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时天气:多伦多 16°
    温度感觉: 16°
  • 实时天气:温哥华 10°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卡加利
    温度感觉:
  • 实时天气:蒙特利尔 14°
    温度感觉: 13°
  • 实时天气:温尼伯 12°
    温度感觉: 12°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情感十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5-28 22: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世界如此大,仍可遇见你
                 
  在年轻的时候,每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位他自认为一生中最为满意的,但他却不懂得如何去爱她。
  在很多年前,在一个南方的城市里,他遇到了她。年轻人的爱意犹如山涧暴涨,洪水泛滥,又如遍野荒草肆意地生长着。他每天都在想她,好像从未有过这么多话要对一个人讲,但真正面对面时却又脸红耳赤,手足无措。
  他笨拙地,毫无经验技巧地而又满怀情意诚意地向她表述他每一天的思恋。淳朴而又忠贞不渝,他以为这就是爱:将自己生活的全部毫不迟疑毫无保留地交给对方,而让思念情愫充满自己的每一分时间每一寸空间。这些具体表现在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骑着自行车去接她,而从未发觉她公司同事诧异吃惊的眼神和她一丝不安与不悦;他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小礼品给她,却极少花钱到商场去买,因为他以为爱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至于鲜花首饰香水更是俗不可耐,而从未发觉她每一次接过礼物时已由惊喜褪为平淡与习惯;他向她推荐各种中外文艺片,并不厌其烦地跟她分析研究其中的细节并赋予各种寓意,因为他以为那些都是充满着伤感与哀怨的故事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他学着烧各种家常菜,他在下雨时独处时行途时写出各种诗句,他憧憬的未来有夕阳有落叶有暖屋有绿荫庭院当然还有一对牵手的人儿。
  那样的日子那么地简单而又甜蜜,但他没想到却又那么地短暂。只不过是他从未发觉曾几何时接她下班已改为例行一周一次;买打折商品,小心翼翼地将价格标签撕掉;周末看无厘头搞笑片,以纾解工作压力;在街边小店吃快餐小炒,在一元钱一张的贺年卡上抄录中外名句。
  生活不是电视剧,但偏偏有电视里边所出现的剧情。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他隐隐地有一种莫名心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街上散步,于是他一眼就看到她和另一个他。好像是突如其来,又好像在意料之中。“你知道吗?——我有感觉的——”没有争吵,也无须辩解,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当爱情已在平淡中习惯中耗尽,当对方已有了新的航道,争吵与辩解是多么地苍白无力啊!
  后来他离开了那个南方小城,离开了原有的生活轨迹。他常自我慰解:一个人总要经历一段失败的感情才能成长。几乎大多数人都这样平凡地过了一生,但为什么他至今却不能释怀呢?
  这个故事我是在一个咖啡馆的记事簿上看到的。我将它转述给邻座的你。当时你一直看着窗外,孤独地等着黄昏逐渐来临,外面下起了淅沥沥的细雨。仿佛黑暗渐浓中的你在轻轻地,轻轻地哭泣。
                 
                 
  (二)对不起不爱你
                 
  她从小就不能站立,身上还有各种毛病,所以她得到了很多人的怜爱与关怀。或许也得到了上天的垂青,给了她一双美丽的眸子,清澈而又明亮。她的世界就靠这双眼睛去观察,去感受。
  十二岁那年的她遇到了他,十八岁时的他。他当时是大人眼中的淘气蛋,同龄人心目中的偶像。他正用自制的弹弓打她家的玻璃,他也看到了她。如果说她的美眸是上天所造,那同时一定造了另一个人,对这双眼睛感到特别震撼的人。
  当时的情形细节在他后来的回忆里已然模糊,他只记得从此他像换了另一个人似的,每天着了迷般往她哪儿跑,送吃的,送玩的,讲故事,做游戏,少年人里的世界一下子通过了他带给了她。
  由刚开始那种莫名的吸引与怜悯,逐渐在他心中积累成爱恋。他在等她长大,慢慢地长大。然后对她说出一句一生的承诺。
  八年以后,她二十岁了,他也从一个青涩少年长成一个高大俊朗的帅小伙。他是这个小城里最受欢迎的人,而岁月对她而言更加地无情,使她比起实际年龄更苍老些。但他不在乎这些,在她生日之际,他对她说出了那句等了许久许久的话。“——对不起,我——”她断然拒绝了他。
  他当时不知是难堪还是惊诧,他逃离了她哪儿。他很快找了另一个优秀的女孩作女朋友,她没什么反应,他们很快订了婚,她还没什么反应,他们结婚后外出渡蜜月,她也没什么反应,似乎这个人与她从未相识过。
  过了很多年,他才重返那个小城。他似乎已淡忘了她。那只是一个往日的漂浮的影子而已。她已不在。这时候他才收到了她迟到的礼物。那是一把弹弓。很多很多年前,他曾用它去打她家的玻璃。
  他的家乡是一个靠海的小城。那天晚上,他再也抑制不了自己,独自跑到海边。海水急急地拍打礁石,又慢慢地退去。
  或许,她从很久以前就一直深爱着他。但爱一个人,你是想永久地和他在一起,还是想让他更好地活着?
                 
                 
  (三)爱在无怨无悔时
                 
  他站在她的面前。他眼睛直视着她,心中隐隐升起复仇的快感。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等了十五年。十五年前,她无缘无故地突然地抛弃了他。他逃离了这个城市,出了国。十五年后,他荣归故里,而他不久前辗转听说她早已在工厂下了岗,自谋出路,在这摆了一个小吃摊。
  情感真是一个奇妙的莫可言状的东西。这些年来,他对她已分不出是爱还是恨。若是爱,他至今对她当年的情变仍耿耿于怀,若是恨,为何这些年他又喜欢拿别人来与她作比较,高不成低不就,时至今日仍孑然一身。
  他看着她的手,枯萎干裂。岁月无情,对女人而言尤其如此。当年那双温润如玉的手早已没半分踪影,花白蓬松的头发,灰暗无神的眼睛。天啊!他根本无法找出当年的风韵,若不是地点正确,他还以为寻错了人。
  “还记得我吗?”
  那个人抬起头,望着他,缓缓摇了摇头。
  十五年,不过是十五年。难道可以同时改变两个人的记忆?你假装失忆啊,他想,刹时他那个当面揭穿让她难堪的报复念头又隐隐升起。他平缓地吐出了她的名字。
  那个人缓缓地望着他,缓缓摇了摇头,“我不是她!”
  “这个摊子我刚接没多久。她几个月前已经死了!她年轻时就有这病,治不好的,又不能生育,听说那时处了一个朋友,怕连累别人,就吹了,后来也罢没再找!”
                 
                 
  (四)是爱还是习惯
                 
  他们从十五岁起就彼此相爱。他家与她家相距大半个城区,但距离永远都成不了爱情的阻碍,只会使之愈久弥新。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他几乎都是清晨五点钟准时起床,经过精确到秒钟的穿衣梳洗上厕所这些必备程序后就出门上路了。一路之上,须换三种路线的公交车,再步行五分钟,然后到她家和她一起上学。
  这些行程方案都是经过多项路径路线比较以及横向比较(例如骑自行车走直线距离)才得出来的。除非是路上发生了足以上电视新闻的重特大堵车事件,否则误差不会超过正负五分钟。
  在这十年当中,将他精明的算计,对时间那种默契的把握及敏感等这些方面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那些日子里,准时,不缺勤成了他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引以为豪的目标。当然,在那些日子里,也充满了堵车等车抢座位车抛锚等等酸楚。这十年以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有能力买一套与她相邻的房子,不用再受奔波之苦。
  终于,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他通过置换与补贴,拿到了一套两居室。步行到她家仅需十五分钟,几乎抬头就可以看到她家的窗户。
  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他们就分手了。后来据他究其原因,原来过去的那十年生活习惯早已日铸月烙般地在血液里。每天,五点钟准时起床却无事可为,而平白“多出”这几个小时,看书看电视听广播锻炼身体根本就不能打发,更要命的是,那些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引以为豪的目标一下子消失殆尽,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一样。
  于是,过剩的精力使得各自更快更多更确切更全面地发现了彼此的缺点与不适合。争吵没多少次很快就意兴阑珊,只有分手。
  或许,世间本就没有爱,有的只是习惯。他失去的也只是习惯。
                 
                 
  (五)思念让我忘记你的模样
                 
  忘记一个人需要的是时间,还是爱?
  他和她的分开是因为不再有争吵,彼此之间也不再有来往,渐行渐远。年轻时的爱情是没有未来的,但当未来真的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却又不知所措。毕业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她留在这个大城市,他回到自己的家乡。
  多年以后,在这个大城市里,她成了一位优雅的白领,工作繁忙而内心空虚,待人热情却心存距离。在那个遥远的家乡,他成了浮生若梦中的俗子,认清现实,无力挣扎,在清醒时嘲讽年轻的梦,在酒醉时说着青春无悔。
  当然,他们也各自有着自己的情感归属,并且认命似地以为就这么过吧。他们也曾回忆起当初相爱的事,但对方的模样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然模糊不清。
  故事如果就此结束,也许没什么可记录了。偏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他们的母校正准备盖一座崭新的教学楼,需挪移一棵古树。那棵树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却枝繁叶茂,树荫浓密,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情感圣地。于是,有热心的校友在网上发起了一个“留住青春记忆*救古树”的运动,吁请校方能手下留情,另择新址。
  结果却是应者寥寥,校方不为所动,工期依旧。他留心记住了此事,在动工前夕,他又一次回到了那曾经如此熟悉的校园。于是,在多年以后,在曾经熟悉的时间,在曾经熟悉的那棵树下,他们蓦然地不期而遇。无须客套寒喧,更无须言语,他们用曾经熟悉的眼神相互问候。当然,也只有曾经的眼神让他们相认,彼此之间已经改变了许多。
  “为什么我们要分手?”
  “因为那时我们没有一个未来。你要留在这里,而我却不得不回去。”
  她轻轻一笑,不再说话。也许在这一笑之后,才能感觉到自己已经成熟。
  那时的天空细雨绵绵,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在雨过之后,每人也将循着各自的轨迹生活下去。但为什么细雨如诉,仍旧淅沥沥地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呢?
                 
                 
  (六)无声世界有情天地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听不到任何声音,所以世界在他眼里才显得异常地鲜艳夺目。他通过颜色去认识这个世界,去与人沟通交流,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都说他是一个天才画家,但他从未出售过一幅画,也从未以此为生。他有一家饰品店,销售仿制和自制的饰品。他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从不在乎别人说些什么,因为他不需要去“听”。世界是如此地多姿多彩,而生活却如此地平淡简单。
  人生就好像一块拼图,你身上“凹下”的那一部分总会有另一块“凸出”的与你相对应。而人又天生是孤独的,在你生命的某一个时刻,必定出现那样的一个人,让你觉得人生不再孤独或是更加孤独。
  于是,他遇见了她。她有柔美的气质,若雪的肌肤,漆黑的秀发,明亮的眸子,还有一副充满磁性的嗓音。你若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或许不会相信,若是见过,才明白文字的描述是多么地苍白无力啊!
  他在她眼中的第一印象是:有点傻,不会计算不会做生意,简直一身的毛病与缺点。那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对方就是彼此之间的拼图。
  直到她看到他的画。那样地挥洒自如,那样地狂放无忌。天地间的那种斑斓与缤纷是她有生以来所从未见过的。但即便如此,一个很优秀的人能被另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的内在本质所吸引是需要细致与时间的。
  他们在一起的阻碍来自于世俗,而从未来自于他们自己,直到今天。
  “我要把你的声音画下来,好让别人知道,我也可以听得到。”
  这样的故事,有些完美,我记录时也是满腹狐疑,但当我在那个遥远的寒夜里,看到他“画”出她的声音时,不禁地微微一笑。还是那句话:你若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或许不会相信,若是见过,才明白文字的描述是多么地苍白无力啊!
                 
                 
  (七)当我想起你时
                 
                 
  他们在同一个小村庄长大,从十二岁时就彼此相爱。在十五岁那年,他发誓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爱她,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她幸福。
  但在他上大学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她除了给他留下了十元钱,什么话也没有。他悲痛欲绝,那面额为十元的钞票一直珍藏至今,每当想起她时,就拿出来看看,视若珍宝。
  后来,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一直平淡生活着。可这么些年下来,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人是她,他觉得很对不起他的妻子,负疚之心日甚。“我们重要的不是有怎样的过去,而是有怎样的现在和未来。”他妻子越这样宽慰他,他越觉得难受。“但我始终觉得她还未离去,她一直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平淡的日子有着这一个结,始终也解不开。有一次,他又回到那个小村庄。景物依旧,人应否依旧?他来到村里的那棵许愿树下,那是当年她常待的地方。
  他赫然发现她留下的许愿纸。那是在他们十二岁相爱时她悄悄写就,上面道:“愿我所爱的人幸福,无论他今天是与我或别人在一起。”
  他蓦然顿悟,那个所谓的结,其实在他们十二岁相爱时就已经解开了。是的,愿我所爱的人幸福,无论他今天是与我或别人在一起。为了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请尽力而为吧!
                 
                 
  (八)花火飘落我胸口
                 
  她是一个有两年多工作经历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她负责一档午夜情感谈话类节目。回想当初,她踌躇满志地想大展拳脚,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爱心与诚意去拯救那些在午夜里失眠,在情感路上彷徨的痴男怨女们。
  但两年多过去了,到底拯救多少人她不知道,有两个方面却急需拯救:一是节目,越来越难办,打电话的人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但社会反响日趋渐弱。二是她自己,工作状态由刚开始的雄心勃勃转为低迷抵触。
  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莫过于有一份自己讨厌的工作却又不得不去做。她正如一个异常熟练的“技术工人”处理着不同的人却又相同的问题。她给他们的回答(或开的“药方”)简单雷同而又带有一丝无奈不耐与倦意。似乎永远都是:“那你说怎么办呢?”“好了,就这样子,好吗?”“找我也没什么用啊!关键在于你怎么办。”
  在这个城市里面,在黑夜来临以后,有那么多的人或是彻夜难眠,或是心煎神熬,或是去意彷徨,或是孤立无援,而她一个人的“拯救力量”在此时却是多么地微弱啊!而且还有相当一些带着醉意带着敌意带着调侃带着好奇的电话使得她更加无所适从。
  逐渐地,逐渐地,那种淡漠的单调的无味的心绪日积月累而来。每一次,坐在直播间,听到电话,都觉得气喘吁吁,视为畏途。
  直到那天,她遇到了他。他言简意赅,直言不讳“你有时自己都说服不了,又怎能说服别人?”“和其他行业一样,厌倦也是一种职业病。”“世界上最好的理发师也理不好自己的头,你一样需要别人的不仅是认可,还有帮助!”“其实别人受了伤害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你越教他,他越犹豫不决。”
  不知为什么,那晚上她出奇地平静,没有一丝的不悦与惶恐,静静地不自觉地做了一回“听众”。节目之后,她一身轻松。
  世上有些事情可能根本不需要你去解决,只需你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而已。
                 
                 
  (九)拥挤的心
                 
  在那拥挤不堪的列车里,他紧紧握着她的手。承诺,永远都不需要语言。
  在多年以后,他事业有成,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而在遥远的家乡却失去了她的消息,谁也不知她去了哪里。他从未放弃过寻找她的努力。在他的身边,有一个人也从未放弃过追求他的努力。
  他时常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儿已经太拥挤了,不可能再容纳另一个人。情感就像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年轻的矿床已为某人挖掘殆尽后,不可能给另一个人留下什么了。
  “那你喜欢她什么?”
  “我喜欢她的各种各样小缺点。她爱使小性子,乱发脾气,唠叨,不会化妆,丢三落四。她爱文学,但从未想要发表什么文章。她爱遍游天下,但方向感极差。她富于幻想却疏于实践。每当我想起她时,想到的就是这些毛病缺点,但我就是喜欢她。”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来,你们相互之间的差异可能已极大。没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与目标,甚至于连共同语言也会越来越少。”
  每当问到这个问题时,他就会沉默不语。是啊,爱有的只是过去,如何顺承到现在和未来呢?
  终于,在南方的某一个小城镇,他找到了她。她嘴里叼着一枝极细的香烟,她的身材与打扮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她这些年来生活的难堪与无奈。她也看到了他。她轻轻一笑,记忆却像一台沉重的生锈的机器缓慢地启动,碾压着两人的心头。
  “你还来找我干什么?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他什么也没说,他的手掌在她的面前展开。她瞥了一眼,慢慢地转面而泣。那时的南方天空,暴雨将至。终于,在一声急吼过后,稀里哗啦地将窗玻璃打湿。
  他的手掌里拿的是一张破旧的火车票。上面显示的日期,仿佛让人看到了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在那拥挤不堪的列车里,他曾经紧紧握着她的手。是的,承诺永远都不需要语言。
                 
                 
  (十)润情细无声
                 
  在十七岁那年,经村里的人介绍,他与她相识。相处几年下来,在还没懂得什么是爱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恐怕就是婚姻了。刚巧那年他考取了省城的大学,学制四年。村里的一些好心人怕他出到外面的大世界会变心(这样的例子以前又不是没有过),于是纷纷给她出主意,如提前结婚登记,叫他给定情物,拍定情照,甚至还有什么分手赔偿协议等等,不一而足。可这个倔强的姑娘摇摇头,一一拒绝了。
  他去学校报到的那天,她送他走了三十多里的山路,才到火车站,临别之际,她塞给他一封信,只说若他悔情,就打开这封信,她要说的话都在里面了。起初,他以为她会一路唠叨个没完,那知她除了这句没头没尾的话外,什么也没说。当时也就不以为然,顺手将信夹在了笔记本里。
  在省城没多久,他就完全被眼前从未见识过的一切吸引住了,似乎也忘了还有人在家乡为他守候。很快,他认识了一位同系女生,由相互的好感,意会,逐渐往来频繁。为了表明他的心迹,以确定他们俩的恋爱关系。于是,他给那个女生写了一封短信,当时没有信封,就把笔记本里的那个信封拿出来,放了进去,转交给那女生。
  第二天,那女生拿着信退还给他,说:“我知道了你的心意。你放心,我不会喜欢你的。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乍听此言,他觉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后来,猛然想起家乡的那个她所写的信仍在里面,当时他并未将它抽出。他再打开信时,里面除了他自己写的信,并无他物。
  难道她的信有魔咒?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这封他从未看过的信成了压在他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大学四年不敢再逾越雷池半步。
  毕业以后,他留在省城,把她也接了过来。人生似乎也按照这个轨迹正常地运转着。但当年那封信的内容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在多年以后,他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向她提起此事。“怎么?你看过啦?”她的表情很是惊恐。原来,她在信上如此写道:“当你决定打开看信,请将它撕了吧。因为没有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没料,这样的内容“阴差阳错”般让那个同系女生看到了,产生了误解。
  别人都说怎么爱一个人或留住一个人的心需要种种技巧。其实真诚,简单,淳朴才是当年那个乡村姑娘的最大技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