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4°
    温度感觉: 14°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2°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7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影语]《站台》上站着一代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6-24 19:0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如我不是中国人, 也许我会对影片中强烈的中国民间气息感到新奇和好奇; 假如我不是生于70年代的中国人, 经历了影片中几乎每一个时期, 也许会对影片中的人的个性, 生活的场景有一种距离;甚至假如我不是在远离中国万里的多伦多看这部电影, 我也许真的会沉浸在影片的怀旧氛围中不能自拔。

是我先前的期望值拔的太高?为什么会失望呢?。

喜欢, 但是。。。。。。。。

迷惑了, 这是怎么了, 众口交赞的东西, 我怎么看的这么不是滋味。

抱头, 冥想, 终于, 认定: 说自己想说的话。

一,迫不及待的表达

非常欣赏贾樟柯的才华。能够把握住这样的题材, 并且用自己的语汇表达出来。

一个时代, 一个小县城, 几个男女青年。 黄土墙,黑布鞋,羊角辫,执着的眼神,这一切太熟悉太熟悉了。 好象一下子把人拽回到那个时代。 满大街的疯跑, 骂人, 打架, 在女孩子身后起哄。 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 感觉真的是时光不在了。

整部影片就象是一首散文诗, 怀着柔情却不刻意渲染,静静的描画却没冷冷旁观,细微处, 点点滴滴, 荡漾出来; 大开大合处, 也不藏谨捉肘。 以时间为纬度, 从七十年代末跨越十几年; 以空间为经度, 从汾阳县到太原市; 以人物为笔, 在我们时代的背景下, 写着, 画着, 一代人的生活轨迹, 心灵轨迹。

喜欢这部片子, 却不能不说, 导演想要表达的太多了。 一种急切的心态。 导致了影片的失衡。

内容太多, 整个影片没有贯穿的线, 散文之为散, 总要有个主题。 即使贾樟柯想以拍记录片的方式, 如实的, 不加雕琢的把这代人年轻时候的生活状态搬上来, 也要有取舍呀。 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 不可能把10年所有的事反映出来。导演,编剧的功力就体现在能取会舍上。 你要想表达你的东西, 可以用各种素材,很多种方式。不同的结构组织, 不同的场景设计,不同的人物对白, 不同的细节, 甚至 不同的道具, 给观众的感受都不同。 也许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很个人化的, 也许我苛求太多, 可是我始终没从贾樟柯这里感到更多的东西, 这只是一个怀念过去的故事或者说记录片。 搬了很多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东西, 象样板戏《火车向着韶山开》, 邓丽君的《甜蜜蜜》,评书《岳家将》,电视片《河殇》,电视剧《渴望》, 流行歌曲《成吉思汗》,《站台》, 对, 就是影片的名字, 这个我后面还要谈。太多不同时期的痕迹, 反显得做作, 不自然。试想, 很多场景都是自然的对白, 人物的调度, 偏偏都有这样那样类似的背景, 感觉很突兀。

二, 令人叫绝的镜头和前后不一致

可以说, 《站台》的摄影和美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余力为, 据说是在杜可风之后, 香港最抢手的摄影师, 果然名不虚传。 看, 红的墙, 灰的天, 方格深绿的围巾, 画面的构图和角度有美感, 有力度; 看, 崔明亮和殷瑞娟在窑洞前欲说还休,默默无语的时候, 镜头始终拉的远远的, 大家, 导演, 摄影师和观众也都远远的看着他们, 就象看邻里日常的生活琐事。 把人物的心理, 导演的手法, 摄影师的技巧, 观众的观影状态, 都在这个镜头里表现啦。 真让人拍掌叫绝。

再看, 走穴的汽车在野地抛锚了,暗蓝的天, 冰冻的水, 一堆火, 崔明亮孤零零的身影, 一个镜头是一幅画也是一种情绪。

人物从镜头外走进, 人物从镜头内走出, 固定的镜头,变动的肢体, 具匠心, 更具有灵气。

在整个前半部分, 始终没有人物和事物的特写, 长镜头, 空镜头, 给人的感觉就是象在看故事。 始终的距离感, 也看出贾樟柯刻意不想把这个电影变成一个怀旧, 思恋, 煽情的文艺片。

可是, 为什么在影片的后半部分, 突然来个特写, 张军打麻将时候; 钟萍在被抓回汾阳的车上的时候, 忽然让人看出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差距了。 在以前, 没有特写, 也无从分辨, 可此时, 你觉得他不是他, 她也不是她, 总有一种不对劲。

也许原来本是3个多小时的片子, 为了在商业影院上映, 剪成2个半小时, 可以看出, 很多该渲染的地方, 都嘎然而止, 那感觉就是胃口刚刚吊起来, 告你说没东西吃了, 特难受。 倒不如干脆把整段都剪掉, 给其他地方多一点时间抒发。 太多太贪, 反而损害艺术表演力。

说到演员, 四个主要演员和他们的角色都不是很合拍, 就是说, 没有入戏。 给我印象最深的, 倒是崔明亮的表弟三明。 那个仆仆事实, 憨厚木讷的庄稼人。 当他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走的时候, 镜头给他的背影, 让人浮想联翩; 当他急匆匆的赶车, 把手心的5圆钱, 他半个月的工资给男主角代给他的妹妹, 叮嘱让她好好读书时, 内心里一种软软的东西竟在这个不经意的时候流了出来。

影片的结尾, 屋外阳台上落阳残照, 物内煤气灶上开水滚了, 崔明亮歪在沙发上沉沉的睡着, 手中的烟头烧着,殷瑞娟抱着他们俩的孩子,一脸的甜蜜。 原来, 无论年轻时如何激动, 痛苦, 反复, 最后的生活都是这样平淡, 自然, 不可避免。

三,为什么《站台》

不是故意漏掉动词, 为什么叫《站台》。 感觉整部电影和这首歌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叫《站台》,用其他当时流行歌曲的名字也可以。 这倒让我想起有些诗人的诗, 有些词换成别的也可以, 有些标点, 点在那里都成句子。 贾樟柯或许只是灵机一动, 起了这个名字, 并没有琢磨? 假如是写首诗, 读者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还可以接受, 可是, 一部想表达自我的电影, 为什么不在名字上下玷工夫呢? 感觉他随意了。 也许, 贾樟柯本来的意思就是随意的把青春拉出来给大家看,我这样讲, 似乎有点儿多事了。

倒有点怀疑,为什么国外知名电影节的评委为什么给《站台》这么高的评价。(《站台》2001年在各大国际影展上频频获奖:共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最佳影片奖,法国南村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9项大奖)。 难道真的应了某些舆论的话: 国外的评委只喜欢反映中国特殊的,落后的东西, 而不是更多的表达全人类共通的人性, 情感? 《站台》中反映的80年代中国一个县城的变化, 的确给海外的人一种惊喜,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或者说很少接触中国这个特定时代的人和物。《站台》是不是在这个方面占了优势, 而并不是艺术上的光芒四射?

说了这么多的缺点, 我还是要说, 喜欢《站台》, 正如喜欢我们如花的年华。

因为爱之切, 所以责之深;

因为经过相同的岁月, 所以有相同的记忆;

因为有着类似的心路历程, 所以有类似的思考和感怀。

向我们的同龄人贾樟柯致敬。 他属于我们这一代,并且表达了这一代。


2002.06.24 20:00










附:关于《站台》:

导演: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赵涛、梁景东、杨天乙

香港胡同制作、日本T-MARK公司、法国ART-CAM、意大利贝纳通服装公司联合出品

剧本获1998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创意奖

完成片获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    

获200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故事梗概:

  一九七九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汾阳县文工团的崔明亮、张军等年轻人在舞台上排演诗朗诵《风流歌》。朗诵的女演员殷瑞娟,是崔明亮倾慕的恋人。两人一起参加工作,经常在一起排练,但关系微妙,从未相互表达。星期天,崔明亮和张军约殷瑞娟,钟萍等同事去看电影《流浪者》,恰巧碰到了殷瑞娟的父亲。殷父不喜欢女儿与崔明亮在一起,以为两人在谈恋爱,从电影院将女儿叫走,大家不欢而散。

  殷瑞娟和崔明亮都极不平静,两人在黄昏的街上不期而遇,终于表达了爱情。

进入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开放沿海城市。

  大家在发廊里听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张军请假前往广州看望姑妈。广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在此地汇集。

  崔明亮收到张军从广州寄来的明信片,望着画面上的高楼大厦,崔明亮彻夜难眠。

  张军从广州回来,带回了电子手表、录音机以及一把红棉牌吉它。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崔明亮也开始迷上了吉它。

  文工团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排演了一台轻音乐节目,并要巡回演出,但殷瑞娟的父亲病了,她不能与崔明亮他们一起远行。一对恋人不得不别离。

  清晨,一辆汽车拉着崔明亮和张军等人向远处驶去,开始了他们的演出之旅。

  走穴途中,钟萍离张军而去,崔明亮则与留在县城的殷瑞娟失去了消息,殷瑞娟开始寻找新的男友。

  可是当他们在八十年代末期结束艰辛的走穴生涯之后,他们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而且在精神上疲惫不堪。

  九十年代初期,他们回到县城,也回到平庸的生活,最后,崔明亮在自家的沙发上睡着了,殷瑞娟抱着他们的孩子望着远处高高的城墙。
沙发
发表于 2002-6-25 09:17:25 | 只看该作者
I would love to see this flim.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see it and tell me whether it is on this Saturday?

Thanks a lo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