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3°
    温度感觉: -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7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华人女总督传奇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1-12-16 23:3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9 年 9 月 8 日,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宣布:根据他的推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批准任命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为加拿大新总督,她于 10 月 7 日上任。

  究竟是什么使这位 50 多年前以难民身份到达加拿大的中国娇小女子,赢得加拿大国民的心?在这一让世人瞩目的光华之后,又有多少隐秘和不为人知的努力?

出生于战乱之时

  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 (Adrienne Clarkson) 原名伍冰志。

   1939 年 2 月 10 日,在香港一户可以算得上是富足的家庭里,伍冰志呱呱坠地。小冰志的父亲名叫伍英才,祖籍广东台山,当时在加拿大政府驻香港的一家贸易机构工作,母亲是客家人。小千金的降生给这一家人带来了许多喜悦,但还是无法抹去他们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因为当时的中国内地正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香港的前途也岌岌可危。   两年之后,香港沦陷,伍冰志一家不得不收拾细软,乘船逃往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几个月的颠沛流离、狂风巨浪的扑打、机关枪的扫射、零式飞机的狂轰滥炸、大人们的惊慌失措、饥寒交迫、茫然无助都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伍冰志幼小的心灵上。到加拿大后,伍冰志一家就住在风景秀丽的渥太华市。在和平与安宁的异国他乡,怀着对故国故园的忧伤和思念,伍冰志在加拿大开始了传奇式的人生之旅。 初露头角的学生时代

   1944 年,伍冰志开始上学,渥太华市肯特街区小学是伍冰志的启蒙学校。在随后的 6 年里,伍冰志先后换了两次学校。由于是中国人,她还必须学习外语。当时的渥太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居民是英国移民后代,讲英语,而北部则是法国移居的后代,必须说法语。这样,在她必须学习各课程之外,还要同时学习英、法两种外语。另外,她的父母考虑到有朝一日可能要返回家乡,因此还时时提醒她不要忘记乡音 -- 广东话。

  小冰志聪颖的天资和勤奋的品质开始显现出来,到小学毕业时,她不仅各门功课都取得良好成绩,而且还表现出她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英语、法语都取得了令人惊异的进展。

   1950 年,作为当时岁数最小的学生之一,伍冰志升入了渥太华市兹加学院读中学,天赋和勤奋使伍冰志迅速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学生。 1956 年,年方 17 岁的伍冰志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的奖学金,并进入多伦多大学专攻英语语言文学。

  在进入多伦多大学的第一年里,年轻的她就开始明白,作为一个来自遥远亚洲国度的弱女子,有着和这里主流社会迥然不同的肤色和文化传统,要想真正在这里立足,除了需要有优异的才华之外,还必须主动出击,勇敢地展示自我。为此,她开始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交活动。她的才华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伍冰志很快当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人人都知道多伦多大学有一位从中国来的秀丽的女孩。

  与此同时,伍冰志还醉心于文学和艺术,也正是出于这一发自内心的浓烈兴趣,她在毕业之际选择留校教书,教授丁尼生和布朗宁的诗歌、小说和当代比较文学。两年后,伍冰志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并决定远赴法兰西巴黎大学学习法语。

  在浪漫之都巴黎,伍冰志接受了法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熏陶,深刻感受到了法兰西民族的伟大,这使她后来更容易理解法国人那种天生的自豪和骄傲。

扬名于传媒界

1965 年,伍冰志从法国完成学业归来便立即进入加拿大电视业中最具影响力的 CBC 电视台。伍冰志孜孜不倦连续干了 35 年,采访、撰稿、策划和主持,伍冰志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尽管时光流逝,当日的许多节目今天已经不存在,但对许多迷恋她的节目的人来说依然是耳熟能详,如 60 年代的《阿德里安娜观察》、 70 年代的《 30 分钟报道》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克拉克森直播》,这档节目从 25 年前创办以来,一直作为 CBC 的拳头节目,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

伍冰志不仅以 35 年来加拿大最叫座的金牌主持赢得加拿大国民的尊敬和喜爱,而且还以其他各种领域的杰出才华而闻名遐迩。写小说、拍电影和文化评论影片是她的另外两项特长。 早在 1968 年,她就出版处女作《更伤心的情人》。两年后,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小说《饥饿的足迹》,这两部小说出版后,读者好评如潮。伍冰志敏感而丰富的内心和深厚的生活底蕴在这两部小说中得到展露。 1972 年,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三部作品 -- 散文集《真实面对》,里面展示了她对情感世界的看法。

后来,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影和电视片的导演和制作中。 1994 年,伍冰志拍摄了电影《我和伯塔斯》,这部电影使人们看到了伍冰志在电影艺术方面已经很成熟的才华。 1995 年,她拍摄的另一部电影《他眼里的诱惑》,被当年嘎纳艺术电影节选为开幕式播放的电影之一。一年后,她又拍摄了文化评论影片《关于 < 英国病人 > 的制作》,对当年这部风靡世界的电影的色彩运用艺术作了非常精辟独到的论述。

但对伍冰志本人而言,最能让她引以为荣的不是小说和电影,而是电视艺术片制作。 1989 年到今年,她的成就几乎足以让所有她的同行自叹不如。在短短的 10 年间,她有 10 部以上的电视艺术片获得国际或国内大奖。

在加拿大,提起外交部长劳埃德或者总理克雷蒂安,可能会有人对你摇头表示不知道,但要是提起伍冰志,小孩都会告诉你她是谁。伍冰志从一名来自中国的难民,成长为加拿大最有影响的一位文化人士,得到了加拿大最重要的两个族裔 -- 英国后裔和法国后裔的认可。

更大的荣誉伴随著她事业上的成功接踵而至,伍冰志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注目,自己也愿意把生命融进更有社会意义的工作中去。

她开始接受一些国内和国际上的社会职务。 1982 年,她担任安大略省首任驻法国总代办,一干就是 6 年。 1989 年到 1995 年,她在母校多伦多大学麦西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随后她又担任了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音乐、舞蹈、文化节目视听中心执行董事会主席。这一职位多年来一直为欧洲人担任,伍冰志是打破这一惯例的第一位华人。最让人羡慕的是,她不久还担任了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财产管理委员会主席。在这一任职期间,伍冰志向人们展示了她的领导艺术,尤其是 1995 至 1996 年间,她在妥善解决建造纪念犹太人大屠杀博物馆争论上的表现,更是令人称道。

与此同时,伍冰志的国际知名度也在日渐上升。最近 10 年来,她屡次作为加拿大的民间代表,远赴世界各国。 1990 年,她应当时刚当选的智利总统艾尔温特别邀请前往参加他的就职仪式。 1996 年,她作为加拿大的代表应邀前往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访问。 1998 年她又首次作为总督官方代表团成员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和阿联酋等国。

在各种场合,她总是那么优雅而又合群,灵活而又坚定。时而口若悬河,时而又惜言如金,既懂得精神世界里的高尚,也理解凡俗人间的明达。和她交往过的人都为她的优雅、智慧和少有的亲和力所折服、感染。

在当代西方社会,一个人有了某种知名度后,就一定会有人劝他去政坛试试运气。而像伍冰志这样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在她的公众影响力几乎达到无人能及的时候却依然没有踏进加拿大政坛,很多人为她惋惜。

然而,正是因为伍冰志这种超脱加拿大政坛之争的形象,使她成为公众眼里最为合适的能够胜任加拿大总督职位的人选。

加拿大人口只有 3000 万,真正是“大国寡民”。但族裔构成的复杂程度却无以伦比,多种多样的族裔、色彩缤纷的文化,自然难免有一些争吵,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来自英国后裔和法国后裔,他们之间的争论不仅历史悠远,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在总督的人选问题上,双方更是争论得不可开交,因为不仅事关英国后裔和法国后裔各自所珍视的荣誉,而且还牵扯到党派斗争。

因此,当克雷蒂安宣布任命毫无政治背景的伍冰志出任加拿大新总督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克雷蒂安的大手笔。《国家邮报》当天在报纸头版发表多篇评论说:“克拉克森夫人深受举国尊爱,她聪慧而正直,优雅而又平易近人,又没有党派政治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来自异国,但却深深热爱著接纳她的第二故乡。”加拿大通讯社则认为,“第一代移民、有色人种的伍冰志将是加拿大从未有过的总督。”

舆论认为,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是伍冰志能够雀屏中选的最重要原因。而另外一个促成她的使命因素则是加拿大政府希望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跳出狭隘的民族眼光的局限,真正把一个文化多元的加拿大带入 21 世纪。对伍冰志的任命就是这一决心的最好证明。

伍冰志本人也认为,她是“第一个非英法两大建国群族的女性当上总督的人”,对她个人而言,意义极深;而对只有 100 万人口的华裔来说,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表明华人的成就正愈来愈得到加拿大社会的认可;对加拿大而言,则是“很重要的进化”,反映出加拿大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显示出这个国家已经成熟。  

加拿大现任总督伍冰志回忆录(节选)

 

我是 1942 年随家人一起来加拿大的,那时候我才三岁,在香港登上了一条红十字会的难民船。我现在仍然记得在我们死里逃生时之前日本人在香港投下炸弹的情形。

到了渥太华,我们的新生活非常艰难。我父亲经常这样对我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必须要自己努力工作。”所以,当我的年龄到了可以工作的时候,父母就一再鼓励我自己出去找工作。 1958 年,我十七岁,刚刚从高中毕业,就在当时渥太华几乎唯一的百货商店 A.J.FRIEMAN 找了一份暑期短工,在办公室做办事员。

我激动极了。

但是第一天上班我就发现,没有人会确切地告诉我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我就尽可能地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接听电话、耐心听取顾客的抱怨,甚至还学会了怎么帮顾客测试电视显像管。老板看起来对我的积极主动非常赞赏。

为了能多做一些事情,我还经常开车送修理人员去客户家里。如果这些修理人员不好好干活,泡在附近的小酒馆里,我就会挨个去找,然后把他们从酒馆里叫出来。不知为什么,被我这个十七岁的姑娘不知天高地厚地乱讲一顿,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感到反感。

如果看到办公室脏了,我会马上动手清理,并且把垃圾桶倒得一干二净。后来,我还成了老板和商店经理之间的联络人。所有这些事情,都没有人让我去做。但我知道,自己做的越多,管的事情越多,老板就越缺不了我。

八年后,当我开始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让我一下了都招架不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分配给我的工作,无论它是多么的细小。这就是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办法。

在被任命为安大略省驻巴黎的总代表后,我还是以相同的态度开始新的工作。我坚持做一些小事,以便在和同事们的共同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在电视台工作期间,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有很多,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不分份内份外,什么事都不嫌弃,什么事都努力去做好的同事。如果有人说:“对不起,好不是我的事。”我就知道,他有一些自视太高,而且自我膨胀。气球过于膨胀终究是会爆裂的,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现在,每当看到积极主动工作的人,我都会打心里替他们高兴。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她知道这个秘密: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站在别人前面,就要变成别人不可缺少的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