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交者: 西流 于 [卑诗华人社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能力至高无上。在多伦多,你的兴衰荣辱也绝对会和你的语言能力划上等号。
“白痴”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深受语言之苦。当时,“文化批评”课的教授让大家从书单里各选一本书,作为将来的课堂演讲之用。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而且国内的教育也无此项内容。“还剩一本书,这是你的了。”教授有些钦佩地看着我说:“这本书不仅最厚,而且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后来,这个挑战把我的一个眼膜累得出了血。
如果套用说话速度和思维速度成正比的公式,我的教授们无疑都是些快速思考者。相比之下,他们的语速比托福机考之后的听力题也要快出许多,而且显然没有一个人是严格按照托福语法来造句的。所以每当别人埋头奋笔疾书的时候,我通常就面带笑容地看着教授飞快运动的嘴唇,一副心领神会的样子。这种笑容很具有欺骗性,搞得教授们也常常忍不住要让我发表高见,结果当然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露馅的次数多了,渐渐地我就能从大家的眼里读出“白痴”两个字来。
最初被人视为“白痴”的时候我很悲愤。但是多伦多的中国人数以十万计,所以你不能指望大家会对你格外热情、耐心或体谅,当然也不能指望大家都会记得你只是刚到这里两个星期。我的“白痴”经历应该会比别的中国留学生更为惨痛,因为文科生可以证明能力的惟一渠道就是语言,而且周围也极少有相类的“语言迟障者”可以分担。相比之下,我倒觉得种族问题是次居第二位的问题。很多时候,常常是因为语言沟通的困难,别人才更容易联想到你的种族、文化和国家。
文化隔阂
我的语言能力自我感觉还不错,而且也常常遭到中外人士的表扬。就在昨天,我还斗胆跑到一个以莎士比亚话剧著名的小城Stratford去看了一出《皆大欢喜》。虽然这张戏票几乎花了我1/4个月的生活费,我还是得承认我被那些一流的加拿大演员假装的英格兰口音折腾坏了,而且这些口音还不断地交叉着莎士比亚时代的文法。当观众起立发出雷鸣般掌声的时候,我又像从前那样一头雾水,跟着鼓起了掌。这至少说明语言并不是会听会说或者会耸肩摊手那么简单的问题,你的语言能力是否真的到了和其文化相浸润的地步,大概一出莎翁的戏剧就可以检验出来。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你讲了个自己文化里耳熟能详的笑话,便对方却没什么反应,你会觉得很扫兴,进而怀疑对方的智商有问题。再比如说,老外把著名的《藏龙卧虎》翻译成了“躲起来的龙和躺着的老虎”,你也很可能觉得没法儿和老外沟通,或者还从这种“简单化中国”里嗅出了种族歧视的意味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你不是存心想让自己被异文化的“智商标准”隔离出局的话,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模仿这个文化的习惯动作(例如哭或笑),而且也不要问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