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温度感觉: -2°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
    温度感觉: -4°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0°
查看: 11365|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致一小撮“老一辈” 的留学生们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7-29 18: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送交者: uwdanny
http://www.bbsland.com  
---------------------------------------------
  
最近,Internet上热炒你们老一辈对我们年轻一代,自费留学生的看法,似乎说的很是堂皇冠勉。Well, 在下以一21岁undergraduate student的角度, 对你们的“高论”颇不以为然。

首先,我们在出国前,便对国外的生活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从不眷恋西方的生活环境。倒是“老一辈”们处处以“省”为荣,以能省、会抠作为生活的第一准则,令我们十分费解——如果你没足够的财力,干吗要活活折磨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个下里巴人?

其次,我们是当代人,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Object,为什总得对过去喋喋不休。说到爱国,我们年轻人也很爱国,但你们一天到晚到网上大放厥词,有个屁用。一会儿蹦一篇文章出来,骂骂这个,一会又耍耍嘴皮,攻击一下哪位。有必要吗?如果真的为了同胞着想,为什么不致力于选举,为国人真正地争利益呢?我们买得起BMW, Audi,为什非得买1000以下的破车?

再次,敬请“老一辈”有点自知之明,不要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有钱的后辈们。我们的父母挣钱也很不容易,在中国,即使靠关系、权势挣钱,也得付出不小的体力+脑力劳动,更何况绝大多数人还是靠“诚实劳动,不犯法经营”致富的。就好像在我们的平时学习中,一些“上了年纪”的移民undergraduate students总是眼红别人的高分,对我们获得的好成绩,有些不以为然,总是把“我以前在中国......"挂在嘴边。What the heck!! 时代不同了,人,还是现实点,别以过去的眼光,去污渎我们祖国的新一代。

最后,我想说,我很尊重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前辈;我很尊重那些为了给自己孩子更好的教育,而舍弃了自己在国内舒适环境,移民于此的前辈;我很尊重以事论事,实干型的前辈。在下只想让那些整天沉浸在“留学=打黑工”,“省钱=轻度虐待自己”的一小撮“老一辈”清醒清醒, 我们出国, 只是为了获取较先进的知识, 不是来受罪的。有钱,为什么不能在异国,在读书的同时,享受生活。我想,我们的父母会很乐意看到我们在成才的同时,周游四国,领略异国风采。

注:I am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at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Thanks for reading this article and I appreaciate any instructive comments.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2-7-29 18:14:04 | 只看该作者
part II

送交者: uwdanny
http://www.bbsland.com  
---------------------------------------
  
昨天深夜,怀着一丝郁闷和些许愤怒,写下了一篇与网上“大众的声音”格格不入的文章,继而有幸看到了许多回言。不出所料,反驳者居多。但可喜的是,每个留言者都言之有据,不像那“文学城 – 人在北美”板,以粗言烂语居多。在下很想说说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及一些感受,as follows:

或许受古训“穷文富武”的影响,似乎人们,特别是万恶的劣质记者,(请宽恕我对这行业部分人的不齿)特别热衷传播一穷孩子如何艰辛地成才。从小到大,我一直很佩服这类成才者,下面一文提到的安金鹏,我是耳熟能详,也曾为他的事迹流泪。但是,如果他有较好的家境,然后成才,或许没有一个记者愿意花费些许笔墨在他身上。

我很费解。试问,倘若一位青年才俊的父母给了他较好的条件,让他避开了吃苦这一阶段,给他一个较高的starting point,在我看来,这与辛苦地起早摸黑地打工+努力读书相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试问一句,各位“老一辈”以自己的拼搏,换取了不少财产,那你们今后会怎样教育你们的子女呢?你们会给他们怎样的生活环境呢?我初中去新疆、西藏旅游时,觉得当地一些少数民族过得很清苦,难道你们会将子女送到那去“锻炼”一年半载?俗话说,“忆苦思甜”,为什么大部分人,只欣赏“忆苦”?我是很会“思甜”的,我为了一部Apple iBook, 我会更勤奋地为prof干活;为了一辆“Jetta GLS”,我会想怎样去获取更高的奖学金。或许你们很不耻这种想法。Well, 钱,不在市场上,怎样体现它的monetary value呢?

在本人host的一个留言板上,不时有更年轻的高中生问我,读那么多门课,一周还能打多久餐馆工。我无言以对,有些无奈。就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新近从国内毕业的master students来说,他们凭着supervisor的各类补助,及TA/RA收入,完全可以cover各类开支,如果他们的父母再给他们一笔钱,他们完全可以生活的很好,从而更专注地完成学业。我再重申一次,我们是来读书,来获取较先进的知识的,而不是为了挣硬通货。诚然,钱,是我们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但,说的刻薄点,按现行中国继承法条例,或说是按你们整天挂在嘴边的“传统美德”,我们是父母财产的第一继承人;与其把钱放置着,为何不提前较好地利用,从而缩短凑足留学必需经费的时间呢?

至于具体到求学期间开BMW,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有足够的钱,当然想开开好车,与人何由??!!更何况,从爱国角度而言,我是不买日货的。如果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因羡慕而嫉妒,从而大放厥词,我是很不以为然的。

再说说我对网上文章/留言的看法。我不知道“老一辈”的生活情操有多高,但是我是很不解“文学城”中与色情有关的版面的高“客流量”。我及我的朋友,是比较相信“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宁可因同居而被你们痛骂,也不齿看着那些赤裸裸的描绘而入睡的。况且,交男女朋友,进而同居,我觉得是结婚前的必经阶段,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知为什么,这总被一些"有识之士"不时提起,作为反面教材。(Claim: I don't have a formal gf. now, but might have one soon.)再者,当我有空时数数,发觉自己一年,乃至一生所讲的粗言烂语,还不如在“文学城”的bulletin上一天见到的多。

在下,深深地希望那些出言桎梏者都不是“老一辈”,否则,我就更困惑了。不说别的,就看着两所“牛牛学校”——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一天到晚地痛骂对方,我是真不知其所以然。他们都是我报考未遂的学校,里面的人理应比我高一“等级”,更不会是某些“老一辈”口中言及Canada必称The place for losers的人,但为何他们的相容性那么差呢??不都是中国对外的模范高校吗??

最后,我想谈谈我们International student的学习素质问题。正如在我的留言中提到,我的一些学习偶像,一些牛人,都还在国内攻读。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永远比他们低一筹。凭着较好的外部环境,我自信能比他们走在前面。况且,我身边,也有不少国内高校,东南,北大的高材生。正因为我们在国内不是最优秀的,我才觉得我们可以上升的空间很大,很大。完全可以“借他山之石”,来磨磨我们这些so-called笨人。(怎样,我够谦虚吧,满意不??!!)。 

Again, thanks for reading this article and leave any of your instructive comments.
板凳
发表于 2002-8-31 15:01:12 | 只看该作者
无知
地板
发表于 2002-9-11 11:09:2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想法

现在大陆人对出国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不是一味认为出国就是享受。我上次回国倒有了回到花花世界的感觉。况且国内的家人并不需要我们带回多少电器啦什么什么的。就象我们当初出来的时候,人们认为我们不过是重新另一段人生。现在的年青人无法体会老一代留学生的艰辛,这是必然的,并不是我们没经历过苦难,所以我们有罪。
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5#
发表于 2002-9-11 14:18:54 | 只看该作者
Hi Danny,
I believe you know a old Chinese saying.
'Rich cannot reach over the thrid generation,
Poor cannot last over the thrid genreation.'

I think it covers the marjority and definetly there are many exceptional cases.

Wish you and your descents are lucky.

Take care.
6#
发表于 2002-11-25 18:47:16 | 只看该作者
太偏激了吧。你聪明,你家有钱,也不用这样晒吧。
7#
发表于 2002-11-28 12:20:4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钱的错

楼上的几个贴子让自己有些糊涂, 其实个人喜欢怎么样的生活, 有什么样的物质与精神条件, 应该属于自己的隐私吧, 何必如此 !
8#
发表于 2002-11-28 13:03:2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为了子女的未来, 同样, 如果我们的父母留给我们更多的物质财富, 为什么不享用, 只要没有玩物丧志就好.
        声明一点, 我是山里的孩子, 晚生几年, 大学是肯定读不起的, 我也从未想过来这里, 唯一被说服的理由就是下一代的未来.
        享受老一辈的财富吧, 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怎么享受是你自己的权利, 可以尽情挥洒, 也可以韬光养晦.
        听一听老一辈的高尚情操, 不是多了一个生活的老师吗.
        有人不愿听你们的教导, 那又怎么样,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 我们能强迫我们的下一代走我们希望的路吗?
         各位都轻松一点
9#
发表于 2003-1-7 05:52:35 | 只看该作者
予人玫瑰者手有余香。

可是从你的叙说中,我只是看到了傲慢、自大与不屑。我不会怀疑你的快乐和幸福。富有的家庭应该更容易感到幸福。我只是觉得你这样把它说出来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儿。

我很穷,可是我有一个深深爱我而我也深深爱着的妻子,我很幸福。

我非得这么写是因为我的幸福淤出来了。
10#
发表于 2003-1-18 15:32:36 | 只看该作者

waterloo的学生有你这样猖狂的!

danny:你是个高傲,自大,浅浮的人。我想你的这篇文章代表不了所有的小留学生的想法。我真是以你为Waterloo的学生为耻。还有你的思想不健全,该找个心理医生了。别像去年的那个同学因为被警察控告就自杀了。简单点说。你很逊。。
UofT.
11#
发表于 2003-6-20 20:16:30 | 只看该作者
各有各的看法,NO COMMENT !
12#
发表于 2003-6-21 18:03:29 | 只看该作者
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必定玩物丧志!这是人的本性所至。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典故已经证明了这点。

只有吃了苦,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志向,磨练出更强的意志。

我以后绝对不会给我的小孩太多的钱,让他自己去赚,去体会做人的艰辛。

忠言逆耳,请自己深思。
13#
发表于 2003-6-26 05:15:4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留学生

我出来说说公道话。我从小就是勤俭节约出来的,因为父母教育的问题。我总觉得家里和平常人家一样。出国的时候,我才知道家里平时省吃减用是为了我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出来以后,我该吃的吃,该花的钱也花。只要觉得是和自己家庭收入一个级别收入上的就好。不要超前消费。毕竟自己是在求学阶段,钱再多也不是自己挣的,花着心里不塌实。但是也不用委屈了自己,因为你自己是父母的全部,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父母付出再多我感觉他们也会欣慰了。
14#
发表于 2003-6-26 05:18:10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开BMW什么的,

本人感觉,如果你家里有个上千万资产摆着,够你花你这一辈子,你随便挥霍也未尝不可。但是要记住,有句老话,富不过3代。以后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能留给他们什么呢?到那个时候?
15#
发表于 2003-6-26 05:20:06 | 只看该作者

同时我觉得

很多帖子都有以偏盖全的嫌疑,包括新移民和老移民的问题。这里很多人都不能辨证的看问题,都只看到一面性,反映出是有些同志的素质和修养也有一些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