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1°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7°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8°
楼主: 啥是B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移民自揭移民加拿大“9大谎言”

 
61#
发表于 2013-12-7 23:52: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只来了一年, 还没有真正了解加拿大的生活. 好好呆上三到五年再评论吧. 真正混得好的你都没见过. 本人在加拿大一天学也没上过. 国内硕士研究生毕业. 来的第二年就找到专业工作 (2004), 收入(税前)8万. 两年后10万. 先在近二十万.  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工程师工作, 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还受到公司同事和经理的尊重. 几年前国内有公司给80万/年, 最后依然决定留在加拿大. 现在觉得留下来绝对正确!
老祖 发表于 2013-12-7 22:32


Good for you, which industry do you work f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12-7 23:53:26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不是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12-8 01:2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子


    你这是哪年的统计数据? 你也太小看现在国内人的收入了。

- 此帖来自无忧论坛手机版
打一地名 发表于 2013-12-7 18:15


不太小看,你给个数据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3-12-8 01:25:4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rogers高层是哪个种族的地盘, 蓝莓最新的CEO是什么种族的。
回复 48# 新豬



   多大了?还没搞清楚老板和高级打工仔的区别。 再说,所举也是少之又少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12-8 07:14:4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不同的点时间有差异,我前些时候验血第二个星期就有结果了。
Waynehan 发表于 2013-12-6 20:53


相信是在不同的 Lab 验血,知道结果的时间就会有所不同。

我现在验血都是这星期验,下星期就能知道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3-12-8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我听到抱怨加拿大的大多是新移民,听到说在享受加拿大生活的大多是老移民。

有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觉得无法适应,立马回国,不再回来了;也有来到了加拿大后,没多久就爱上了加拿大;
更有些老移民怕回国,受不了国内的空气污染:回国一次,就病一次。

有喜欢加拿大的,也有抱怨加拿大的。各人的求生技能不同,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同,对加拿大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这很正常。

总之,喜欢加拿大的就呆着,不喜欢加拿大的就回去,抱怨又有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12-8 11:37: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移民自揭移民加拿大“9大谎言”

本帖最后由 Dontcare 于 2013-12-8 12:16 编辑

想回国,无奈年纪偏大,在国内不好找技术岗工作,----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吧? 我看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国内的这种工作要靠关系找,比如,如果杨教授你找得上,多大的年纪都不成问题;一个是所谓的博士也有水分,只是教育流水线或中国的各种体制催生出来的产物,看国内的博士的英语要求再看看博士英语多年无法过关就可见一斑。

博士啊,应该是博,全面的才能---全面发展的人,理论上应该是所有都能,为什么有低级的困扰呢?如果你真能、能生财,傻瓜老板也要不是?

知识分子的问题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能,什么都应该得到。实际上,没有人PREFECT,有的人擅长读书、有的人擅长打仗,都是用以谋生。正确认识自己就会内心平静,就不会有国内根深蒂固的相互歧视,相互倾轧。

国内实际上是文凭教育,所谓的知识分子应该定位文凭分子,所以国内的游戏规则是与这个相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3-12-8 12:24:12 | 只看该作者
51现状: 乌烟瘴气,SB横行

加拿大不是天堂,但是是比任何国家都接近天堂的国家。。。咱在这里混的不好, 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我也混的不好)。。。
就是不给你用 发表于 2013-12-7 14:45


I COULDN'T AGREE ANY MORE. 给你身份就是给你平等,中国做得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3-12-8 14:06:47 | 只看该作者
无知不可怕,无知并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才是。
啥是B呀 发表于 2013-12-6 20:30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3-12-8 14:09:35 | 只看该作者
我听到抱怨加拿大的大多是新移民,听到说在享受加拿大生活的大多是老移民。

有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觉得无法适应,立马回国,不再回来了;也有来到了加拿大后,没多久就爱上了加拿大;
更有些老移民怕回国,受不了国内的空气污染:回国一次,就病一次。

有喜欢加拿大的,也有抱怨加拿大的。各人的求生技能不同,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各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同,对加拿大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这很正常。

总之,喜欢加拿大的就呆着,不喜欢加拿大的就回去,抱怨又有什么意义?
lapine 发表于 2013-12-8 07:40

同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就回去。哪里都有好处与不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3-12-8 20:4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中华联邦共和国


  电气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3-12-9 09:49:32 | 只看该作者
不太小看,你给个数据出来?
老子 发表于 2013-12-8 01:25


看看你属于哪个阶层?中国阶层报告
来自: 知秋(做减法) 2010-09-20 00:57:01

写在前面: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资料(多为官方资料),本人仅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用统计方法加以归类而已。 

---------------------------------------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层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内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

  基本阶层要素:

  政治资源 (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 (以现有财富水平和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

  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

  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 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划分标准:

  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级),分别是:

  顶层及最上层 (0.001%)

  上层(0.05%)

  中上层(0.5%)(中上层A, 中上层B)

  中层 (4.5%)(中层A,中层B)

  中下层 (15%)(中下层A,中下层B)

  下层 (35%)(下层A,下层B,下层C)

  底层 (45%)(底层A, 底层B)

  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台湾地区。

  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内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

  注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2042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3-12-9 11:56:2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你属于哪个阶层?中国阶层报告
来自: 知秋(做减法) 2010-09-20 00:57:01

写在前面: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资料(多为官方资料),本人仅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用统计方法加以归类而已。 

---------------------------------------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层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内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

  基本阶层要素:

  政治资源 (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 (以现有财富水平和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

  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

  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 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划分标准:

  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级),分别是:

  顶层及最上层 (0.001%)

  上层(0.05%)

  中上层(0.5%)(中上层A, 中上层B)

  中层 (4.5%)(中层A,中层B)

  中下层 (15%)(中下层A,中下层B)

  下层 (35%)(下层A,下层B,下层C)

  底层 (45%)(底层A, 底层B)

  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台湾地区。

  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内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

  注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
打一地名 发表于 2013-12-9 09:49


小打同学, 怎么把80%的中国人都归到下层和底层了? 混到中层或以上的才5%? 这里占领***运动, 可是说1%的富人呢.....: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3-12-9 12:40:17 | 只看该作者
小打同学, 怎么把80%的中国人都归到下层和底层了? 混到中层或以上的才5%? 这里占领***运动, 可是说1%的富人呢.....
加拿大老张 发表于 2013-12-9 11:56


小张,你这个51上最 2 的 B, 这是你大爷归的吗?!:thinking:

就你现在这副奴才样,就应该被归到地狱里去。: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3-12-9 20:59: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移民自揭移民加拿大“9大谎言”

本帖最后由 老子 于 2013-12-9 21:02 编辑
看看你属于哪个阶层?中国阶层报告
来自: 知秋(做减法) 2010-09-20 00:57:01

写在前面: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资料(多为官方资料),本人仅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用统计方法加以归类而已。 

---------------------------------------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层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内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

  基本阶层要素:

  政治资源 (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 (以现有财富水平和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

  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

  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 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划分标准:

  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级),分别是:

  顶层及最上层 (0.001%)

  上层(0.05%)

  中上层(0.5%)(中上层A, 中上层B)

  中层 (4.5%)(中层A,中层B)

  中下层 (15%)(中下层A,中下层B)

  下层 (35%)(下层A,下层B,下层C)

  底层 (45%)(底层A, 底层B)

  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台湾地区。

  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内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

  注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
打一地名 发表于 2013-12-9 09:49


光有百分率而没有绝对数怎么说明问题?没说你,是说弄这个报告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