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8°
    温度感觉: 17°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8°
    温度感觉: 18°
查看: 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醫誤信細菌致病學說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22: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醫誤信細菌致病學說


..................................................................

有膽量不開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所有人工化學藥物都污染破壞人體生態。

..................................................................


周兆祥:對抗式醫療怎樣以細菌致病學說為理論的根據?請你解釋一下。

袁大明:「細菌致病學說」一般人認為是由被稱為「細菌之父」的法國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提出來的。其實他在死前早已推翻了這個學說,他同樣(19世紀下半期)另一位醫學家貝粲普(Bachamp)發現了細菌與疾病的關係,但他並不承認細菌是致病的原。巴斯德長期相信細菌令人生病,長期戴著手套,又不肯跟人握手,但死前承認貝粲普是對的,決定一個人會不會患病的是體質,不是細菌。

周兆祥:這一點相信今天「有識之士」都承認了吧?

袁大明:可是一直以來,西醫卻在維持著這個細菌致病的學說,因為這個學說令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推行用藥物和手術醫病的方法。例如按照他們的理論,過多的要減,過少的要補,於是醫治甲狀腺過多(hyperthyroid),他們就用放射的方法殺掉一部分那些細胞,或用手術把它們割除。

周兆祥:難道過多或過少都不必干預,任由它反常下去?

袁大明:其實甲狀腺過多,常常是暫時性的。今天你認為它過多,動手術割除它,過了一段日子,往往回復正常,於是又變成不足夠。到了不夠的時候,西醫又要開荷爾蒙給你吃,例如甲狀腺素(thyroxin),從此你一生一世吃荷爾蒙,這種治療方法就是對抗式的醫療方法。

周兆祥:對抗式醫療法不但不會奏效,還有反效果?

袁大明:最大的問題是西醫們始終好像不明白他們所要對付的東西,正是身體保護自己的方法,根本就不是病。這種方法至今已經有了半個世紀的歷史,現在事實就是:凡用對抗式醫療方法的地方,所有人平均生病越來越多!西醫用這種方法對付急性的病症,結果造成大量慢性的病症。

還有,如果你採用化學的方法對付病菌,這些化學藥物主要都是石油的副產品,是由石油工業提煉出來的,所有這些藥物都不是我們身體細胞的一部分,不是身體組織的一部分,我們只要想一想──這些外來的物質,怎麼可能進入了我們身體後,令人體健康?

周兆祥:現在我多位「開明」的西醫朋友,都異口同聲說若可以不用藥,就不會用。西方社會也開始流行這樣的概念:「有膽量不開藥的醫生才是好醫生。」

袁大明:

用藥物醫療,其實好像吃鴉片一樣,你感到不適,暫時用外加的方法麻醉,令你感到暫時好過一點,但是你的病並沒有醫好。你發燒時吃藥下去,表面上令你覺得舒服一些,實際上對身體有害,你是與自己天然的治病能力作對。

不要忘記,凡是藥物都有副作用。西醫對藥物的態度很特別一一副作用明明是對身體有害的,他們在許多情況之下,認為副作用是好事,引以為傲,例如美國一間大藥廠的創辦人埃利.利利(Eli Lilly)說過:「如果藥物沒有毒性,根本就不是藥物。」他的立場就是,一定要有毒性才可以醫好病,由此可見西醫認為藥物的毒性與副作用都是應該的。

周兆祥:

你反對對抗式治療方法,但是有些病是由細菌在作怪,發得急了,怎可以不下藥去對付呢?就以白喉為例,有人病得嚴重,怎麼辦?病人會很快死掉的。

袁大明:

舉一個例,你去到一個沼澤地區,看到有很多蚊子在飛舞:你會不會下一個結論說,噢,有這麼多蚊子,牠們把周圍的水弄得那麼骯髒。當然不會吧。

同樣的道理,我們發現某人身體內有細菌,不能就此推論,肯定該種細菌造成某種病患,實在不是這樣。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細菌,我們的身體內滿布各式各樣的細菌,如果我們身體健康,體內的細菌都受到控制(keep them in balance)。

不信,隨便到街上找幾個人,替他們檢驗喉部,看看有什麼細菌(做throat culture),一定會發現有許多。身體內有細菌,不等於這個人生病。在外國做過許多這類實驗,例如有次把傷風菌抽了出來,放進一群志願者體內,還令他們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例如沖冷水著涼),結果發現所有本來身體健康的人,都製造不出傷風的病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美軍出現流行性痢疾,美國有人把這種病菌抽了出來,由於無法在戰場上做實驗,就拿到美國猶他州,讓自願者服食,結果沒有一個生了痢疾。由此可見,病菌致命的學說,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維也納大學的一位教授彼氏(Professor Pettenkofer)做過一個實驗,為了證明病菌不會致病,他拿了整整一個試管那麼多的霍亂病菌,當眾暍進肚子裏,結果完全無恙。那個分量的霍亂菌,足以令一團士兵染病死光。

所以一個人會不會患病,關鍵在於「感病性」(susceptibility),如果你有患某種病的傾向,就很容易患上,這與病菌存在不存在無關。

我在加拿大碰見不少這樣的病例,例如有個母親對我說,女兒不斷在吃盤尼西林,我問她為什麼要吃,她說只因為她女兒去看醫生,醫生替她取出喉部黏膜拿去種菌作檢驗,發現有念珠菌,就開盤尼西林給她吃,其實只不過是實驗室的化驗結果發現她喉裏有這種菌,醫生就開藥,這是荒謬的行為。他太迷信細菌致病的理論了。

周兆祥:何況更不保證化驗可靠呢。

袁大明:現在病理化驗的錯誤率,非常高,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在1975年調查全國不同的化驗室,發現總括而言,25%以上的化驗結困是錯誤的。

以最常用的子宮黏液抹片檢查(papsmear)為例,一般西醫說每個人都要每6個月做一次,但根據一些研究,發現這種檢查方法並不十分可靠(子宮沒事往往被驗作有事),令許多人做無謂的手術,被醫生割除子宮,許多人由此枉死或重傷,後患無窮,因為外科手術的「意外」比率又是很高的。





http://bbs.51.ca/plugins/jishigou_dz/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51微博 克 飞 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