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679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密民国第一美女被戴笠霸占3年的经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0:38: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 ... =856944&dcid=25



很多人都以为胡蝶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事实上在她之前已经有张织云,不过张织云戏演的不多,且成名于默片,之后又沉迷于感情中,事业每况愈下,于是,横跨默片与有声电影的蝴蝶便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皇后,而张织云被众人日渐遗忘。

说到蝴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可谓红极一时,她脸上那对招牌式的酒涡,成了美女的重要标志,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饰,都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

那时的胡蝶除了拍电影,还是宣传海报的模特儿,做肥皂香烟的广告时,画里的样子非常美。她与阮玲玉当年都是上海滩的红星,阮玲玉感性,胡蝶理性。阮玲玉对事业也肯吃苦,却没有像胡蝶那样刻意去追求。胡蝶为了拍好戏去北京拜梅兰芳学京剧,讲普通话。演戏配音的时候,她在录音室里一待就是七个小时。

性格开朗的胡蝶一直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女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在第一次婚姻结束之后,她很快再嫁洋行工作的潘有声。抗日战争,潘有声在香港做生意,胡蝶一家人随往,上海失守而他们却在香港过着太平的日子,潘有声工作稳定,业余买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命运的改变是从胡蝶的30箱珠宝丢失开始的吧。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0:41:0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逃避与日本人合作,胡蝶将前半生的所有积蓄打理成30个箱子托人运往内地,谁知珠宝在半路丢失,得知消息的胡蝶大病一场。为寻得原物,又托了几个朋友,其中有一个就把她介绍给特务头子戴笠。听说戴笠有办法找回珠宝,胡蝶便硬着头皮与其交往。戴笠慕名胡蝶已久,为博美人开心,不惜自己掏钱,买回一些相同的珠宝给胡蝶交差,这也就初步博得胡蝶的好感。

那年,胡蝶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还是非常好的,就是在胡蝶把珠宝都丢了时,潘有声还安慰她说,没关系的,他会想办法养好这个家。还把自己生意上的规划讲给胡蝶听,这让胡蝶很觉得安慰。

而戴笠对胡蝶的爱是完全不同的。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胡蝶。

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戴笠又使出一招,派人打发走潘有声,让他去昆明做生意,还给潘有声发了商人梦寐以求的专员委任状和滇缅公路通行证。潘有声一走,戴笠再也按奈不住强行占有了胡蝶。面对戴笠强大的势力,胡蝶无以反抗,虽痛苦难耐,也只好违心顺从。自此,胡蝶开始了在重庆被幽禁三年的日子。

潘有声做生意回来,胡蝶被幽禁的日子看起来还是很富贵的。戴笠为了不让胡蝶对潘有声有负疚感,潘有声一走他就让胡蝶住进杨家山公馆。胡蝶嫌公馆的窗户狭小,楼前景物不好看,戴笠马上派人在公馆前重建别墅。还从印度空运来胡蝶喜欢吃的水果,买来一大堆鞋子让胡蝶选。甚至花费上万的银元弄了个大花园,每天陪胡蝶在花园里散步。而这样富贵的幽禁换得的是胡蝶不能与丈夫相见的痛楚。



胡蝶每天透过洋房的窗子,看着这隔世的桃源,都会情不自禁地掉泪。她觉得自己已经死了,那个纯洁的胡蝶没有了,那个电影上风光的胡蝶没有了,那个能与洋行丈夫过普通生活的胡蝶也没有了。她现在只剩下一具美丽的躯壳。没有爱没有事业,什么都没有。

戴笠是爱胡蝶的,但是这样的爱如果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也就成了很猥琐的一种爱了。戴笠可不管这些,他要与胡蝶结婚,他逼迫着潘有声与胡蝶离婚。

胡蝶不爱戴笠,却被迫与他过起同居生活。这也是胡蝶与阮玲玉的不同,阮玲玉无论与哪个男子在一起都是为了爱,如果没有爱便宁愿自毁自己。胡蝶不,她在被幽禁的日子,在被他强占身体的日子,可以一滴泪也不掉地等待时间来化解这场屈辱。



戴笠对胡蝶说: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与你正式结为夫妻,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不要。

戴笠准备在1946年下旬迎娶胡蝶,这时,他搭乘的飞机遇难,戴笠丧生于此,胡蝶终于结束了被幽禁的日子,重新获得自由。

后来在胡蝶的回忆录中,她没有提及这段历史,只是写了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大多来自于工作,从这点上也可看出胡蝶处世的圆润,哪像阮玲玉,死都死了,还要写封遗书,把所有的事情说的清清楚楚,交待的清清楚楚。一个努力记住痛苦的人,她必然总在痛苦中生活。阮玲玉比胡蝶输就输在这里。想三十年代红遍上海滩的那些电影女明星,自杀的不少,精神分裂的也不少,而受了那么多磨难的胡蝶能一直活到那么老真是不易。

胡蝶是一个有经历的女人,也是一个懂得善待自己的女人,她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着,更不会为了别人伤害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蔡康永:我见过的晚年孟小冬---杜月笙夫人不简单

(蔡康永博客)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753845.html

电影《梅兰芳》里,出现了孟小冬,让我模模糊糊想起,我小时候见过晚年的孟小冬的情景。地点是台北市仁爱路四段在地下一楼的鸿霖西餐厅,我爸那几年几乎每天中午都去的餐厅。每次被爸带去那里吃饭,一进去餐厅,照例有三四桌是他的朋友,就要陪着过去一桌一桌打招呼。比较客气的朋友。爸爸还会偷偷替那桌把帐结了,所以常常付别桌的帐远超过我们自己吃的。

那天爸爸刚坐下,转头看到了最里面长桌末端,坐了位大概是穿灰色宽松旗袍的圆润老太太。他过去打完招呼后,回来告诉我,那是杜夫人,杜月笙的夫人,孟小冬。当时我虽是小孩,但大概因为是上海家庭,我已听人提过杜月笙大名,只是当时我颇头晕,因为我一心以为杜月笙是极遥远的书中传奇人物,怎么会这么平常就能在餐厅随便遇见杜月笙的太太? 杜月笙家人啊! 起码也该有十个八个保镳随侍在旁吧,不是吗 ?

当时再听我爸说,孟小冬人称“冬皇”,是当年京剧界第一坤生,我更是头晕,其实当时台北也有坤生演京剧,但那是戏台上的事,戏台上的人哪会坐在餐厅里吃饭? 我模糊记得,我有再转头看看老太太,想看出点“冬皇”派头,但只记得望去一片影影绰绰,灰扑扑的,实在看不出“冬皇”的架势。

我是小孩,那时还不懂得:无论你是哪界的帝,哪界的皇,一被岁月搓洗,都只能渐渐化为灰扑扑的影子。我那时也完全不知道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事。知道了一定更头晕,因为梅兰芳这名字也是太遥远的书中名字,和杜月笙一样遥远,一样传奇。

几十年过去了,我到北京主持《梅兰芳》首映,访问饰演孟小冬的章子怡,我觉得,人生的舞步,有时真是回旋而奇妙。



(據李伶伶著《梅蘭芳傳》:1931年,杜月笙調停梅蘭芳和孟小冬之事。之後,孟小冬嫁給杜月笙,1949年孟小冬隨杜月笙赴香港。1967年移居臺灣,1977年病逝臺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01:38 | 只看该作者

《梅兰芳和孟小冬》内容简介:

想看的朋友:
http://www.du8.com/books/outcmfu1104067.shtml

or: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755454.html

  长久以来,孟小冬这个名字,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已不单单是一代红伶,一介名优,而是一个在旧时代受封建遗毒侵害、历经坎坷的悲惨女人。很多人为她两次为人妾、一生无后而掬同情之泪。于是,无论何时提及孟小冬,总绕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梅兰芳。有人说,梅兰芳开始了孟小冬的悲剧人生;也有人说,孟小冬使梅兰芳的清白人生留下了一块阴影。这些说法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不免失之偏颇。坊间以梅孟之恋的题材或涉及梅孟恋情的作品较多。在一些作品中,崇敬梅兰芳的作者将梅孟之恋的发生写成系由孟小冬勾引梅兰芳;而崇敬孟小冬的作者又将梅孟之恋写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上当受骗的故事。梅孟相恋的缘由其实很简单,无非两情相悦、两性相吸、彼此相慕而已,与一般男女爱情的生发并无特别之处。倒是他俩显耀的身份,使世人把他们的爱情放大了、美化了、想复杂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人生历程两线并行,各自发展,两相对称,以客观的态度、以史家的笔触来还梅孟之恋本来面目。



台湾:孟小冬(左)和 姚玉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05:20 | 只看该作者

梅兰芳和孟小冬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12/17/content_411294.htm

  对孟小冬嫁梅兰芳,最反对的,不是孟鸿群、张云鹤,而是师傅仇月祥。起初,孟鸿群夫妇很担心女儿为妾——可能任何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给人做小。但是,有人信誓旦旦地在他们面前保证:王明华病重,恐怕不久于人世,而且她长住天津,梅家实则只剩下一房,即福芝芳。也就是说,小冬嫁过去,就梅兰芳肩挑两房之责,她也是可以和福芝芳平起平坐的,即两房都是夫人,没有太太、小妾之说。简单地说,就是“两头大”。

  无论如何,仇月祥都反对这门婚事。有人认为,他反对的原因,是他舍不得放弃孟小冬这棵“摇钱树”。他知道,小冬一旦嫁给梅兰芳,自然是不能登台唱戏了——伶界大王梅兰芳怎么可能让妻子粉墨登场如此招摇呢。小冬一旦不唱,他这个师傅就没了经济来源。嫁了人的小冬是可以不唱的,身为梅太太,没有经济负担,而他仇月祥,可就没那么好运了。这样的说法,对仇月祥很不公平。其实,他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事后证明,也是极其英明的。

  在仇月祥看来,孟小冬先天条件太好了,这样的条件,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另外,她天资聪慧,接受能力强,又好学向上,加上名师指点,她的艺术前途光明一片。何况这时,她二十不到,年纪轻轻就脱离舞台,岂不太可惜?就算仇月祥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不为过。他一手将孟小冬培养出来,倾注了大量心血,弟子成名走红,师傅脸上有光,同时有了经济保障,也不是不能理解。

  孟小冬似乎不能体会师傅的良苦用心,或者说,她体会到了,但还是不顾师傅的强烈反对。此时,她情窦已开,她被梅兰芳所吸引,特别是当她消除了“做小”的担忧后,完全没有了顾忌。何况,她将嫁谁?梅兰芳!一个女人,能够嫁给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不感到心满意足?

  仇月祥伤心极了,也痛心极了。他选择离开北京,重返上海。

  一个要嫁,一个不想她嫁;一个不想唱了,一个还想让她唱,这一切,原本并非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然而不知为什么,这对师徒似乎从此脱离了关系并且恩断义绝。许多年以后,孟小冬自京返沪。此时,已六十高龄的仇月祥晚景凄凉。很多人都以为孟小冬会去看望恩师,并给予他生活上的接济。但是,她没有。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媒人承诺“两头大”,也就是说,梅兰芳娶孟小冬,是准备像他当年娶福芝芳一样,也给予夫人名分的,那么,他俩的婚礼为什么不公开呢?没有花轿,没有迎亲,没有吹吹打打。实际上,他俩从恋爱到结婚,都是避人耳目神神秘秘地。就连新房,也只是设于冯(幼伟)宅之中。据说,梅、孟婚礼,举行的时间是在1927年农历正月二十四。参加婚礼的,只有“梅党”成员,如冯幼伟、李释戡、齐如山等。又据说,冯幼伟任证婚人,冯的小姨子任伴娘。如果此说的确属实的话,那么,梅、孟关系是由齐如山等梅党成员一手促成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春暖花开时节,具体说,大约4月份,梅、孟从冯宅迁出移居东城内务部街,原因是不知谁走漏了风声,有人打听到久不露面的孟小冬早已被梅兰芳藏在冯宅,而且两人还秘密结了婚。这一来,冯宅是待不下去了,于是搬家。

  无论居于冯宅,还是住在新居,孟小冬总也脱不了被梅兰芳金屋藏娇的感觉。既是秘密成婚,她就不能公开登台,也不能公开以梅夫人的身份露面。她的生活很单调。梅兰芳不能天天陪着她,他还要唱戏,还要接待外国友人,还要创排新戏,还要交际,最重要的是,他有他的家,有夫人和孩子,他还要回家。1928年1 月,福芝芳又诞儿,取名绍斯(即梅绍武)。由此推测,梅兰芳在随孟小冬搬迁新居时,还是时常回家的。

  为解小冬寂寞,梅兰芳购置了一台手摇唱机,又捧回来一叠唱片。白天,孟小冬靠听唱片打发时间,回味她在舞台上的辉煌,感慨逝去了的唱戏时艰辛又美好的岁月。在梅兰芳的鼓励下,她还读书认字,习画临字。她那么早就学戏登台,自知文化欠缺,一直有心要补足这一课。

  不过,两人毕竟新婚,生活总是温馨而甜蜜的。这从后来公开的一张梅兰芳游戏照片上可窥见一斑。照片上,梅兰芳身着家居装,右手叉腰,左手做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在灯光的映衬下,投射在他身后的白墙上,显出一个鹅头的影像。在照片的右侧,是孟小冬的笔迹:“你在那里作什么啊?”在照片的左侧,梅兰芳回答道:“我在这里做鹅影呢。”梅兰芳难得如此活泼幽默充满生活情趣,看得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是极其轻松和愉悦的。



梅兰芳以男人身份唱了旦,孟小冬以女人身份唱了生。台上的阴阳颠倒拉近了他们的关系,成就了他们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08:43 | 只看该作者

极其珍贵的照片曝光:解密真实的梅兰芳与孟小冬

http://blog.cctv.com/html/44/806344-185904.html

    正因为梅家三代在舞台上饰演女人,梅兰芳的性格柔弱而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永远的彬彬有礼谦和从容从善如流;孟家不是武生就是老生,加上老孟七早年还征战过沙场,性格自然相反。孟小冬虽然是女人,但她在舞台上饰演的却是生,不是小生,偏偏是老生。角色需要她摒弃妇人的柔绵和哀怨,取而代之以阳刚和霸气。日久天长,她的性格中刚烈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是他俩的不同,也许也是他俩无法天长地久的原因之一。



年轻时的孟小冬




女扮男装的孟小冬




20岁的孟小冬和梅兰芳分手后,做了杜月笙的第五房姨太太,这也是孟被认为是梅生命中的污点的根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12:52 | 只看该作者

孟小冬为何会嫁给杜月笙做五姨太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zt/2008-12-04/1332248427.shtml

  孟小冬此次赴上海,对她来说,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她成了杜月笙的又一个女人。促成他俩关系的,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因为只是四房,所以未能住进杜公馆,而只能另择新屋。杜月笙的前几房太太都是苏州人,很齐心,共同抵制姚玉兰。长期以来,姚玉兰孤立无援,心情一直很郁闷。她知道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好感,而且很想占为己有。如果出于女人本能的嫉妒心,她似乎应该很排斥孟小冬。事实却相反。

  也许是因为她一方面很清楚杜月笙的为人,自己绝不可能是杜的最后一个女人,既然如此,还不如为杜物色一个跟她有亲密关系的人。这样一来,杜肯定会对她感激万分而不至于有了新欢而厌弃旧爱,她也因此能长保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她也需要有人跟她结成妾的同盟,共同对抗杜的那几个苏州女人。孟小冬显然是很合适的人选。她也是北方人,她们又是结拜姐妹,杜月笙早已对她垂涎三尺,而她刚刚经历感情挫折,正处于感情脆弱期。

  于是,这次,在孟小冬抵达上海后,姚玉兰万分殷勤地邀请她住进她和杜月笙的家。孟小冬照办了。三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发生的事就发生了。也许一开始孟小冬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后来,她还是接受了既成事实。

  虽然外人很难因此指责孟小冬,但许多人对她的选择还是表示出巨大的不解和遗憾。如果说她和梅兰芳结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感情的需要,那么,她跟杜月笙在一起,是出于什么呢?是因为钱?是因为权?还是也因为感情?外人无从知晓。从另一个方面说,当初,她绝然和梅兰芳分手,不是因为她不能容忍“妾” 的身份吗?她不是认为梅兰芳负了对她“两头大”的承诺吗?那么,如今,她又为什么愿意跟有四房姨太太的杜月笙牵扯在一起,而且还无名无份?或许,只是因为她寂寞,她孤独,她脆弱,她需要依靠。

  从5月到7月,孟小冬和杜、姚同住了两个多月。“七-七”事变后,国内形势严峻,杜月笙和姚玉兰为避战祸,离沪去港。孟小冬没有同去。此时,她没有名份。于是,她只好孤身一人返回北平。

  孟小冬刚刚离开上海,梅兰芳结束在外地的巡回演出后,返回了上海。上海已继北平“七?七”事变、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沦为日寇天下。全国人民开始进入艰苦的八年抗战时期。

  自从和杜月笙、姚玉兰于上海分别后,孟小冬回到北平。时局动荡,戏自然是无法演了。她一方面安心休养,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百无聊赖,竟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养女。这个女孩乳名大玉子,后来人称“玉妹”。此时,孟小冬实足30岁,仍然孤身一人,没有自己的家庭,更没有子女。“没有子女”的说法并不准确。据说,她在北平时生过一个女孩,后来送了人。或许她对未来能否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感到失望,这才动了收养的念头吧。

  远在香港的杜月笙无法忘却孟小冬,也为她仍身处日寇占领下的北平而感到不安。于是,他通过留在上海的账房先生黄国栋,给孟小冬写了一封信,让她也去香港。可以想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孟小冬收到杜月笙的信,该是如何得心暖。她或许会认为,杜月笙对她是真心的,也只有他(当然还有姚玉兰)能够给予她温情。于是,她立即收拾行装,动身去了香港。

  不知为什么,孟小冬在香港只逗留了几个月。然后,她又孤身一人,途经上海返回了北平。颇为神秘的是,去港时,孟小冬身边只有一只皮箱;北返时,她带了五只皮箱。与此同时,杜月笙写信给黄国栋,让他负责护送孟小冬北归,并确保她,还有那五只皮箱的安全,并特别嘱咐不能让日伪查扣皮箱。黄国栋虽然并不知道那些皮箱里装了什么,但他恪尽职守,以手上的一张“特别通行证”将孟小冬安全送抵北平。至于皮箱里的东西,无人能知。



孟小冬生活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20:01 | 只看该作者

《梅兰芳和孟小冬》取证:还原“梅孟恋”真相

http://www.beijingww.com/1470/2008/12/18/[email protected]

  南京作家李伶伶的传记作品《梅兰芳和孟小冬》出版。从她的第一部作品《梅兰芳全传》开始,李伶伶就以取证的方式研究史料,探究和描述“梅孟恋”的真实面目。电影《梅兰芳》中表现的“梅孟恋”与历史真相出入多大?记者专访了李伶伶。

  A、哪些故事有出入?

  【孟氏结缘】
  影片呈现—— 初遇即生情愫
  在北京的一次堂会上,梅兰芳初遇孟小冬。一声发音不准的“梅大爷”,一把遮雨的伞,一次经人撮合的合作,一出由孟小冬点将的《梅龙镇》(即《游龙戏凤》) ,让两人初见即产生若有若无的情愫。

  李伶伶讲述——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5年8月北京的一次堂会上,当时孟小冬刚从上海移居到北京求发展。那天的戏,大轴是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倒三是孟小冬和裘桂仙的《上天台》。梅孟第一次合作的戏是《四郎探母》。两人合作《梅龙镇》则是1926年8月。那次本来应该是梅兰芳与余叔岩同台,余叔岩身体不好临时推掉,缺一个老生配戏,有人提议孟小冬。两人合作的机会不多,当时梨园规矩是男女演员不能公开同台表演,他们的几次合作都是在堂会上。

  【孟氏性格】
  影片呈现——孟小冬自始至终很主动
  孟小冬性格活泼开朗,两人初识时她一直笑声不断。在梅孟恋情中,她也表现得较为主动,主动示好,主动诀别。

  李伶伶讲述—— 孟小冬沉静且忧郁
  孟小冬虽然漂亮,但看她的绝大多数照片并没有笑容,而是沉静,有点淡淡的忧郁。孟小冬从小唱戏,12岁开始正式跑码头演出。当时“戏子 ”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何况她又是女性,唱戏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况,她肯定会养成警觉的自我保护意识。稍大一些后,她父亲由于唱戏时腿摔坏了无法再登台,一家的经济负担全落在她身上。一个女孩子承担家庭负担,怎么可能活泼开朗,无忧无虑?

  【梅孟情缘】
  影片呈现——  诗意的“柏拉图”之恋
  两人在多次同台中感情日深,终于借一朵绒花、一把伞和一纸飞机定情。之后,他们纯洁相恋,梅兰芳的愿望,不过是跟孟小冬一起看场电影。

  李伶伶讲述——  同居四载无名无分
  现实生活中,两人同居了4年,不像片中,太“柏拉图”了,好像连手都没牵过。梅兰芳当时是有妻子的,民国的法律规定一夫一妻制,所以1927年两人在一起时,他不可能给孟小冬“妻”的名分。

  【赴美风波】
  影片呈现——  伊为梅兰芳前途忍痛放手
  梅兰芳为要与孟小冬看一场电影,竟然连救场都不愿去,这让邱如白和福芝芳感到了危险。他们分别找到孟小冬,请她为了梅兰芳的事业放过梅兰芳。两个人的意图尽在邱如白的一句重量级台词中,“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李伶伶讲述—— 梅兰芳摆不平两个女人
  这句台词太文艺腔,我通俗一点解读,孟小冬是为了不耽误梅兰芳的艺术事业、不耽误他赴美国演出,所以主动离开。但事实上,梅兰芳赴美时,福芝芳想跟他一起去,孟小冬也是争着去的。梅兰芳因为没有办法摆平这两个女人,也因为是借钱出去,经济上有负担,所以一个都没带。
  电影中描写梅兰芳对赴美很不情愿,这是对梅兰芳形象的极大破坏。

  【刺杀血案】
  影片呈现——  杀手痴迷梅兰芳
  为逼走孟小冬,邱如白找来一个痴迷于梅兰芳的人,扮成杀手,在一次大型宴会上当众持枪威胁孟小
  冬离开梅兰芳。没想到这位粉丝居然在枪里装了子弹,混乱中,他被赶来的军警打死。血案后,孟小冬离开了梅兰芳。

  李伶伶讲述——  凶手暗恋孟小冬
  凶手是存在的,但生活中真实的凶手是暗恋孟小冬,后来知道梅孟在一起,所以想去报复,去敲诈勒索。凶手杀掉了《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自己也丧命军警枪下,后被枭首示众。此事与邱如白的原型齐如山完全无关。“血案”也并非导致他俩分手的直接原因,只不过给他俩的关系蒙上了阴影。

  B、哪些情感靠猜想?

  【结合原因】
  影片呈现——  互相钟情无须言语
  电影中对两人的诗情表现得十分诗意,几个眼神、几句话的往来,就已颇见情意。

  李伶伶讲述——  彼此吸引,外人撮合
  梅、孟二人应该是彼此吸引。那个年代的女人一般在家里当家庭妇女,而孟小冬是个很独立的女性。她这种性格应该也比较吸引梅兰芳。再加上周围的人不断撮合。

  【分手原因】
  影片呈现——  邱如白一语断情思
  被邱如白那句致命的话打动,孟小冬决定为成全梅兰芳的“孤单”而离开。

  李伶伶讲述——  性格迥异情缘难续

  梅兰芳是个男人,常年在台上演女人,性格极度温和。孟小冬虽是女人,但她饰演老生,性格比较男人气、刚烈,又有小女人的任性。两人性格反差较大。 (来源:扬州晚报)


孟小冬《搜孤救孤》剧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21:55:19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以和梅兰芳同列为耻; 梅不参加鲁的纪念活动

(来源:中新网)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757363.html

检索《鲁迅全集》,其提到梅兰芳的地方达9处,虽然并非每处都是贬损和嘲讽,但确实没有一处是赞扬。两人唯一的一次晤面是1933年在上海出席欢迎萧伯纳的聚会,但晤面并没有促使两人有进一步的接触和交往,反而给鲁迅留下了萧伯纳“问尖”而梅兰芳“答愚”的不好印象。

中新网12月17日电鲁迅和梅兰芳不相能(相能:彼此亲善和睦)早就是文艺界的一桩公案,随着电影《梅兰芳》的热映,这一话题再度被热炒。香港文汇报刊载“魏剑美”的文章称,而“倒鲁派”似乎也找到了新的证据:瞧瞧,被鲁迅所贬损的梅兰芳直到今天都多的是热捧者,愈显其文化地位上的卓越不凡,用导演陈凯歌的话来说简直“惊为天人”,此足以证明鲁迅之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好好先生们则不免感叹:要是鲁迅和梅兰芳能彼此欣赏甚至引为知己,那该是怎样的文艺佳话啊!



一九三六年十月八日,鲁迅先生抱病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木刻展,极喜爱木刻艺术的他与青年木刻家黄新波、曹白、白危和陈烟桥坐在一起探讨木刻艺术。摄影家沙飞当时记录下这一不平凡的历史瞬间。 中新社发 姜煜 摄


文章指,鲁迅似乎被“梅兰芳”这个名字过敏,曾因人将他与梅兰芳“并为一谈”而认为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检索《鲁迅全集》,其提到梅兰芳的地方达9处,虽然并非每处都是贬损和嘲讽,但确实没有一处是赞扬。两人唯一的一次晤面是1933年在上海出席欢迎萧伯纳的聚会,但晤面并没有促使两人有进一步的接触和交往,反而给鲁迅留下了萧伯纳“问尖”而梅兰芳“答愚”的不好印象。与鲁迅的“小气”和“狭隘”相对应的是,尽管鲁迅后来被抬上神坛,成为“中华民族文艺的方向”,但在纪念鲁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动中,身为中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却极少出席,即使勉强来了,也是迟到早退,更从不发言,哪怕是附和几句也不肯。

梅兰芳对鲁迅的“不敬”和“反感”当然可以看做是一种自卫的情感本能,最起码现有资料证明是鲁迅先惹的他。虽然梅兰芳没有田汉那样开阔的心胸(被鲁迅嘲讽为“四条汉子”之一的田汉后来高度赞同鲁迅戏剧改革的思想),但却要比郭沫若更有原则和血性(郭沫若在鲁迅死后还在痛骂他为“封建势力的残渣余孽”、“二重的反革命”、“不得志的法西斯蒂”,但在毛泽东发表讲话称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之后立马宣布要编选《鲁迅诗集》)。从这一点来看,梅兰芳倒是和鲁迅脾气相仿、心性相通,骨子里都有着不屈服、“不宽恕”的韧性和倔强。

两个大师级的人物何以不能兼容?恐怕更多要归结于鲁迅的偏激。事实上被鲁迅所嘲讽过的名人大师又何止梅兰芳一个,胡适、林纾、李四光、徐志摩、林语堂、蒋光慈、梁实秋、戴望舒、施蛰存、沈从文、廖沫沙、周扬、章士钊、吴宓、夏衍……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胡适和徐志摩,他们与鲁迅一开始并无个人恩怨,胡适一度还与鲁迅有所过从,并为鲁迅书稿出版等帮忙过。鲁迅对他们的嘲讽更多源于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下等脾气”的鲁迅本人有过下层人生的深切体验,对以“精英”自居、骨子里充满优越感的胡适和徐志摩有种本能的厌恶和反感。而鲁迅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他“不虚饰”,以内心真实的好恶示人,而不是像“我的朋友胡适之”一样的中庸、“模糊”。当然,鲁迅的伟大并不是对胡适精神的否定,应该说主张“宽容平和”、以“自由主义”为诉求的胡适思想,和以战斗精神为核心、不妥协、“不宽恕”的鲁迅思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共同构成了这一特定时代的中国文化图景。

事实上鲁迅对梅兰芳的揶揄和嘲讽,其要害还是文化观念上的否定而不是对梅本人的攻击。在《最艺术的国家》一文中,鲁迅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可以看出,鲁迅对“男人扮女人”这种中国特有的艺术现象有着本能的反感,所以从文化心理上予以批判,旨在抨击传统文化所造就的某种太监化的病态人格,这也是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基本思想相吻合的。除了对这种男扮女装的所谓艺术感觉别扭之外,梅兰芳“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的封建士大夫趣味也是鲁迅反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鲁迅当年的个人见解并没有损及梅兰芳的艺术地位,而梅兰芳及《梅兰芳》在今天的受追捧也并不证明鲁迅不喜欢梅兰芳就是一种错误。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绝对的艺术标准,允许不同的声音甚至“偏见”的存在,既不影响艺术家的声望,也无损评论者的价值。就个人而言,在鲁迅高居神坛的日子,我会更多留心梅兰芳的成就;而在“梅兰芳热”的当下,我更愿意去读读鲁迅的那些“偏见”。

xinsrc_08209020913447032582339.jpg (76.02 KB, 下载次数: 8)

xinsrc_082090209134470325823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2:34:23 | 只看该作者

民国女星胡蝶之女去世: 周恩来批示嫁给李宗仁

( 新京报)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 ... -gb2312-759481.html

  ● 她是民国第一影星胡蝶的女儿

  ● 她是李宗仁将军最后一任妻子

  ● 她是北京广济寺“妙惠居士”

1 她叫胡若梅

  上海“百乐门”度童年

  胡友松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乐门”,参加给前方战士募捐的活动,母亲在台上表演,她提着小篮子在场里来回走动。她有漂亮衣服,能坐高级轿车,但是她却没有自己的家。她从小就住在酒店包房里。

  “听说了,老人是在德州金山寺圆寂的。”采访过胡友松的记者杨东晓说。11月25日,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胡友松去世。

  胡友松老人的家,在北京东郊的一栋居民楼里。这里挂满了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而当年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那一幅,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胡友松每隔几个星期就照几张艺术照,老人很在意她的母亲胡蝶遗传给她的相貌。

  “她会露出半张脸,然后问你是不是很像她母亲胡蝶。”采访过胡友松的记者杨东晓说,在她的台案上,一些平时不轻易能见到的影片光碟被整齐摆放:胡蝶的《姊妹花》、周璇的《夜店》、赵丹和秦怡的《遥远的爱》、阮玲玉的《十万苍生》等。

  胡友松的母亲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中华电影学校,从此步入影坛,并很快就在中国影坛走红。成为民国三四十年代的第一电影明星,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



胡若梅




民国第一影星胡蝶

  1939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后的第二年,胡友松在上海出生。

  从胡友松懂事起,她只知道自己叫胡若梅,这个民国色彩很浓的名字是母亲胡蝶起的,但她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研究者刘澍为了筹划胡友松的口述自传,曾多次与胡友松见面。他介绍,对于童年,胡友松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乐门”,参加给前方战士募捐的活动。她母亲与朋友们在台上表演,她提着小篮在场里来回走动,每当观众投进来钱,她就点头微笑说谢谢。这一段,是胡友松印象里最快乐的一段美妙时光。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小若梅因患湿疹(俗名黄疱疹)被送到干燥的北方生活,胡蝶委托朋友照顾,自己只是偶然匆匆一探。1949年初,李宗仁出任南京国民政府代总统,谋划与中共谈和。胡蝶在此时只身奔赴香港,把女儿留在了新中国。

  中学毕业后,胡若梅考入一所医专,毕业后被分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后又调入北京复兴医院当护士。

  胡友松曾回忆,在这里,她有了初恋情人———一名五官科医生。在胡友松的描述中,这位医生也是上海人,五官长得很标致。但他们的感情遭到了医院领导的极力反对。“他们说我俩都是上海人,是资产阶级小姐少爷,我们要是凑在一块儿,那还了得!”

  于是,这对恋人不得不分手。胡友松说:“当时,我发誓永远也不结婚了。”

  这时是一九六零年,胡蝶在亚洲影展凭借影片《后门》封后。而因与蒋介石积怨重重而一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也正通过秘书程思远开始了与大陆秘密接触。



1966年,毛泽东和李宗仁先生在天安门城楼上。 中新社发 中新社 摄




一九六五年七月三十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首都机场,迎接海外归国的李宗仁先生一行。前排分别为彭真、贺龙、李宗仁、周恩来、郭德洁(李宗仁第二任夫人)、郭沫若、于立群、张洁清。 中新社发 赖风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2:35:37 | 只看该作者
2 她叫胡友松

  伴松鹤之年李宗仁到终年

  1966年7月26日,27岁的胡友松与76岁的李宗仁举行婚礼。当司仪为新郎新娘戴上胸花时,胡友松的心却突然揪了起来,“我突然想,自己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她借口醉酒,独自走进卧室,泪水止不住地涌了出来———“这是我的归宿吗?我将来怎么办?”

 一九六五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斡旋下多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返回了祖国,此时,胡若梅已经更名为胡友松,她希望自己像松树一样坚强挺拔。“友松这个名字,好像冥冥中注定她要与松鹤之年的老人为友。”刘澍说。

  曾经的国民党代总统回归共产党的中国,这一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事件震惊中外。也让正在通县医疗队劳动的胡友松第一次听到了李宗仁的名字。她不会想到,1年后,27岁的自己会嫁给已76岁的李宗仁,成为他的第三任太太。

  刘澍介绍,一九六六年,刚归国一年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病逝,李宗仁在孤独中萌生找一个生活秘书的想法。

  当时程思远正着手为李宗仁物色人选,通过朋友找到27岁的单身护士胡友松,把她的照片给了李宗仁过目,李宗仁很是喜欢。胡友松说,李宗仁本打算找一个贴身保健护士,但周总理却很慎重,批示说新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没有私人秘书;护理工作有上下班制度,下班后,护理人员要回家休息。李先生要是喜欢,就要明媒正娶。

  胡友松后来表示,李宗仁向她求婚,她犹豫过,毕竟相差49岁,但她很仰慕这位大将军,而且周总理又知道了这件事,胡友松觉得她的婚姻能被周总理批示,在那个年代是很荣幸的。但她也坦率地说:“只要跟李宗仁结婚,我的一切都会改变。医院不用去了,生活条件变了,个人处境也变了。”

  根据胡友松自述,1966年7月26日,27岁的胡友松与76岁的李宗仁在北京总布胡同5号的“李宗仁公馆”举行婚礼。当司仪为新郎新娘戴上胸花时,胡友松的心却突然揪了起来,“我突然想,自己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她借口醉酒,独自走进卧室,泪水止不住地涌了出来———“这是我的归宿吗?我将来怎么办?我还不到四十岁,我将来路怎么办?”

  但李宗仁很为这个婚事高兴,他把两人的合影照片冲洗了很多张,分别寄给国内外的朋友,在每张照片的后面,他都写上:“这是我的夫人胡友松!”

  胡友松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情。他们俩分床睡,李宗仁每天夜里要上胡友松的卧室那儿去看一看,给她盖个被子,聊聊。但胡友松很快就烦了,让李宗仁以后不要来吵她。但他后来还是去,在胡友松还在熟睡时,光着脚在地板上走,怕惊扰到妻子。“一次,我肚子着凉,医生开的方子是吃4两南瓜籽,李宗仁就亲自为我嗑,一直为我嗑到深夜。”胡友松开始为李宗仁的真情打动,渐渐接受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平日两人就呆在公馆里画画、看报、下棋消磨时间。

20081025235745.jpg (66.48 KB, 下载次数: 9)

200810252357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2:36:27 | 只看该作者
3 她叫王曦

  隐姓埋名开始新生活

  “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被赶出李公馆,住进了四合院。邻居对她常常指指点点,说她是傍着旧军阀的姨太太。借着一次机会,胡友松爆发了,跟邻居们干了一架。“他们都被震住了,没想到我发作起来这么凶。”

然而这种平静仅仅持续了两年。1968年4月,李宗仁去世时,胡友松二十九岁。

  刘澍介绍,“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很快被赶出李公馆,住进了一处四合院。她与三户人家合住,但邻居们都知道她的底细,对她常常指指点点,说她是傍着旧军阀的姨太太。借着一次机会,胡友松爆发了,跟邻居们干了一架。“他们都被震住了,没想到我发作起来这么凶。”

  不过很快胡友松就被扣上了“港台特嫌”的帽子,下放到武汉干校参加劳动。有关领导不想让世人知道胡友松的真实身份,便建议她改个名字。胡友松就改名叫王曦:晨曦的曦,新生活的开始,光明就在前头,富有朝气和希望。

  在周总理关照下,胡友松回到北京。别人告诉她,她的初恋情人,那个五官科大夫就在大兴,近况很不好,从大医院一下调到农村卫生院。胡友松坚持要去看看他。

  在大兴的一个医疗站,她找到了他,已经老了很多,黑了很多。两人相对无言,说得很少。后来五官科大夫也去看过胡友松。“清清白白的,没有越过雷池一步。”胡友松曾对着电视镜头,坚定地说。

  1989年,81岁高龄的胡蝶在加拿大病逝。几年后,胡友松才在北京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3_1336134S6_7.jpg (27.18 KB, 下载次数: 11)

3_1336134S6_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22:37:31 | 只看该作者
4 她叫妙惠居士

  念佛学画安然离世

  “我念佛以后才明白,自己以前想不通是没有必要的。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要想得开。”1993年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胡友松上午通常礼佛和学习,下午画画练字。节假日,带上几幅字画习作拜师求教,她描摹齐白石的画也可以以假乱真。

200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夏青采访胡友松时,胡友松一个人生活在北京东郊一幢年代已久的居民楼里。尽管在电话中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可当她看见夏青朝她家走来时,情不自禁地站在窗户前热情地招呼:“哎,在这儿呢!”

  这个寂寞的老人其实很想和年轻人谈谈。她的生活颇为简单———读书,练字,画画。

  “我念佛以后才明白,自己以前想不通是没有必要的。我读佛书,书中的内容很透彻,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要想得开。”1993年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名妙惠居士。胡松友领着数百元的退休金,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上午的时光,胡友松通常在三居室中朝南的那间礼佛和学习,客厅里摆着莲花灯,灯轴上是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午胡友松一般画画练字。节假日,带上几幅字画习作拜师求教,她描摹齐白石的画也可以以假乱真。

  本来,妙惠居士也许就在这里终老一生。但1996年8月,她决定把李宗仁的遗物全部捐献给台儿庄人民。

  李宗仁史料馆李馆长介绍,胡友松回到北京后,将尘封了30多年的60多件贵重的李宗仁遗物和200多帧照片以及书信等等一一取出,悉心整理后全部捐给了台儿庄。为了感谢老人,台儿庄把老人列为台儿庄荣誉市民,并在2005年把老人接到了离李宗仁史料馆不远的地方居住。

  枣庄市台儿庄区广播电视局主任记者袁袤翔与胡友松交情很深。他回忆,2008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九)那天,胡友松买了很多的年货,要在台儿庄过一个丰盛的春节。谁知傍晚突然感到腹部疼痛,到医院确诊是直肠癌。“我是直肠癌,和李先生一样的病,到死的时候我们也是同病相怜。”胡友松已看淡了生死,正月十六在市立医院上手术台的时候,医生要亲属签字,她笑笑说,“我自己签吧,我孤家寡人一个。”

  11月18日,感到时日无多的她前往德州庆云县名刹金山寺居住。一周后,在几十位僧众与佛友们虔诚祈祷的法事氛围中,她以妙惠居士的法身,安然圆寂。

胡友松

  若梅、友松、王曦、妙惠居士,胡友松四个名字,四段人生。

  1940年,她在上海出生,名叫胡若梅。1949年初,母亲———民国第一女影星胡蝶只身奔赴香港,把女儿留在了新中国。

 她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此后,她改名胡友松。

  1966年7月26日,27岁的胡友松与76岁的李宗仁在北京举行婚礼。1968年李宗仁去世时,她二十九岁。

  “文革”时,胡友松下放到武汉干校参加劳动。她改名王曦。

  1993年她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名妙惠居士。

  2008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她查出患上直肠癌,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时去逝,终年68岁。

  她没有后人。

Water lilies.jpg (81.83 KB, 下载次数: 9)

Water lilie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8:41:03 | 只看该作者

27岁的胡蝶之女是如何嫁给76岁的李宗仁的?

(作者:徐春柳)
http://digest.creaders.net/artic ... 80459&id=286351

  上海“百乐门”度童年

  胡友松老人的家,在北京东郊的一栋居民楼里。这里挂满了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而当年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那一幅,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胡友松从懂事起,她只知道自己叫胡若梅,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

  对于童年,胡友松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海“百乐门”,参加给前方战士募捐的活动。她母亲与朋友们在台上表演,她提着小篮在场里来回走动,每当观众投进来钱,她就点头微笑说谢谢。这一段,是胡友松印象里最快乐的时光。

  1945年,小若梅因患湿疹被送到干燥的北方生活,胡蝶委托朋友照顾。1949年,胡蝶只身奔赴香港,把女儿留在了新中国。

  中学毕业后,胡若梅考入一所医专,毕业后被分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后又调入北京复兴医院当护士。

  胡友松曾回忆,在这里,她有了初恋情人——五官科一名医生。但他们的感情遭到了医院领导的极力反对。“他们说我俩都是上海人,是资产阶级小姐少爷,我们要是凑在一块儿,那还了得!”于是,这对恋人不得不分手。胡友松说:“当时,我发誓永远也不结婚了。”

  伴李宗仁到终年

  1965年,多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返回了祖国,此时,胡若梅已更名为胡友松。

  1966年,刚归国一年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病逝,李宗仁在孤独中萌生了找一个生活秘书的想法。

青年时代的胡友松

  当时程思远正为李宗仁物色人选,通过朋友找到27岁的单身护士胡友松,把她的照片给了李宗仁过目,李宗仁很是喜欢。胡友松说,李宗仁本打算找一个贴身保健护士,但周总理却批示说新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没有私人秘书;护理工作有上下班制度,下班后,护理人员要回家休息。李先生要是喜欢,就要明媒正娶。

  胡友松后来表示,李宗仁向她求婚,她犹豫过,毕竟相差49岁,但她很仰慕这位大将军,而且,胡友松觉得她的婚姻能被周总理批示是很荣幸的。但她也坦率地说:“只要跟李宗仁结婚,我的一切都会改变。”据胡友松自述,1966年7月26日,27岁的胡友松与76岁的李宗仁举行婚礼。当司仪为新郎新娘戴上胸花时,胡友松的心却突然揪了起来,“我突然想,自己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她借口醉酒,独自走进卧室,泪水止不住地涌了出来——“这是我的归宿吗?我将来怎么办?”

  胡友松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情。他们俩分床睡,李宗仁每天夜里要上胡友松的卧室去看一看,给她盖个被子,聊聊。但胡友松很快就烦了,让李宗仁以后不要来吵她。但他后来还是去,在胡友松熟睡时,光着脚在地板上走,怕惊扰到妻子。“一次,我肚子着凉,医生开的方子是吃4两南瓜籽,李宗仁就亲自为我嗑,一直为我嗑到深夜。”胡友松开始为李宗仁的真情打动,渐渐接受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平日两人就呆在公馆里画画、看报、下棋消磨时间。

  隐姓埋名开始新生活

  1968年4月,李宗仁去世时,胡友松29岁。

  “文革”愈演愈烈。胡友松被赶出李公馆,住进了一处四合院。她与三户人家合住,邻居们对她常常指指点点,说她是傍着旧军阀的姨太太。

  后来,胡友松被扣上了“港台特嫌”的帽子,下放到武汉干校参加劳动。胡友松改名叫王曦。在周总理关照下,胡友松后来又回到了北京。

  念佛学画安然离世

  “我念佛以后才明白,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自己以前想不通是没有必要的。”1993年,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名妙惠居士。胡松友领着数百元的退休金,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上午,通常礼佛和学习,下午一般画画练字。她描摹齐白石的画可以以假乱真。

  1996年8月,胡友松将尘封了30多年的60多件贵重的李宗仁遗物和200多帧照片、书信全部捐给了台儿庄。

  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患直肠癌去逝,终年68岁。

2yoe4v5.jpg (55.73 KB, 下载次数: 8)

2yoe4v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