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最怕每天清晨,一起床,天哪,头又涨又懵,还有些偏头疼,脖子肩膀经过一晚休息,不但没有轻松,反倒僵硬了,昨天的疲惫仿佛根本就没缓解,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半天颈椎操,不然这一天就会在昏沉中度过,前后左右这样一转头,好晕,那颈椎嘎吱嘎吱在唱歌,就好似生了锈的门栓开合的动静,叫人心里发凉。
这种晕的感觉跟随我都好几年了。记得以前每当写了一天的处方,下班时一起身,总觉的肩膀有些僵硬,脖子不是自己的了,外科的老师还好心教我做颈椎保健操,跟着活动一下真的好了很多。后来换做电脑工作,整天架在那里一个姿势,整个右边就跟鼠标比较亲密,除了手动,肩膀脖子跟石膏像一样,日久天长,肩膀脖子这种僵硬的感觉越演越烈,一种大脑缺血般的头晕时不时的缠着我,许多时候开会,那种麻木叫我对别人讲的东西不知所云,整个头好象没长在我身上。
因为睡觉会使症状加重,有长一段时间我得了睡眠恐惧症,上床后老是辗转反侧,总觉得枕头不舒服,脖子放松不了。又常听到枕头不好会得颈椎病,于是认开始跟枕头宣战,两年内换了5-6个枕头,啥保健枕头,颈椎枕头,治疗枕,功能枕,腰椎保护的床垫……..堆积如山,为了能活得清醒些,真花了不少银子。可事与愿违,头晕总是跟我玩起了捉迷藏,刚换的时候好些,过一阵又开始了。弄得为此请假,惧怕上班,感觉暗无天日,头老不是自己的,最后实在不成了,拍了片子,是颈椎病,医生说想好,恐怕除了牵引、按摩,就只有手术了,因为吃药效果不确定。
手术,想起以前在外科实习时,骨科病房那些颈椎术后的患者,心理就抵触,难道真是颈椎的错?手术还是敬而远之吧,得不做且不做。因为幼时有段小手术因麻醉带来的心理的阴影至今难以释怀。于是我查询各种颈椎病的资料,运动医学的老师还说我那症状是颈动脉供血不好,周边的肌肉劳损造成的,建议我带颈托;后来听说伸展瑜伽很好,就去学,还别说那种耸肩膀,展脖子,拉伸肩背的姿势的确可以暂时缓解那种晕和头疼。试了许多方法,症状还是经常会不请自来,那种生锈的门栓感改变不大,有时听着那卡卡的动静,真想若是能打开在颈椎上点油就好了。
能不能按摩呢?此时想起10年前,在中医药大学上课,老师在讲解经穴时,正好说到胆经的风池穴,为了教我们正确地取穴位,老师还手把手的在我脖子上按着风池,一种酸痛感直达头顶,整个脖子都好酸痛,可与此同时,突然感觉头晕减轻了,眼睛没那样模糊了,那堂课留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风池对头疼头晕管用”;不过由于当时的颈椎还没积劳成疾,对风池穴的记忆也就随着岁月淡忘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按摩一定帮我走出困境,于是找出推拿书,照着书里的套路演练起来,可能陷于西医按病开方的习惯,加上对经络没有整体的认识,书中那些取穴治疗方案在我眼里自然混乱不堪,只能照方施治,用手按揉颈椎两边脖子上的肌肉,酸痛齐聚,哪里酸痛就按哪里,风池,天柱,风府,哑门,肩井,肩胛骨的肌肉哪里疼就揉哪里,还别说,点揉这些穴位时头晕还真好很多,尤其风池,眼睛酸时候按特管用。可没多久又反复,脖子嘎吱的作响依旧,难道按摩没用吗?
去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父亲的老同学来访,席间谈到我的问题,他说:“我来看看吧!”听父亲说他是家大医院西医内科的大主任,却“不务正业”的学了中医,听说颇有建树。他帮我号了下脉,然后用手点按了脖子上与肩膀的一溜地方,痛死我了,他的手找地方可真准。
“你的胆经堵塞的好厉害啊!”
“胆经?”突然想起了那堂经络课。
“是啊,就是刚才我按的那一溜地方,你的问题就在胆经!”
“我平时也揉那里,可不管用啊!”我这才仔细的感觉了下痛的地方,可不都是经络图上胆经的走行的地方吗?从风池,天柱到肩井,那些穴位就像扎在肉里的针。
“胆经都堵塞了,就好像河流中间被淤泥塞住一样,气血无法充填滋润你的颈椎和上面的韧带,那不就跟生锈一样吗?不过胆经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肝火旺影响到胆经!”
“肝旺?”
“你平时是不是老生闷气啊!两边胸闷,上腹老堵胀,有上不来气的感觉,睡觉老不踏实啊,半夜里老起夜,梦也多?平日眼睛老发炎,酸的不成?”
“是啊,还老是觉得脖子肩膀抻着劲,翻来复去脖子不舒服,老睡不踏实!”可肝经离脖子远着呢,这又是怎麽回事呢?”
“肝经虽然不直接上脖子,但胆经上啊,“肝胆相照”你总知道吧!”
“当然知道,这两条经络互为表里!”
“表里就是相互为用的关系,胆经就像肝经的下水道,平时肝火(气)是通过胆经疏散的,如果上到脖子这段,冲击淤滞,不头疼头晕才怪!另外,胆经又跟手上的三焦经是通的,肝的火气也可以顺着这条路上到头上,你仔细观察一下平时症状最多的无外乎这两条经。”
“啊,晕那样多年,原来是肝经和胆经搞的!那后背按着也很疼呢,那是哪里啊?”
“肩膀后背那片是小肠经?”
“小肠经也有份?”
“当然了,小肠经的走行正好是肩胛骨那片,肩膀后背上面僵硬都拜它所赐!”
“为什么呢!”我很不解。平时只觉得疼就是所谓肌肉粘连受压迫造成的。
“是胆经和小肠经血供不够,造成缺血,刚开始是酸,进而那里的肌肉缺乏滋养,代谢缓慢,释放好多毒素,刺激神经后就开始酸疼,若血液供应再得不到改善,毒素堆满了,那里的肌肉就会僵硬,颈椎于是就像没有灌溉的干涸土地。”
“小肠经和胆经的供血?谁管啊!”我头一次听到,好奇的问到。
“谁跟它们互为表里啊?”伯伯笑道
“心经和肝经啊!”
“这就对了,心经是小肠经的后援血库,小肠经血液供应不好,就说明心经有问题,而肝胆经的血平时是心包经负责调配的,若心包经有阻塞,心脏供血就会有问题,刚才给你号脉,你的心律不齐,还跳得很快,脉搏弱而无力,只能说明你的心气血很虚,它只能通过玩命加快速度,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心跳快代表心脏不好?我平时80几次每分钟,完全在正常范围内,还以为没事呢,原来也心脏不好?!这还跟颈椎也有关系?”
“可以这样理解,不过影响你心脏的根源还是全身气血都不够,心脏只是个泵,要身体总体血充足,它才有的运啊!”
“可我以前用了那样多办法,可总是当时好,一会就又不行了,难道按摩不能改善供血吗?”我还是有些不得要领.
“还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问题,那些方法是可以暂时改善,不过根据你脉象,脾、肺、心、肾俱虚,全身气血都不够用,那样多脏器都在抢血,颈椎那片地方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你按摩和做伸展,就好像用蛮力去拉一张生了锈的弓,也不上油,就生开,没有油(血)去润滑,能好好工作长久吗?”
“原来这样!”我恍然大悟“颈椎问题还跟全身气血不足有关,我还以为就颈椎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呢!那有治吗?”
“当然,知道原因当然有办法!不过前提是先要增加全身气血的储备,先吃些补气血的食物,好好休息,养些日子再那几条经络和背后的膀胱经刮几次痧!”
“刮痧?”
“是啊,刮痧是很好的排毒方法,特别是对这样因淤而虚的问题,尤其是后背的膀胱经,通过出痧,把你以前淤积的坏血和毒素发出来,后补的新血换上去,不就好了吗!不过可惜,我要出国了去看一个病人,没法帮你了!”他停顿了下“干脆告诉你一套颈椎操吧,自己平时常做,一样可以好”。
“颈椎操,不是哪些转来转去的操吧,我做过,没多大用!”我有些失望。
“我的可跟哪些不同”于是他仔细讲解起来。“以前治疗颈椎都是靠别人或仪器帮你按摩,你的颈椎和肌肉都是固定不动的,被动的被按摩,效果不理想,我这个方法不用找人帮,自己就可以,不过需要个小道具,你先去找个用过了的结实的桶,装奶粉的那种,直径也大概7-8厘米粗,长15-20厘米。在上面用毛巾裹上,实在找不到桶,用结实的床头或沙发背都可以,硬的那种啊!垫上毛巾,别弄伤了皮肤。每天早起或睡前,你躺在上面,整个脖子靠它支撑,此时左右,上下,前后或画着八字的利用它的压力按摩,这样自己的颈椎也在动,还有外力在帮助按摩,两边都在主动活动,粘连组织就容易分开,比单纯按摩事半功倍的多,这样做上10分钟,不但治疗颈椎病,还可以预防许多病,不信你看看,有多少条重要经络从脖子上到头顶啊!”
我看了看针灸小人,真的,三焦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膀胱经、督脉…..,好多要穴密布其上,“看出来了,脖子是气血上头的枢纽!”
“就是嘛,若把脖子上过的7-8条重要经络都疏通了一下,再起来,一定神清气爽,不再晕了。强调一下,压得时候一定要画着八字,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按摩到所有地方,此外,肩胛骨那地方找到最痛的点,按摩时肩膀也要转着一起动,这样效果更好。没人帮你弄,自己弄个网球,装在网兜里,靠墙一样可以按摩。”
“谢谢伯伯,就这样就能好了吧?”
“别忘了你的情绪,若是你能开朗些,凡事都别憋闷在心里,有情绪要找方法宣泄,别忘记了,肝郁才气滞,才有火,才会有浊气冲击,修养身心才是最重要的啊!”
按照这个伯伯的方法,我开始了平日补气血,吃了一段时间的柏子养心丸和补中益气,还有疏肝健脾的逍遥丸,炖牛肉吃了快一头…….平时配合多按摩太冲和阳陵泉穴来降降肝火,渐渐的心情好起来了,开心的日子也多了。父亲手巧,特地做了个按摩枕头给我,还别出心裁的缝了许多很小的橡皮球,平日早起就用那个小道具来做操,还别说,在上面晃来晃去的还真比用手按摩舒服,那些小球搁的很,来回滚动时头皮上许多穴位痛的很,可“痛则不通”我还是明白的。随着按摩,穴位痛的程度越来越轻,头渐渐清醒了,眼睛也不老酸了,肩膀僵硬也慢慢好了,那嘎吱嘎吱的响动,也随着面色红润而渐渐消失了。后来又请朋友帮忙刮了几次痧,主要是从头顶到背的膀胱经,肩膀的胆经、三焦经及后面肩胛的小肠经,出了很多淤滞的痧………..渐渐一年过去了,头晕已经罕至了,脑袋终于属于自己了。此时对着那些含冤待雪的枕头我只能说“抱歉啦,是气血不足惹的祸,不能怪你们!”
很多时候,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各种症状弄的不知所措施,如堕入密林深谷,眼中只见纷繁错杂的荆棘,心情焦躁,茫然无助,疲于应对使人心力憔悴,此时,为何不能先静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环顾一下周围,也许在冥冥之中,豁然一条通天大道直通山顶,路就摆在眼前,可人们却往往眼中只见荆棘,永远看不到不远处的幽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