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颗怜悯的心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2-13 10:5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颗怜悯的心

作者:谭沛泉


我相信,卢云的属灵观绝对没有二元对立的成分,因为他不但没有容许祈祷和生活分割的想法,也不会赞成祷告是个人主义的实践。卢云的教导是:许多时候祷告的却是始自个人灵性的渴求,但真正的祷告并不会停止于人人心灵的满足。一个真实的与神相遇、对谈的人,自然地会分享神的心怀,以神的怜悯来惠泽他人。

卢云在《始于宁谧处》中强调,祷告所生发的果子是关顾。祷告使我们有能力“与悲伤者同愁、与哀痛者同忧、与流泪者同泣”24)一个切实地祷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关顾我们的朋友。当我们有一天失去妻子、孩子或父母时,这位朋友不会对我掉以轻心的说:“不要哭了,你所爱的人在上帝的手中”。或者是:“不要悲伤,世上美好的人和事还多着呢”!反之,这位从祷告中学会关怀的朋友会深挚的说一声:“我并不完全了解生与死的奥秘,亦不明白你此刻所感所受,但在此,我和你一起”。25)

如此的关顾未必因为我们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就可以领略到的。这种关顾是源于与神相遇的祷告生活。与神相遇的祷告生活逐渐改变我们对神和对自己的错误理解,而使我们领略到那甘愿成为人的神的无限怜悯,和认识自己刚硬无情的心。神进入人间,要释放我们,但却“不是靠消除我们的苦难,而是与我们一同受苦。耶稣就是与我们一同受苦的神”。26)祷告是与一位“与人一同受苦”的神相遇、对谈。这样的祷告使我大彻大悟,明白到“属灵的生命加上怜悯,才可以显出是自由的生命”。27)

从祷告生发的怜悯心肠成为关顾和服事的力量,是一种“与人一同受苦”的力量。因此,在祷告生活上热切追求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孤芳自赏、独善其身的基督徒。祷告愈热切的人,他/她的心肠越被怜悯所搅动。我相信卢云会同意说,纵使然我们有如何超然和激情的祈祷经验,假若我们完全没有怜悯他人之心的话,我们的祷告经验就成了使我们重重跌倒的绊脚石了。真切的祷告并不是单单由神秘性和震撼性的经验而鉴定的,祷告的真切性乃是从祷告者的善心、怜悯为怀两方面来决定的。一个真切祷告的人,是会不断地在所处的境遇和社群中活出一个道化成人、同感人间疾苦的生命。

总结

卢云在祷告和默观方面的思想十分丰富。由于他的作品大部分属于散文、日记、回忆录和小品式的写作,我们不容易把他对祷告和默观的描述以论文形式来整理。而且,以过分分析的手法来处理非概念性的文字亦未必是适切的。因此,我尝试跟随卢云的写作风格,以四个比喻来表建我个人对卢云的祷告和默观这个课题的理解和感想。

我认为卢云十分强调祷告和生活的一体性。虽然祷告的宁静时刻有点像“休止符”一样,但祷告的时刻不是生活韵律的终止部分;反之,正如“休止符”原来的意义一样,祷告本身就是生活。卢云相信,要做到祈祷与生活结合的话,就需要在一种神同在的觉识下生活。而要达至神同在的觉识或思想,就要向神开启心灵,全人临在,像一双开放的手,没有执着和隐藏任何心念。卢云谈及默观时,主要是发挥和演绎潘天卡斯和梅顿对默观所持的看法。他十分认同默观是以神的眼光来看万事万物,是一种真实地看的生活。默观者洞察事物真相,看破世界、时间和人的本貌,踏实地以感激和尊重的心来活每一刻。所以说,默观生活是最人性,同时也是最神性的生活。最后,卢云坚持祷告生活的社群性幅度。祷告并不是“个人”、“私下”的事。祷告的果子是关顾和服事他人。真正的祷告搅动人怜悯的心肠,召唤祷告者以神的心去爱邻舍。


注:
*卢云原籍荷兰,著名灵修及牧养神学家,曾于美国圣母院大学、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之神学院任教多年。1985年离开哈佛大学,在法国Troslt的“方舟团体”(L’Arche Connunity)生活,等候及寻索未来的“召命”。终于受“方舟团体”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以北的“黎明之家”(Daybreak)邀请,自1986年起为其牧者,服事家中的弱智人士及职员,直至1996年9月去逝.
1、Henri Nouwen,Thomas Merton:Contemplative Critic(San Francisco:Harper&Row,1982),P.3
2、卢云著,罗燕明译:《黎明路上》(香港基道出版社,1995),P.9。
3、卢云著,洪丽婷译:《始于宁谧处》(香港基道出版社,1991),P.6。
4、卢云著,袁远志译:《罗马城的小丑戏》(香港基道出版社,1991),P.61。
5、同上。
6、Henri Nouwen, With Open Hands(Notre Dame,Ind.:Ave Maria.1972),p.157。
7、同上。P.158.
8、卢云:《罗马城的小丑戏》P.62。
9、同上。P.70。
10、同上。P.70—71。
11、同上。P.72—73。
12、Henri Nouwen, With Open Hands P.14。
13、同上。P.16。
14、同上。P.20。
15、卢云:《罗马城的小丑戏》P.88。
16、故事源自荷拿汤马斯的《存在的形上精神治疗法》,卢云:《罗马城的小丑戏》P.87。
17、同上。P.88。
18、同上。P.90—91。
19、同上。P.91。
20、同上。P.92。
21、同上。P.94。
22、同上。P.98。
23、同上。P.100。
24、卢云:《始于宁谧处》P.20。
25、同上。P.40-41。
26、卢云著,堵建伟译:《生命中的耶稣》(香港基道出版社,1993),P.47。
27、同上。P.47。

(谭沛泉 学者 香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