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9°
    温度感觉: 19°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1°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9°
    温度感觉: 1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1°
    温度感觉: 10°
楼主: 姗姗而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名画,感悟人生

 
316#
发表于 2010-11-20 00:03:01 | 只看该作者
老胡过奖啦,谢谢!你那《一地红颜》的佳作,才是“海市蜃楼”的境界啊,都给你弄神了呀!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19 23:58
这咋弄弄就是二打一了?不行,俺得撤了...:by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发表于 2010-11-20 07:39:22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好画需要有好的主题以及对主题的美好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0 20:35:1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好画需要反映真实,能惹人联想,引起共鸣,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请欣赏画家陈丹青《回归10年展》的几幅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发表于 2010-11-21 17:21:32 | 只看该作者

旧画重提,苏里科夫的《缅西科夫在贝列佐夫镇》

那年刚参加工作不久,单位的团组织搞了一次“提高素质”活动,文学音乐美术什么的在本单位内部看谁顺眼就把你逮住让你掏出点东西给大伙晾晾,想当个跑跑但没跑了“美术作品欣赏”这活儿就砸头上来了,行啊反正听众大部分都是“白丁”应该好糊弄。可谁知一备起课来有点傻眼,平时三五知己在一起神聊时游刃有余那点东西一上真章还真觉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说是糊弄但也不能太不象样。划拉划拉手头的素材,点点肚里这点货咋看咋苍白,无论是系统性还是深入性都觉相去甚远,太不符合要求,要是这样何以能镇得住众人,又怎能蒙得MM?别无他法,临时抱佛脚赶快找先生充电。俺有个没八杆子那么远三五杆子就能拨拉着的表兄是科班出身,对找他去。听君一席侃真就壮了胆,从他那借用些经典画作不说,更重要的是生生把吹牛水平拔了高。

现在回想一下那天究竟侃了啥竟有些斑驳,但唯独有一画没忘,因为对心灵冲击实在太大所以印象最深,这就是苏里科夫的那幅《缅西科夫在贝列佐夫镇》。

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画,通过一个历史人物的最后生活定格表现着一段历史。古往今来,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人物林林总总比比皆是,如果拍拍脑袋数数俄罗斯那个年代的历史人物,人们恐怕能说出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苏沃洛夫,库图佐夫什么的,一般来说显不到他。但有些人物实在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才让更多的人记住,虽然缅西科夫在当时声名显赫,但如果不是这幅画,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能知道他。就像由于“前头捉了张辉瓒”而使国军那师长名声大噪一样。但各位请注意我们的张辉瓒和这缅相比其显赫程度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

简单说吧,缅西科夫,当年彼得大帝的重臣,曾一度权倾朝野,富甲天下。后来由于不得势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一个叫贝列佐夫的小镇最后亡于此。

苏里科夫创作了彼得大帝时代的历史画三部曲,这幅《缅》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画作不同的是,苏里科夫放弃了驾轻就熟的大手笔恢宏场面,笔锋一转通过一个人来表现了那段权力更迭史,从而昭示了彼得时代的终结。据载,一次苏里科夫熬过了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由此画家想到的是如果人要是沦落到这步田地长久的生活在这种环境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继而一直在想着为缅西科夫及那段历史画点什么的他,突然来了灵感,找到了切入点,于是便有了这幅大作。

显然,苏里科夫有意将季节放在了冬季。贝列佐夫地处西伯利亚,位于乌拉尔山东侧俄罗斯的亚洲一侧,那里冬天气温极低天寒地冻。因此苏里科夫用厚重的皮衣,蜷缩的身体,抄手的孩子给予了交代。整个画面的调子阴暗,沉重,更使得气氛极为压抑,以此来预示着环境的恶劣。房屋狭矮,更使他像个困兽。他们的住所,破旧简陋,窄小的窗户使屋中有些昏暗,没什么陈设,没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没有烧的吱吱作响的火炉,没有俄罗斯人不论贫富都有的那种两三尺高的冒着蒸汽的茶壶。 此时他们家徒四壁,只能从华丽的衣着,厚厚的地毯证明着他们曾经的钟鸣鼎食。大片的冷色块中突出了脸,手等局部亮色,但那亮却是一片片惨白,他们所处之凶险的环境更加深着主人公的悲剧色彩,验证着自古以来,没落贵族大多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这条铁律。

气氛宁静,静得可怕几近凝固。右上角圣龛上那一小亮点与这巨大的阴暗场面相比此时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唯一显得有点生动的人物是一个在读着什么的女儿,从那书的尺幅看以及屋里唯一突出的摆设圣龛来推断这个家族的虔诚(把圣象称为摆设好像有点不恭),应该是圣经,也许这时只有圣经才能给他们带来慰藉。可是除了读者沉浸于其中外,三个听者好像心不在焉,各思其事。一个女儿面色带着病态的惨白目光茫然的瞪着大眼,她在想什么?也许对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和现在处境这巨大反差的不解。男孩则保持着天生好动的特性,百无聊赖的摆弄着烛台。再看我们的主人公,画中的缅西科夫正襟危坐,尽管是英雄垂暮,深陷窘境但丝毫没减退其风采。他曾呼风唤雨,位高权重,富甲一方,此时他硕大的身躯裹在皮衣中,更加突出了头与手,他那头曾是俄罗斯的“巨”头,他,曾被普希金称为俄罗斯的半个皇帝。他那手在深色的皮衣上不仅显得突出,位置也处于整个画面的中心,这又暗示着什么?我以为这也是在昭示着这手也曾处于俄罗斯权利的中心。这曾是一只大权在握对俄罗斯的政治,军事,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手,这是一只曾经呼风唤雨的手。他凝神思索在注视着屋中的某一角落。他又在想什么?也许他胸中正装着千军万马,翻江倒海。也许他在回忆着自己困苦的童年,也许他在想着与彼得偶遇并从此平步青云的日子,也许他在品味着处于权利颠峰时的辉煌,也许他在思考着俄罗斯的前途命运,也许他在深深的怀念长眠于流放途中的亡妻,也许他在为眼前这三个孩子的未来而担忧(我宁愿他想的更多的是孩子而不是他自己)。他究竟在想什么,无从想象,不得而知。苏里科夫有意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把猜想留给了世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法,寓动于静中使得这幅画作耐人寻味,张力十足。各位朋友,如果你略知俄罗斯那段历史,再仔细的注视着这画面,相信你不仅仅会通过苏里科夫那传神的画笔来感受那落魄雄狮的强大气场,更加感慨的应该是他个人的悲剧折射出的后彼得时代俄罗斯悲剧的那段历史。

使人震撼的还有这画面的构图,四个人,以父亲为重心为支撑点形成一个金字塔。以金字塔形的人体来构筑画面在美术作品中不乏先例,最为著名的我想应是那幅在罗浮宫看到的《梅杜撒之筏》。那幅画中的人体金字塔是在前倾,是在对茫茫大海中的希望的呼喊,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渴求以对人造成视觉刺激。而这个人体金字塔体现的则是一种依靠。形式上是在抵御严寒而互相取暖,实际表达的是无助的孩子对父亲的一种依靠。这个父亲,现在尽管落魄但依然是他们的天,因为他们看来并没成年。他们是那么的无助,他们尚需照管,他们刚刚经受了失去母爱的痛苦,他们哪能想到,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父亲他们的天在贝列佐夫只生活不到两年便撒手人寰。他们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西伯利亚的地冻天寒,更有那人世间的凶险。如果你知道了这段史实,是否对这几个孩子的未来更多了层不安。

我喜欢历史题材画,那是因为除了视觉上的享受外,可以让你细细的咀嚼,用心去品味那后面的故事,去享受那种思绪的延伸,去体会那心灵的震撼。

(部分史料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发表于 2010-11-21 18:4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3# 多羡鱼少结网
解说得惟妙惟肖, 好像是真的一样!
请解读一下著名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
听听您对这副画的高见!

文字的表达远胜于绘画所传出的意境
如果没有这副画的画名
可能有更多的解读版本了
欣赏画, 最好还是按各人自己的感受
否则, 一旦落入预先设定好的窠臼
就是被动欣赏了
看画就应该是"见仁见智"
而现今的艺术欣赏
都解说的门类齐权, 瑕疵全无
最后大家都统一了主题标准
也扼杀了独立的审美视角
这所以像很多其他领域:文艺, 音乐, 绘画, 科技, 思想...
中国缺少创新的艺术大家的原因!
:think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0: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3# 多羡鱼少结网
谢谢朋友的分享!通过欣赏名画,更加提起了兴趣去了解俄罗斯的历史。特别感兴趣的还有,朋友在文中提到的,以某点“为重心作为支撑点形成一个金字塔,以金字塔形的人体来构筑画面,而这个人体金字塔体现的则是一种依靠。”学习了!
找到了朋友提到的另一幅名画《梅杜萨之筏》

(网络转载)

作者:太奥道尔·热里柯

时期:(1791-1804)

藏于:巴黎卢浮宫


    《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当时一件真实的海上灾祸。1816年7月,法国政府的“梅杜萨”号在西非海岸搁浅。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吏纷纷乘船逃命,剩下150多名乘客海员被弃在一支临时搭架的木筏上,在汪洋大海中飘流。由于恶浪巨风的侵袭和饥饿的煎熬,恐惧、绝望而精神失常的人们互相残杀。在筏上只剩下50人左右时,有人在绝望中突然瞥见遥远的天际,闪过一只帆影。于是,他们用尽最后的气力,振臂呼救……几小时后,当帆船找到这只筏时,只剩下15个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其中5人在登陆不久死去。这个筏共在大海飘流了13天,有140多人丧生。

    这幅画所表现的,就是筏上最后剩下的人们正在振臂呼救的刹那情景。它在艺术上引起的反应,远不如在政治上引起的反应强烈。由于取材于轰动一时的新闻,是波旁政府的一个“疮疤”,国王路易十八带病参观了这幅《梅杜萨之筏》。他,注目很久,对作者说:“席里柯先生,你刚刚搞了一场灾祸,不过对你来说,恐怕还不只这一件吧?”可以想见,当时的法国政府和艺术中的学院派,绝不会给这件作品和作者任何荣誉的。展览之后,席里柯始终郁郁寡欢,直到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发表于 2010-11-22 11:31:49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纯支持!
云高天阔 发表于 2010-11-22 10:26

不信!那些不都是银吗?第二步去看表情,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5:31:32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纯支持!
云高天阔 发表于 2010-11-22 10:26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发表于 2010-11-22 17:05:05 | 只看该作者
陈丹青回忆文革后中央美院首位人体模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发表于 2010-11-22 17: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5# 姗姗而来
似看懂,不敢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发表于 2010-11-22 17:16: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支持!
姗姗而来 发表于 2010-11-22 15:31
看人家都支持,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咱也跟着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发表于 2010-11-22 17:20:34 | 只看该作者
看人家都支持,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咱也跟着支持!
费老 发表于 2010-11-22 17:16

支持可能有饭吃,不支持肯定没饭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20:20:55 | 只看该作者
陈丹青回忆文革后中央美院首位人体模特
三和居士 发表于 2010-11-22 17:05


是一篇值得推荐的文章,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段,忍不住笑了。
转载摘录如下:
整整十年我们想象并向往这一天,这一刻,我真想好好写出来,却不知怎样写:描述她的身体?与画画无关。描述怎样画身体?与她无关。我只记得老七。老七一次再次看手表,在“她”快要出现时又跑到教室外面,旋即探头唤我出去。

“没什么,”他在走廊里额角冒汗低头沉吟,“我在想会不会出事?你说呢,可别出什么事啊!”

我不记得怎样回答他,也不记得他对我说完后又跑到哪里去,在她赤身坐定后,老七这才悄没声地回转来:他的身姿、步态仿佛进入殡仪馆,对了,只有在毛主席的葬礼中我才见过这样庄重的身姿与步态,庄重得近乎崩溃,他的面容那么严肃,严肃得好像这里发生了最最沉痛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发表于 2010-11-23 08:10:25 | 只看该作者
陈丹青的作品毛润之(11)



陈丹青: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二)


四十多年前瞧着天安门广场千万人仰望领袖,欢呼雀跃——1966年,中国的七十年代其实从那时开始——我们,十几岁的孩子,以为理所当然。如今平静目睹这光天白日的疯狂,我们长大了。人需要年龄。现在我瞧着周恩来的脸,这才读出他的表情,明白他虽笑着,心中何其警策而焦虑。黎明曙色中,当身穿军装的毛泽东被团团簇拥走下金水桥,断然步入沸腾的广场人群,这一刻,镜头摇晃模糊,我也能读到这个曾叫做毛润之的人——仅仅作为一个人——正怀抱心中的绝决和庞大阴谋,决定挥霍权力,闯开这历史的弥天大祸。
     镜头没有偏见,但当年我们读不懂,如同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发表于 2010-11-23 09:30:42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街头

词、曲:黄舒骏

三十年前的一个夜晚
有个小孩蹲在街头
望着地上未干的画
那是老画师画的达摩
龙山寺内的信徒热络
寺外走道的行人冷漠
画师黄浊的眼珠滚动
发现小孩是他唯一的观众

小孩不知在想些什么
只是静静地守在角落
或许那夜决定了以后
长大学画在巴黎的梦
究竟是幻想还是真发生过
这段记忆尘封已久
画师深深地一鞠躬
带着达摩走向阴暗的巷弄

(他仿佛听见!)
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不管你将去何方
不管你离开多久
只要你愿意回头你一定会看到我
我知道你的困惑
我会慢慢对你说
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梵谷、塞尚、毕卡索
巨像依然高挂在空中
有时向西、有时向东
地平线却一直退后
属于自己的无法认同
属于别人的难以追求

千辛万苦划过半个地球
只是换得更深的失落

有一天他在罗丹博物馆中
赫然看到一尊小小的达摩
站在巴尔札克雕像后
透视他心中的脆弱
他热泪盈框、他终于懂
罗丹旷世巨作的源头
记忆中的一切再度复活
他仿佛见到那画师的笑容他收拾行囊离开欧洲
回到旧日的万华街头
铺好纸张他放好笔墨
等着孩子与他在相逢
孩子!我在未来的街头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