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5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与心理健康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0: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21世纪是“脑”的世纪。的确,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人们不仅有健壮的身体,而且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一个字充分凸现了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而且其内涵更加深刻、丰富。它说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能够保持和谐状态,就能生生不息、万古流长,健康也不例外。

那么,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

一、乐天知命,故不忧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乐从天道的安排,知守性命的分限,故能不忧。人的生命来之不易,禀受于父母,受气于天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乐天知命,享受生命。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悦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具有自知之明,确定自己的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而事实上,刻意追求长寿的人未必真能如愿以偿。观历代帝王无不追求长生不老,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到处寻觅不死之药,然后又有几人寿比南山又有几个人“万寿无疆”?无数实践证明,只有乐天知命的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生活,奉献社会,享受生命的意义,才有可能健康长寿。

二、厚德载物,天行健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并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乐趣。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与自制力有关。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始终对未来充满自信,自强不息,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向着既定目标和计划努力进取,即使遇到挫折或屡战屡败,还坚持屡败屡战,不坠青云之志。

《周易?坤》:坤厚载物。所谓厚德载物,指道德醇厚,足以载物。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养性,重视以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如孔子主张以德立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智者乐,仁者寿。《内经》有德全不危的明诫。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知足常乐,神以静

欲壑难填,乃是人之共同心理特点,欲壑难填常是苦恼的根源之一。所谓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节欲守神是中国古代养生家的共同识见。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要求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承老子之说强调虚静恬淡,抱神以静。《内经》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主张。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常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古代养生家的智慧和经验。用现代语言来诠解,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欲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宁静平和。这并非提倡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及时行乐,而是教人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冷静客观地对待名利,抵制各种诱惑,积极地面对生活,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

四、宽容待人,坦荡荡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思想坦率纯洁,行为舒坦安定,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宽厚,这是做人的态度问题。俗话说得好:吃亏就是便宜。这句话富含了深刻的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在处世中时常吃些,其实是一种谦让和宽厚,会得到别人的喜爱,可拉近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就会处处朋友。可以说,为人宽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心理健康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和谐性是使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和谐表现为从容处事和宽容待人。所谓从容,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总要应对各种事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容处事,从容应对,这是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支配下情绪、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例如:面对名誉、地位、利益,能够做到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面对灾难、失败、意外,能够处变不惊,应付自如;面对烦恼、痛苦,能象古人那样古今多少事,多付笑谈中等等。

五、心身和谐,形神一

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基本的学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形神(心身)的协调,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心理健康也离不开上述原则。中医学认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立相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种种 变化必然要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变化。

《内经》云:天地之大纪,人神通应也。人要维护心理健康,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保持协调和谐。现代心理学中把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作为评定心理健康的首要指征,这与中医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内经》有四气调神之专论,强调顺时调神的养生原则。如春天,人的情志须与万物生机勃勃的气象相适应,以使志生;夏天,人的情志应与万物茂盛的气象相适应,使志无怒;秋天,人的情志要与万物平定的气象相适应,使志安宁;冬天,人的情志该与万物闭藏的气象相适应,使志若伏若匿。人的情志(心理)活动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适应,才能维护心理健康。

总之,中医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基本学术思想等精华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同一性和协调性;强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和谐;重视道德修养品性的状态和水平;心理健康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道德风范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其内涵宏富,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沙发
发表于 2010-3-12 22:10:16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真实的商业社会里面,大众认知的价值是驰骋田猎的疯狂!
不笑不足以为道,原来如此,现在还是这样。
人们身来就是为了寻死,这是自然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2:52:34 | 只看该作者
在人间本来就是匆匆过客,终极目标是天堂。中庸之道,随遇而安,恕己之心恕人,责人之心责己,天下皆太平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