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楼主: 姗姗而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名画,感悟人生

 
226#
发表于 2010-11-14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发表于 2010-11-14 13:2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10-11-14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的代表壁画中的重要部分。因为他在佛罗伦萨的盛名,当时的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邀他参加制作教皇陵墓,后又中断。1508年他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的任务,他当时的心情是悲愤的,不料此壁画后来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西斯廷屋顶壁画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是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

米开朗基罗在大厅的中央部分按建筑框边画了连续9幅大小不一的宗教画,均取材于《圣经》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别名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水分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挪亚献祭》,《洪水》,《挪亚醉酒》。这幅巨型壁画历时4年多才完成,由于长期仰面艰苦作画,他颈项僵直,书信都要置头顶仰视.其中以《创造亚当》最为出色,画中亚当的形象体态健壮,气魄宏伟,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的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时代人深刻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发表于 2010-11-14 13:4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10-11-14 13:4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发表于 2010-11-14 13:5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10-11-14 13:5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10-11-14 13:53: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cu123 于 2010-11-14 14:14 编辑

http://tupian.hudong.com/s/%E3%80%8A%E6%9C%80%E5%90%8E%E7%9A%84%E5%AE%A1%E5%88%A4%E3%80%8B/xgtupian/1/0http://a2.att.hudong.com/50/24/01300000329092126871247400020.jpg[/url]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

  这幅祭坛画高14.6米,宽13.4米,描绘了耶稣基督审判众生灵魂的情景。艺术家晚年对来世日益增长的关注体现于作品之中。任何人,包括米开朗基罗自己,都没有在他对未来世界极端悲观的描绘中得到宽恕:他把自己绘成圣人巴塞洛缪手中拿着的一张被剥下的人皮。《最后的审判》的艺术效果是如此惊心动魄,以至于当教皇保罗三世第一次看到它时,竟惊愕地跪了下来,祈求上帝在自己的最后审判日大发慈悲。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教皇这么深受触动。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许多人反对米开朗基罗将基督描绘成脸部刮得干干净净、肌肉结实的阿波罗这样一个异教徒的形象。更多的人对作品中出现的几十个裸体形象持有异议,其中主要的诋毁者是教皇仪式掌管人、红衣主教比艾吉欧塞色尼。他对教皇说,这种作品太淫秽。作为报复,米开朗基罗把一个非常像比艾吉欧的人物描绘成地狱之王弥诺斯,长着驴耳朵,腰间缠绕着一条蛇。对于《最后的审判》引起的喧嚷和不满,米开朗基罗做出了幽默的回应:“告诉教皇,这是小事一桩,画很容易得到合适的修改。但请他首先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适宜的地方,然后绘画也会很快效仿的。”
  在辛苦地进行这幅巨型创作时,米开朗基罗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另一最爱维特多利亚科洛娜。她是一个寡居的贵族,而且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表现突出的知识界精英。正是在她的影响下,米开朗基罗的宗教信仰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米开朗基罗在近70岁时,开始从事一项宏伟的建筑工程:完成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当米开朗基罗去世时,这项工程远未竣工,但最重要的规划则出自他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覆盖大厅中央部分的大圆顶:圆顶的底座墙面以古典风格装饰,成双的柱子列于壁衬之前,檐部屏板雕以花环;圆顶本身的外部曲线优美而富有生气,体现了米开朗基罗固有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日后欧美各国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厦的圆顶建筑均来自大师的这一里程碑式的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10-11-14 13:56:47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晚餐》
是他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两个世纪来,许多著名画家在这一题材上尝试过,但都存在某种不足,首先是人物缺乏心理冲突,故事的戏剧性展开不生动。而达·芬奇这幅画,已扬弃了过去所有这一题材的表现缺点,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的缩影。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10-11-14 13: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10-11-14 14:0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cu123 于 2010-11-14 16:05 编辑

http://image.hnol.net/c/2009-02/17/19/200902171915571731-513051.jpghttp://tupian.hudong.com/s/%E3%80%8A%E6%9C%80%E5%90%8E%E7%9A%84%E5%AE%A1%E5%88%A4%E3%80%8B/xgtupian/1/0http://a2.att.hudong.com/50/24/01300000329092126871247400020.jpg[/url]

200902171915571731-513051.jpg (233.43 KB, 下载次数: 144)

200902171915571731-5130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10-11-14 14:06:34 | 只看该作者
圣礼的辩论(The Fire in the Sacrament)

1509 年

湿壁画,底宽 770 公分

梵蒂冈宫签字大厅,罗马(Roma),义大利
  说明:
  教皇朱力斯二世之所以委托拉斐尔承担大厅的装饰工作,是因为他确认拉斐尔不但画艺精湛,还具有坚定的文艺复兴新思想,并带有罗马教会所标榜的新世界观念。

  法萨利在其所着的「拉斐尔传」中这样描写《圣礼的辩论》:「拉斐尔在另一面墙上画了天上的基督、圣母、施洗约翰、使徒、圣人、殉教士(他们以天父为中心,坐在云端),还画了圣灵,在他们之下是众多的圣徒,正撰写着弥撒经并争论着置于祭坛之上的圣饼。圣徒中有四位教会圣师,圣师周围是多明我、方济各、托马斯.阿奎那、布埃纳文图拉、邓斯.司各脱、里拉的尼古拉、但丁、费拉拉的吉罗拉莫.萨伏那洛拉修士等圣徒,还有多位基督教神学家和许多真实人像。空中环画有四个手持翻开福音书的十天使。拉斐尔用这些形象创造了其他画家望尘莫及的最完美的作品。」

  《圣礼的辩论》在布局上与《雅典学派》迥然不同。《雅典学派》的结构采用了真正的建筑学的配置,高挑的拱门形成了开阔的空间,人物的活动便在这个空间中进行;而在《圣礼的辩论》中,这一「建筑」是由一组井然有序的人物来表示的,人物的对称排列精确而又富于象徵意义,力图表现作为精神世界象徵的空间性。《圣礼的辩论》的结构中那些平行的同心圆便是天国的象徵。作品既体现了结构、概念的统一,又不忽略细节的描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10-11-14 15:25:56 | 只看该作者

1476年达芬奇所绘的小天使色彩饱满,使富罗基俄
改行雕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10-11-14 15:30:03 | 只看该作者
达芬奇不仅仅在艺术上有辉煌成就,
同时也是个很值得尊敬的自然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发表于 2010-11-14 18:18:57 | 只看该作者

罗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身价之高贵竟住上了单间,墙上特修了一个凸起的门斗,外敷应该是防弹防爆的玻璃。但即使这样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人太多了,凑不上去只好远远踮起脚方可一窥玻璃后面那已显模糊因而变得更加神秘了的微笑,好歹也算是见到了真佛。

现在回忆起来,那日去罗浮宫竟全无心目中所期待的那种效果。像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参观个展览会抑或是像去逛个大市场。迪斯尼环球影城这样的地方不怕人多,哪怕是到处排队,反倒更增加了那种有人气的气氛。可罗浮宫这种地方如果太热闹则未免有些煞风景,再好的东西人一多那种感觉一定要大打折扣。

再看下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最后总参观人数是7300 多万,那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全加拿大每人去上两次之多,其中最多的一天竟达103 万,相当于多伦多2/5的人于一日去逛园子。那一幕想想都令人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