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17°
查看: 409|回复: 1

大秦不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子虚乌有的

发表于 2018-10-25 13: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教科书说,在公元元年前后,即中国西汉、东汉之交,世界史上诞生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即中国的东晋太元年间(没错,即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的那个时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于是,东罗马成为了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教科书甚至说,在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为:大秦。
这事儿,如果当一个童话故事说说,那是可以的;倘若当做真实历史来教书育人,那就十分荒唐了。

一、教科书中的古罗马帝国,子虚乌有!
在《原创 真的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国的罗马帝国吗?》中,我曾经说过,自汉朝到唐朝,中国政府派出的使臣,走遍了当今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广大地区,探访了安息、条支、波斯等国家的大小城邑,压根儿就没有见过、没听说过“希腊化”的塞琉古王国、罗马帝国。
在《原创 古罗马史,专门让人活见鬼吗?》中,我也谈到,中国北魏时期的东罗马的史学家约达尼斯宣称:东罗马帝国在亚洲地区没有半寸疆土;埃及与东罗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那便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难道还不是鬼话?

罗马伪史中的历史地图

二、中国史籍中的大秦的地理位置
在中国史书中,确实一再出现“大秦”这个国家。
据《后汉书》:(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据此,166年,大秦的使臣第一次来到中国。从哪儿进入中国的呢?从当今的越南,即通过海道,来到中国的。
那么,大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我们继续看史书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自皮山西南经乌秅,涉悬度,历罽宾,六十余日行至乌弋山离国,……复西南马行百余日至条支。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转北而东,复马行六十余日至安息。……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英闻之乃止。……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
其中包含以下信息:
1、从罽宾一直往南走,抵达印度洋边的乌弋山离国(《汉书》:“至乌弋山离,南道极矣。”)。然后,沿着海边,朝着西南方向,骑着马一直往西走一百多天,抵达安息的属国条支的都城。
2、条支国都城在地中海边。据《汉书》:“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可知,这个“西海”,绝非波斯湾或者红海,而是地中海。
3、从条支国都城出发,骑着马,朝东北方向,走六十多天,抵达安息国首都和椟城。
4、从条支乘船,可以去大秦。
5、大秦,在条支(安息)的南面。
由此可知,条支国都城,可能在当今以色列一带,甚至以色列以南的一个海滨城市。而大秦,则在此以南的地方。
再看《册府元龟》卷958:“大秦国……小人国,在大秦之南。泽散国,属大秦,其地在海中央,北至驴分,水行半岁,风疾时一月到。最与安息安谷城相近。西南至大秦都,不知里数。驴分王,属大秦,其治去大秦都二千里。从驴分城西之大秦,渡海飞桥长二百三十里,渡海道西南行,绕海直西行。且兰王,属大秦,从思陶国直南渡河,乃直西行之且兰,三千里,道出河南乃西行。贤督王,属大秦,其治东北,西北去汜复六百里。汜复王,属大秦,其治东北,去于罗三百四十里,渡海也。于罗,属大秦,其治在汜复东北渡河,从于罗东北又渡河,斯罗东北又渡河。斯罗国,属安息,与大秦接也。”
结合前面的《后汉书·西域传》中的内容,包含以下信息:
1、于罗,是大秦与安息交界处。
2、从于罗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而行,抵达大秦的首都。
3、大秦国的国土,诸如泽散、驴分,皆为地中海里的小岛,可以说,小岛星罗棋布。这正是尼罗河冲积平原早期的正常表现,当年存在众多的沙洲。
据此,已经十分清楚,所谓的大秦,指的就是当今的埃及
真正的古埃及,可能比今埃及的版图要大,拥有位于红海边的疆土。
显然,中国史籍中的“大秦”,与西方“世界史”中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毫不相干。
中国史书中关于大秦国的记载,是逐步清晰起来的,反映了中国对大秦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巿于海中,利有十倍。”
《晋书·四夷传》:“大秦国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
《北史·大秦传》:“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
由此可知:
1、汉朝时就知道,大秦人身材、长相,与中国人相近,所以称之为大秦。其另一名称“犁鞬”,为音译。同时,知道,大秦与安息、天竺即印度半岛之间,贸易往来频繁。
2、晋朝时,记载略有变化:大秦人长相与中国人相近,但是穿戴不同。
3、《北史·大秦传》基本照抄《魏书》。这就是说,到了南北朝,中国有了从大同出发,抵达大秦的距离;有了大秦纬度上记载;有了大秦在衣服、车旗上模仿中国的记载。更重要的是,记载了大秦联通中国的两条海道:从越南进入中国,从印度洋经水路进入中国云南
毫无疑问,大秦就是埃及,而不可能是“东罗马”。
东罗马既然不拥有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埃及,便绝不可能与古印度、中国之间进行海上贸易。
大秦与古印度之间的联系,在佛经中也有记载。比如《十二游经》:“波斯匿王者,晋言和悦。……阎浮提中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城,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饶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
在位于伊斯坦布尔一带,确实存在过一个国家,姑且称之为“东罗马”吧。
这个“东罗马”,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史籍之中。在《北史》中,称之为拂菻,其地理位置,与铁勒和后来的突厥接壤。
有趣的是,到了《旧唐书》、《新唐书》里,大秦与拂菻,就彻底的混为一谈了。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
《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
我们只能这么猜想:大秦因某种原因覆灭后,一部分人逃到了东罗马,在此重新建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景教文献中的大秦的地理位置
      自唐代到明初,中国大地曾经有一个景教。国内外学者们坚称:景教是早期基督教的一个分支。
   有趣的是,景教的文献告诉我们:不仅“古罗马”横跨欧亚非的地盘,纯属子虚乌有;而且,大秦,与古罗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太宗贞观九年,西域景教僧人阿罗本抵达长安,唐太宗安排宰相房玄龄接入城内,唐太宗还亲自接见了他,并为阿罗本译经、传教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唐会要》卷49,三年后的贞观十二年七月,估计是阿罗本译经、传教均有所成就,朝廷专门下诏,为这位“大秦国大德”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廿一人。”景教就此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到了“天宝四载九月,诏曰: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府郡置者,亦准此。”
    这其中有一个信息,景教的寺院,起初被称为波斯寺;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考虑到景教诞生于大秦,故专门下诏,为其更名为:大秦寺。
      在“大秦寺僧景净书”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有几条宝贵的信息:
   1、最早到中国来传教的阿罗本,是大秦国的僧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 大秦国大德”);
   2、景教的教主,诞生于大秦时,惊动了波斯国(“于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弥施诃,戢隐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庆,室女诞圣于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
   据《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景教的传教重心,也是在大秦国( “时景通法王,在大秦国那萨罗城和明宫宝法云座, 将与二见, 了决真源。”)。
    那么,在这些景教僧人心目中,大秦国的地理位置,又是怎样的呢?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大秦国疆域的四至是这样的:“案《西域图记》及汉魏史策,大秦国南统珊瑚之海,北极众宝之山,西望仙境花林,东接长风弱水。”


     这里的东、西二至,我们已经无法知晓,最多也就是猜测一番,所以搁下不论。
   至于大秦国的北边邻国,无疑就是波斯。正因为大秦与波斯相邻,所以教主诞生时,才引得波斯前往朝贡。事实上,这些大秦僧人也是穿过波斯,才抵达中国的。
        最重要的,是“南统珊瑚之海”。在那一带,唯有红海,是大量出产珊瑚的“海”,拥有“珊瑚之海”的美誉。这就是说,整个红海,为大秦国所拥有
      无论是在古印度佛经中,还是在中国史籍中,大秦都是一个专门出产宝贝的地方,珊瑚之类便是其中之一。如《后汉书•西域传》:“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显然,大秦,即真实的“古埃及”,所统治的疆域,比西方“世界史”中罗马帝国控制的埃及,范围要大得多。在苏丹等地,也有许多的“金字塔”,便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大秦僧人是否知道拂林呢?答案是:知道。
    仅仅在《一神论》中,便一再提到拂林,比如:“喻如从此至波斯,亦如从波斯至拂林……”
    可见,在景教经典中,把从这里(大秦)到波斯,与从波斯到拂林进行类比。
        拂林所处的位置,便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东罗马”。这一点,唐代人是很清楚的。
    《旧唐书•西戎传》:“波斯国,在京师西一万五千三百里,东与吐火罗、康国接,北邻突厥之可萨部,西北拒拂菻,正西及南俱临大海。”
    《新唐书•西域传下》:“波斯,居达遏水西,距京师万五千里而赢。东与吐火罗、康接,北邻突厥可萨部,西南皆濒海,西北赢四千里,拂菻也。”
   显然:
      1、拂林,位于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一带。
      2、波斯的西至,是大海,这个“海”,只能是地中海。因此,“东罗马”,不可能跨过波斯,来统治红海一带地区。
      正因为大秦控制着红海,才有了“安息、天竺人与之交市于海中”,才有了与中国的海上通道。
    也因此,当大食(阿拉伯帝国)占领大秦故地之后,大批的大秦景教遗民和景教僧人聚集于“王舍之城”,即《大唐西域记》中的“小王舍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那位捐款修缮扩建大秦寺的“僧伊斯”,便是来自于小王舍城。在阿拉伯帝国击败波斯之后的较长时间里,这里为波斯最后的根据地。所以,起初,景教寺院在中国称之为波斯寺。
        
四、古籍中关于大秦的气候的记载

伊斯坦布尔,年度最高气温不及30度

埃及是火炉,才需要降温措施

事实上,在两《唐书》中所记载的气候条件,只可能存在于埃及一带。比如: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至于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
这里说的是,由于夏季酷暑难耐,拂菻国国君便引水冲刷房顶,以此来降温。事实上,在所谓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何来“盛暑之节,人厌嚣热”!又何须搞这样的降温工程呢!

五、真实的大秦
    真实的大秦,很可能是一个控制着阿拉伯半岛南部、东南部,以及今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广大地区的古国。

对大秦疆域的推测

    顺带说说。大秦景教徒宣称,景教乃“老子化胡”的结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宗周德丧,青驾西升。巨唐道光,景风东扇。”意思是:东周时,因为朝政紊乱人心不古,老子西去化胡。如今大唐承继并光大道教,我景教回归故里。对于景教教义与道家的一致性,贞观十二年诏书也予以充分肯定:“详其教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立要。词无繁说,理有忘筌。济物利人,宜行天下。”
    所以,西汉文献中称大秦为“犁鞬”之类,而东汉以来的史籍认为大秦“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并改称为“大秦”,是很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