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4°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415|回复: 1

[转帖]查查“百官共廉”下的“N官共瞒”

发表于 2005-1-16 1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3122875.html
查查“百官共廉”下的“N官共瞒”



  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涉腐金额亿元左右,创下腐败大案的历史新高。据一名详知内情的官员透露,有关部门在搜查他家时,抄出的现金来不及点,是用秤来称的,有23公斤。姜人杰这条腐败大鱼的落网,宣告了苏州“百官共廉”神话的结束。中央党校一位教授对“百官共廉”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像姜人杰这样大的案子,不可能是单独作案的。经验证明,这类案件都是上下左右串联起来的。”据悉,苏州城建、交通、市政、公用等部门已有多名官员被“找去谈话”或被撤换。

  将一亿元左右的公共资金不辞辛苦地搬运到自家小金库里,单靠姜副市长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那么多投其所好、唯长官意志为准绳的下级帮忙做假账,没有一大帮同样心黑手辣、觊觎公款的“贪哥儿们”共同施展“吸钱大法”,姜人杰也不可能在那么多建设项目中屡屡得逞阴谋。而事实正是如此,据苏州市政府一名工作人员称,近年全市市政建设投资高达2300亿元,其中涉及姜人杰的可疑之处不胜枚举。没有众多问题干部官官相贪、官官相护、官官相瞒,怎么会有如此多“可疑之处”从戒备森严的反腐败监督机制下溜走,度过如此长的潜伏期呢?

  姜人杰的腐败问题,不是几次、十几次能完成的,更非几个或十几个帮凶就能拿得下的。从2300亿元市政建设投资惨遭蚕食、亿元资金沦为姜人杰的囊中之物,我们分明看到一张盘根错节的腐败大网,延伸进城建、交通、房改、房地产开发等13个公共管理领域,让人透不过气来。13个近年投资都特别大的领域都受姜人杰分管,万千重权集于一身,贪欲如同毛细血管,扎进成千上万个投资项目中,源源不断地向姜副市长输送黑血,这才造成了他“亿元左右”的腐败身价。如果为官场腐败现象做一个数字模型,其外形就跟金字塔差不多。姜人杰是稳坐在塔尖的渔翁,他手中是一张扇型的黑网,每个结点都有他的腐败同盟或喽罗,现在捕获了这条贪婪的大鱼,公众期待着更多的中鱼、小鱼和虾米同样受到法律严惩。

  从日益严峻的反腐形势中可以看出,“百官共廉”只可能是一纸脆弱的廉政理想。在数百、数千官员中出现少数腐败分子,是社会转型期各项监督不到位情况下的必然现象。苏州市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绝对不能沉浸在“百官共廉”的理想中,难以接受姜人杰腐败窝案的现实,更不能为了维护“百官共廉”的所谓好形象、好名声,千方百计捂住一些案件的真相,仅削去金字塔尖,让原形完全毕露的姜人杰一人领罪,从而使更多塔身、塔基中的关键人物逍遥法外。

  贪官的做大,与官官相贪、官官相护、官官相瞒、官官相隐有很大关系,如今苏州已撕开了“百官共廉”的漂亮外衣,就有必要查查在姜人杰聚敛亿元黑金的腐败历程中,有多少官员参与了共贪共瞒共护。否则,拔出萝卜没有带出泥是不彻底的反腐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12: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省长摇篮”的疑问!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0110568&typeid=14

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市,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仅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竟有两任市委书记陈德铭和王珉分别出任陕西省代省长和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候选人,加上已就任江苏省省长的前苏州市委书记梁保华,一夜之间,地级市苏州成为省长的“摇篮”。真可称得上是人间奇迹!据称,这场不一般的人事变动牵动着苏州人们敏感的神经,从平静的办公室到喧哗的酒楼,各种传闻在人们口中被反复咀嚼,种种心态不一而足……
  近些年来,苏州一直是既出经验又出干部的地方。苏州的干部走向全国之前,已经在江苏省内各级党委政府大量任职,执掌诸多重要岗位。最为典型的是名声赫赫的昆山,虽然还只是一个县级市,但连续四任书记都被提拔为厅级以上干部,其中包括两名副省级干部。众多干部获得升迁,令苏州干部在省内扬眉吐气。
  我想,苏州之所以出干部,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国内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和解读的“百官共廉”现象亦十分重要。所谓“百官共廉”是指:20多年来,苏州市( 地)委书记中,没有一人因腐败问题受过处分;近10年,苏州市的历任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下属各县级市四套班子的近一百个“一把手”,在任职期间也无一受过党纪、国法的处分。“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才“创造”出了苏州奇迹!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几乎与此同步,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因“违规发包工程并从中受贿、违规批地并从中渔利、挪用资金并助子牟利”三条罪状被“双规”,坊间传言姜人杰的涉案金额从9000万到1.4亿不等(11月3日《新周报》)。这不禁打破了苏州“百官共廉”的神话,从而也难免让人对“省长摇篮”产生了疑问。
  我无意单凭姜人杰一人之腐败就否定整个苏州干部队伍的廉洁,怀疑已经成为高级官员的书记们更是罪过。因为谁都知道,哪个林子里都会有歪歪树的。但我却不能不关注的是:姜人杰的浮出水面,让苏州的“腐败风险点”显现在了世人们的面前。
  “权力集中”是第一个“风险点”。当苏州市政府宣称“调整权力结构,削减个人权力”的时候,2001年上任的姜人杰却一人包揽了城市规划、建设、交通、市政公用、邮政、电信、园林绿化、房管、房改、房地产开发、防震抗灾、人防等多项工作;在苏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姜人杰拥有了太多、太集中的行政权力,陷入了“高风险”的境地。在这时笔者不禁要问:难道这些权利是姜人杰自己“抢”到手的吗?
  “官商一体”是第二个“风险点”。当苏州市政府着力在城市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时,身为副市长的姜人杰却同时兼任苏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苏州最大的“红顶商人”。这恰恰证明,公共权力一旦介入市场竞争,各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就变成了官商交换利益的工具,“红顶商人”也就成为处于风头浪尖的“危险人物”。这显然与国家关于在职公务员不能经商的大政策相“违背”,也不会没有主要领导点头吧!
  “监督乏力”是第三个“风险点”。当苏州宣传“让权力使用的过程公开、透明”时,处于苏州市政界权力核心圈的姜人杰似乎总是处于权力监督的视野之外,姜人杰无论挪用上千万资金还是在土地审批、工程招标等市场过程中大搞权力寻租,都没有受到来自公权机关的严格监督。难道姜人杰在苏州“更”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吗?
……
  当然,这些“风险点”并非苏州一地的专利,可是苏州“百官共廉”的景象却难免要遮盖人们的眼睛。然而,冷酷的事实证明,只要这些制度上的“风险点”存在,腐败行为就不可能绝迹,“百官共廉”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没有监督的权力必定会导致腐败!在制度不完备的环境中,不完善的人性很容易将掌权者拖入腐败的泥潭。
  由此我不禁想到,既然在“省长摇篮”里的主要领导们都有那样高的水平,怎会也在眼睛里揉进了砂子,给姜人杰创造出那样的腐败基础呢?要是姜人杰不被双规,说不定在哪一天也是某一个省的“省长”了吧!所以我不禁要问:在苏州真的就只有一个姜人杰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