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4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缅共史话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5:0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2-17 18:46 编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722630&boardid=96
沙发
发表于 2015-2-17 15:31:10 | 只看该作者
你这酒糟好好写一写你自己的历史吧!共党会给你一份鉴定的,死不肯改回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流浪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8:2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酒中仙 于 2015-2-17 18:29 编辑

带路党徒 于 2015/2/18 0:03:1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史海钩沉

    当今世界最为著名鸦片产地的“金三角”,位于缅、老、泰三国的交界处。这里不仅出产上好的大烟,同时由于当年三国的共产党和其它政治组织常在此出没,鸦片与政治交织在了一起。演出了一幕幕影响至今的闹剧。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这些共产党组织中的部分成员不仅成为了经济上的暴发户,同时也成为有悖于人类文明的犯罪分子。在具体的运作中,以“组织”的形式和动用武装力量进行集团性贩运,成为当时萨尔温江流域的一大景观。这支武装贩运烟土的队伍,不亚于60年代的罗星汉马队,也不亚于70年代坤沙的走私武装。

    缅甸共产党于1989年3月由于内讧分裂成为缅甸北部的4支民族武装,一直割据至今。在他们的土地上,是今天“金三角”鸦片85%的产地。

    了解缅共那段已经尘封的历史,对于研究“金三角”、进行今日的反毒斗争均是极为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8:47:17 | 只看该作者
    三、“缅甸文化大革命”

    60年代以前,中缅两国度过了关系中的“密月”时期。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而言,这是毛泽东与周恩来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选择。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对于中国突破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反华战略包围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正因为有东南亚地区缅甸、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美国当时“战略包围圈”的琏条扣,在这里脱节,事实上,美国因此而无法对华实施全面的“战略包围”与封锁。

    中缅的“胞波之情”,也是在双方政府作出让步的情形下所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让步是,中国政府在英缅政府与清朝签定的不平等边界条约的部分基础上,与缅甸人进行了边界领土的谈判。实际上,中方间接承认了这一不平等的条约。为此,一大块土地,划入了缅甸的国土。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所涉及。1960年1月24日,缅甸总理吴奈温将军访华。于1月28同周恩来总理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关于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在此之前的1957年,当时的缅甸政府总理吴努应邀访问昆明,在云南大学向1000多名师生发表演讲之后,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中缅友好万岁!”可见当时的缅甸领导人,非常了解中国的国情,并急于修好。1960年10月1日,双方正式签订了边界协定。

    由于缅甸人的“小国寡民”的心态,中国仿佛是一尊庞然大物在他们的身边。担心仍不时泛起。缅甸人中很流行这样一段话:“中国是大象,而缅甸是小绵羊。大象发怒的时侯,可能随时踏死小绵羊。”

    当代中国,也着实走过了许许多多叫人没齿难忘的经历。其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令中国人感到无比痛心的一断往事。在此,笔者所要描述的,不是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形,而是发生在缅甸首都仰光的“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确是令人发指。

    1967年6月,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邻国缅甸的仰光,也在发生一场“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首先是仰光大学就读的华人学生们,在胸前佩带上了红彤彤的毛泽东像章。进尔,又在学生中成立了“红卫兵”的组织,开始了“革命的大辩论”。这种过激的行为方式,当时在中国是属于合法存在的,但是,在异国的土地上,这完全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行为。

    冲突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始。

    一方要誓死捍卫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一方是反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复活。开始打斗的导火线是关于毛泽东像章的佩带问题。“革命的红卫兵”们肯定要捍卫“统帅”的尊严,另一派,主要由缅甸人组成的团体,就是不准佩带像章。于是,双方由争执发展到斗殴,逐渐成为群体的撕打、械斗。

    以至于后来发展到一场,由缅甸政府幕后*纵的反华活动。几乎全缅甸的华人均卷入了这一灾难性的事件之中。早在1964年,奈温政权实行“国有化运动”,仅在仰光一地就有700家华人企业被收归国有,致使许多华人、华侨在倾刻间家破人亡。华人的勤奋,在东南亚地区大多富甲一方,在缅甸仍是如此,华人的财富受到许多当地人的嫉妒。这大概是六十年代中期缅甸反华重要背景之一。

    反华排华的烈火,从首都仰光迅速蔓延到了第二大城市,华人稠密的聚居区瓦城。又从下缅甸迅速扩展至整个缅甸。许多华人财产被查收,被抄家,人也被打死打伤。部分华侨中的“红派”侨领与学生中的积极分子,被迫通过秘密渠道回到祖国。1967年6月,数千名缅甸人对仰光华人居住区实施打、砸、抢,杀害华侨40余人。同时,这批受到“指使”的民众,又冲击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新华社、中国民航办事处,凶残地杀害了中国专家刘逸。缅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逮捕了80多名华侨。6月29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强烈的抗议,并宣布不再派回驻缅大使。

    这是缅甸近代较为严重的一次反华排华事件,旅缅约80万华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华人与缅族的矛盾也同时进一步加深。

    不知是否真是处于这样的原因和背景,由中国人民支持的缅甸共产党及其武装――缅甸共产党人民解放军成立了。

    彭家声部恰恰在这个时侯退入到了中国云南境内的临沧地区。这支武装被首先进行了整编。彭家声赴北京,受到当时有关领导人的接见。彭部的这支武装165人,在临沧镇康县的铁石坡进行各种军事训练。支队伍中,彭家声的兄弟彭家富也出现在训练的队伍里。

    当时早已在贵州和四川生儿育女的原部分缅共成员,此时,也被紧急地集合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17 19:12:33 | 只看该作者
酒中仙 发表于 2015-2-17 18:47
三、“缅甸文化大革命”

    60年代以前,中缅两国度过了关系中的“密月”时期。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利 ...

你又舔酒瓶子底了?你咋就那么没出息?你就不怕闪了舌头?瞅你那帽子戴的,和鬼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