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张勇 申兴 3月17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委员会(以下简称安省证委会)发布通告称,加拿大籍华人唐炜臻及其海外华人基金有限合伙公司 (以下简称海外华人基金)因涉嫌违反该省证券投资法而被暂停交易15天。由于涉案金额累计超过7000万美元,随后交易禁令期限至今年9月10日。 此份通告一经发布便在北美华人投资圈内引起轩然大波,这位曾被媒体称为“华人巴菲特”的加拿大私募基金负责人和他宣扬的独特投资理念也很快被舆论烙上“庞氏骗局”的印记。 资料显示,海外华人基金是由唐炜臻及其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的公司型私募基金,唐炜臻负责基金的投资。这只基金的客户数量超过200名,遍及加拿大、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 “我是在进行一个伟大目标的实践过程,还是一场骗局?”4月10日,深陷欺诈漩涡的唐炜臻以电邮方式向本报表示,“目前司法已经正在调查,我对此很有信心,因为此时只有我最清楚。” 本报获悉,因唐炜臻投资人的起诉,目前,美国证监会也开始对唐炜臻的公司展开调查,而美加两国证券监管部门都已向当地法院申请冻结唐炜臻的有关账户。 涉嫌金融欺诈 今年二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许多投资人的情绪在参加海外华人基金客户大会之后近乎崩溃,因为他们被告知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只有1450元,这与此前他们所知的数千万公司资产相去甚远,也意味着他们的投资很可能将血本无归。 之后的十多天里,海外华人基金的负责人唐炜臻陆续组织召开了三次客户大会,公布公司资金流向和账目情况,但有客户发现其中1600万元左右的资金去向不明,于是有人开始报警并向证券监管部门反映。 虽然海外华人基金的模式在加拿大当地十分普遍,但数千万美元的规模绝对能够让其成为当地私募基金里的佼佼者,基金负责人唐炜臻也一度被视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然而,此次公司账户巨亏及监管部门的调查,让围绕在唐炜臻头顶的光环逐渐散去,其不少客户甚至开始认为所谓独特投资理念和高额回报都是唐炜臻精心设下的一场骗局。 自从私募基金成立以来,唐炜臻几乎每隔几日就通过公司网站发布自己的交易计划和投资思路,例如“昨天的表演太精彩,要赚多少就赚多少”、“我今天趁机买了”等等,每次似乎都显示出他过人的投资眼光,但很少有人看到过他的全盘交易记录。 为打消投资人的顾虑,唐炜臻还通过一系列的公开演讲和社会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并邀请名人参加他组织的活动。 就在今年1月17日,由唐炜臻金融集团出资主办的第二届北美华人财富高峰论坛上,他还请来了一直与其有所联系的被国内称为 “民营银行之父”的经济学家徐滇庆出席,徐曾在五年前为唐所著的 《我的巴菲特财富之路》作序。 日前,徐滇庆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我没有介入他的操作,没有给他介绍过一个客户,当然也没有出过一个主意。”徐滇庆还表示,“唐是否为金融诈骗,我无从评论,还是等金融监管机构调查之后再说。” 不过,唐炜臻本人依然坚称自己没有欺诈投资人,他告诉本报,“我觉得可以通过一个事实来帮助大家做出判断,那就是我是否将投资款侵吞为己有。” 但唐却曾在对投资人的公开信中承认,其三年来募集到的新进资金中有3000万被老投资人作为本金取走,另有800万作为承诺的盈利支付给投资人。 同时,唐炜臻也一直没有向本报解释客户所指的1600万元资金的去向,而多伦多当地的一位知情者透露说,由于不断有老投资人在唐尚未达到盈利目标时就已抽离资金,以至于他的公司账面长期以来仅有数十万元资金,也使得唐越来越难以向之后的投资人兑现盈利承诺。 “每周1%盈利”理论 事实上,唐炜臻遭遇欺诈质疑并不是在监管部门介入之后才开始的。 据上述知情者透露,早在2008年底,唐炜臻就在基金的募集上出现瓶颈,因为当时有投资人提出了对唐投资理念的许多质疑。 “他虽然自比巴菲特,但他的操作却不能算是投资,只能算是投机。”一位与唐炜臻有过接触的多伦多华裔投资人一直认为唐的操作缺乏稳定性,“他基本上是一个Day Trader,而投资者通常是长线持有,巴菲特就是如此。” 而唐炜臻对本报表示,“我的巴菲特之路,是一个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我的1% 持续稳定收益理论和我的风险控制操作系统,是我不言败的基础,是我能偿还投资人投资和我通往巴菲特财富之路的根本。” 根据知情者透露,一开始,唐的计划是募集到足够规模的资金之后,将资金的九成以上放在稳定的资产上,例如公债和公共基金,只用少部分,甚至是1%做短线投机,包括外汇、期货、黄金等产品,通过这1%资金的快进快出实现每周盈利,这也就是唐最初的1%理论。 “这种模式其实还是不错的,甚至许多基金也是这样操作的,只是不像唐用了一个理论来提出,然而问题是唐在资金募集上其实做得不好,更致命的是承诺了客户高额回报,以至于后来动用那九成以上的稳定资产来支付客户的盈利,自然也就让整个基金陷入‘危机’。” 或许,唐炜臻就是在所谓独特理念和无意金融欺诈的一念之间徘徊。 同时,不少人把唐炜臻提出的所谓“每周1%盈利”独特理论仅仅看成是唐用来吸金的口号。上述投资人还表示,“既然是投机,运气几乎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保证每周1%盈利是不可能的,而对不可能的事情作出保证也自然不可靠。” 而对于唐炜臻资金募集的模式,上述投资人也认为存在漏洞,“他的模式是介于国内的委托理财和国外的互惠基金之间,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 面对诸多的质疑,也为尽快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唐开始更加频繁地组织公众活动,甚至在2009年1月26日-30日进行一周的公开操作演示,谁知不仅表演失败,还引发了投资人的挤兑。 虽然在自己的博客中,唐炜臻对此次公演失败做了解释,称“不想找任何理由,只是水平不够,还需努力。”还称 “接到很多支持与鼓励的电话”,但局面已经难以控制。 进入到2月份,由于唐炜臻公演失败导致投资人的不信任,不少客户提出了退出投资的要求,这让本就资金紧张的唐炜臻无法承受,无奈之下向全体投资人承认公司的财务状况,也随之出现2月末的那一幕。 有意思的是,在监管部门正在进行调查之时,在唐炜臻的客户之间出现了明显分歧,由于各自的利益而形成了“保唐派”和“反唐派”。对于所谓保唐派,知情者表示,“他们的真实想法不仅仅是希望唐能通过继续投资换回损失,或许还有一个天真的想法,那就是希望唐能招揽到后续的投资人,从而能够让自己取回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