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28°
    温度感觉: 27°
  • 实时天气:温哥华 21°
    温度感觉: 23°
  • 实时天气:卡加利 28°
    温度感觉: 26°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24°
    温度感觉: 28°
  • 实时天气:温尼伯 24°
    温度感觉: 24°
楼主: 亚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别西贡

16#
发表于 2004-1-11 20:03:41 | 只看该作者
[ZT]旅游今日西贡----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是越南1975年之前尚未统一时南越政权的首都,现为越南的直辖市。胡志明市城区设12个郡,郊区辖6个县。人口400万,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区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是越南南方最大的港口。它还是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其中边城市场是越南屈指可数的大市场,商品丰富,应有尽有。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科技中心,有许多科研单位、大学、图书馆和文化宫。

胡志明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美丽的西贡河绕城而过,景色迷人,乘游船泛舟西贡河,欣赏两岸景色,别有一番情趣。市内的国光寺、舍利寺、永严寺、天后庙、圣母大教堂、草禽园、查匈植物园、骚坛公园等都是游览胜地。查匈植物园是最美的园林。圣母大教堂位于第一郡,为法国人所建,其造型独特,风格类似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胡志明市最大天主教堂,有唱诗班,可容纳数百人做礼拜。

    踏上胡志明市,您还有机会参观那些具有法式风格和美式风格或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近年来,许多美国人纷纷到越南旅游,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当年他们在越战时留下了难解的情结。位于第三郡阮侦路上的统一会场,建于1869年,是法属时期的印度支那总督府,越战时成为南越政权的总统府,又称为"独立宫",南越伪总统吴庭艳、阮文绍、阮高其等都先后在这里办公,现辟为展览馆。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一个政权是如何走向衰败灭亡的。位于第一郡李自重路65号的革命博物馆,建于1890年,是法属时期南圻统督府所在地。位于第一郡黎圣宗路上的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大楼,建于1908年,是法属时期的督理府。位于第一郡黎笋路上的越苏油气联营公司办公大楼,是1965-1975年间美国驻南越大使馆。1968年春节期间,越共军队在南方主要城市西贡、顺化等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戊申袭击战役。固若金汤的美国大使馆被越共别动队攻入三楼,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别动队付出巨大代价,最后只剩下两人。1975年4月30日,当越军的坦克隆隆驶入西贡时,最后一批美国人也是从大使馆楼顶乘直升飞机撤离的。从胡志明市驱车一个半小时,可抵达古芝县,这里有越战时期闻名的古芝地道群。整个地道群长约200公里,深人地下,纵横交错,里面厨房、厕所、水井、会议室、医疗站等设施一应具全。

胡志明市因其不同于首都河内的风格,使其被越南人民称为"东方明珠",是越南人民引以为傲的标志性城市。
17#
发表于 2004-4-10 21:36:06 | 只看该作者
[今日西贡]胡志明市初夏

三月末到胡志明市(1975年之前稱西貢),雖然氣溫比曼穀略低,但中午還是熱浪逼人,每次出門,都是在住處階前上車,到目的地不過十步入室,回家泡在冷氣房中還是頭昏腦脹。因此害怕出門,日夜看越語電視,讀越文報紙和接待來探親友。

越南國會新一屆人代即將產生,各基層正在選舉,四月卅日是西貢市解放,被命名為胡志明市的日子,五月七日是武元甲大將領兵經奠邊府一役打敗法國殖民部隊取得獨立的日子。一九七五年解放後的越南,國內外政策造成對國民和世界不少衝擊,越南因條件反射的刺激而反省和自我改造自我調整,緊隨中國之後實踐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

國民收入大增,使它改變了形象而恢復國際身分。越南人民正在歌頌改革開放政策帶來的幸福生活;至於一九五四年奠邊府勝利,那是越南人民世世代代的驕傲和光榮,我身為中國人,如今聽到當年《戰勝奠邊府》一曲,還十分興奮!這幾天,報紙和電視都
18#
发表于 2004-7-29 19:23:49 | 只看该作者
西贡________胡志明市,你好!我要去旅游一趟,一睹你南国的风采。
19#
发表于 2004-8-3 10:46:50 | 只看该作者
“東方巴黎”越南

一個數百年瀰漫著烽煙、飽受戰火蹂躪,數次遭西方國家侵占而出現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國度,就是越南予人的印象。今年有幸踏足這個久聞其名,但相當陌生的神秘國家,卻發現無情的砲火並未全然摧毀其自然景色,越南人友善、靦腆的笑容,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來到越南最大城市兼金融中心胡志明市,這個前稱西貢,而後為紀念建國之父胡志明而改稱的大城市,素有“東方巴黎”之稱。市內的林蔭大道,穿插在斑駁狹窄門面房舍間的尖角建築物,特別是市內的聖母院及郵政總局,展示了歐陸建築的風格。

胡志明市戰爭證跡博物館展示一幀幀震撼性照片,控訴著美國人在越戰期間進行的暴行,也凸顯出戰爭的殘酷及可怕。

而當年越南民兵抵抗敵人所挖掘的“銅牆鐵壁”──古芝地道就座落在距胡志明市60公里處的一個森林裡。內戰期間,民兵以雙手一鋤一鋤地挖出了48公里長的地道網,通到西貢河。在美國重兵砲火圍堵之下,他們又以同樣的方式,挖出另外200公里長的地道。地道分為數層,狹窄的地道亦設有會議室、廚房、急救室等。

如今為讓身形較壯大的外國遊客可以進入參觀,當局加寬隧地道的闊度,但是進入幾乎伸手不見無指的暗洞裡,讓人無法忍受的窒息感還是飛撲而來,真難以想像越南民兵為躲避敵人的追捕,可以在不見天日的地道生活長達數十年。

舊區最熱鬧

雖然是越南的首都,但位於越北的河內市的人口卻較胡志明市少,生活節奏相對的緩慢,但是這個湖泊之都卻有說不出的美麗,時值季節交接,市內的西湖、還劍湖、竹白湖瀰漫著煙霧,呈現出一種濛濛朧朧的美感。

河內市最熱鬧的地方,非舊區莫屬。在這個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的舊街區,每走幾步,你將來到另一條街上,對遊客來說仿如走進一座迷宮,街道分佈如踟跦網,彼此相通,卻沒有盡頭。

舊區的名稱都與商業活動及商品名稱有關連,如棉花街、帆船街、稻米街、砂糖街、珠寶街等。據說好幾世代以前,河內的居民便以販賣的商品用來作街道的名稱,但是沿用至今已經出現一些改變,在鞋街不一定會看到一間間的鞋店,出現的可能是賣帽子的店鋪。

木偶戲在世界各地都可觀賞到,但是越南卻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木偶戲。與其他戲劇不同的是,這個已經有逾千年歷史的水上木偶戲的戲台便設在水面上,由演員在竹幕後操控木偶的一舉一動,用色鮮艷奪目的木偶,在演員靈巧的牽動下,放牛郎、養鴨人家、仙女、小孩、鴨子、魚兒等在水上跳躍,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這水上木偶戲刻畫出越南人民的生活及歷史,有的是描述越南人在面對大自然及敵人時如何保家衛國。雖然在胡志明市可以看到這種歷史悠久的藝術表演,但還有甚麼可比為發源地的北越觀賞這獨特表演更佳的地方呢!

民族英雄──胡志明

河內市內有一幢保衛森嚴、給人一種壓迫感的灰色石砌建築物,裡面躺著一位蓄著白胡子、面容慈祥的老人家,他就是越南人的民族英雄──胡志明。雖然胡志明在逝世前曾交代他的屬下將他火葬,但愛戴他的子民卻將他的遺體保存下來,供後人瞻仰。胡志明陵墓每日開放的時間只有3小時,即早上8時至11時,不過,每日前來參觀的遊客數以千計。而在10月及11月,胡志明陵墓則完全對外關閉。

在胡志明陵墓不遠的轉角處便可看到胡志明的辦公室和故居,還有一座奇特的小廟──一柱寺。一柱寺建於1049年,只見一塊大石柱上聳立著一座精致的木塔,上香客絡繹不絕。

河內另一座文化古跡就是文廟──國子監,它不僅是越南儒教文化的象徵,也是越南全國具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文化歷史遺跡。文廟占地廣大,區內共分5個庭園。各庭園間都有圍牆相隔。廟裡也供奉著孔子像。

從河內往東約3小時半車程,便抵達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之地──下龍灣(Halong Bay)。有關下龍灣的來源眾說紛紜,但它的名字卻讓人聯想起某隻遠古的時代的巨龍,至今仍在下龍灣的群山中若隱若現。

下龍灣的面積有1千500平方英哩,充滿了靈謐之美,碧綠的水中零星散佈著3千個大大小小的奇峰異石,還有一些巖洞可以入內參觀。其中最著名的塘鵝石洞、貞女石洞吸引了大批遊客,在這裡可以看到千萬年才形成的鐘乳石及石筍。它是龍、蛇、人、鳥類、駱駝、獅子頭……它是甚麼,任你自由想像。

要在下龍灣尋幽探密,最佳途徑便是乘船。一聳聳的石灰山,形成一個屏障,把東京灣和南中國海隔開來,只見這裡碧海波粼,但是海面出奇地平靜,船行在海面上,絲毫不會覺得搖晃。

喜愛海鮮的人士最不能錯過的是在這裡享受一頓海鮮餐,兩年前,一些漁民還划著小船向遊客兜售漁產。但在政府資助下,漁民在海上搭建起浮台,把魚產養在海水裡,待客人購買時才撈起,只見一只大螃蟹,足足有一斤重,肥美的蚌、蠔,魚蝦活生生地蹦跳著。

河內東部有個下龍灣,首都以南2小時車程的寧平省則有個“陸地上的下龍灣”──三谷(Tam Coc)。在這裡也可看到石灰形成的山峰和石洞,乘坐小舟遊走在河上,邊欣賞河邊的稻田、養鴨人家和捕魚人家的生活。寧靜的四周,好山好水,讓人仿如置身一個永恆世界。

和其他亞洲人民一樣,越南人的主食為米,但每一餐都少不了包著蔬菜的炸春捲。越南人最喜歡用白色透明的米膜,捲著生菜、豆芽和香菜等吃,構成一種獨特的進餐方式。

至於越南人的飲咖啡文化,路邊隨處可見的法國麵包,還有人民對學習法語趨之若鶩,顯示這個國家受到法國的影響有多深遠。

在中國,我們可看到謂為奇觀的腳車陣,但在胡志明市和及河內,看到的卻是電單車陣。坐在車子裡,一群群的電單車呼嘯而過,由於電單車為人民的主要代步工具,政府在市區的一些路段辟了電單車專行道,但是騎士互不相讓,路上險象環生,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章玲芳)‧
20#
发表于 2004-8-3 13:16:31 | 只看该作者
西贡:木瓜飘香屋檐下(ZT)

“那些木瓜,一棵棵地吊在树上,熟透了的木瓜,有一种淡黄的颜色,熟透了的木瓜,味道甜丝丝的……”
  
这是电影《青木瓜的滋味》里面的独白,在西贡,木瓜飘香是给人最特殊的记忆。
  
有人说,西贡是越南最有味道的城市,那些充满欧陆风情的法式小楼与带有精致窗棂、有着大院子、窗前栽了木瓜树的越南传统院落交相辉映,有一种时空交错般的美丽。
  
我们不去多谈西贡的咖啡馆、临街而立的法式洋房,那些都是西贡的表面。走在西贡的大街上,你随处可见欧美背包客,可能是因为他们看过了杜拉斯的《情人》,而这里是他们内心深处一直寻找的梦想。
  
我们应该走进那些曲折的小巷,那里才是传统西贡人的生活。那就如同在我面前的一盘切好的木瓜丝,白白润润,随和的窝在小盘里,让人不忍动手;而在一旁切丝、身着传统白衫的西贡女孩儿,长发垂肩,本来是做日常的琐事,也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恍惚的温柔,这样静谧地生活,有平静的美妙,却没有平静的孤寂。
   
其实越南没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景, 越南的美是那种平和、纯朴的亲切魅力,走在越南的小巷,看着周围微笑着的人们,好像时间的沙漏也放慢了沉积的脚步,每一个旅游者似乎也有一种久违的轻松,停下来,潜心等待下一次青木瓜的成熟。
   
喜欢来越南的人,身上总会有一些浪漫的文化气质,比如摄影师,比如喜欢写作的人,还有就是那些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了杜拉斯的浪漫小说《情人》,而在后来又看过了越南电影《恋恋三季》、《三轮车夫》和《青木瓜的滋味》的年轻小资,他们不在乎世俗的景点,只关心那里有没有他们想要的感觉。
  
21#
发表于 2005-7-5 18:12:16 | 只看该作者
越南华人不堪回首的辛酸史
加国无忧 2005年05月15日,来源:卑诗华人社区


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大概都会注意到,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众多部门,有许许多多来自越南的华侨在辛勤地工作着。初来乍到的大陆移民们只是羡慕他们殷实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状况,或许没有想到他们能够有今天,曾历经过多么艰难的日子。

我所在公司的老板是德国人,公司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员工却是早年来自越南的华侨,有的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几年。他们朴实诚恳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他们勤劳智慧的努力,撑起了公司的一片蓝天。丽君女士也是越南华侨,当我应聘来到公司的这个部门时她已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八,九年了。她性格开朗,聪明好学,易于合作,从一个普通打工妹一步步走来,成为公司技术部门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可有谁知道,她当年也曾逃出越南飘洋过海,转辗第三国来到加拿大谋生存?

丽君出生在越南南方的西贡,家中兄妹五人,老家是大陆福建,爸爸年轻时为了躲避国共内战和服兵役的命运而逃到越南。在南北越还没有统一之前,丽君正上小学,她爸爸开了一间公司,专营汽车零件,家里汽车,房子,各种电器俱全,还雇有庸人,生活相当殷实富裕。在西贡-堤岸一带有无数象丽君家一样的华人家庭,他们几代人生活在那里,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出了令人仰慕的财富。

当时的南越,凡涉及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商业和工业,有九成多都掌握在华人手中。可以说,越南华侨的工商业,是南越的经济命脉。华侨的经济往来,在东南亚,香港,台湾甚至世界各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谁知随着美军的撤出,越军的坦克于1975年4月30日开进了西贡,丽君家和无数越南华人的噩梦就开始了。

中国人民为了帮助越南推翻殖民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付出过巨大牺牲,在全国老百姓还是比较贫穷的状况下,勒紧裤腰带为越南的抗美斗争提供了高达200亿元的各类援助,一列列的火车给他们带去了枪炮坦克,汽车机械,服装粮食,建材油料,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然而,他们一旦取得了政权,立即调转枪口,对准了曾帮助过他们的中国人民和在越南的华侨弟兄姊妹,其无耻和卑鄙实在举世无双和令人愤慨。

根据1978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针对越南华侨被驱逐事件发表的谈话得知,早在1977年初,越南当局就打着“净化边境地区” 的幌子,开始有计划地驱赶很早以前从中国迁居越南边境地区的边民,随后,逐步发展到大规模地驱赶旅居越南各地的华侨。

实际上1974年后越南北方的黎笋集团就开始排华,他们推行所谓“民族净化” ,全面施行越语教育。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越南原本没有文字,只有口语。本世纪初才有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采用法语体系创造了越南文字,此题外话了。越南北部原来就居住了大量华人,语言以白话,广东话为主,语调略有不同,许多地方的越南人反倒成了少数民族。南越西贡一带,则是明清以后汉族的移民后裔,讲华语。真正的越南民族京族其实只是居住在中部地区,那里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但却十分好斗。

1975年南北方统一之后,越南当局立即开始大规模反华排华,他们关闭华文学校,禁止华文报纸,解散华人社团,从而在全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和经济动荡。市面上物价飞涨,通货膨胀,闹的民不聊生。越南当局于是以500:1的比值强迫华人更换新币,以公开的方式掠夺华人财产,而且还设置上限,无论你有多少钱,家有几口人,每家每户只允许兑换200元越南盾。这区区小钱如何能养家糊口?于是华人只有变卖家产实物,以换取微薄收入,近此一项,就令许多华人商家破产倒闭。

由于华人学校被关闭,大批华人子弟失学,丽君当时小学还没毕业就不能读书了,其他的华人孩子也是同样的命运。如今在加拿大的许多中年越南华侨都仅有小学左右的文化程度,就是当年越南的那次排华造成的恶果,这是那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痛,我们华人的耻辱。

紧接着,越南当局又采取更加残酷的手段“清查华人资产”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对影片中德国党卫军扫荡犹太人社区的场景记忆犹新,越南当局清查华人家庭资产的过程与当年党卫军的做法如出一辙。丽君还清楚地记得,1978年的一天,华人集中居住社区突然开来了大批军人和政府人员,将各条街道团团围住,行人只准进不准出,每个华人商家都受到了超乎寻常的严格搜查,将各种商品物料固定资产及往来帐目,现金存款都一一登记下来,然后封存没收。华人一夜之间失掉了自己全部的产业,被迫停止了一切经济活动。谁敢反抗或企图藏匿转移财产都会被抓入狱,有一位商家华人只因收藏了一面大陆的国旗,稽查人员搜出后立即将他带走。

剥夺了华人的資产之后,越南当局还有更损的招数变本加厉地迫害华人;即往华人家派驻稽查人员,每家二人,五户一组,由一位佩枪的组长负责,一住就是半年。这些稽查人员将华人家里的一草一木都登记在册,近距离面对面地监督华人家庭成员的行动,限制华人的一切活动,出入都要翻看所带包裹,以防止华人转移财产。丽君说:这些人十分厚颜无耻和贪得无厌,简直就是一帮无赖和强盗。他们吃住在华人家里不说,还随便拿走华人家里的物品变卖换钱,小到茶壶茶碗,大到电视冰箱洗衣机,华人则敢怒不敢言。

经过几次清剿,大多数华人家庭已经是倾家荡产了,但越南当局仍不死心,三番五次派出税务人员和军人到华人家翻箱倒柜地搜查,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大约一年。凡被怀疑藏匿所谓黄金等财产的华人家庭,墙壁天棚都被捣碎拆开,掘地三尺,他们不吸干华人的全部血汗绝不罢休,其狠毒和贪婪令人发指。

最后,越南当局强迫华人在一份文件上签字,“自愿”放弃自己的房产,带上少量的生活必需品和衣物,到乡下去种田。就这样,在越华人被一步步榨干了祖祖辈辈积累的财富,然后又被彻底扫地出门,从此浪迹天涯,无家可归了。

越南当局一方面用高压手段剥夺华人财产制造恐怖气氛逼迫在越华人出逃,另一方面又在华人出逃时收取高额费用,让早已一贫如洗的华人留下“买路钱” ,扒下华人身上的“最后一件衬衫” 。

1978年11月24日发表了一篇特稿,痛揭了越南当局驱赶华人并从事牟利与无耻勾当的事实。其情形如下:

(1) 越南当局直接输出难民的买卖,每位难民平均付出相当于3000美元的黄金作为“出口人头税” 。
(2) 越南官员和士兵协助把难民送上船,而且亲属可以参加送行。
(3) 难民中绝大多数为华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5年至1978年7月底,大约有二十几万越南华侨被赶回中国,逃亡其他国家的越南华人则有五,六十万。华人出逃的路线主要是乘船从海上前往香港,菲律宾,东南亚国家,印尼或澳大利亚等,再转辗欧美等西方国家。

那几年里,大约有十几万华人搭乘货轮,渔船甚至小舢板逃亡飘荡于公海上,不知有多少华人葬身于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之中。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太平洋及附近公海是海盗猖獗的海域,那些无法无天的海盗驾驶快艇,架着机枪,在海上肆无忌惮地抢掠九死一生的华人偷渡船,杀死男人,强暴妻女,犯下滔天罪行。苍天有眼,何不佑我子民?茫茫大海,洒下多少华人血泪。

每位逃离越南的华侨都有一番苦难重重险象丛生的逃亡经历,我公司的越南华侨同事曾给我讲述过许多这样的悲惨故事。他们有的乘船偷渡到香港,在那里被关了一年多的难民营,然后才被担保来到加国;有的在海上遇到风浪迷失方向,断水断食几天几夜,几乎被渴死饿死,后被过路船只搭救侥幸活下来;有的在海上遇到海盗,交出所有藏匿的金钱才免于被扔下大海;有的逃到东南亚国家后被关入难民营,几年都找不到接收国家。尽管二十几年已经过去,同事们提起那些辛酸的往事依然悲愤满腔,恍如发生在昨日。

相对而言,丽君逃亡的过程比较平淡且有惊无险。他们一家于1978年被扫地出门,因等待亲属担保出国而获准暂时不去乡下。由于房子已经“缴公”,他们只有再付钱“租住” 一间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时华人偷渡出国是半公开的,渠道不同价格也各异。一般来说成人要缴纳黄金12两,而孩子只需4至8两。丽君第一次随大哥出逃是在1979年,那时她年仅十五岁。家里让尚且年幼的她先行逃离是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钱让另一位已经成年的二哥随老大一起走,但那次偷渡由于计划不周误了船期而告失败。

第二次偷渡前丽君和大哥早早启程,赶到了渡口附近的村庄住下,谁知因为他们带的衣物多了一点,遭当地人怀疑和告发,被越南公安抓去关了监狱。她爸爸得知后又花钱找门路,从监狱里将她们兄妹俩救了出来。

第三次出逃已是1985年了,那天晚上丽君同大哥和其他二十几人搭一条渔船趁夜色外逃。为躲避边防公安的搜查,他们在进入公海之前不得不象鱼一般挤进狭小的鱼舱内,丝毫动弹不得,上厕所都不可以。当第二天拂晓小船抵达公海时,丽君的腿和脚都肿得不能动了。小船在大海上漂流了整整四天四夜,从来没坐过船的丽君船晕得厉害,吐的昏天黑地,饱受惊涛骇浪的摧残。抵达了印尼海域后又被印尼军人发现,霎时间巡逻艇和直升机围了上来。丽君至今还记得当年那个可怕的夜晚,天上瓢泼大雨,周围波涛汹涌,探照灯不停地扫来扫去,一船人在滔谷浪尖上胆战心惊地熬了整整一天,才被军人押送到一个叫做 “KUKU” 的小岛关了一个多月监狱,然后又送到一个大岛的难民营里。

那个岛叫“迦兰岛” (音译),联合国难民署在那里设有一个难民营,专门收容东南亚战乱和灾荒中流落到此的各国难民。丽君他们在那里受到了人道主义救助,获得了基本的食品和日用品。一年以后,丽君和大哥等华人被加拿大政府接收,结束了担惊受怕和屈辱的日子,踏上了北美这块自由的土地。

再后来,兄妹俩在加拿大辛勤打工五年多,为了早日挣得足够的钱将仍在越南苦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兄弟担保出来,丽君的大哥有时不得不打两份工,1990年全家人终于在加拿大团聚。如今,丽君早已结婚,生有一女一男,先生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生活越来越好。其他的兄弟们也都纷纷成家,工作生活在多伦多,爸爸妈妈在家享尽儿孙之福安度幸福的晚年。

现在,大陆新移民逐年增多,相对于当年那些受尽迫害并被驱离家园的越南华侨而言,大陆新移民踏上新生活的开端显得多么轻松和幸运。因此,丽君等当年摆脱苦海而来的人们告誡新的华人移民兄弟姐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热爱美丽的加拿大,切莫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暂时之困惑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跳楼跳地铁等自残生命的做法更不可取。生活需要奋斗,面对困难更需要勇气。相信我们华人子孙的身上都拥有同样的智慧和能力,燃烧着同样的激情与活力,我们一定能在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开花,拥抱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蓝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