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楼主: 独立意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著你到天邊 <歸來>主題曲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30:34 | 只看该作者
砸烂简单,粘合太难

南方周末:现在中国的影视作品,反思类的越来越少,愈合类的越来越多。

陈道明:我爱看这样的,尽管我觉得那句大标语还在我脑子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是作为我的文化期待,我还是希望愈合为主。这个我不强求别人,有人就愿意看血淋淋的,有些人就愿意看花前月下,没有对与错。

南方周末:你自己都主动愿意看愈合型的东西,是不是说明,大家不愿意拍反思性题材,跟市场有很大关系。

陈道明:不是,愈合的东西说实在的,挺难拍的。你仔细想,撕开的东西好拍,比如说这一家子我们想办法让他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好写。从父亲、母亲打,然后到子女打,再到邻里之间打,把好端端的人物关系弄得支离破碎,靠这样的故事吸引观众不难;但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愈合,这个可就难写了,砸碎一件东西容易,要把砸碎的东西一片一片粘起来,还原——尽管它完全还原是不可能了,但是还有人坚持去努力地还原,恢复到一点痕迹都没有,是难上加难。

南方周末:调查、指正,谁把这个花瓶砸烂了呢?

陈道明:那是另外一个电影,或者说不是我们这个作品要承担的使命。

南方周末: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张艺谋,现在中国现实题材少,到底是政策上不允许,还是市场不允许?

陈道明:我不觉得一个好电影跟审查有绝对关系,它是相对的,这方面是有影响的,我不否认,但不能找一个其他的理由给自己的无能当挡箭牌。就像我没演好戏,不能怪导演、怪编剧。

南方周末:喜剧的忧伤?

陈道明:确实有它的条框在那儿。但我觉得很多人是拿这个来当说辞。国外有很多好看的电影,是人性的主流电影,跟意识形态没什么关系。当然,放开了可能会题材更广博,但是就我们中国的历史故事、民生故事、不牵扯到敏感问题的故事,能不能写出感人的、好看的东西呢?问题是我们不会写,我们写不好,于是乎怎么办?我们得找一个挡箭牌。

我这个人一点都不保守,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不能全躺在一个理由上给自己做挡箭牌。

南方周末:你最近有没有收到过现实题材的本子?

陈道明:有。

南方周末:你没有选择,为什么?

陈道明:只能说跟我的喜好相左。我还是希望给我送来的,是一个好的文化作品,能够和观众说点事的东西,不是让观众纯粹拿生理来看电影,哭、笑……出门,没了。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作品符合自己的观念很重要。符合自己的观念的时候,你拍起来会很顺利,你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剧本的基本理念,并传递给观众。跟自己相悖的时候,你就会去提出很多跟剧本相对立的想法。我现在一看着剧本是在我的美学范畴、文化范畴、情感表达范畴的,我继续看下去,如果不是,我就不看了。

南方周末:你的审美观是什么?

陈道明:比如刚才我说的“三种眼泪”,我选最后一种,感动的眼泪。你现在给我一个特别惨的电影,叫人哭得能把眼珠子哭掉了,我不想拍;那些胡闹的,比如说现在那些打日本人的戏,所谓的神剧,我也不可能拍,已经超出我的范畴了。这些戏不能怪编剧,因为公司需要;公司为什么需要?因为电视台需要。至于观众需不需要,我不知道。只有那些演员是值得同情的,他们演得越认真就越可笑。

南方周末:谈到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你一定熟悉杨绛。《围城》讲述了1949年之前的知识分子;《洗澡》讲述了1949年之后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干校六记》讲述了“文革”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在我们当前的语境中,杨绛的作品有可能被电影呈现吗?她的故事都不是“尖叫式的”。

陈道明:我都看过。你要说从精神内核,从文学角度来说,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它变成故事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我就不知道了。不是所有好的文艺作品都是好电影坯子。

第一,从文学到电影的适应性,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很适应的表现形式,不知道;第二,从众性,作为一个电影去展现那些知识分子的时候,变成人物、变成故事、变成人物关系交织的时候,是不是能够编织起让观众注意的东西。因为我们拍任何东西,目的就是要让人看,你这个东西才有价值。

我手里有一个夜明珠,世界上除了我知道,我太太、我女儿知道,谁都不知道,这夜明珠就等于没有意义。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通常讲叫有价值的事。不管这价值大和小,但是要有。

南方周末:你说的愈合的力量,人性的力量,这当然是很好,但是像杨绛那样很平静地讲述那个残酷年代的故事,那个东西是不是会更有力量?

陈道明:也很难说力量的大和小。所谓的力量感,这力量感冲击角度不一样。你说打脸疼还是打胸疼?很难说。打胸能把人打死,打脸巧了也能把人打死,你说哪个力量算大呢?

“别吹,实事求是”

南方周末:很多中国演员看了《纸牌屋》后都在感叹,自己别演了。

陈道明:那也不至于。如果我们编出这么一部戏来,我们再有这样的制作环境和制作经费,我们也未必一定拍不出来,真是未必。首先得有这样的一个好剧本,可读性的剧本、可观性的剧本,再有这样的经费,有创作的相对从容。当然还得有一批捧场的观众,因为不是所有好的作品,观众都是捧场的,反而国外一些很扯的作品,观众会去捧场。我们的创作其实很不从容、很慌张。

南方周末:慌张是市场造成的吗?

陈道明:因为钱,那还不容易吗?更多的是因为名和利。所以创作本身只有疲劳,兴奋鲜于快乐,真的鲜少快乐。

南方周末:你曾经说过,跟钱锺书接触的时候,他改变了你的文化观和处事态度。

陈道明:1990年代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确实挺浮躁的,后来我跟钱老先生一共聊过三次天,突然发现了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你特别可怜,你的自信也突然间特别无助。让我想了很多问题,我跟我父亲也聊过这个问题。我父亲当时不愿意让我干这一行的,但我当时如果不干这行,是必定要上山下乡的,于是就这么着干了这一行。

明白了这个职业,你的存在可以老实一点,这是一个夸张的职业,你的优点容易让人夸大,你的缺点一样容易让人夸大。你惟一的方法就是既不求人表扬你,也争取叫人家少批评你,你做到平稳,别没事总坐过山车。

钱老先生他们家,你知道惟一响的东西是什么吗?他们家没有录像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惟一响的东西是药锅子。煎药的药锅。你可以在他家里闻到书香,在他们家可以感到安静,你在他们家也同样可以看到从容,真实。你突然感觉,你在文化人面前狗屁不是。我是那个时候开始学会思考自己在这个职业当中,到底应该怎么存在才算是正常人。

南方周末:现在从容吗?这么多年来。

陈道明:比那时候从容多了。从容不从容其实并不重要,你少了一些焦虑。

我们的焦虑大部分都是自找的。你在马路上、你在单位里、你在饭桌上、你在歌厅里头,一天到晚听着一些不该听的事,跟你无关的事情灌到你脑子里,这些垃圾你总得消化。你看我们现在饭桌上谈一些东西很多都不是美好的,你一天到晚这样焦虑,自己能好得了吗?

我女儿跟我说,网上说我在海南打球输了三千万。我说我特别想见见这个人,跟他聊聊,你怎么知道的?还有人说陈道明拍广告耍大牌、迟到,说我耍大牌,这行,但是你说我迟到首先就是错的。我这个人痛恨迟到,甭说拍广告,我跟别人打球吃饭都不迟到。我如果真是迟到了,我一定会很郑重地跟人道歉,而且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们基本的都不了解我,就敢造这个谣,你说他是不是成心制造焦虑呢?不要理他,一笑了之。有太多哗众取宠的闲人了,这是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年代。

南方周末:作为一个演员,你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大家所敬爱的演员,而这个敬爱……

陈道明:里头有想象。

南方周末:敬爱多过于热爱。

陈道明:就这种敬爱也是有很多想象的,在替我完美。我没有这么完美,我也没有这么大本事。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也有我的情绪,别给我想得太好,只是别把我想得太糟就行了。我始终认为,人这一生,不一定要去做多少好事,只要不做坏事就可以让天下太平。

你要往好了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不会造成任何人的伤害和危害,对别人没有威胁,我也不想威胁别人。至于给别人有多大的帮助,我尽我的能力,于人、于家、于社会都是这样。

南方周末:我理解的敬爱更多的是从你表演的角色来看,大家能够记住每一个你,而多过记住角色。

陈道明:包括演得不好的。我的孩子,我也知道有些很丑。但别人一说丑,有时候我心里面不太舒服,就这么简单。我自己可以说我孩子丑,你说我孩子丑的时候,虽然你说的是实话,我心里还是别扭。我有很多丑孩子,或者是不完美的孩子,就是非常完美的孩子里头也有短处,就像我们的《归来》,我们说得天花乱坠,里头一定有疵点,一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定有叫观众觉得做得还能更好的地方。别吹,实事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32:04 | 只看该作者


对陈道明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钱锺书。一段时间,他们都曾是在中国“什么也不是”的知识分子。陈道明给陆焉识画的第一幅画像,就是一张很像自己父亲的脸——戴着相似的眼镜。
(陈道明画作/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5-23 22:11:09 | 只看该作者
乐TV只能看一点,要付费,其它的也不灵光,太卡。
白色百合 发表于 2014-5-23 21:08


是不是网速太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5-23 22:29:28 | 只看该作者
:thinking:
墨子 发表于 2014-5-23 00: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6:10:1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感动而感动---观张艺谋的新影片《归来》


看完张艺谋的《归来》,泪点很低的我居然没有流一滴眼泪!


只是在最后,看到陈道明扮演的丈夫陆焉知在大雪纷飞中,推着由巩俐扮演的,已经失忆,不认得自己丈夫的妻子婉喻,到火车站去接自己,在陆焉知举着写着自己名字"陆焉知"的牌子陪着妻子一起在接"陆焉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揪动了一下。


那是个非常独特,并很有深意的画面,会叫人深思很久很久。。。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感觉张导为了"感动"观众,太刻意地安排了许多"感动"的场面和细节,结果反而失去其真实感,有"为了感动而感动"的诸多不自然。


比如:焉知冒死从监狱逃回家,想见妻女一面,都到家门口了,而且妻子也知道门外就是自己十几年未见的丈夫,按常理及人的本能,会马上开门的,哪里用得着那么矛盾,悲痛欲绝地隔着一扇门在做那么痛苦的"思想斗争"?非得让我们的巩俐在那儿大显演技,做高难的痛切心扉的面部微表情?


再说了,既然妻子第二天敢不顾一切地跑到火车站大庭广众之下去见丈夫,为何不能在家见?都到了家门口了啊,焉知不是还有时间递字条呢,说明他是避开了门口把守的人了,他也和自己的女儿说上话了,为何就不能敲下门,或隔着门对妻子小声说二句?也许门就开了呢。非得那样"咫尺天涯"才能"感动"观众?


其实,在当时那种形势及情形里,在黑呼呼的房间里悄悄地相见,甚至抱头痛哭一小会儿,肯定比大白天在火车站哪儿那样子喊来喊去成功率高,也安全得多。


再比如:既然妻子是中学老师,那肯定是识字的,为何要一个"陌生人"来给自己念信?而且是丈夫写给自己的,非常私密的信件啊!


当时,"陌生人"陆焉知帮妻子把装信的大箱子搬到家里时,顺便为她读了一封信还勉强可以接受(其实,已经很不自然了,那可是夫妻间的私信啊,而且还来自监狱!),到后来妻子居然要那个搬箱子的陌生人天天来家里给自己念信,这就太牵强附会了。


20年没有通音讯的丈夫,突然寄来一箱写给自己的信,任何还爱着或牵挂着对方的妻子都会迫不及待地,废寝忘食地想读完它们,那会那么悠哉地等一个不相干的人每天来读给自己听?自己又不是不识字,或双目失明。


张导演可能觉得这二个场面是感人的亮点,如果不去说故事前后的逻辑型或真实性,光光就所看到的画面而言,是感人的。问题是,看电影主要是看故事,不是看画展,画只要美,能感动人就是好画,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而故事是由许许多多的点连成的线。这条线可以是虚的,但把这条虚线连起来的每个点必须是真的,是能make sense 的。也就是说,故事可以虚构,但细节必须是真实,能make sense,否则,就会变成一个为了什么而什么,极不自然的故事。


这就让我想起了美国的一部电影《Benjamin Button》,影片非常有创意地,大胆地讲了一个超越一般人想象力的,在现实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非真实故事:


Benjamin Button是男主角的名字(BradPitt演)。他出生时已是80左右的老头,然后逐年逆成长,直到长回到婴儿死去。他出生后的头十几年,所有人都把他当妖怪看,连他自己的父亲都遗弃他。当时只有一个小女孩愿意和他玩。后来,这个女孩长大了,Benjamin也逆长到中年,成了英俊男人。他们开始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但Benjamin知道自己会越变越年轻,直到0岁,而且智商也会跟着年龄变回到0岁,为了不让自己深爱的妻子将来年迈了还要照顾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有正常的父爱,Benjamin离开了妻子。。。


后来,变成幼童的Benjamin被人送到已经暮年的妻子那里,他已不认得对方,妻子开始象照顾小孩那样地照顾他。。。


最后,白发苍苍,皱纹满面的妻子,手抱着已到0岁,如出生婴儿那样稚嫩,但即将离世的丈夫,泪流不止。。。她默不作声,轻轻地摇着手中的他,和他深情对视。。。看着他慢慢地闭上双眼,死去。。。


那一刻,那个点,真实得让人忘了整个故事的虚幻,直捣人心,因为那情感是真实的,那个点是make sense的点!


所以,再虚幻的故事,如果细节是make sense,有逻辑性的,一样能触动人心。反之,再真实的故事,如果细节是不make sense,欠逻辑性的,是无法打动人的。


细节决定结果,Benjamin Button故事主体虽然荒诞,但它从头到尾贯穿其中的细节是make sense,令人信服,有逻辑性的,所以它让我流泪了。而张艺谋的《归来》因其细节之真实性及逻辑性的欠缺,把一部可以很动人的爱情故事拍成了一部为了感动而感动的张艺谋式电影。
(土笋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5-26 16:1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京老匠 于 2014-5-26 17:18 编辑
为了感动而感动---观张艺谋的新影片《归来》
看完张艺谋的《归来》,泪点很低的我居然没有流一滴眼泪!
只是在最后,看到陈道明扮演的丈夫陆焉知在大雪纷飞中,推着由巩俐扮演的,已经失忆,不认得自己丈夫的妻子婉喻,到火车站去接自己,在陆焉知举着写着自己名字"陆焉知"的牌子陪着妻子一起在接"陆焉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揪动了一下。
那是个非常独特,并很有深意的画面,会叫人深思很久很久。。。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感觉张导为了"感动"观众,太刻意地安排了许多"感动"的场面和细节,结果反而失去其真实感,有"为了感动而感动"的诸多不自然。
比如:焉知冒死从监狱逃回家,想见妻女一面,都到家门口了,而且妻子也知道门外就是自己十几年未见的丈夫,按常理及人的本能,会马上开门的,哪里用得着那么矛盾,悲痛欲绝地隔着一扇门在做那么痛苦的"思想斗争"?非得让我们的巩俐在那儿大显演技,做高难的痛切心扉的面部微表情?
再说了,既然妻子第二天敢不顾一切地跑到火车站大庭广众之下去见丈夫,为何不能在家见?都到了家门口了啊,焉知不是还有时间递字条呢,说明他是避开了门口把守的人了,他也和自己的女儿说上话了,为何就不能敲下门,或隔着门对妻子小声说二句?也许门就开了呢。非得那样"咫尺天涯"才能"感动"观众?
其实,在当时那种形势及情形里,在黑呼呼的房间里悄悄地相见,甚至抱头痛哭一小会儿,肯定比大白天在火车站哪儿那样子喊来喊去成功率高,也安全得多。
再比如:既然妻子是中学老师,那肯定是识字的,为何要一个"陌生人"来给自己念信?而且是丈夫写给自己的,非常私密的信件啊!
当时,"陌生人"陆焉知帮妻子把装信的大箱子搬到家里时,顺便为她读了一封信还勉强可以接受(其实,已经很不自然了,那可是夫妻间的私信啊,而且还来自监狱!),到后来妻子居然要那个搬箱子的“陌生人”天天来家里给自己念信,这就太牵强附会了。
20年没有通音讯的丈夫,突然寄来一箱写给自己的信,任何还爱着或牵挂着对方的妻子都会迫不及待地,废寝忘食地想读完它们,那会那么悠哉地等一个不相干的人每天来读给自己听?自己又不是不识字,或双目失明。
张导演可能觉得这二个场面是感人的亮点,如果不去说故事前后的逻辑型或真实性,光光就所看到的画面而言,是感人的。问题是,看电影主要是看故事,不是看画展,画只要美,能感动人就是好画,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而故事是由许许多多的点连成的线。这条线可以是虚的,但把这条虚线连起来的每个点必须是真的,是能make sense 的。也就是说,故事可以虚构,但细节必须是真实,能make sense,否则,就会变成一个“为了什么而什么”,极不自然的故事。
这就让我想起了美国的一部电影《Benjamin Button》,影片非常有创意地,大胆地讲了一个超越一般人想象力的,在现实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非真实’故事:
Benjamin Button是男主角的名字(BradPitt演)。他出生时已是80左右的老头,然后逐年逆成长,直到长回到婴儿死去。他出生后的头十几年,所有人都把他当妖怪看,连他自己的父亲都遗弃他。当时只有一个小女孩愿意和他玩。后来,这个女孩长大了,Benjamin也逆长到中年,成了英俊男人。他们开始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但Benjamin知道自己会越变越年轻,直到0岁,而且智商也会跟着年龄变回到0岁,为了不让自己深爱的妻子将来年迈了还要照顾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有正常的父爱,Benjamin离开了妻子。。。
后来,变成幼童的Benjamin被人送到已经暮年的妻子那里,他已不认得对方,妻子开始象照顾小孩那样地照顾他。。。
最后,白发苍苍,皱纹满面的妻子,手抱着已到0岁,如出生婴儿那样稚嫩,但即将离世的丈夫,泪流不止。。。她默不作声,轻轻地摇着手中的他,和他深情对视。。。看着他慢慢地闭上双眼,死去。。。
那一刻,那个点,真实得让人忘了整个故事的虚幻,直捣人心,因为那情感是真实的,那个点是make sense的点!
所以,再虚幻的故事,如果细节是make sense,有逻辑性的,一样能触动人心。反之,再真实的故事,如果细节是不make sense,欠逻辑性的,是无法打动人的。
细节决定结果,Benjamin Button故事主体虽然荒诞,但它从头到尾贯穿其中的细节是make sense,令人信服,有逻辑性的,所以它让我流泪了。而张艺谋的《归来》因其细节之真实性及逻辑性的欠缺,把一部可以很动人的爱情故事拍成了一部“为了感动而感动”的张艺谋式电影。
(土笋冻)
墨子 发表于 2014-5-26 17:10



什么时间你变成影评家了,说的挺到位。我老觉得,老张的电影就是能让老外也能看懂的简单东西。这次好像终于拍给国人看了。
“土笋冻”刚看到。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6:22:2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的。
什么时间你变成影评家了,说的挺到位。我老觉得,老张的电影就是能让老外也能看懂的简单东西。这次好像终于拍给国人看了。
“土笋冻”刚看到。哈哈!
北京老匠 发表于 2014-5-26 1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5-26 16:49:1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的。
墨子 发表于 2014-5-26 17:22



人家写的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6:54:42 | 只看该作者
各执一词。要自己看看。
人家写的挺好的
北京老匠 发表于 2014-5-26 17: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5-26 17:08:12 | 只看该作者
各执一词。要自己看看。
墨子 发表于 2014-5-26 17:54


休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2:40:52 | 只看该作者
俺为电影《归来》叫好,或许只有类似背景的人能产生共鸣

有人抱怨,不奇怪,俺奇怪的是它在国内的票房很高,难道中国人民不那么浮燥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只有那种心很静或者有类似经历的人才可能看懂。应当是属于小众。

这是一部“情感流”电影,它是以情感不是以情节,贯穿始终。有人抱怨其情节缓慢,而我是泡在这种情感里,从头到尾。

陈道明与巩俐的演技棒极了,他们完美地传达出了这种复合情感,我体会出了其中好几个层次,让人无法自拔。在弹渔光曲那段,俺泪奔。

有人说这事发生在1973年,那时文革已经快结束了,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说一点我亲身的经历。

76年,我6岁。父母在外地工作,把我送到爷爷家住。有一次和小朋友玩时,说话急了,本想说,我要听毛主席的话,结果说成了,毛主席要听毛主席的话。

毛主席怎么能听毛主席的话呢?一群小朋友马上喊了起来,你反动,我们要告幼儿园老师。隔了几天,一位张叔叔和气地把我领到他的办公室,问了我以及我父母的情况。半年后,妈妈问起我这件事,我说了事情的经过。妈妈听了后,明显松了口气,说,这只是一个有语病的,逻辑不通的句子。我还以为你说的是,“打倒毛主席!”

以上是一个6岁小孩的记忆。后来长大了,才慢慢还原整个事情的过程。

妈妈怎么会以为我说“打倒毛主席!”?

在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发现有人说反动的话,你一定要报告,但是不能重复他说的原话,否则就等于你也说了。当一群6岁的小孩裁定我说的话很反动后。这个裁定在中国就生效了,他们对幼儿园的老师说,XX说了反动话。幼儿园老师就原样地报告给上级领导,然后派保卫干事(张叔叔)来调查。所有的人都认定我说了反动的话,工作重心已经放在如何揪出幕后黑手。他们问了我许多我和父母相处的情况,在在谈话中,我多次提到一个叫张老三的人,(在父母工作的单位,他是我最好的伙伴)。后来他们居然派人到千里迢迢之外的父母所在单位去调查,结果发现有好几个叫张老三的人,结果不了了之。结果,有点喜剧哈。

那是1976,文革快结束。如果早几年呢?估计父母已经被隔离审查了,再早几年呢?如果过程中间有人,有人与我父母有私怨,有人想借机整我父母呢?俺不敢想了。

73年出现电影情节那样的事,一点不奇怪。

该电影把一个少女受了委屈后的冲动行为作为整个情节的导火索,真让我共鸣。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前也有过至亲之人,因情神刺激而产生短暂失忆的经历。

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波动,我太熟了。这部电影对我太合适了。(Z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5-29 07:24:25 | 只看该作者
俺为电影《归来》叫好,或许只有类似背景的人能产生共鸣

有人抱怨,不奇怪,俺奇怪的是它在国内的票房很高,难道中国人民不那么浮燥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只有那种心很静或者有类似经历的人才可能看懂。应当是属于小众。

这是一部“情感流”电影,它是以情感不是以情节,贯穿始终。有人抱怨其情节缓慢,而我是泡在这种情感里,从头到尾。

陈道明与巩俐的演技棒极了,他们完美地传达出了这种复合情感,我体会出了其中好几个层次,让人无法自拔。在弹渔光曲那段,俺泪奔。

有人说这事发生在1973年,那时文革已经快结束了,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说一点我亲身的经历。

76年,我6岁。父母在外地工作,把我送到爷爷家住。有一次和小朋友玩时,说话急了,本想说,我要听毛主席的话,结果说成了,毛主席要听毛主席的话。

毛主席怎么能听毛主席的话呢?一群小朋友马上喊了起来,你反动,我们要告幼儿园老师。隔了几天,一位张叔叔和气地把我领到他的办公室,问了我以及我父母的情况。半年后,妈妈问起我这件事,我说了事情的经过。妈妈听了后,明显松了口气,说,这只是一个有语病的,逻辑不通的句子。我还以为你说的是,“打倒毛主席!”

以上是一个6岁小孩的记忆。后来长大了,才慢慢还原整个事情的过程。

妈妈怎么会以为我说“打倒毛主席!”?

在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发现有人说反动的话,你一定要报告,但是不能重复他说的原话,否则就等于你也说了。当一群6岁的小孩裁定我说的话很反动后。这个裁定在中国就生效了,他们对幼儿园的老师说,XX说了反动话。幼儿园老师就原样地报告给上级领导,然后派保卫干事(张叔叔)来调查。所有的人都认定我说了反动的话,工作重心已经放在如何揪出幕后黑手。他们问了我许多我和父母相处的情况,在在谈话中,我多次提到一个叫张老三的人,(在父母工作的单位,他是我最好的伙伴)。后来他们居然派人到千里迢迢之外的父母所在单位去调查,结果发现有好几个叫张老三的人,结果不了了之。结果,有点喜剧哈。

那是1976,文革快结束。如果早几年呢?估计父母已经被隔离审查了,再早几年呢?如果过程中间有人,有人与我父母有私怨,有人想借机整我父母呢?俺不敢想了。

73年出现电影情节那样的事,一点不奇怪。

该电影把一个少女受了委屈后的冲动行为作为整个情节的导火索,真让我共鸣。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前也有过至亲之人,因情神刺激而产生短暂失忆的经历。

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波动,我太熟了。这部电影对我太合适了。(ZT)
墨子 发表于 2014-5-29 03:40


你的这个故事,有一句话透露出它的真实性有点问题。“打倒毛主席!”这样的话,那怕是的极其私密的条件下,家长也不会对以的孩子讲,那是要掉脑袋的。70后对自己的这对经历回忆,只可以说印象深刻。
我的看法,两个人的表演尚可接受,但很难说到了如火纯青。中国国内的演员的通病是太过浓烈的学院味,而且太缺乏真实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们没找到来源,就处处要找到高于的、高于的感觉。
所以,我看国内的电视剧、电影时,往往是故事的开头已看完,就已经大概知道结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8:58:29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看,就看了别人的评论。
你的这个故事,有一句话透露出它的真实性有点问题。“打倒毛主席!”这样的话,那怕是的极其私密的条件下,家长也不会对以的孩子讲,那是要掉脑袋的。70后对自己的这对经历回忆,只可以说印象深刻。
我的看法,两个人的表演尚可接受,但很难说到了如火纯青。中国国内的演员的通病是太过浓烈的学院味,而且太缺乏真实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们没找到来源,就处处要找到高于的、高于的感觉。
所以,我看国内的电视剧、电影时,往往是故事的开头已看完,就已经大概知道结果了。
北京老匠 发表于 2014-5-29 0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5-29 09:06:57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看,就看了别人的评论。
墨子 发表于 2014-5-29 09:58


我已经看出来了,那一定不是你的原创。你不可能在帖子里暴露年龄,也不可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国内的电视剧看多了,就觉得80后、90后的作品太多地方与他们演绎的年代脱节。比如说,抗日剧,出现80年代才有的“步兵步谈机”,而且还出现大功率晶体管。那种东西到了70年代末才大量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09:10:05 | 只看该作者
“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波动,我太熟了。这部电影对我太合适了。(ZT)”

看到最后一行里的(ZT)了吗?这表示“转贴”二字。

我已经看出来了,那一定不是你的原创。你不可能在帖子里暴露年龄,也不可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国内的电视剧看多了,就觉得80后、90后的作品太多地方与他们演绎的年代脱节。比如说,抗日剧,出现80年代才有的“步兵步谈机”,而且还出现大功率晶体管。那种东西到了70年代末才大量生产。
北京老匠 发表于 2014-5-29 1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