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5°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3°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6°
    温度感觉: 15°
查看: 66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加拿大的衣食住行 幸福其实很简单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08:2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眼间,来到加国已经几年了,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作出什么杰出的成绩,只想从衣食住行四个基本的方面,讲一个普通移民家庭的生活变化,从而使新来的移民朋友了解一下,几年以后,经历了刚来时的艰难的适应过程后,多数朋友可以达到的生活状况。
      衣:不知不觉间已经穿了满身名牌。先说衣服,(当然也包括鞋子) ,刚来的时候,迫于生计,而且国内带来的衣服还可以穿,所以在这方面的花销几乎为零。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在这里如何不用讲究穿,这里的衣服如何“土” 。时间长了,慢慢感觉到,原来之所以“土” 是因为多数朋友看到的是普通人在普通场合穿的普通衣服,包括非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的低端货品,名牌产品的高端的过时货品,等等。 而在正式 场合,这里的人穿着是很讲究的。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参加酒店的圣诞晚会,存大衣时,自己那件外贸名牌羊绒大衣,在众多的名贵貂皮大衣中显得那么寒
      酸。当然在这里,大家不会因为衣服的优劣来改变对人的态度,穿得怎样只是你自己的个人爱好。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个人爱好,是因为即使你只有一份中等甚至偏下 收入,每个月,只需要用你自己税后收入的5%-10%,便可以至少买一件挺不错的名牌服装。只要你对在大家眼中是个不讲究穿着的人这个定位感到舒服,尽可以去花几倍于买衣服的钱,去开你喜欢的游艇到海上兜风。我穿着方面感到高兴的是在这里有能力买很多过去可望(其实也没望全,看到的只是这个品牌的少数产品)而不容易及(太贵)的服装,因为价钱比国内同样的产品低很多,更重要的是所占工资的比例更
      低。穿上名牌不再需要花掉令我心痛的数量的银子,所以在不知不觉间,自己也穿上了满身名牌,连袜子都不例外。因此在服装上比较讲究的朋友们,在这里的确会感到挺幸福的。
      食:在加拿大懒人有福气。再说食品,由於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这里真是美食大观园。来自世界各国的饮食都能在这里找到。比如希腊,葡葡萄牙,意大利,墨西哥,越南,日本,韩国等等。因为公司买单的情况较少,只有在节日和家人的过生日时才去。中国食品也和国内同步,连臭豆腐,老干妈酱都可以买到。最 使我有幸福感觉的是能够偷懒。菜可以买洗净切好的,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把包装袋剪开,放到盘子里,(如果不喜欢洗盘子,就用一次性纸盘,出於环保,尽量少 用)  ,然后在几十种口味的沙拉酱中选出一种倒入即可。现在还能回忆起小时候冬天用几乎零度的水洗菜时的感觉。另外比萨饼,意大利千层面,以及各种猪排牛排等肉
      制品均有腌好切好后冷冻的,下班后只需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入烤箱,半小时后开饭。这是晚餐,而早餐因为时间紧迫可以吃面包夹CHEESE,(CHEESE的种类之多和可以摆上我们一个普通家庭每天的餐桌的价钱,尤其使我高兴) 。早餐有时也到麦当劳之类的DRIVETHROUGH解决,中午可以带前一天的剩饭,也可以在公司食堂买点套餐,每套都被设计的有肉蛋奶菜均衡的营养。这样下来,如果你收入中等的话,普通四口 之家,每月的开销也只占税后收入的15%左右。
       事实上,在加拿大,最使我恢复了自信心的,是在这里买菜买肉不需要识别好坏的技术与经验。 食品由专门机构检查,生牛肉馅里发现若干大肠杆菌,居然会回收整 批产品,电台电视一天播几次。在国内时,我是有名的五谷不分。在报纸上看了那么多的怎样识别有毒大米,怎样分辨有病猪肉等等的文章,到了实战中往往败下阵来,经常一不留神就买来伪劣产品,或者在好的东西里面夹着坏的,留神了也没看出来。当时觉得自己实在没用,怎么就长不出火眼金睛呢。好容易有了超市,依然
      不能完全避免买假货的事情发生。父母当时非常担心将来没有他们给把食品关,我可怎么办。几年前,他们二老来加探亲时,在超市里遗憾地感叹他们积累了半辈子 的食品辨识经验,没有了用武之地。
      住:独家独院独立屋住的开销比较大,工资的大部分几乎都放到了房子里。虽然国内的朋友告诉我,你那有前后院和车库的独立屋,中文现在叫别墅,是成功人士的首选。(我家可是寻常百姓啊,实在谈不上成功) 。如果你实在想让我说得“小资”一点,也不过是可以把音响里交响乐的声音放得大一些,不用担心影响邻居。在后院邀请朋友来BBQ烤肉,孩子们可以在自家的草地上追逐嘻戏。
      说句大实话,住的方面是我觉得最幸福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没有蚊子,可以随时使用洗手间。尽管国内现在房子的条件也很了得,特别讲究的是装修。而我自己出国前几年家里也上了档次,已经是有暖气的N室N厅。不管怎样,我还是喜欢我加拿大的房子。
      虽然我的孩子们觉得这一切是正常的,而我的参照系是自己小的时候,毕竟童年的回忆还是刻骨铭心的。回忆过去的生活才感受到今天的幸福,以免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小时候,每到冬天早晨起床时又冰又冷,真想赖在被窝里不去上学。而放学回来就抱一个热水杯子写作业。夏天呢,不仅晚上热得睡不着(那时候空调还没有诞生),还要防备蚊子的袭击。一个房间里,有床铺、饭桌、写字台、做饭取暖的炉子、洗脸架,以及会客用的沙发等等。
         
      后来考上重点中学住校,18个同学一个宿舍,而卫生间在离楼30米外的地方,晚上没有灯得带火柴(那时候手电筒是个奢侈的物品)。现在的房子里,冬天在室内穿单衣即可,当然不用生炉子,免得每天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记得初到加拿大,不可避免地住了一段时间的简陋房子。现在我们升格了,住在好区搬进靓屋,我依然忘不了我们曾经艰苦奋斗的经历。我会找时间带着孩子们到我们来加后租住的第一个房子外面,给他们讲这一段“历史”,给他们来个忆苦思甜 ,希望他们知道我们移民的艰难与辛苦。
      行:汽车是我们的家庭成员
     最后说行。加拿大的确是一个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一部汽车,而且车子相当于家庭的一个成员,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加以前在国内上班几乎每天坐出租,虽然不用自己开车好像很享受,但堵车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很常见。在国内大城市,大家似乎都很勇敢,三车道可以并排行使四五辆车,左转时哪怕有直行车司机也敢闯,坐在车里的我,经常是急出一身热汗,吓出一身冷汗。
         
      刚刚登陆时没有汽车,每天只有冒着凛冽寒风骑车上班,手指几乎被冻僵;遇上下雨不得不单手扶把打伞骑车。现在坐在环境舒适的办公室,虽然这些均已成往事,但我仍然怀念那段日子,那厚厚的手套,笨拙的棉鞋……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因为要换一辆较新的车,而把刚来半年时买的旧车卖掉时的心情,站在租住的地下室的小窗户后面,看着买主把它从我们的后院开走时,我泪流满面,知道我们在加拿大的最为艰难的阶段结束了。
         
      后来在筹划买房子的时候,我们也是因为买不起也供不起第二辆四驱车,而明智地放弃了买山顶附近风景优美房子的打算,因为如果没有四驱,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山便会有麻烦。现在我可以从房子的后门进入车库,然后开到公司的地下停车场,坐电梯到工作室。
          这么看来似乎在行方面也应该有一点幸福的感觉吧。
          总之,生活在加拿大,幸福的意义并不一定是拥有一份更富有,更舒适的生活,在中国,有可能并不比这里差,甚至更好。
          但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生活态度。就象对一个病魔缠身的人来说,能够没有痛的生活便是幸福。很多富翁却没有幸福感,觉得穷得只剩下钱。
         
      提到童年,并不是说我现在的生活比二十多年前强了,便成功了,心里就平衡了。而是说,国内生活真正好起来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不能刚刚好起来,就忘记了过去,而不能承受差一点的加国生活。
         
      我们既然选择了移民,就应该不断提醒自己过去的艰苦,并把它当作在加拿大创造新生活并战胜困难的动力。将来,我们能够留给子孙的,不仅是在这里辛勤工作所积累的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片陌生土地上接受挑战,不懈奋斗所具有的创业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自豪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08:27:21 | 只看该作者
我热爱这片自由的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08:31:32 | 只看该作者
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就会成功!不像国内,自己再努力没有一个好爸爸,只能望洋兴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8-21 16: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漂在外的华人 说的很好!没有虚的,空话,说的朴实而且也实在:thumb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8-22 20:23:01 | 只看该作者
:thumb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