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0°
    温度感觉:
查看: 280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得“张海迪”吗?怎样成为改革开放后头号全国典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0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海迪怎样成为改革开放后头号全国典型的?
(转自: [高伐林] 博客)
http://blog.dwnews.com/?p=45554

  【高伐林 注】2008年11月2日,中国《南方都市报》刊出了一篇回顾当年张海迪宣传的深度报导,该报记者钟刚,采访过最开始发现张海迪这个典型的山东画报社李霞、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又越洋采访了我。现将该报这篇报导转载如下(文中有两处将1983年写成1993年之类的小差错,我已顺手改正)。随后我将刊出我对该报记者钟刚的书面答问。

—————————————————————–
  1981年12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张海迪,一场关于先进典型的宣传战开始了 ----

张海迪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国典型



1984年10月,邓颖超与参加国庆观礼团的张海迪亲切握手。




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报导了张海迪的事迹, 掀起巨大反响。




上世纪80年代宣传张海迪的海报。
 



  “突然,无数双手伸了过来,把她的轮椅推得滴溜飞转,一直将她推向讲台,推向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度”。从报纸上第一次报道张海迪到团中央命名表彰,只用了一年三个月时间。现旅美自由撰稿人、曾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的高伐林回忆当时情景时,接连称:“惊人,确实惊人!”

  对张海迪而言,1983年3月7日,也是特殊的一天。在那一天,她被授予了“优秀共青团员”,这也是她最广为人知的头衔,此后,媒体对这位28岁的山东姑娘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她也相继被冠以“中国的保尔”、“八十年代新雷锋”的称誉。

  尽管张海迪一再强调,自己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当时,她已经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青年的学习模范。甚至早在表彰大会之前,记者郭梅尼就受命前往山东进行了采访,并在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抢发文章称,“张海迪的事迹正传遍祖国大地,深入青年的心。”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32:47 | 只看该作者
1.  无名残疾女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张海迪在1981年10月之前,并不为太多人所知。“莘县里唯一的宣传机器就是广播,当地的广播也没有宣传过她”。宋熙文是新华社山东分社第一位报道张海迪的记者,他的消息来源是由山东画报记者李霞提供的。

  “我当时就在山东画报社工作,负责聊城地区的报道。”现为该杂志社副总编的李霞说,她有一位同事的爱人,与张海迪的父亲在莘县机关共事,听说过张海迪,了解到她的小名叫玲玲,是一个身体残疾、但相当好学的青年,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并学会了针灸,热心地为乡亲们治病。

  不过,这并没有吸引李霞去进一步了解张海迪。直到李霞到莘县采访,住在县城的招待所,听到服务员对玲玲的议论,她才意识到应该去认识一下这个叫玲玲的姑娘。“当时我住在招待所,偶然听到服务员在谈论玲玲,说她发烧住院了,病得不轻,我当时就很好奇,这个女孩的病情竟然如此牵动人心。”李霞决定去采访一下,探个究竟。

  当时是1981年10月,恰逢张海迪昏迷了五天五夜。张海迪自从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一直病痛不断,这一次,是因为她长年大量服用止痛药,药物中毒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濒临死亡边缘。李霞的采访因故无法顺利进行。

  半个月后,山东省引黄济津工程潘家闸起闸仪式在东阿县举行,记者们聚到一辆车上谈天说地,李霞谈起了玲玲,同车的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表示了兴趣,于是,在起闸仪式结束后,他们停留在了聊城。两人经过商量,李霞先到她家了解情况。

  “张海迪大我两岁,年龄相仿,我们很容易地就交谈开了。”张海迪对生活充满信心,谈笑风生,有亲和力,李霞感觉她并不像一个残疾人,精神状态甚至比健全人还要好。“她的房间布置很简单,但是这间屋子称得上是莘县最活跃的一角。各色各样的年轻人在这里进进出出,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唱歌,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热气腾腾。”

  宋熙文通过李霞的转述,判断这个人物很特殊,值得写一篇报道。

  后来,宋熙文再访莘县,在县城里采访了十天,翻阅了张海迪的日记书信,访问她的朋友、父母,并与张海迪本人谈了两天。张海迪身体残疾,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主动学习。“她有自主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支柱。”

  “当时基本上是白天采访,晚上理理头绪,最后写稿时,我采取的方针是篇幅不宜太长,但是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来一个晚上就能写好的,宋熙文改了多次,并从张海迪的诗歌中摘出“只要你能昂起头”一句,作为了文章的标题。交稿后没几天,新华社就在12月28日播发了这条通讯,12月29日的《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转载,并放在了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这让宋熙文非常惊喜,也出乎他的意料。

  一篇连分社领导都不太看重的稿子,最终为什么会发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宋熙文至今也没能有机会和发稿编辑交流并弄清其中缘由。

2.  仰慕者王佐良追求张海迪最终成婚

  曾经于1989年发表长篇报告文学《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的高伐林,在他的采访中,也没有试图去了解其中内情。“当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当没有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时候,一个能体现当局提倡的道德风尚的残疾女孩,登上了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头条,虽不常见,也不算太破格。”然而,正是这不常见的举动,却改变了张海迪的一生。

  “12月29日,张海迪的父亲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她在武汉的姑姑听到了广播,非常惊讶的她,急切地想确认广播里听到的玲玲,是不是她的侄女。” 宋熙文仍然记得,稿子发出后的第二天,在当地就议论开了,张海迪也陆续地收到信件,临近春节时,她一天能收到二三十封,已经根本无法一一回复了。

  高伐林听说当时的聊城地委领导也注意到这篇报道,“与其说是被玲玲的事迹感动,不如说是被莘县这个地名吸引,自己治下有这么一位先进人物,并且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本地区的宣传部、报社和工青妇居然从未提起过,领导还为此发了很大的脾气。”“地、县团委和县妇联当时也迅速开始着手整理张海迪的材料,开座谈会,到了1982年,全省都动起来了,她家里已经根本无法接待日渐增长的来访者,县里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接待处。”

  王佐良也是给张海迪写信的万千者之一,当时,他是巢湖油泵油嘴厂里的一名计量工。高伐林了解到,“王佐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张海迪的报道,抑制不住内心的仰慕之情,下决心提笔给千里之外的张海迪写下第一封信,其间王佐良数度千里迢迢赴莘县看望张海迪。王佐良的不少同事泼冷水,张海迪的不少朋友鼓热风。”书信来往多次后,王佐良向张海迪表达了爱意,经人撮合,两人于 1982年7月23日成婚。

  也就是在此时,宋熙文凭借自己新闻敏感,正酝酿着对张海迪进行后续报道。不过,当时的山东分社领导认为,这个人物影响很大,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至于是否应该做后续报道还值得商讨。“我等不了,于是,自作主张地去了一趟莘县,并写了一篇《拨火记》,但是,最终没有发表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38:55 | 只看该作者
3. 不用写地址,直接写“张海迪收”即可

  李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尽管李霞早在1981年年底就完成了采访,但是她的图片新闻直到1982年5月才得以发表。“人物稿时效性不强,在当时,我们也没有抢发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想到中央会如此大力推张海迪这个典型,更无法预料1983年的学习张海迪热潮的到来,当时媒体对张海迪的报道,也还是相当有限的。”

  不过,山东各级工委、团委和妇联却都在行动,他们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并争夺张海迪这个典型,并竭力向各自的报纸──《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推荐,要求给更多的版面。

  当时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的高伐林透露,到了1983年元旦,时任团中央书记的王兆国也正在寻找适合的典型,“当时对张海迪的残疾人身份也有过犹豫”,高伐林说,“由于遴选的是一个全国级别、年代级别,要跟雷锋双峰并峙的先进典型,‘残疾人’这个因素就未免太‘特殊’了。如果当时另有一个青年(不管是男是女)与张海迪事迹相似,而却是健全人的话,我们为全国青年所遴选的典范,就不是张海迪了!”

  不过,比张海迪更合适的人选并没有出现,张海迪是当时确定的最佳人选,于是,团中央迅速决定了张海迪的进京事宜。高伐林说,“在她到京之前,整个宣传活动方案由团中央宣传部精心推敲,以求达到最广的覆盖面,造成最强的冲击波。”

  1983年2月24日,张海迪抵京。她被安排在城西中央团校院里的万年青宾馆。当天,团中央一把手王兆国和他的同事、其他几位书记就去看望了张海迪。随后,安排了大夫为她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身体检查。

  2月28日,张海迪和记者见面。高伐林回忆说,张海迪那天穿的是一件乳白高领毛衣,外套一件西服上装,刚开口流露出一丝拘谨惶惑,不过,拘谨很快就消散了,显得自信和从容,不忸怩作态,不一本正经,这赢得了常与官员打交道的记者们的好感。

  在此之前,高伐林从媒体上读到的对于张海迪的报道并不多,只有宋熙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那篇人物特写,以及《工人日报》的一个专题。张海迪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两条:一是自强不息,一是热心助人。但是这样的印象也都是抽象而模糊的,在集中宣传之前,张海迪在全国的公众知名度不是很高,她在北京的行程起初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

  不过,在当天的记者见面会上,张海迪的谈吐、气质与一般追求美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她并没有上过大学。“当时她的身体状况还不错,讲了一个多小时,又回答了约大半个小时的提问。”随后,她还分别用中文、英语、日语唱了三支歌:《生活多美好》《哆来咪》和《四季歌》。

  “会场始而鸦雀无声,继则泪光闪烁,终于掌声如潮。”记者们被感动了。只有当记者是被激情驱使而不只是被指令调动,才有可能达到最佳宣传效果,看到记者们一个个悄悄掏出手绢,高伐林和他的同事们露出了笑容。全国范围内对张海迪的集中宣传,就此展开。

  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以及张海迪的自述《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这篇文章因为挖掘出张海迪的迷茫与软弱、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一时之间引起轰动,该文也成为通讯写作范文。

  当时的新闻战打得火热,记者想尽办法争取采访张海迪的机会,几个出版社竞相加紧编纂关于张海迪的事迹文章汇集,抢着搜集整理出版她的书信、日记。宋熙文由于没有随张海迪进京采访,他琢磨着在山东打一场漂亮的外围战。

  “我以前翻看过张海迪的日记,这是得到过张海迪允许的,她到了北京后,我再次赶往莘县,当时,我已经跟她爸妈比较熟了,征得他们同意后,我搬出一摞日记进行整理,编辑成《生活的旋律———张海迪日记实抄》于当年5月发表。”这一篇日记摘抄的发表,成为整个宣传战中非常重要的一笔。“

  李霞的1983年,也是前所未有的忙碌。当时时兴橱窗图片展,全国的橱窗都竞相展出张海迪的新闻图片,没有照片,怎么办?大家都找到了图片社。 “我们不断接到索取张海迪照片的电话和信函。由于需求量大,在我看来拍得不好的照片,也都拿出来了,全部都冲洗。我们当时为此没少加班,每天都有大量的图片往外寄发。”

  宣传攻势的加重,每天上千封给张海迪的信件寄向了张海迪,并且这个数字不断增长。在当时给张海迪写信,地址可以不用写,直接写“张海迪收”,就会直接送抵团中央大楼。当时在各地的学习张海迪活动也陆续开展,其中以上海的活动让高伐林印象深刻,甚至可为之叫最绝。上海团市委组织了一个张海迪事迹演讲报告团,报告员都是从上海业余文艺骨干中百里挑一选出的佼佼者,据说那位女青年是上海译制片厂的兼职配音演员,模仿张海迪的音色、语气不仅惟妙惟肖,甚至被听众评价为“更像张海迪”!

  不过,在宣传热潮中,张海迪突然病倒了。3月11日下午,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激情澎湃地作完报告后,回到下榻的总参第一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了呼吸,经紧急抢救,才把张海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团中央紧急研究决定,马上送张海迪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才停止了一切活动和采访。

4.  塑造典型人物已经越来越难

  “北京之行,我只把它当成一种迫不得已的任务,我想得很简单,如果一定去的话,那我很快就回来。”后来谈起这段经历时,张海迪认为自己实际上更适合在屋子里读书、工作、学习、思考,“我喜欢跟我的朋友们在一起,我习惯了那个小县城。”

  高伐林透露,他曾和张海迪在北京有过一次交谈,“张海迪听说到济南后,要安排住进南郊宾馆,她想表示坚决不住,她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不过,张海迪未能如愿,“回济南后,她还是住进了南郊宾馆。她的力量,没有拗过那些好心的人。”

  “在宣传热潮中,对于一个先进人物的宣传,声势之大,篇幅之广,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屈一指”。张海迪的事迹,青年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在官方宣传机器的震天轰鸣中,陆续冒出了一些对张海迪的质疑以及批评。高伐林说,在3月10日,就有人投递匿名信,语气尖刻地指责她介绍的某些事迹失实 ──“后来我们在重新调查张海迪事迹时证实,以前宣传报道的个别细节,像她高考的分数,确实有出入。”高伐林说。

  从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公布的1983年3月22日的《张海迪同志活动的安排意见》中,记者注意到,“当前要抓好的几件事”中,就包括“组织团中央调查组,深入到张海迪同志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

  “在1983年3月下旬到4月底期间,各地报刊已经很难发出有分量的文章,有些人已经在说:这项活动的集中宣传已到了尾声。”高伐林说,正是考虑到张海迪的质疑和宣传式微,团中央派出8人的宣传调查小组奔赴山东,山东从省委宣传部和团省委抽调7人组成山东省委宣传调查小组,两个调查组成员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张海迪人生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地点,如济南、莘县、聊城,分成几个专题,如个人经历、自学成才、学医治病等,分头调查,除了查找原始档案记录,还要找到当事人和知情人。

  “张海迪本人在北京住院,她的父母当时主要在北京,中间回到山东,我们也见过面,但是我们调查的情况在没有对团中央和山东省委汇报,进而对党中央汇报之前,对他们也是保密的。”对于此前一段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听到一些对她的负面反应和对宣传失实的批评,他们也受命要一一核实,经过二十多天的调查发现,张海迪的主要经历和基本事迹是属实的。

  尽管调查结果证实了张海迪事迹的真实,但是对张海迪的报道,并没有出现恢复的趋势。高伐林分析认为:“全国民众和青年的兴奋点已经转移,这应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张海迪本人刻意保持低调,她也选择了公众视野之外的生活;团中央虽然没有忘记这个青年榜样,但是也没有合适的宣传契机。再说,对任何一个典型的宣传,都有开始、有结束。”实际上在当时,高伐林也注意到张海迪的事迹已经披露得差不多了要想挖掘出新的材料已经非常难,因为最典型、最动人、最翔实的事例已经公布得差不多了。

  尽管如此,当高伐林趁休假回到武汉时,他看到的景象,还是让他吃惊。“当我在武汉大学、毛麻丝公司、武汉商场、省图书馆直接找团员、青年聊天时,他们的调子明显不同了,他们对张海迪的热情已经急剧冷却!”

  “在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亲身感受到对她的宣传规格越来越高,但是这个典型离青年越来越远,使我这个参与宣传者陷入困惑和矛盾之中———张海迪本人也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这一效果出乎所有抱有良好愿望的相关人士(包括张海迪)的意外。”高伐林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邓丽君流行曲、油印《今天》、星星画展、四月影会……年轻的心灵在各个层面都开始了觉醒、躁动、挣扎,宣传机器包括媒体的公信力急剧衰减,塑造典型人物越来越难,是必然的。

  也就是在这时,张海迪开始逐渐地远离公众视线。在后来接受媒体访问时,张海迪说,“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我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大事记】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宋熙文的稿子,题目改为《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全文1100余字。
  ●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介绍张海迪事迹的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配了照片,头版上还刊登了昨天新闻发布会的消息。
  ●1983年3月5日,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胡乔木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作报告,万里、习仲勋、王震等领导人会前接见了张海迪等人,张海迪随后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就座。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王震、陈丕显等人出席并讲话。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2年,张海迪获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3年,张海迪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张海迪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张海迪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张海迪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撰文:本报记者钟刚,实习生杨一飞

**************************************************
《张海迪怎样成为改革开放后头号全国典型》共11件评论
**************************************************

   1.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6th, 2008 at 5:05 pm
      翻这些共产垃圾那就没完没了, 今天会有谁对这些垃圾历史感兴趣?

   2.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6th, 2008 at 5:13 pm
      看看當今中外從電視到書籍就可以知道,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多得是。共産歷史,更是值得好好翻一翻。不翻不知道真相。

   3.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6th, 2008 at 7:06 pm
      冷饭不炒,直接上桌。

   4. 不信民主 不信教的评论   November 6th, 2008 at 8:10 pm
      张海迪现况如何?

   5. 过路的评论    November 6th, 2008 at 9:52 pm
      同意2楼,历史就是点点滴滴。
      高博的经历成了“历史”了,恭喜啊!
      残疾人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衷心希望她过得好,幸福!

   6.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7th, 2008 at 10:34 pm
      听说她已移居德国.

   7. 怪论的评论    November 7th, 2008 at 11:06 pm
      张海迪来到德国做一年交流访问
      2008年02月15日 神州学人

      2007年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州和山东省正式建立友好关系20周年。2007年初,应巴伐利亚州政府的邀请张海迪女士以一位国际知名女作家的身份与山东省其它五名艺术家一起来到位于巴州班贝格市(Bamberg)的国际艺术家之家,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

        张海迪女士来访的消息在德国不胫而走,在德的广大中国留学生都热切地盼望着和这位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见上一面,希望能够有机会亲耳聆听张海迪女士的谆谆教导。奥格斯堡市是张海迪女士的故乡——济南市的友好城市,奥格斯堡市市政府、奥格斯堡市残疾人委员会和奥格斯堡市德中友好协会从张海迪刚刚到访德国开始,就积极筹备张海迪女士访问奥格斯堡市的事宜。

        2007年10月28日,我和奥格斯堡市德中友好协会主席毕斯勒-米勒夫妇,奥格斯堡市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杨子又来到了德国小城班贝格市,看望张海迪女士和其他几位同行的艺术家。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张海迪女士,见面之前想象的所有关于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在与她交谈几分钟后都模糊了,她竟然是那样一个平易近人,极优雅高贵的女士,语气温柔,表情和蔼,对很多问题都想得非常细致周到,似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受她的体贴和照顾。从她那镇定、坚毅的微笑中我们想象不出她是一个受过大苦大难的人,她没有让命运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可以察觉的痕迹。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平凡中见伟大,伟大中见平凡。我们向她表达了邀请她来奥格斯堡市作访问演讲的愿望,张海迪女士欣然应允,并马上与我们一起对访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交换了意见。

        张海迪女士的演讲最终确定于2008年1月18日在奥格斯堡市市政厅举行。奥格斯堡市的市政府,市残委会和市德中友好协会以及奥格斯堡市的中国留学生会获知这个消息后,在她来访前分别做了充分的宣传准备工作。奥格斯堡市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做出了预告。但是张海迪女士却病倒了。繁重的工作导致她来访前6天患了褥疮并引起高烧,后来甚至引发了心肌炎。这让所有关心她的人都非常担心。病情稍稍得到控制后,张海迪女士主动给我们打来了电话,坚持要求按时来奥格斯堡市进行访问。

        1月18日晚上7点,闻讯赶来的德国普通市民、残疾人、旅德华人和留学生使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市政厅礼堂座无虚席,当张海迪女士在她爱人的伴随下一起出现在讲座大厅的时候,礼堂里立即响起了热烈欢迎的掌声。此时大屏幕出现了张海迪女士年轻时的一张黑白照片。

        张海迪女士是用德语做的整个演讲。她由童年短暂的健康时光讲起,到从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要忍受被病魔击倒在床的痛苦,再到后来她怎样走上了自学之路,能够给乡亲们治病……她演讲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听众们完全沉浸在她的故事中,心情也随着她那坎坷跌宕的命运时而欢喜时而忧伤。让我震撼的是她的那句话:“那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活到今天这个年纪。”这句话让人深深体会到了她对生命的渴望和珍爱,也让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她总是创作不停,为什么她总是说: “我需要的是时间。”张海迪女士还展示了她多年来的油画作品,其中有让人感到沉静的白色花朵,也有她梦想中的扬帆远航,还有生活中热烈的爱情,有跨过千山万水的印象。

        张海迪女士热情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回答当中她由文学讲到德国音乐、绘画、哲学,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讲座自始至终,大厅里回响的都是她那轻松愉快的声音。如果不是发现她因为病情仍然干裂的嘴角,如果不是她讲述的是一个与疾病抗争的故事,如果不是她背后那显眼的轮椅,有许多个瞬间人们都已经忘记了她的残疾,感受到的只是她生命的活力,每个人都为她那甚至比大多数健康人更加精彩的人生而深深吸引。

        讲座刚一结束,张海迪就被听众包围,人们希望能把这位久仰的英雄多留片刻。一位德国听众说:“她应当得到这样的荣誉,她的讲座太精彩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终于见到少年时代的偶像了,太亲切,太感动了,她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张海迪的到访包括她生命旅程的精彩篇章,对我们在德的广大中国留学生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留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她的苦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人不一定非要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但首先是要活的充实精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像张海迪一样!”一位小留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奥市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杨子又非常感慨:“其实我们这些70年代末出生的人,包括80后,90后的人都普遍缺乏上一辈人的这种精神,但从今天的与会情况和会后反响来看,张海迪女士在我们心目中作为一个英雄的形像还是非常清晰的,我们这些马上就要步入而立之年的人还在被她的精神感动和激励着。” (朱雅静)

   8. 过客的评论      November 7th, 2008 at 11:28 pm
      高层何以要竖这样一个典型,还是不知道。

   9. 高伐林的评论
      November 8th, 2008 at 12:47 am
      八楼朋友,我所写的报告文学《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或许能回答您的问题。请见:
      http://blog.dwnews.com/?m=200608&author=37
      http://blog.dwnews.com/?m=200609&author=37&paged=2

  10.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8th, 2008 at 6:38 am
      共产党的”典型人物”没有一个不想移民西方国家的

  11. 小灵通的评论      November 8th, 2008 at 8:37 am
      张到德国“国际艺术家之家”写作交流一年多,已经回山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51:12 | 只看该作者

高伐林答《南方都市报》问:回忆张海迪事迹调查

http://blog.dwnews.com/?p=45635

  【高伐林 注】《南方都市报》记者钟刚先生越洋提出了一些关于1983年张海迪宣传及后来典型宣传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我因出国太久,不太了解,无法回答;有些问题,在我写过的文字中已经谈到,我没有新话补充。只回答了其中部分问题。今天在贴出之前,文字上略作推敲,并增补了重要的一段。

  这位记者之所以会采访我,我想是因为他读到过我在《报告文学》杂志1989年6月号头条发表的《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和2006年8月20日的博客文章《重读张海迪两封电子邮件》。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两年前分九篇贴上了我的博客。有兴趣的读者请见我的博客2006年8月到9月文章,或者从我的博客类别的“史”进入;

  《重读张海迪两封电子邮件》,请见:http://blog.dwnews.com/?p=14838

  昨天贴出《张海迪怎样成为改革开放后头号全国典型》后,有朋友问张的近况。近几年情况我并不很了解,在《重读张海迪两封电子邮件》中,我介绍了她到2006年8月的简况。

  下面是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钟刚问——

  1、在张海迪于1983年2月24日到京之前,你从媒体上获知的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在此之前,我读到的媒体对她的宣传不多,除了《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9日头版头条那篇只有一千来字的人物特写,就只有《工人日报》1983年2月上旬的一个专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条:一条是自强不息,一条是热心助人。这两条,都围绕当时青年包括我自己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为社会所需要中实现自我价值?

  2、后来在万年青宾馆会议室,当你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当时她的身体状态如何?

  在我的报告文学中已经写到了,请参看。补充一点,感到她谈吐、气质,与一般追求美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她是完全靠自学的残疾青年。当时她的身体状况还不错,讲了一个多小时,又回答了约大半个小时的提问。

  3、在1981年12月29日之前从来没有被媒体注意过的张海迪,一上报,她就一跃而上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头条。我就此询问过宋熙文(该报道的作者,时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高注),他也不知道缘由,你对此有没有试图去了解其中内情?

  没有。当时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当没有国内外时事大事的时候,一個能体现当局提倡的道德风尚的普通残疾女孩登上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头条,虽不常见,也不算太破格。你采访过李霞(最先发现张海迪报导线索的山东画报社记者——高注)和宋熙文,想必知道,当时发现这个典型是有相当偶然性的。连聊城地委书记都是看到《人民日报》才知道自己辖下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4、在你的报告文学中提到:“根据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要求﹐团中央与山东省委各派出一个‘宣传调查小组’,联合调查、全面核实张海迪的经历、事迹和家庭等各方面情况。”当时你到山东调查的情形是怎样的?

  1983年3月到4月,团中央派出宣传调查小组共9人(组长由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亲任,但他因病住院,实际上是8人),山东省委从省委宣传部和团省委抽调7人组成山东省委宣传调查小组,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给这次调查规定的任务是,调查核实张海迪的全部经历、事迹和家人。此前一段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听到一些对宣传失实的批评,我们也受命要一一搞清。

  两个调查组成员搭配,济南市、聊城地区和莘县也派了官员参与和协助。按照张海迪人生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地点,分成个人经历,自学成才,学医治病等几个专题,分组调查。除了查找原始档案,还要找到当事人和知情人取证,前后有20多天。张海迪本人在北京住院,她的父母当时主要在北京,中间回到山东,我们也见过面,向他们了解线索。但是我们调查的情况在没有对团中央和山东省委汇报,进而对党中央汇报之前,对他们也是保密的。

  我当时与山东省委宣传调查小组的一位老李(他是山东大众日报社的一位老记者)两个人一组,先在济南主要调查海迪童年上学情况;后来去莘县调查在海迪随父母下放期间的情况;因为我们组完成得较早,我们两人还在聊城协助别的组找了一些当事人取证,又接受任务跑了一趟安徽巢湖,详细调查了海迪的丈夫王佐良的情况。

  调查并不容易。我在报告文学中说:“这段岁月所见所闻,真可以用‘惊心动魂’来形容,大惊接着大喜,大悟伴着大惑”。这主要是指:虽然时间过去不久,但是许多人记忆已经模糊,知情人的说法很有出入。例如,我参予协助调查过张海迪1974年自杀的经过,从 1974年到我们去调查的1983年,仅仅过了九年时间,但是众多在场者对当时经过的说法大相径庭:她服药自杀时是否锁了门?她是否在即将陷入昏迷时呼救?谁第一个发觉情况异常?谁第一个进去,进去之后看到张海迪是怎么个状况,完全昏迷还是略有知觉?等等,都有不同说法。

  再如,当时有报导说,张海迪“一天学也没有上过”,但有人说(我忘了是海迪本人还是她父母),她去上过半天小学,无法坚持,下午就回来了,再也没有上。就为上的这半天小学,我们在济南调查起来,非常艰难:二十多年,学校几经变迁,经过“文革”的混乱,学生登记册档案也已散失。当时的老师基本上找不着,找着了几位校长和老师,他们对一个六十年代初仅参加了开学典礼、刚坐进教室半天,就没有再来的小女孩,很难有印象,都无法证实或证伪。

  但我们调查到的张海迪的主要经历和基本事迹,是属实的。那次调查给我的教育很深,我深切地体会到调查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高按:在钟刚先生的报导稿见报之后的今天,我继续回忆当时情况,感觉当时调查之所以遇到不少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省长梁步庭,到省委宣传部、团省委,下面聊城地委、莘县县委,对我们调查的意图一度不摸虚实,甚至有相当的误解;下面有的部门和机构对调查持暗中抵制态度,甚至搞了些小动作。——2008年11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9:54:36 | 只看该作者
  5、听说当时宣传报道的个别细节有假,比如她的高考分数。

  她的高考分数确实不对,但我不愿名之为“ 有假”,宁愿称之为“失实”。当时报导她高考考了436分,她自己演讲也这么说。但是后来查到高考成绩登记表,并没有这么高(我忘了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实?我们调查了很多人,联合调查组内部也反覆讨论分析。不止一位当事人对我们回忆过海迪向他们报告“436分”喜讯的经过,她的家庭里还为此聚餐庆祝。我的感觉是,当时海迪对自己考了436分是信以为真的。

  我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家人或者她的某位、某几位朋友对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因为他们看到她为参加高考费了很大劲,身体受到很大影响;按她的要强性格,如果得知考得不好,第二年肯定要再折腾一趟,一定要达到录取分数线才罢休。但以她的身体情况,就算考了高分,在当时,大学也是不可能录取的。家人或朋友就编造了这个分数来安慰和鼓舞她,以避免她当时情绪受打击,也阻止了她第二年身体又遭罪。

  他们撒这个“善意的谎言”时,张海迪其人还默默无闻,亲友不可能想到她数年后会被树为全国青年的榜样,所以不存在人为造假拔高、欺世盗名的动机,他们当时要“骗”的,只是她一人而已。当然,后来宣传工作者采写到这一分数时确有疏忽,应该去翻查一下高考成绩档案记录。

  在我们调查之后的宣传中,就再也不提她高考“考了436分”了,但也没有公开澄清。在我们调查之前出炉的一些资料包括图书,还继续将这个不实成绩流传了一阵。

  类似失实细节还有一些。当时许多记者难以采访到她,只能采访亲友或朋友熟人,他们的回忆很难准确,彼此难免有出入。

  6、张海迪接受《面对面》节目采访时说,“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在更大的场合下愿意去讲述,当时只把它当成一种迫不得已的任务。但是当时想得挺简单,我到北京去开会,一定去的话,那我很快就回来。”当时回山东,是张海迪执意要走?听说“1983年的宣传以后,组织上曾经对你有一个选择,让你去担任某一个职务”,是这样吗?

  团中央将海迪接到北京来做宣传,本来就是个阶段性的任务,如果不是因为她1983年3月11日突然在京病危,或许会更早离京。回山东是海迪的愿望,而到那一年5月,团中央也没有更多任务非留她在北京不可,便同意了,安排她1983年5月24日返回山东。

  山东方面是否安排她担任某一个职务的设想,我完全不知道;我也不清楚团中央领导是否有这样的考虑。即使团中央提出安排职务,根据她的身体和本人愿望,也不可能是任何实质性的职务(何况,团中央对山东也没有人事权),而只能是名誉性的头衔。

  7、你曾经谈到你那篇报告文学的写作目的。你现在如何看?

  我在2006年博客文章《重读张海迪两封电子邮件》中说过写作目的,文字没有推敲得很准确。现在我会这么表述:“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是对中共宣传机制的反思:如何将一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的残疾姑娘,宣传成一个人们看到报纸上她的名字就烦的政治典型。”

  8、1983年之后,关于张海迪的报道开始大幅度减少,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共的工作重点、全国民众和青年的兴奋点已经转移;张海迪本人刻意保持低调;团中央虽然没有忘记这个青年榜样,但是也没有合适的宣传契机。

  9、对于塑造典型,在张海迪之后相继有了孔繁森、李素丽,你认为对张海迪这个典型的塑造和他们是否有些不同?

  对孔繁森、李素丽的典型宣传我所知甚少,所以无法与宣传张海迪做比较。

  10、当时怎样想到写作那篇报告文学《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这篇文章在现在看来也是大胆的。

  在宣传张海迪的过程当中,亲身感受到对她的宣传规格越来越高,但是所宣传的典型离青年越来越远,使我这个参与宣传者陷入困惑和矛盾之中——张海迪本人也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这一效果出乎所有抱有良好愿望的相关人士(包括张海迪)的意外。我感到我们的宣传机制有问题。

  后来文坛掀起报告文学热,我认识的几位报告文学作家鼓励我,我便将这段经历和感受写了出来。

  11、尽管当时的典型人物报道现在依然是新闻系学生的教材,但是塑造典型人物已经越来越难,你认为到底是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对具体情况我了解不多,谈不出什么。从总体上看,官方宣传机器和媒体的公信力急剧衰减,塑造典型人物越来越难是必然的。

  12、听说张海迪也看过你这篇作品,她的反应是怎样的?

  我这篇近三万字的文稿发表不久就遇到“六四”,《报告文学》杂志被整肃停刊。海迪是否看到,看到后是否会因此文在精神上受到冲击,也成了我的悬念和心病,因为虽然我的反思并不是针对她本人,而是针对宣传机制,但不可能不波及她本人。在文中,我对她的某些言行(例如,在会见上海演讲团时失约迟到)也有微辞;在将她与另一位残疾姑娘孙恂的对比描写中,我将同情更多地给予了孙恂。那么,海迪看后是否能理解我的本意,是否会受到伤害,情绪产生波动?我是惴惴不安的。

  从她1983年5月回山东之后,我除了有限的几次见面,基本上没有跟她联系过,因为我深知她被人打扰之苦,我不想自己也成为打扰她的人。这样,我没有试图去探知她的看法。加之我1991年来到美国,就更联络不便了。

  2001年春天喜出望外地收到海迪的电子邮件,我才部分解除了这个心病。她告诉我,她看过我的那篇报告文学;让我感到欣慰并由衷地对她感到钦佩的是,她说:“宣传我时,我才28岁……那一切永远打破了我本来宁静的生活。当然我天生的叛逆也让很多人失望”;“你不必内疚,那些经历让我更顽强了,我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终于实现了很多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20:00:07 | 只看该作者
《答《南方都市报》问:回忆张海迪事迹调查》共12件评论

   1. 不信民主 不信教的评论      November 7th, 2008 at 8:23 pm

      除了这一篇外也读了高博以前的有关张海迪的文章。

      张海迪在任何国家里,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应该是了不起的人物。高博帮着她吹牛皮没什么好遗憾的。

   2. 高伐林的评论      November 7th, 2008 at 11:35 pm

      刚刚有时间看了一下张海迪的博客:她去年年初到德国交流访问,前不久已经回到中国。有人说她移居德国,看来不确切。

   3. 不冷的评论       November 8th, 2008 at 12:39 pm

      赞成1楼“不信民主 不信教”的意见。

   4. 阿妞不牛的评论       November 8th, 2008 at 8:48 pm

      说实话,当年树张海迪这个典型,还是可以看出王兆国等一干人跟中共宣传机器文革中以及过去的一贯做法的改变和一脉相承之处。

      首先,通过垄断的宣传机器制造树立“典型”和样板来“教育”愚弄人民,尤其是青年,是中共建政后就一直爱不释手的葵花宝典。这种政治目的的卑鄙就决定了手段的卑劣,只能靠凭空捏造,捕风捉影,添枝加叶,胡编乱吹,来树立诸如雷锋,欧阳海,蔡永祥,麦贤德等一批虚伪得不能再假,崇高得不能在更俗恶的“英雄人物 ”。

      在王兆国和楼主进入团中央的年代,“拨乱反正”,中共必然要与过去那种下三烂宣传手段做一个切割。但是,中共的宣传工具决不能放弃。面对信仰危机,尤其是青年人公开问询“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中共必须想方设法来“引导”青年和民众不要对共产党及其统治完全丧失信念和信心。面对当时揭露出来的中国在共产党统治下的生活的悲惨和无助无望,中共迫切需要制造和树立一个“典型”“偶像”。张海迪就成了海底捞出来的闪亮宝贝,从“自强不息”这一比较贴近人性的角度和方式,进行了制造安装包装和倾销。

      改革开放的近于民意人心的目标,也就令这个典型的制造推销比较近乎人性,尤其在开头。首先是一个活人。另外是一位身残志不残的姑娘,并且没有冠之以“革命英雄”的高帽。但是,由于中共宣传机器的运作惯性和中共愚民的本质目的,假大空是天然不可或缺的本质特色。对此感受很不舒服的局中人如楼主,也是只缘人在此山中,当时当地没法跳上云端俯瞰。

   5. 不信民主 不信教的评论      November 9th, 2008 at 4:19 am
      也大逛了一下张海迪的博客。 以前听到的都是高博等人灌输的。感觉张海迪是个国宝。

   6. 高伐林的评论      November 9th, 2008 at 8:48 am
      谢各位的关注和评点!五楼“两不信”博未免高估了我的作用吧,当时不过只是办事员,并非决策者,是庞大的宣传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而已。

   7. 高伐林的评论      November 9th, 2008 at 9:00 am

      四楼阿妞博说得切中肯綮!关于“切割和一脉相承”,很精彩!不过,树立典型固然是“中共建政后就一直爱不释手的葵花宝典”,典型的内涵和树立的方式让我“感受很不舒服”,但树立典型也是历朝历代、各族各国统治者和任何社会、宗教机构乃至企业,动员信徒、成员和民众的行之有效的手法。中国古代帝王不就屡屡下诏表彰忠臣猛将、义士烈妇么,当时没有电视广播,否则也会上头版、头条以求家喻户晓的。树立典型本身符合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规律,今后也还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延续和发展。

      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与宣传出来的人物有差异,这恐怕也是人类通例甚至是信息传播中的普遍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共党恶习。任何人在别人眼中、评价中,都只是一个简化了的侧面,宣传某人物时选取了、突出了、强调了他的某一个侧面,这本身也无可非议。不知各位看法如何?

      中共将古今中外的宣传高招熔为一炉,却总是适得其反。内中具体原因,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还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另外,是否“文革”中和“文革”前的典型“诸如雷锋,欧阳海,蔡永祥,麦贤德(得)”都是“只能靠凭空捏造,捕风捉影,添枝加叶,胡编乱吹”树立的?尚存疑。我感觉,恐怕不能一棍子横扫,还是要具体人物具体分析。

   8. 高伐林的评论      November 12th, 2008 at 11:59 pm
      刚刚得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13日举行,选举邓朴方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名誉主席,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9. 匿名游客的评论      November 13th, 2008 at 2:08 am
      早年的假货

   12. 司马迈的评论     November 13th, 2008 at 9:43 am

      在没有历史眼光的人看来,历史只是垃圾堆;在有历史眼光的人看来,历史就是大宝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