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论坛

标题: [原创]朗诵 雨巷 [打印本页]

作者: 荆山居士    时间: 2007-9-24 21:07
标题: [原创]朗诵 雨巷
[media]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190685452.mp3[/media]
作者: 三和居士    时间: 2007-9-25 06:18
标题: 她有丁香一样的芬芳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象我一样,

  象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 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 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 “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 荆山居士    时间: 2007-9-25 10:19
标题: 谢谢 三和居士 补齐资料
:)
作者: 雨冰冰    时间: 2007-9-25 13:50
标题: 好好听的朗诵!
期待新作!
作者: 海船长    时间: 2007-9-25 17:16
标题: 船长短评:
唐先生声音素质好,中音浑厚,富有磁性,朗诵功底不错。但是单就这一首《雨巷》的录音来说,尚有不够完美之处:节奏过于缓慢、拖沓,多个句子的快、慢、轻、重处理不够恰当,缺少起伏跌宕的感觉。有些地方过于舒缓、迟疑,显得做作了些。一首短诗,朗诵了5分钟,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如果评论得不恰当,还请原谅啊。
作者: 荆山居士    时间: 2007-9-26 22:23
标题: 回复:船长短评:
请船长具体分析一下。泛泛一说对俺帮助不大。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船长短评:

唐先生声音素质好,中音浑厚,富有磁性,朗诵功底不错。但是单就这一首《雨巷》的录音来说,尚有不够完美之处:节奏过于缓慢、拖沓,多个句子的快、慢、轻、重处理不够恰当,缺少起伏跌宕的感觉。有些地方过于舒缓、迟疑,显得做作了些。一首短诗,朗诵了5分钟,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如果评论得不恰当,还请原谅啊。
作者: 海船长    时间: 2007-9-26 22:35
最初由[荆山居士]发布
回复:船长短评:

请船长具体分析一下。泛泛一说对俺帮助不大。


先就具体说一点吧,节奏太慢。这首诗共有大约40个短句,250多字,您用了300秒钟,节奏太慢。整首诗,有些句子可以慢,有些句子就得快一些吧?诗意含有抑郁的彷徨与惆怅,也有坚定的希冀与盼望,不应该都是一味地慢。单从这一点来说,就不够完美。您自己仔细听听,有些地方的快慢轻重您真的不觉得不合适?
作者: 荆山居士    时间: 2007-9-28 13:14
只是个人浅见:不觉得作者有多少坚定的希冀和盼望,徘徊在抑郁的雨巷,美好的东西只是一闪而过,然后又回到更深层的抑郁,好像快步起来。刻意的慢,是传达从头到尾的层叠的压抑,迷茫和无奈。如果你听得感到不舒服的压抑,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这首诗让人听了很舒畅,这不是我的理解。


最初由[海船长]发布

先就具体说一点吧,节奏太慢。这首诗共有大约40个短句,250多字,您用了300秒钟,节奏太慢。整首诗,有些句子可以慢,有些句子就得快一些吧?诗意含有抑郁的彷徨与惆怅,也有坚定的希冀与盼望,不应该都是一味地慢。单从这一点来说,就不够完美。您自己仔细听听,有些地方的快慢轻重您真的不觉得不合适?
作者: 海船长    时间: 2007-9-28 15:55
最初由[荆山居士]发布
只是个人浅见:不觉得作者有多少坚定的希冀和盼望,徘徊在抑郁的雨巷,美好的东西只是一闪而过,然后又回到更深层的抑郁,好像快步起来。刻意的慢,是传达从头到尾的层叠的压抑,迷茫和无奈。如果你听得感到不舒服的压抑,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这首诗让人听了很舒畅,这不是我的理解。

如果您是这样理解的,那表达得还是不错。的确是,理解不同,表达就不同。

这首诗当然不能被理解得听了很舒畅。我同意以缓慢而低沉为基调的朗诵来显示压抑、失望与绝望。不过,即使是压抑、失望,甚至绝望,诗句在意境的表达上也有层层递进、起伏跌宕之处,这些都应该在朗诵里表现出来,因为压抑、失望、绝望也有程度上的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的变化;即使是由绝望到死亡,死前的挣扎与叩问都是有的。为了这些情绪的表达,在某些地方适当地快一些、重一些或许更好。




欢迎光临 无忧论坛 (https://bbs.51.ca/)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