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1°
    温度感觉: 11°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3°
    温度感觉: 12°
  • 实时天气:温尼伯
    温度感觉:
查看: 341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舍得吗?——海外华人送孩子回中国受教育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07: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消息来源:中评社       2006-08-17

或者迫于生存压力,或者着眼子女未来发展的需要,许多海外华人家长把孩子送回国内接受早期教育。但想到孩子离开自己,离开国外优越的环境,父母心中充满矛盾----

“一定要在孩子4岁前把他送回中国去。国内基础教育扎实,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况且本来就是中国人,怎么也得会说中文、瞭解中国文化!”

“国内的早期教育压力太大,小孩子嘛,还是轻松点儿好。另外,留在加拿大,也可以从小适应这里。”

笔者认识一对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夫妇。现在孩子渐渐长大,是否把他送回中国接受早期教育,成了夫妇俩不断争论的话题。

如今,类似争论在海外华裔家庭中并不鲜见:为了孩子不会在“中国热”中落伍或忘了老本,家长们希望他们亲近中国;但想到孩子要离开自己,离开国外优越的环境,父母们又心中不舍。是否要把孩子送回国去?许多家长感到为难。

网友建议:孩子留下

网友Mature lady认为,把孩子送回国是最明智的。她分析道:在美国的中文学校学习,孩子的知识都不扎实,如果在中国,小孩无疑能学好中文。

对于学习压力,她的看法也很乐观:“在中国学习,孩子固然有压力,但有压力就有动力。”她认为,经过这样的教育,小孩子在学习上就有了底子,以后再回到美国,一定比当地小孩子学得快。

Mature lady还认为,变换环境对孩子不成问题。“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强的,不用担心。”

然而,多数网友不同意Mature lady的看法,其中网友晒晒的回应最具有代表性:“孩子会不会说中文,跟家长的督促和家庭环境很有关。家长在家坚持和孩子说中文,多给他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他产生认同感。

“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无法说哪个更好。中国注重扎实,但死记硬背的多,美国注重思维活跃,从小培养思考能力。我个人更喜欢美国式的教育……在美国,华人教育小孩也很严格,华人家庭的孩子还是要比美国孩子更‘刻苦’,压力更大。所以说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基础不扎实。

“再说一下‘小孩适应能力强’这事。不要觉得小孩小,就可以很轻松地承受环境的变化。每一次的迁徙都意味着强行打破他长期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很多东西不是说适应一下就可以了,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奠定一生。”

关键:亲情不能阻断

多数网友支持孩子留在父母身边。大家之所以持此种观点,更多是出于“孩子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考虑,而非国内国外孰优孰良。

网友missy说:“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不要和父母分开。(如果要瞭解中国)可以在假期带他回去呀。”“如果孩子一定要送回国内,父母中至少要有一人陪同。”

事实上,儿童心理研究早已关注孩子与父母分离的问题。研究表明,孩子离开父母,对后者的亲情心理依恋和心理联结就被中断,情绪、行为和精神健康方面可能都会出现问题。

出现问题后,儿童最初的反映是抗议,即哭闹,然后是绝望心理,包括不进食等,再下来是恐惧,如害怕独处、怕黑暗、怕生人等等。接着,孩子还可能产生一种不理会的反应,如躲避父母或养育者。因此,被送回国的孩子被再次接出国时,往往不亲父母,喜欢独处,甚至脾气古怪。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纠正,就可能进入到孩子人格的核心部分去,孩子长大后会呈现出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其中情况最严重的小孩会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会发生智力倒退。此外,被送回国的孩子多由祖父母隔代抚养,他们溺爱孙子女,通常是“有养无教”,这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庭不睦不应该强留孩子

事实上,能够讨论是否送孩子回国的都是些经济无虞的家庭。对于那些尚且为生计挣扎的父母来说,孩子留不留在身边则根本没有选择。

去年底,一份最新的纽约华人移民家庭研究报告指出,57%的家庭将刚出生的子女送回大陆家乡抚养。

家长们表示,在金钱和工作压力下,只好将子女送回大陆请亲戚代为抚养;另外,难以找到价格适宜且值得信任的保姆,也使他们无奈地送孩子回乡。

对于这部分家长,专家建议,应尽量每天和子女长途电话沟通,拍下录影画面寄回去给子女,更不要开“你不乖,爸妈不要你了”之类的玩笑打击孩子。

此外专家提醒,如果新移民家庭因生存压力等不断出现争吵、矛盾,也不要将孩子强留在身边,否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面对父母亲之间的不和睦,孩子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愉快、自卑和内向的性格。与其如此,不如考虑把孩子送回国去一段时间,交由亲朋代养,但时间不宜过长。一旦生活稳定,家庭和睦,家长还是应该尽快把孩子接出来,这样,情感纽带才可以保持牢固。

天下父母无不期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是为孩子热情勾画蓝图的同时,父母也要考虑孩子的特点和承受能力。父母应该从孩子成人成材的角度做长远打算,毕竟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基础教育和地道的中文更重要.
沙发
发表于 2006-8-17 08:24:49 | 只看该作者
先学好中文,再来加拿大学说英文,
长大后成为说双语的人,
并顺利成为香蕉人。
板凳
发表于 2006-8-17 08:37:43 | 只看该作者
雾与悟-sunny2008  无忧专辑 http://www.51.ca 日期:06/8/17,作者:sunny2008

送回去——孩子回国学中文,是雾区吗?
--------------------------------------------------------------------------------

为送小孩子回国学中文而骨肉分离,我认为是雾区。

送孩子回国,离开父母受“教育”?俺可舍不得,俺舍不得叫那么小的孩子承担,干吗不为了孩子全家回流呢?不是有人选择五年的后两年回来住吗?

学知识,啥时学都不晚,只要你有求知的心,只要你创造的周围环境给你以支持,只要你心静。我学业平平,因为中文很差没有报考经济(需要数学功底)类文科,后来改做秘书工作,借助几本工具书,也可以做的和人家大专科班毕业的水平不相上下。

那么多大人移民过来从头学英文,不也是学的好?!发展的好?!一定要紧张娃娃吗?

孩子首先要从父母身上接受爱心和敬业的教育,这种潜移默化最叫孩子受益。母亲教会孩子的平常心和爱心可以带给孩子良好的人缘。很多时候,广结人缘得到的朋友相助比自我的能力更可以收获多。

比较香港台湾华人的成功,他们小的时候没有被父母刻薄过,他们很多人的母亲就是刻意选择做家庭妇女,很多母亲还是大家闺秀,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女,人家是在潜心的经营自家的孩子成长事业,寸步不离的。孩子上大学了,才想着送到最好的地方接受教育。

家中要有人气,特别是很多人买了大房子,出租不舍得,为啥不将孩子留在身边呢?孩子不也是你的大玩具吗?小孩子幼稚的想法叫你笑,叫你不会刻板,也叫你需要脑筋急转弯,他忽悠你是在促进你的智力上水平;大孩子多喜欢网络世界,在帮你扫盲,不熟悉计算机,你可真是要老年痴呆了。


几十年前的那场人祸,多少人受牵连,家破人亡,多少孩子心理的创伤跟随至今甚至一辈子,不要再人为制造“悲剧”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远大的理想这样崇高吗?再者讲,几十年后的事情今天可以规划吗?自己觉得自己真的象伟人们一样高瞻远瞩了吗?

“孩子送回国接受中文教育”,我认为是雾区,

你们的“悟”呢?不喜欢写上来和我们分享吗?
地板
发表于 2006-8-17 08:49: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心理学家李昶先生的一篇文章,我比较喜欢,转贴在这里。篇幅有些长,谢谢您能耐心阅读。

也谢楼主选的贴,我还真认为这是件大事。

心的呼唤——谈早年的心理创伤

--------------------------------------------------------------------------------

无忧专辑 http://www.51.ca 日期:06/8/12,作者:Dr Li Chang, 李昶,来源:《北美时报》

遥远的呼唤

——谈早年的心理创伤

李昶

蒋国斌博士就这样走了。他的自杀,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一个深刻的、在外人看来很不容易理解的谜。 而他一定有自己精神上心理上深刻的原因和走出这一步的刺激了他的动机。他才44岁,正是处在人生创造力顶峰阶段。他在东西方受过那么多高等教育,东西方社会对他有那么多培养投入, 学业刚完,正是该他用知识回馈社会和促进文明进步的时候,他却义无反顾地走了。留下妻子和孩子,他们将会有个多么漫长的人生艰难和挣扎过程啊,将需要多少社会关心啊。如今那么多人关心这件事,关心这个家庭,也算是告慰了死者的在天之灵和扶着这个家庭走过这最艰辛的时刻。

遗体火化那天,他那十四岁的儿子最后按动火葬场的电钮,送他父亲上路了。我读到此报道,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那些疯狂的岁月里,我父母均分别从他们工作的大学里被强行送往剑门关和大凉山的军垦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我母亲在到达那里二十天后去世。她的遗体被送回成都郊区安葬。按中国人的传统,安葬母亲时,头三锹土由长子来填,无长子由其他儿子顶上。作为唯一儿子的我,头三锹土填下去时,我觉得我的心、我的爱、我童年青春的幻想、我对人生的希望,也随之被埋葬了。

但问题远不止于此。

我那学者的父亲,在这之后若干年,在大山里种地开荒。我们很少见面。我和姐姐开始了那漫长的挣扎岁月┅┅

本文想说明的是: 如果父母的生存状态出现变故,如死亡和长期疾病;如果父母不合,如长期争吵;如果父母关系出现变数,如分居离婚婚外情;这些对孩子来说,那种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

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励志,让人奋斗,让人努力去争取改变现状,命苦尤当闹翻身。但是,如果年纪太小,还不懂得应该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种种艰难、人际关系,苦难和心理打击也很可能把一个孩子在心理上打垮,使一个人陷入忧郁、焦虑、人格障碍和心理病态中。它可能导致萎靡不振, 逃学厌学, 甚至其它行为问题,如老迷恋网吧和酒精毒品,打架斗殴,滥交偷窃以及其他反社会行为。而我自己,就曾经陷入过深深的焦虑中。

很多人后来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改行学习心理辅导? 是不是想帮助别人? 我笑笑说,可别认为我主要想帮别人,其实当初我想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我认为学习心理辅导,能让我比较快、比较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从而可以调节自己,以及学这行可能将帮我找到现实中的工作的“饭碗”。

我是过来人,深知父母与子女关系出现了变化后,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刺激和巨大影响。核心问题还得说回儿童发展心理学。整个庞大的儿童心理学体系的基础是“亲情联接”,即指儿童在心理上情感上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依赖关系和信任关系。以任何形式产生的对这种亲情联接的破坏,将可能对一个儿童或青少年在心理上造成永恒的伤痛和影响。

举一些例子。

笔者见过好几位女士,总都喜欢找比自己大不少的男士。多了解一些,发现她们中有的从小丧父;有的父母离异后与父亲见面少;有的父亲因工作关系长年不在身边。这类女孩长大成人后,谈朋友、结婚,一生实质上都在寻找一位“父亲”,这样才能有一种安全感和被宠爱感。这是一种对心底深处遥远呼唤的回应。

我母亲去世后,我的亲姐姐并不太能干,所以我成了二人中的主心骨。拿主意、拼社交、打理各种人际关系大多由我出面。比如我初中三年级时, 独自一人到四川荣经县大山里, 住了近一个月, 把我生病的姐姐从知青(农民)身份以病为由办回成都居住。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一定知道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但这些东西对未成年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可能很快将一颗年轻幼稚的心灵掏空。过分早熟并非好事,因为它跳跃过了本应逐渐成长的人生阶段,这样多半很快会将当事人拖入严重的焦虑当中。

当时,亲友中有两三位姐姐,她们出于同情,很是关心我。我敬重并心理上依恋她们,就有点像小时候依恋母亲一样。但问题在于,后来长大后,交女朋友时,心里总有个原型,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像大姐姐一样的女性来关心我、宠爱我。其实,这在本质上是我自己在心理上的扭曲。我还老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在恋爱这回事上失败。本来觉得自己条件不差,但不知为什么? 那时啊, “最伤心见风流佳丽女, 纷纷投了他人怀中去,” 心里的那份妒忌别提有多厚了。

还有的孩子,经历过,目睹过父母剧烈的争吵,或体验过父母的分居、离婚,他心目中那种对夫妻关怀的信心、对男女关系的认同和信任,可能会被涤荡得一干二净。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在男女关系上也不够认真,把离婚结婚看得很随便,或许根本不认可婚姻家庭这些概念。

又如那特别能脱衣服的演员,正经戏没演几部,心思都花在以脱换票房的技巧上去了。像这种情况,这演员可能来自不健康家庭,以此来对遥远的伤痛作出回应,以招他人注意,特别是异性注意, 来平抚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全感。

长期的夫妻吵闹、父母分居离异,在孩子身上造成的影响和痛苦是巨大的。孩子从而有种深深的失落感,一种不被爱的感觉。况且,孩子有孩子的心理世界和理解能力。许多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和是由自己造成的,是自己说错话、做错事引起的。因此,有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 罪过感, 有的孩子会患上忧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行为问题。他可能逃学、可能易受惊吓,可能变得内向自私等等。

最为严重的有四点:其一是他对人的信任、对人际关系(包括男女关系)的信心可能丧失,长大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自私利用,或是轻浮草率。其二是他做人的自信心的低下或丧失,因为他从小自责太多,为父母纠纷所背的罪过感太多、有太多羞愧感,自尊心自信心自然低下。其三,是因父母长期闹矛盾而产生的“分裂的忠诚(Split Loyalty),” 即一个孩子不知道在父母冲突中自己的立场和角色,应该站在哪一边,因为他既爱父亲,也爱母亲。当孩子长期处在这种矛盾分裂的心态中时,他迟早会出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上已有大量研究的范围。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分裂的忠诚”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其四,父母长期矛盾冲突,在孩子身上造成严重的忧郁焦虑和不安全感,在这之后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心理情绪行为问题,有的还可能导致自残和自杀倾向行为。

有的孩子生病了,其实是在心理压力下、在心理转移机制下导致的生理上的疾病,其实是想吸引转移父母的注意力,从而父母之间就不再继续吵闹了。还有的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孩子逃学厌学,留在家里,其实心里是想留在家里保护母亲,不让其受父亲殴打。有的孩子做恶梦、有的孩子做白日梦当英雄,无非都是在找一条孩子本身所理解、幻想的路子,希望去掉生活中的不顺与恐惧,或是显示自己被黑暗与敌意所吞没。

就我自己而言,自母亲走了之后,由于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加上我长年生活在贫困中,心里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感不言而喻。它影响到了我后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喜欢从最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似乎心理上永远在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危机,放松不下来, 觉得生活无规律可循,什么事都想干完美,重复检查、谨慎处理,生怕出一点漏子或有不足;常做恶梦,在梦中回到那遥远的过去。那种孤独、无助、无希望成了烙印。

数年来,我在西方同几位导师教授谈过,也同一位英国心理学家朋友多次长聊,接受辅导。自己后来慢慢从过去的阴影中开始走出,开始重塑自己的人格、思维方式、心态的某些部分。我有时在想,我自己有机会读过上千本心理专业的书籍,接受过极有知识经验智慧的专家们的专业心理辅导,年少时受到过的心理创伤还要花那么多年才逐步消除,何况其他人呢?

过去的创伤,可以涉及到人们后来的生活方方面面。比如婚外情是找安全感;比如过分自我吹嘘的人是有强烈的焦虑和自信心低下;比如有的人拒人千里之处,与其说是清高,不如说是从小受虐待,有太多压抑,缺乏人际交流技巧,没有自信心的表现;还有些滥交的人,与其说他喜欢从性方面得到快乐,不如说他凭此来证实自己从小就怀疑的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笔者多年从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工作,见过无数有精神、情绪、行为问题的孩子们,除了少数情况是有家庭遗传因素外,我认为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与父母有关,或是与生长的环境 (尤其是家庭环境) 有关,而父母在这之中应该负相当大的责任。当然,这里不包括父母生病或死亡、或特定环境等等非人力可控制之因素。孩子们长大成人后,那种种出问题的表现(除了少数遗传因素外),实质上都是在回应那过去的、早年的心理创伤,是对那遥远的伤痛的一种回应。

父母们啊,醒醒吧,别再去在心理上伤害那些无辜的孩子们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文原载于《北美时报》)
5#
发表于 2006-8-17 08:59:0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反对派,支持派在哪?
6#
发表于 2006-8-17 09:15:5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unny2008]发布
家中要有人气,特别是很多人买了大房子,出租不舍得,为啥不将孩子留在身边呢?孩子不也是你的大玩具吗?带给你生机和活力吗?
送孩子回去的,很大一部分是不想承担责任,有几个是想干一番事业的?
7#
发表于 2006-8-17 09:24: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unny2008]发布
我是反对派,支持派在哪?

我接着谈我的反对观点:

几十年前的那场运动是人祸,多少人受牵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孩子心理的创伤跟随至今甚至一辈子,我也看过一些伤痕小说,也听过身边人的故事,我很SAD。

不要再人为制造新的“悲剧”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远大的理想这样崇高吗?再者讲,几十年后的事情今天可以规划吗?自己觉得自己真的象伟人们一样高瞻远瞩了吗?
在子女的教育上,伟人们未必就高瞻远瞩?
老毛,伟大吧。高瞻远瞩,后人中也只成就了半个毛新宇博士,很多人还怀疑他的博士水平
周恩来,伟大吧。高瞻远瞩,后人没有不说;带大了李鹏一个,李鹏却不承认是他养子。
林彪?NO
朱德?NO
当然,伟人中也有子女很成器的。
8#
发表于 2006-8-17 10:2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至少这是一个灌水的好题目。
9#
发表于 2006-8-17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thinking:

It's very stupid decision to send your kids back China to get so bad education, and you lost your love with kids forever that is never back during the years.

:wink:  your kids eventually will become a Canadian, so why do you want to them follow you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only your idea, not your kids's.
don't force them , let them grow up here more better than in China!!
and I agree with some one, that your are not responsible parent, you are looser, if you want to your kids stay here, you have more pressure, but it's a good power to push you to devote, strive and work hard here. :chewin:
10#
发表于 2006-8-17 11:01: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unny2008]发布
那么多大人移民过来从头学英文,不也是学的很好,发展的很好吗?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吗?

看看蒋博士可怜的口语,就知道要从娃娃抓起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的孩子是要在加拿大发展吗?就全面接受英语环境的教育和思维,适当辅以汉语教育。儿童时代和父母相处的其他好处就不用多说了。
11#
发表于 2006-8-17 11:01: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金湖]发布
呵呵,至少这是一个灌水的好题目。

抱歉!

俺不灌水,俺没有灵感,水灌的差不多了,编辑汇总在一个帖子中了,请看第三贴,其它的我已经删掉了。

谢谢意见!
12#
发表于 2006-8-17 12:29:22 | 只看该作者

舍得不?得舍不?舍不得,不舍得

坚决不送回去
13#
发表于 2006-8-17 15:01:3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孙参]发布

送孩子回去的,很大一部分是不想承担责任,有几个是想干一番事业的?

agree!!!
:slobber:
14#
发表于 2006-8-17 17:29: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在51网上是有忧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31:2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sunny2008]发布
我是反对派,支持派在哪? 小学的前3-5年到中国受教育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