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5°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1°
    温度感觉: 10°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1°
查看: 1233|回复: 1

温哥华移民向着幸福,走着各自的路

匿名  发表于 2001-8-18 06:34:52 |阅读模式
 调查发现,与十几年前来的大陆人士相比,这几年出国的大陆技术移民,到中餐馆或车衣厂打工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温哥华本地的中文报纸上,天天都有中餐馆和车衣厂在登招聘广告,有的中餐馆和车衣厂,几乎随时去随时就可以工作。

  由于许多人在大陆时是货真价实的技术专才,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因此在抵达加拿大后,经过几个月或一年半载的短暂调整适应后,大多数都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哪怕每个月一千加元收入,生存已不成问题。

  离笔者住处不远的一栋公寓里,住着从浙江温州来的一家三口大陆技术移民。男方在1999年底先入境,不到三个月,就在温哥华北部的一家计算机公司找了份工作,年薪近五万加元。随后把妻子女儿从国内接来。

  不做自己的原专业,趁还年轻,边打零工边选读某一热门专业课程,熬上几年,希望能找到个好工作,是多数大陆技术移民的选择。

  孙平,一位从中国东北哈尔滨来的技术移民,1998年底携太太女儿移居温哥华,和笔者住同一个区。这是位哈工大的博士,在哈尔滨有自己的企业,做房地产和建材。他的身家完全可以按投资移民申请,但按技术移民类别申请的费用要省多了。实际上博士对移民并不很感兴趣,是他太太想来。他给太太和女儿租了间条件很好的公寓,买了部豪华车,把家安顿好,一个星期后博士就飞回去了。

  打这以后博士经常来回飞。从那边飞到这边时,不干别的,或是开车带太太女儿到处游山玩水,享受温哥华的美丽大自然,或是到图书馆看看书,要不就找朋友侃侃大山,有时还去美国找找商机,休息完了,博士又飞回那边去了。

  一位深圳某银行的分行行长,也是这样,技术移民把家安在温哥华,买上一套相当于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的豪华别墅型房子,外加一辆日本产豪华车。
  “苦了那么多年,该在这里享受一下人生了!你看,我住的房子在国内恐怕是省长级的也比不上吧?”行长说。

  小老板的艰辛

  北美国际礼品展销订货会每年两次在温哥华举办。笔者2000年见到了十几位前来参展的大陆人士。有的是展销草编工艺品,有的摆卖瓷质花盆,还有的是推销各种美术画或服装等等,都是些在中国大陆各类工艺展销会上最常见的产品。

  这些大陆参展商大部分人都已来加十年左右,能参加这样大规模的不对游客开放的展销会,而且是以批发商的身份出现,说明他们都已在加拿大有了相当基础,可谓事业有成人士。然而当笔者问他们是否也这样看自己时,多数并不认同,还有面露苦笑者。

  一对已来温哥华十多年的上海老移民,也是参展商,在宏大的展厅里摆了一个摊位。在得知笔者也是移民,且在大陆曾做过记者后,真诚地希望我“把移民在加拿大的真实情况告诉大陆那些年轻人,不要叫那些不负责的移民公司继续在大陆花言巧语地骗他们了。我们小时候饿过肚子,年轻时下过乡,什么样的苦都能吃,所以在这里总能撑下去。可你看,这三五年从大陆来的新移民,人都很年轻,从未吃过什么苦,也没有
很大的本事,来了以后还尽想干自己原来的专业,结果有许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夫妻两人都已年近五十,十多年前通过海外关系,来美国留学,因为美国绿卡难拿,因此移民来了加拿大。打过各种工,几年前开始自己创业。先是涉足食品行业,没赚到钱。夫妻俩分析,洋人们最喜爱在自家庭园里摆弄花草树木,一年里还要经常换不同花盆,这是个有前景的市场,于是改行做花园用品。他们自己在大陆设了个不大的作坊,生产瓷质花盆,然后出口到加拿大。问起生意好坏,男方坦率回答:“只能维
持一份自己的工资,这样总好过给人打工。”

  另有一对展销草编工艺的大陆青岛来的夫妻移民,当年先被国内单位外派到香港做这类产品的贸易,后来设法移民来了温哥华,继续做这行。两人在青岛设了一个“办事处”,组织当地人用麦杆和藤条一类材料编织各种筐篮草帽草垫等。他们说生意不错,但同时也感到竞争激烈,不是与洋人的竞争,而是与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的竞争,因为那些同胞们早就在这块市场上专门做了几十年,在历届广交会上采购这类工艺品的大都是这类海外华人。

  还有一位姓许的小姐,上海人,在温哥华开设一家各类工艺画商店,从大陆采购进口到这里批发兼零售,但她的真正兴趣是炒美国和加拿大股票,对每个月赚几千加元并不感兴趣,最近一直想把生意脱手,“你想不想做?”她问我:“想做你就接过去做,辛苦是辛苦些,不过肯定赚钱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