,宇宙之外又是什么?这些都无所谓,人不能太贪,包括知识,这个阶段能知道那么多就行了,得留给后来者一个继续探索的大空间。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1-12-26 16:05

谢谢居士。
我是学工科的。
来加十多年后我才愿意读《圣经》。
可光靠自己读可能还不得要领。

可读读这个:
http://www.cclw.net/gospel/explore/youziyin/main.htm

Or watch:

http://bbs.51.ca/thread-329045-1-1.html

冯秉诚牧师也是学科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6: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信仰吗,达尔文先生?

作者: 王书亚 2010-03-10 15:15:3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去年是达尔文200周年诞辰。美国没引进这部英国片,因为他们看到盖洛普2009年2月的民意调查,只有39%的美国人,相信进化论是一种可接受的关于世界与人类起源的科学理论。相同比例的美国人摇头说,没听过这位大人物。

这世界也真荒诞,我们花了100年让每个小学生都相信人是猴子变的。结果大半美国人,竟像桃花源的乡巴佬,说自己不知有汉,也不知道达尔文

导演说,拍的就是信仰与理性的纠缠,拍的就是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的达尔文。他的焦点不在进化论,但有许多汲取天地精华的画面——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地上的各样活物。惊人而无言的美,可触摸的动作、存留,镜头充满了《创世纪》的气质,而非《物种起源》的冰冷滋味。

大女儿安妮夭折后,达尔文出现幻觉,在精神疾病中梦游。牧师诵读《创世纪》时,他起身,离开了教堂。他与敬虔的妻子艾玛,开始陷入形而上的婚姻危机。艾玛坐在床边,对丈夫说,“你要和上帝作战,我们都知道失败的是你。你难道真不在乎,我和你可能会永生永世分离吗?”艾玛的忧伤,比一切青春恋人的忧伤更深入骨髓,碰痛了与灵魂最接近的那个细胞。

最悲惨的婚姻,是两具肉体缠绕的时候,两个灵魂互不相识。我给一位独立导演讲一个天堂相认的构思:两个陌生灵魂在天堂见面,似曾相识,一路同行,直到最后才认出他们原本是夫妻。那一刻的惊诧、激动,与羞耻、悔恨的糅合,达到他们一生爱与痛的巅峰。那位导演沉默了一会说,你说得我毛骨悚然,真的把我吓到了。

因为最形而上的危机,也是最具体生动的危机。达尔文在数年的犹豫和争战中,隐忍自己的观点,一半也出于对艾玛的爱。托马斯·赫胥黎盛气凌人来找他,说,“快动笔吧,你已经杀死了上帝。”达尔文痛苦得瘫倒在地。他最在乎的不是进化论对整个世界的冲击,而是对艾玛的伤害。他在日记中写道:假设全世界都不再相信恩典、爱和荣耀,不再相信上帝为我们安排了命运,艾玛将陷入怎样的痛苦,去承受这世界千年未有的绝望呢?

最打动我的就在这里。好像海子绝唱般的句子,“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我也不操心进化论与世界的关系了,我只关切这种摒弃了设计论和目的论的世界观,对这个家庭的打击。事实上,达尔文的理论等于否定了他和安妮当初的婚姻盟约及其誓言。这个家,如果放大看,就是整个人类。曾经,对上帝的信仰犹如灵魂的婚姻,把欧洲结合起来。如今,从他们一家开始,人类同居一床,却一半是达尔文,一半是艾玛。

如果生命只是一切意外的总和,达尔文一家,就是这理论的第一个受害者。尽管每个孩子出生后,他都详细记录和观察他们的生长。但安妮的夭折,对一个父亲而不是科学家而言,只能是生命事件,而不是科学事件。因着女儿的死亡,父母的结合在灵魂深处被撕裂了。伟大的科学家心中长满了草,堵在里面,叫他无法呼吸。医治了他精神疾病的水疗医生把他堵在门口追问:宗教不能给你慰藉,那么你有任何信仰吗,达尔文先生?若没有,世上所有的水都不能医治你。

赫胥黎是达尔文的主要辩护士。他发明了一个词,叫不可知论。这个词从《新约·使徒行传》来。保罗在雅典讲道,说我看见城中敬拜的神明,其中有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他说,“你们不认识却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这也是荒诞。西方思想经过基督教2000年的浸润,却在达尔文和赫胥黎那一代,重新回到了“未识之神”的希腊传承。耶路撒冷有话对雅典说,2000年后,雅典终于捂住了耳朵。

只是达尔文的理论,全然不顾它主人的痛苦。在达尔文的幻觉中,安妮不断缠着爸爸,讲英国从非洲贩来第一只猿猴的故事。安妮临死前,蒙太奇镜头,将猿猴死在管理员怀中松开手的场面,和安妮在父亲面前闭目撒手的一幕,交错起来。一种无法抑制的悲哀,从150年前的达尔文,传染给后现代的观众。在达尔文的世界观中,他的女儿,就像一只猿猴那样死了。
如果人的来源,与猿猴相同,人的死,也不能比猿猴的死多出任何价值。这是最残忍的镜头。

之后,达尔文决心动笔。100年后,达尔文的曾曾孙凯恩斯,写了一本传记《安妮的盒子:达尔文、他的女儿和进化论》,这部电影的原著。

导演很有想法,尽管达尔文在书中把人称为“客体”,他却用“被造物”来为这部传记命名。他还模仿米开朗基罗的湿壁画《创世纪》,将达尔文伸出去的手,和猿猴的手遥遥相连。意思是说,上帝创造了一个有着神的形象的亚当,达尔文也创造了一只后来会变成人的猿猴。

罗素是达尔文的信徒,他说人的一切盼望、信仰和喜乐,都是无数原子意外碰撞的产物。他欣赏达尔文,有一种不投降的绝望。问题是,在这骄傲的绝望背后,投降是向着谁举手,胜利又要在谁面前显耀呢?

就像没有父亲的人一辈子都在与假想的父亲作对。最后,艾玛亲自写好包裹,把书稿递给丈夫,说,“去吧,你有权利出版。愿上帝饶恕我们。”她继续和他生活,继续每天祷告,直到达尔文也死了,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6: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雙看不見的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6: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和华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7: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I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草地. 于 2011-12-28 18:23 编辑
改一个字母:
In summary, it may be said that almost every known culture involves the religions in the above sense of a depth dimension in cultural experiences at all levels...
简自易 发表于 2011-12-26 21:33

Thanks 老于.

Religious can be an adjective or a noun.
The religious, devout or religious persons.

Happy New Ye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草地. 于 2011-12-27 13:57 编辑
Religious can be noun ?
我搞错了,我以为只能是adjective 呢。
I appreciate your help.

Happy New Year !
简自易 发表于 2011-12-27 13:34

No problem, 老于.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1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7: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Hosan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2: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上帝的形象被高举的地方,人的尊严和价值就得到尊重;
当上帝的形象被贬低的地方,人的尊严和价值就被踩在脚下。

不然为什么大家更愿意移民或留学美国和加拿大等以基督教信仰为主体的国家。
江泽民显然意识到西方的强大源于基督教信仰:

前时代週刊特派员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于2002年访问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问到他对中国未来的愿景,他的回答震惊了艾克曼与全世界。

他说:『我希望我的国家成为基督教的国家。』(摘录大卫.艾克曼对中国基督教的报导:与大卫.艾克曼对话。2002年九月26日于华盛顿公共政策中心的演讲。)


当问及『为什麽』时,江泽民的回答有着奇妙的启示,他解释中国有一群学者花了二十年研究为何中国持续在科学、工业与文化上落后西方世界,听了每一位学者的说明后,他们总结是西方的宗教遗产使其达到如此颠峰,这些中国学者的陈述是:


我们受邀做的一件事就是调查成功的原因;

事实上,西方的卓越成就众所皆知。我们竭尽所能从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观点来研究。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因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后来我们以为是因为最好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我们聚焦在你们的经济制度上,

但在过去二十年我们才意识到,你们的文化核心是宗教:基督教,这即是西方为何会强大的原因。

基督教在社会与文化生活的道德根基使资本主义出头,后来又成功转型为民主政治。对此我们毫不怀疑。

摘录自大卫.艾克曼所着的耶稣在北京:基督教如何改变中国及全球力量平衡)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b07720100nfxo.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4: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歌 2012 - 雪梨音乐见证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