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4°
    温度感觉: 2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2°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1°
    温度感觉: 21°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5°
    温度感觉: 14°
楼主: logcab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星报和麦考林:我们需要行动来抗议

 
16#
发表于 2010-11-22 12:13:36 | 只看该作者
「太亞洲化」文章惹公憤 華裔家長怒呼杯葛《麥克琳》

明報專訊】多倫多華人家長昨天在北約克開會﹐商量對《麥克琳》雜誌和《多倫多星報》報道應作的下一步行動。提出的建議包括集體杯葛《麥克琳》雜誌及其母公司羅渣士 (Rogers)公司的服務﹔要求《麥克琳》雜誌和《多倫多星報》再寫1篇華裔大學生對社會貢獻的正面文章﹔大家向所屬選區的政客發信要求加入譴責﹔繼續要求上述兩份刊物公開道歉﹐同時解僱寫文章的記者等。

《麥克琳》指沒道歉需要

全加平權會總幹事黃煜文說﹐《麥克琳》雜誌接見過華人社區代表後﹐寫社論說該雜誌沒有向華人社區道歉的需要﹔《多倫多星報》的社論版撰文則屬解釋立場而非道歉。

上述兩篇文章已引起加國各市華裔家長及大學生的憤怒﹐其中從香港移民加國有40年的溫太昨天在家長會中稱﹐她最恐怕的是上述文章會引發加國仿效美國長春藤大學的限額制度﹐例如若加國華人只佔5%的話﹐本國著名大學的華人學生限額也應限於5%的理論。

她說﹐她有華裔朋友已不再購買《麥克琳》雜誌﹐同時取消使用羅渣士公司的電訊服務﹐以示抗議。

《麥克琳》雜誌於本月初在其大學指南特刊及其網站刊登了標題﹕(大學)「太亞洲化 」﹔《多倫多星報》也於同1天以標題﹕「亞裔學生被迫入大學﹕據《麥克琳》報道」發表文章。平權會當天即譴責《麥克琳》雜誌的文章「種族定型」(stereotype)﹐其中受訪者的言論帶種族主義(racist)。《多倫多星報》的文章﹐將1個華人教育講座歪曲(twisted)﹐暗示華人家長迫子女一定要上大學。

400人加入社交網站反對網頁

多倫多華人在社交網站Facebook設立反對該文章的網頁「Not Too Asian」,至今已有400多個會員﹐其中有10多名華人家長昨天出席了上述會議。

該「Not Too Asian」網頁創辦人鄭醫生說﹐《麥克琳》雜誌的文章標題是﹕(大學)「太亞洲化 」但配了1張兩名華人拿覑中國國旗的照片﹐文章內受訪者都是華人及白人﹐明顯地矛頭是直指華人。

他指出﹐該文章的配圖是拿中國旗的中國留學生﹐但其實在本國讀大學的國際學生比率不高﹐同時例如醫科等專業學系﹐根本不能收外國留學生攻讀﹐故文章會令加人有不正確的印象。

他續稱﹐其實已有華人家長寫信給《麥克琳》雜誌投訴。那些取消訂閱《麥克琳》雜誌及取消使用羅渣士公司電訊服務的杯葛者﹐最好同時向對方說明原因﹐發出該項信息。

鄭醫生說﹐該文章可能影響重大﹐有非華人看該文章後﹐會有「華人佔領大學」的感覺﹗

中國移民馮女士在會中說﹐上述文章暗示亞裔人搶走白人入大學的機會﹐簡直不能令人接受﹐故華人應使用身為選民的力量﹐要求政客幫助譴責上述兩份刊物。

她說﹕「有黑人同事看過該篇文章後﹐也指出那是種族歧視﹗」

她續稱﹐她擔心尤其在本地長大的華人子女看了該《麥克琳》雜誌文章後﹐開始質疑自己是否也是加拿大人。

另1對中國移民家長說﹐是否應要求上述兩份刊物再寫1篇華人學生於大學及社會的貢獻﹖他們擔心將爭議攪大﹐會令更多加人留意到該篇文章﹐對華人有更大的負面影響。

全加平權會總幹事黃煜文作出回應說﹐以《麥克琳》和《多倫多星報》網站對文章的反應熱烈看﹐其實已引發不少人談論該議題。

中國移民家長張展指出﹐他的子女在加國出生﹐那些文章只當他們是亞洲人而不是加拿大人﹐簡直是種族歧視。

他恐怕日後有文章標題﹕「圖書館太多亞洲人」﹔「加國太多亞洲人 」等。

他說﹐移民在加國不易謀生﹐當然希望子女有好教育﹐不會生活困難。有時是孩子見到父母的苦況﹐是自己要求自己要有好成績及要考進大學。

平權會全國董事蔡德貞遠從滿地可到達多倫多參加會議商量對策﹐指《麥克琳》雜誌明顯是針對華人﹐顯示種族歧視存在﹐而滿地可不少華人家長對此甚為憤怒。她說﹕「不少家長認為上述兩份刊物要公開道歉﹐同時要解僱寫文章的記者。」

http://www.mingpaotor.com/htm/news/20101122/taa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1-22 17:04:05 | 只看该作者

对星报和麦考林:我们需要行动来抗议

本帖最后由 法官 于 2010-11-22 17:07 编辑
「太亞洲化」文章惹公憤 華裔家長怒呼杯葛《麥克琳》

明報專訊】多倫多華人家長昨天在北約克開會﹐商量對《麥克琳》雜誌和《多倫多星報》報道應作的下一步行動。提出的建議包括集體杯葛《麥克琳》雜誌及其母公司羅渣士 (Rogers)公司的服務﹔要求《麥克琳》雜誌和《多倫多星報》再寫1篇華裔大學生對社會貢獻的正面文章﹔大家向所屬選區的政客發信要求加入譴責﹔繼續要求上述兩份刊物公開道歉﹐同時解僱寫文章的記者等。

《麥克琳》指沒道歉需要

全加平權會總幹事黃煜文說﹐《麥克琳》雜誌接見過華人社區代表後﹐寫社論說該雜誌沒有向華人社區道歉的需要﹔《多倫多星報》的社論版撰文則屬解釋立場而非道歉。

上述兩篇文章已引起加國各市華裔家長及大學生的憤怒﹐其中從香港移民加國有40年的溫太昨天在家長會中稱﹐她最恐怕的是上述文章會引發加國仿效美國長春藤大學的限額制度﹐例如若加國華人只佔5%的話﹐本國著名大學的華人學生限額也應限於5%的理論。

她說﹐她有華裔朋友已不再購買《麥克琳》雜誌﹐同時取消使用羅渣士公司的電訊服務﹐以示抗議。

《麥克琳》雜誌於本月初在其大學指南特刊及其網站刊登了標題﹕(大學)「太亞洲化 」﹔《多倫多星報》也於同1天以標題﹕「亞裔學生被迫入大學﹕據《麥克琳》報道」發表文章。平權會當天即譴責《麥克琳》雜誌的文章「種族定型」(stereotype)﹐其中受訪者的言論帶種族主義(racist)。《多倫多星報》的文章﹐將1個華人教育講座歪曲(twisted)﹐暗示華人家長迫子女一定要上大學。

400人加入社交網站反對網頁

多倫多華人在社交網站Facebook設立反對該文章的網頁「Not Too Asian」,至今已有400多個會員﹐其中有10多名華人家長昨天出席了上述會議。

該「Not Too Asian」網頁創辦人鄭醫生說﹐《麥克琳》雜誌的文章標題是﹕(大學)「太亞洲化 」但配了1張兩名華人拿覑中國國旗的照片﹐文章內受訪者都是華人及白人﹐明顯地矛頭是直指華人。

他指出﹐該文章的配圖是拿中國旗的中國留學生﹐但其實在本國讀大學的國際學生比率不高﹐同時例如醫科等專業學系﹐根本不能收外國留學生攻讀﹐故文章會令加人有不正確的印象。

他續稱﹐其實已有華人家長寫信給《麥克琳》雜誌投訴。那些取消訂閱《麥克琳》雜誌及取消使用羅渣士公司電訊服務的杯葛者﹐最好同時向對方說明原因﹐發出該項信息。

鄭醫生說﹐該文章可能影響重大﹐有非華人看該文章後﹐會有「華人佔領大學」的感覺﹗

中國移民馮女士在會中說﹐上述文章暗示亞裔人搶走白人入大學的機會﹐簡直不能令人接受﹐故華人應使用身為選民的力量﹐要求政客幫助譴責上述兩份刊物。

她說﹕「有黑人同事看過該篇文章後﹐也指出那是種族歧視﹗」

她續稱﹐她擔心尤其在本地長大的華人子女看了該《麥克琳》雜誌文章後﹐開始質疑自己是否也是加拿大人。

另1對中國移民家長說﹐是否應要求上述兩份刊物再寫1篇華人學生於大學及社會的貢獻﹖他們擔心將爭議攪大﹐會令更多加人留意到該篇文章﹐對華人有更大的負面影響。

全加平權會總幹事黃煜文作出回應說﹐以《麥克琳》和《多倫多星報》網站對文章的反應熱烈看﹐其實已引發不少人談論該議題。

中國移民家長張展指出﹐他的子女在加國出生﹐那些文章只當他們是亞洲人而不是加拿大人﹐簡直是種族歧視。

他恐怕日後有文章標題﹕「圖書館太多亞洲人」﹔「加國太多亞洲人 」等。

他說﹐移民在加國不易謀生﹐當然希望子女有好教育﹐不會生活困難。有時是孩子見到父母的苦況﹐是自己要求自己要有好成績及要考進大學。

平權會全國董事蔡德貞遠從滿地可到達多倫多參加會議商量對策﹐指《麥克琳》雜誌明顯是針對華人﹐顯示種族歧視存在﹐而滿地可不少華人家長對此甚為憤怒。她說﹕「不少家長認為上述兩份刊物要公開道歉﹐同時要解僱寫文章的記者。」
玩家枫子 发表于 2010-11-22 12:13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在这件事上, 平权会成了华人事实上的领头人之一. 建议组织者找到会网站设计的义工建立一个网站, 中英文双语, 刊登经考虑后的华人和其他族裔的意见和评论, 公开信, 以及下一步会议的地点时间等, 让更多的人参与, 让各自为政的各抗议团体有机会交流, 协调行动. 如果有其他亚裔加入, 也可以在网站上加入其他语言, 不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1-22 17:22:21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件事上, 平权会成了华人事实上的领头人之一. 建议组织者找到会网站设计的义工建立一个网站, 中英文双语, 刊登经考虑后的华人和其他族裔的意见和评论, 公开信, 以及下一步会议的地点时间等, 让更多的人参与, 让各自为政的各抗议团体有机会交流, 协调行动. 如果有其他亚裔加入, 也可以在网站上加入其他语言, 不难的.
法官 发表于 2010-11-22 17:04 http://bbs.51.ca/images/common/back.gif


我把你的贴子转到了: no too Asia 上了。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sk=group_1745149125595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