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5°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
    温度感觉: -4°
查看: 3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的民主沒有想像的好,但台灣的自由比想像的還好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笑蜀

可治理的台灣與不可治理的大陸

全台首部航拍紀錄片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很轟動。我故意拖了很久才去看,就為避開高峰。結果呢,我去的當天依然爆棚,隻買到一張最差的票。又過了一段時間,朋友請我看電影,還是《看見台灣》。第一次看的不爽,不妨再看一次吧,我就答應了。不想爆棚依然,隻是位置好了點點,稍得安慰。

從影院出來,朋友邊走邊感慨:“哪個社會都有問題。這不,咱台灣也有很多問題。”

他這麼說,是因為電影的後半部,幾乎全是台灣環境汙染的鏡頭,都是批評人類的貪婪,人類對大自然過度的索取。用主題曲來說,叫做“拿的那麼多”。

我幾乎不假思索,馬上回答:“是的,都有問題,但性質不同。”

朋友好奇:“怎麼個不同法?”

“你們這電影能公映。要在我們那邊,連選題都不會通過。”我說。其實,《看見台灣》豈止可以公映。它一出世就引爆了劇烈的輿論龍卷風,迫使政府再三再四地道歉,再三再四地承諾改進。

“應該是習慣問題。大陸政府還不習慣公共參與,公共討論。但不急,慢慢會好起來的。”朋友安慰我說。

“兄弟,哪是什麼習慣問題。”我急了,連連搖頭:“你們有問題但可治理,所以不怕曝光。我們的問題是不可治理,沒有招,隻好捂蓋子,結果越捂越爛。”

朋友聽了,長歎口氣。他是大陸問題專家,何嚐不懂我的話。兩人默默無語,走到影院門口揮手告別。

回頭想想,覺得自己似有失態。大概是“慢慢來”三個字刺激了我。經常有外麵的朋友那麼勸我,我知道他們都好心,但聽多了仍不免抵觸。我不同意大陸很多問題是快和慢的問題,不是我們性急,不是我們慢一些、耐心一些就可以解決,而的確很多問題都無解,給多少時間、怎麼慢怎麼耐心,都沒救的問題。

比如環境汙染。誰都承認大陸的汙染已無以複加。但總有人強辯,說渲染汙染是西方的陰謀,為了打壓中國的經濟發展。說西方當年不也如此?先汙染再治理是發達國家的通例,中國為什麼就不行?且不講,當十麵“霾”伏令億萬同胞心驚肉跳時仍這麼刻意開脫,是否有起碼人性,純就邏輯而言,也根本站不住腳。發達國家曆史上的確有過嚴重汙染。但對內而言,人家有能解決汙染的公共治理機製;對外而言,人家有廣闊的殖民地和發展中國家,可以及時輸出低端製造業,從而轉移汙染。

但是,當下中國有這條件麼?沒有的話,憑什麼主張先汙染再治理?汙染了拿什麼治理?比如雲南滇池,比如淮河,花了多少億治了多少年?結果非但沒治,反而成了釣魚工程,一代一代人就靠這吃飯。最典型的是北京霧霾,都威脅到中南海了,有好轉麼?連威脅到中南海的霧霾都治不了,還有什麼汙染能治?

正寫此文,就看到臉書上一個台灣朋友的帖子,驚呼北京霧霾殺到台灣,以致平時玲玲瓏瓏的101大樓已虛無縹緲,夜空中彌漫著一股似乎燃燒過的腐臭味。我開窗一看,果然如此。


到了台灣都躲不過霧霾,真讓人哭笑不得。我立馬把這轉到微信朋友圈,配了八個字:

無處可逃,唯有改變!


創造抗爭的條件即社會基礎更重要

唯有改變,但改變好難。

有次半夜飛抵武漢,從半空望出去,腳下隱隱一個碩大無朋的巨盆,倒扣著整個城市。巨盆中的空氣仿佛川流不息的水,但那是多髒的水。我當時就覺得心涼:這是我棲息的城市麼?如果每天都在髒水中吐納,有什麼生命質量可言?

但是,億萬同胞,確實都棲息在肮水中,波瀾不驚。所以才有外媒嘲笑:他們麵對霧霾不是上街抗議尋求改變,而是寧願天天戴口罩。

很多人相信問題倒逼、危機倒逼。但中國的問題不夠多?危機不夠深?倒逼出什麼了?有辦法的人紛紛用腳投票,一走了之,沒辦法的人紛紛給自己戴上口罩,忍受一切。誰都明白是怎麼回事,誰都不否認必須改變,但誰都不相信可以改變。社會問題,社會危機,一定都伴隨社會抗爭。即便威權時代的台灣,抗議環境汙染的社會運動不也風起雲湧?有危必有爭,有爭才有變,這是社會演進的一般規律。

但這似乎不適用中國,中國似乎是規律的黑洞,抗爭的量級跟汙染的量級完全不對等,到了可忽略不計的程度。問題倒逼、危機倒逼在中國更多是幻想,它們沒倒逼出多少改變,反而不斷地壓低底線,包括壓低道德的底線和公眾的承受底線。

怒其不爭,就成了一種流行的情緒。憤怒的口水不僅噴向當局,也噴向民眾。甚至對自己同事、自己親友也不放過,斷言一切苦難,都是他們自作自受。極端如陳水總公交車上濫殺無辜時,都有人拍手稱快,理由是受害者並非真正無辜,因為他們麵對暴政沒有挺身而出,客觀上都是同謀,都有原罪。口水滿天飛,幾乎罵遍天下。

“不爭”固然令人扼腕,但追問不能到此止步,還應該再問下去:為什麼不爭?難道,真是因為同胞的本性?如果是這樣,那還有什麼希望?不一切都虛無麼?既然一切虛無,那憑什麼去要求、憑什麼去責備呢?犯得著麼?“爭”固然必要;但人們容易忽略的是,“爭”並不是無條件的。不問情由,缺乏同情的理解,一概罵倒,眾人皆醉我獨醒,這除了盲目的發泄,對社會進步沒有任何意義。

“爭”需要怎樣的條件?還是對比台灣吧。蔣介石時代的台灣,民眾也曾被二二八大屠殺的血腥和白色恐怖的淫威嚇倒,以至蔣介石鎮壓雷震組黨時,沒有任何鎮壓成本可言,因為民間沒有任何像樣的反抗。隻是到了70年代中期,一方麵隨著經濟騰飛和均富的實現,產生了強大的中產階級;另一方麵,戰後出生的新一代成長起來了,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再沒有父輩的杯弓蛇影。總之社會已經崛起。有了廣袤的社會作為植被,什麼樣的飛禽走獸都會應運而生,就形成豐富的生態。正是靠這整個的生態支撐,才有了美麗島的大規模集結,才有了美麗島被鎮壓後持續高漲的抗爭。持續高漲的抗爭宣告了鎮壓的無效,迫使統治者退讓,也才有了解嚴,有了台灣的和平轉型。

抗爭要有依托,這依托就是社會;抗爭要有掩體,這掩體就是社會。鼓勵抗爭的浩然正氣固然重要,但創造抗爭的條件即社會基礎更重要。必須坦率地承認,當下中國不隻政治腐敗,更大的危機是社會潰敗。潰敗的社會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個人麵對利維坦的無力是人性常態,一概歸為罪錯太苛刻。可以嚴於律己,但對他人應同情地理解。如果這點都做不到,無非打造另一個道德理想國而已。


公民運動代表一種價值、一種希望

苛求個人不是出路,關鍵是保衛社會、搶救社會,這已刻不容緩。

六十年來,中國最大的損失不在政治和經濟,最大損失在以下兩端:首先是文化的浩劫,即中華正統文化被切斷,屬於流氓無產階級性質的本土的痞子主義、民粹主義、鬥爭哲學,與同樣野蠻的舶來的斯拉夫專製主義雜交,生成畸形的紅色文化,毒化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整個國家成了徹頭徹尾的叢林世界,距仁愛、寬容、理性、和平等普世法則愈來愈遠,愈來愈蛻變為人類社會的“異度空間”。


其次是社會的浩劫,即民間社會被連根拔掉,公權力的觸角滲透社會的每個毛細胞,全麵占領、全麵綁架社會,其必然結果,就是窒息社會、扼殺社會。本義的社會主義無非主張社會本位,但中國的所謂社會主義恰恰相反,恰恰權力本位。改革啟動了自由化進程,從經濟擴大到社會領域,社會逐步生長起來,公權力有所收縮。但進入維穩時代後,公權力全麵反撲,試圖把所有人重新趕回孤島,相互之間沒有任何聯係。沉睡了一段時間的總體國家,大有複活之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6 20:1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51Truth 于 2016-6-26 20:11 编辑



回頭又要說到台灣。台灣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止是開篇說到的環境汙染。台灣的憲政體製有問題,司法體製有問題,經濟更是十多年走不出低穀。但整個台灣依然安詳、從容。奧妙何在?在於台灣有個好社會。而好社會最重要的秘訣,在於自治。地方是自治的,社區是自治的,大學是自治的。甚至本來屬於政府的很多職能,也讓渡給了社會。比如辦證和繳費,通常無須找政府,到家門口的7-ELEVEN,多媒體終端機上敲幾個鍵,就全都OK了。市民辦事再方便不過,政府卻付出很大犧牲,因為不再需要那麼多人手,很多公務員隻好下崗。
這反映台灣鮮為人道的一個特點:台灣的民主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但台灣的自由比我們想像的還好。政府該退出的領域,統統退了出去,甚至比法定的退得還多。但政府退出後,社會沒亂,反而越來越好。幾乎每個到台灣旅遊的大陸同胞,對此都有體驗:社會那麼井然有序;社會基礎設施那麼完善、那麼體貼;最重要的是,社會自我調節功能那麼強大。所以台灣社會不怕有問題。所有問題都能約束於可治理範圍,不至像失控的癌細胞那樣任意擴散。


對比台灣我們最缺什麼?竊以為最缺好社會。為什麼最缺好社會?因為整個社會都成了公權力的跑馬場;而保衛社會的必要條件,即自由,即權利,都被公權力趕到了維穩的鳥籠裏。社會自發秩序被破壞,自淨機製難起作用;政府的重心則隻在統治不在治理,社會問題不能不徹底失控,越來越逼近社會的承受極限,如懸河隨時可能潰決。


台灣那樣的好社會有如童話,於我們其實太遙遠,我們能有一個相對成熟的民間社會,已是萬幸。其意義不僅在於支撐抗爭,更在於支持社會自救,即築就一個一個的公民共同體,打造一波一波的諾亞方舟,在未來可能的滔天洪災中,庇佑盡可能多的無辜生靈。因應這一需求,公民運動平地而起。它不是像列寧主義那樣,隻有政權的視角,主張政權中心論。而堅信社會才是主場,保衛社會,搶救社會,尤其是當務之急。不是砸爛,而是建設;不是破壞,而是生長;不幻想一蹴而就,而是向下紮根,用權利組織社會,培植社會的元氣。這就是公民運動的理念。


這也是我認同公民運動的原因。在我看來,她代表一種價值、一種希望。這價值和希望,是我們社會最短缺的,必須守護——這是我們的權利,更是我們的義務。


回顧一下20世紀中國史,或更有助於認識社會的重要。20世紀中國史就是一部政治上的瞎折騰史。無論在朝在野,都是惟政權論,全無社會的視角。在朝的把社會當最大的假想敵,百般鉗製;在野的急於亂中取勝,見獵心喜,巴不得越亂越好,苦難越多越好,以至把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等所有中間道路、所有社會建設,都當作“幫閑幫凶”加以冷酷的攻擊。雙方都不惜以社會為犧牲品。結果是神仙打仗,社會遭殃。


政治對社會的蹂躪在最近六十年達於極點,集中表現為對權利的蹂躪,以致憲法第三十五條被架空。權利是社會的靈魂,權利的死亡即是社會的腦死亡,社會即等於行屍走肉,不僅無力抵禦公權力的大規模侵犯,社會自己更百毒叢生。社會潰敗就是必然的結局,每個人都是災民。


這一切,應該受夠了,對社會的糟蹋應該到頭了。必須開始社會的自我生長。唯政權論、唯製度論統統扯淡,不可能等到政權解決了、製度解決了,才開始社會建設。社會建設任何時候都重要,民主化之前尤其重要。因為民主化之後,社會建設水到渠成;最短缺也最難熬的隻在民主化之前。而億萬生靈不可能等到漫長的民主化之後再來安頓,必須現在就著手。


政治之外,更有社會。社會是我們的失地,社會是我們的原鄉。所謂搶救社會,無非從政治手中收複失地,找回我們的原鄉而已。這一切,且從凝聚權利共識開始。告別怨婦情結,告別烏托邦,回歸社會,回歸生活,回歸人自身,從真實的大地上找到力量。這是公民運動的意義,也是所有社會建設的意義。彼岸同胞早就看見台灣,回到他們的原鄉,無論怎樣深重的哀愁,都是他們能夠改變的。那麼,我們的原鄉有多遠?改變有多遠?


——寫於2013年12月13日於台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